※內文充斥對劇情的說明,極度建議先閱讀完該篇章再繼續觀看
接二連三的文戲橋段。
當初就是被日文讀者解讀角色姓名由來的這段震撼到,才打算大修解析內容的。
※頁碼以Kindle電子書顯示之數字為準
下文我將為每集連載進行劇情解析與現實考究:
可能因為當初連載時分成了前後篇更新,因此早期的中文翻譯資源將其切割為 Part 1 與 Part 2。但我在此依舊按照重編排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安排,將其合併為單一一集進行解析。
一名小販正在叫賣倉鼠,聲稱這些倉鼠透過先史科學技術改良,擁有10年的壽命。以目前現實來說,不論品種,倉鼠的壽命多半落在2至3年左右,而在齧齒目中有一種被稱作龍貓(絨鼠)的生物,牠們的壽命就接近10年。但龍貓與倉鼠相比,有著明顯更長的尾巴與更大的耳朵,同時體型也較大。從外觀來看,小販販售的應該還是倉鼠,但我個人有點懷疑這些「改良倉鼠」是否真的能活到10年,有可能是老闆單純用來招攬客人的噱頭(等2、3年後倉鼠壽命到了而去世時,顧客也早就找不到當初的流動攤販了)。
一旁的小孩認為這些改良倉鼠無法記住主人的名字或做出特技表演,因此不夠吸引人;他的家長也覺得如果只是壽命長了點的話,那也太貴了。
當初Under(アンダー)在伊斯巴諾(イスパノ)購買兩串烤肉串的價格是600比里,而這裡單一隻改良倉鼠的售價就達5000比里。如果將一串烤肉串的價格訂在40元新臺幣來換算,改良倉鼠的售價大約是667元新臺幣(40*2*(5000/600)),算是相當高的價格(不確定鐵籠是包含於售價中還是需要另購)。
Under對長壽的改良倉鼠有一種親近感,於是買下一隻黑色的改良倉鼠,並將其稱作夥伴。Under目前停留在戴天黨的城鎮薩德里(サーデリー,讓人聯想到印度的新德里(ニューデリー)),打算在此收集一些地圖、導覽手冊之類的東西並稍作休息後再次進入樹海。
這裡Under提到「ってかさ、もし星と樹海が似たようなモンなら、目指すとか普通に無理なんじゃないのか(星星如果跟樹海是一樣的,要想去到那裡應該不容易吧)」讀者可能會不小心認為Under也了解阿瑪奇(アマチ)說的「星星是漂浮於宇宙中的樹海」理論,但實際上Under並不知曉這些情報,他只是依據樹海冠層浮現出五芒星形狀這一線索將兩者聯繫起來(第二冊第134頁〈天獄囚徒 Part 5〉),並以類推適用的方式懷疑自己前往星星也會感到不適而已。
四處探索的Under遇到了一家在販售梅苗(メイミョー)特產鹽味咖哩的店舖,感到新奇的Under點了一份來品嘗,卻因為那奇怪的味道而感到難以下嚥(第三冊第42頁〈修羅胎動 Part 2〉,詹伯(ジュンボ)認證很不好吃),甚至直接將其吐了出來。
這個特產「鹽味咖哩」可能是在致敬、影射鹽味拉麵?感覺有點像是「這樣做拉麵好吃的話,那用同樣的方法來做咖哩一定也會好吃吧?」的想法。不過如果想把鹽作為咖哩的主要調味料,勢必要減少其它香料的用量,或是加入大量的鹽以拉高佔比(說到底鹽本身也沒有什麼味道,只能起到提味的作用,很難當成一道料理的基調吧),這樣的咖哩在我想像中就只會鹹到發苦,沒有任何風味可言。
這時附近傳來了爭執聲,一個路人認出了阿瑪奇,路人提到阿瑪奇為了研究不死之身,曾經在孟加拉(ベンガル)的越南(ベトナム)軍隊裡將他的朋友當成實驗體糟蹋。孟加拉位於印度東側,靠近緬甸一帶。不過居然是「ベンガルのベトナム軍(孟加拉的越南軍隊)」?看來國家間的版圖出現了巨大變動。另外之前提過:梅苗很可能與緬甸有關;再結合克梅爾可能對應到柬埔寨的高棉,因此人類的勢力範圍比較靠近中南半島一帶?往西走靠近印度半島就會進入魔人的領地?
阿瑪奇還在佯裝對方認錯人,卻偷偷地掏出了口袋中的槍械。考慮到他在戴天黨的地位,有這樣昂貴的武器也不太讓人感到意外(第三冊第44頁〈修羅胎動 Part 2〉)。
讓我們進一步延伸討論阿瑪奇:可以猜測他原本是隸屬於軍隊的研究人員。既然他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進行人體實驗,那他多半是那種為了研究不擇手段的瘋狂科學家吧(某種意義上蕾可貝爾(レコベル)也是如此?)。但這樣一想,他主導蕾可貝爾的記憶恢復手術大概也不是出自善意,而是單純基於研究慾望。
就在即將發生流血衝突時,Under湊上前,稱呼阿瑪奇為「喬(ジョー)」。由於有另一個人出面作證,路人也只能摸摸鼻子,當作自己的確認錯人了。這裡Under用來稱呼阿瑪奇的名字「喬」其實出自梅苗特戰部隊第6班的成員,當時一名梅苗改造人在試圖阻止Under時就說出「不准你再靠近喬」(第三冊第120頁〈修羅胎動 Part 5〉),當時Under似乎相當羨慕兩人間的戰友情誼,可能因此記住了這個名字。
阿瑪奇在脫困後向Under道謝,「助けてくれる方なんて本当に珍しい(真的很難得遇到有人肯出手相助)」這句話點出了這個世界多麼荒廢無序。就算被害者已經奄奄一息,旁人也只會當成普通的爭鬥來看吧。不過Under之所以會介入這場紛爭,除了他本身那脫俗的溫柔外,似乎還有別的理由:
Under不多做廢話,直接說出了自己出手相助的原因:「不死身の研究してるの(你在研究不死之身嗎)」眼見對方沒有反應,Under又說:「不死者」阿瑪奇稍作停頓後,聲稱那只是都市傳說。Under落寞地說那就算了,只不過是自己最近很常聽到而已,而且還曾經在樹海見過。聽到樹海這個關鍵字,結合席巴之前在樹海遭遇不死者的情報,阿瑪奇懷疑Under所說的是真人真事而顯得驚訝。看見阿瑪奇的反應,Under也反問道:「你有興趣?」
此時不遠處出現了喬裝的懷特(ホワイト)、薩提(サティ)、詹伯等人,一行人來到這裡蒐集環境的情報,為之後鎮壓、奪取薩德里的行動做準備。不過其中卻有個穿著連身洋裝的壯碩男子,看上去反而顯得更加可疑。詹伯穿的民族風格服裝倒是相當適合,除了長相本身就有點印度風,他的眉間白毫相更是大大加分。仔細看還能注意到詹伯手上帶著戒指,渾身上下散發出一股貴族氛圍感。另外還有一點可以注意到:這些梅苗的改造人類都刻意不露出脖子,好掩蓋頸部的手術痕跡。
至於為何會挑這個城鎮作為目標,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薩提等人將進攻矛頭轉向戴天黨的原因:
- 除掉夏克達(シャクター)以併吞戴天黨
- 奪走蕾可貝爾並作為籌碼與海德拉巴特(ハイデラバード)交易
- 支配一部分樹海供海德拉巴特進一步研究
Under是脫離樹海後徒步來到這裡稍作休息並準備再次進入樹海的,想必薩德里距離樹海並不遠,因此薩提等人是想透過佔領薩德里來獲得周遭的樹海控制權。
四處張望的懷特被Under與阿瑪奇的對話吸引了注意力。Under告訴阿瑪奇自己與蘇菲雅(ゾフィア)互動的經歷,阿瑪奇半信半疑地詢問Under有沒有看過「再生誘導體(再生誘導体)」,Under很快地聯想到阿瑪奇指的是會從不死者的傷口處冒出來的,外觀像是藤蔓般的構造。聽到Under說出這麼細節的情報,阿瑪奇這下終於確定對方曾經遇過貨真價實的不死者,於是連忙打算進一步追問。
然而Under的回答卻出乎阿瑪奇的預料,席巴在證詞中描述不死者15號是一名狂暴兇惡的男性,但Under卻說自己遇到的是女性不死者。可能是因為不死者過於罕見,阿瑪奇一時沒想到會有樹海中同時存在兩名不死者的可能性,於是陷入納悶。
不過Under也意識到阿瑪奇對不死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於是要求阿瑪奇也提供一些資訊,否則他就會結束這場對話。為了繼續套出Under的話,阿瑪奇也只好透漏一些相關情報:
曾經有個自稱不死者的人與他接洽(海利歐斯(ヘリオス)),邀請他到某個研究設施工作。雖然在阿瑪奇上工不久後那個不死者就死了,但他生前展現出的自癒能力看上去的確煞有其事,同時到處都有傳出關於不死者的謠言、目擊紀錄,讓阿瑪奇很想去確認不死之身的真實性。
此時Under自信地說出了他從蘇菲雅那裡得到的結論:「人として生きたってことか......人生に満足すると不死者は死ぬからね(活得像人......當不死者對人生感到滿足時就會死去)」並進一步解釋:「超人機械が人を知るために作ったのが不死者だから、人の素晴らしさに辿り着いたら目標達成なんだよ(不死者是超人機械為了理解人類而被創造出來的,因此體驗到人類美好之處的那一刻就能夠功成身退了)」
此前一直靜靜地旁聽著的懷特突然開口否定了Under的論點,並指出:超人機械強大到足以創造出魔法,這樣的存在大可透過將人類嵌入自己體內或是提取意識進行融合的方式,高效、直接地達到理解人類的目標。
不過懷特才剛說完就被同伴給叫走了。阿瑪奇則在重新梳理思緒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Under提出的論點「不死者是超人機械為了理解人類而創造出來的使者」有些牽強。阿瑪奇再度搬出了星星是由植物為基底打造出來的觀點,認為高等存在並非無中生有,而是以既有物種為基礎進化而來。具體點來說,就是超人機械是透過機械化達成超越的人類。
Under一時無法理解,於是阿瑪奇詢問Under認為他的倉鼠在想什麼?追求什麼?接著進一步說道:「若想知道牠的需求並給出適當的回應,除了要具備相關知識,還得設身處地,從對方的角度進行思考。」
阿瑪奇認為跨種族的交流就是如此的困難,即便是人類與魔人這樣高度相似,甚至可被視為亞種的物種都會因為視力、聽力、嗅覺上,身體對毒物的耐受性及壽命的長度差異導致價值觀的不同,無法共情大多數的感受:
- 第二冊第9頁〈天獄囚徒 Part 1〉、第二冊第114頁〈天獄囚徒 Part 5〉,奈特華德(ナイトワット)多次提到與人類互動對他而言相當吃力。
- 第二冊第頁〈天獄囚徒 Part 1〉,魔人黨員認為席巴(シバ)無法理解魔力暈眩的感受。
正是因為阿瑪奇來自魔人與人類共存的戴天黨,因此才會清楚地認知到這點,從他口中說出這些內容也更加具有說服力。
但是超人機械剛出現時就能夠自然地與人類對話了,顯示超人機械能夠掌握「人類視角的理所當然」,也就是明白人類的價值觀。如果超人機械只是無機的機械構造,那麼它勢必得透過一段時間的互動進行學習與驗證(就像是人工智慧模型需要透過大量(佔總資料的70-80%)training data訓練一樣)。
阿瑪奇總結:總之不管超人機械源自何方,祂作為智慧的超越者,得花數年時間甚至派遣使者才能理解下等知性體(人類)是很荒謬的事。
Under打斷了阿瑪奇,追問說自己剛剛提出的推論是蘇菲雅耗盡一生得出的答案,若真如阿瑪奇和懷特所說,超人機械不需要不死者們為祂學習何謂生而為人的美好,那不死者究竟為何而生?
阿瑪奇輕蔑地笑著回應:「誰知道呢?『期待他們能做出與不老不死的奇蹟相稱的成果』,一般來說會這麼想吧。不過既然理由被隱瞞了起來,就表示重要的是由當事者自己去得出答案?」Under還想反駁,認為答案就是「去體驗身為人類的美好之處」,但邏輯清晰的阿瑪奇立刻就指出理論的漏洞:「以死不了的身體去嘗試活得像人,這樣很奇怪吧。」
Under啞口無言,阿瑪奇則表示自己該要離開了,並拿Under面前的鹽味咖哩為例勸告Under:不知道也不會怎麼樣,接觸太多只會對自己有害。過於深究不死者相關的事情只會惹禍上身(我認為是因為人類軍隊和戴天黨都很想要不死者的情報)。
這裡讓我們先停下來,跟著日文讀者的思路想想:如果超人機械的本質原本就是人類,那麼利用那個所謂的「超次元構造物質」,是不是能製造出更多超越者呢?這些人類進化後的結果究竟為何?在許多科幻作品中有著「機械飛升」這個概念,一部分作品將其解釋為「超越者們各自捨棄肉體的過程」;但在部分作品中,一同超越的人們將不再是個體,而是融合成「某種集體意識的存在」......這麼說來,《墮天作戰》這個作品名稱似乎也能從另一個角度來解釋:
- 「將天上的神祇拉落凡塵的各種手段」──這是「使超人機械從天上墮落」的《墮天作戰》。
- 「奪回人性,回歸為人」──這是「超人機械主動從天墮落」的《墮天作戰》。
如果是後者,更能夠合理地對應、解釋蘇菲雅說的淵源:「超人機械接受了人類的提議,嘗試去體會作為人的美好之處」。但超人機械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失去人性帶來的缺失感,真的大到即使全知全能也無法彌補嗎?或許,超人機械也不是突然消失,而是陷入了某種「明明想做點什麼卻什麼也做不了」的情境……作為超越者反而被「全知全能」的囚籠束縛,超越了人類的感情和死亡,甚至連嘗試回頭都做不到……這讓我聯想到《縱之國(タテの国)》尾聲的劇情。
順著這個脈絡去想的話,或許這個「重新獲得並理解人性」的主軸並非套用在Under,而是不死者們背後的超人機械身上?像這樣把格局打開來看的話,開頭便出現的兩位重要角色是不是也有其他含意呢?蕾可貝爾的recover表示恢復的話;under表示的又是什麼?將兩者合在一起解讀的話......恢復到低等的狀態?
能和故事中的角色一起推敲真相這點,我認為是閱讀《墮天作戰》的醍醐味。雖然知道自己被作者擺了一道,卻還是忍不住繼續追尋這些線索。這些推測最終應該都會跟蕾可貝爾沒說完的「讓不死者也能……」串聯起來吧。她究竟知道多少呢……
回到故事本身。阿瑪奇離開後繼續想著剛剛與Under的對話內容,感嘆沒有機會實際去研究蘇菲雅,但能夠證實樹海中存在魔力亢進點依舊是意外的收穫。或許是因為過於專注在思考接下來的行程,阿瑪奇沒注意到張貼在一旁的Under的懸賞單(阿瑪奇知道第15號不死者的存在,但他並未對眼前的Under做出太多聯想)。
而在Under的懸賞單前圍觀的正是詹伯、薩提和皮洛(ピロ)。薩提還不忘揶揄皮洛,說直到親眼所見前都很難相信呢。想必是認為皮洛對他說明的經歷過於曲折離奇(我們並不知道皮洛具體是怎麼跟薩提描述Under的,但從〈業火正傳〉來看,多半會是加油添醋,變得對皮洛自己有利的說法)。皮洛聲明如果撞見了Under,自己要親手去對付他(這已經是處刑事件後Under第二次出現在皮洛周遭了(第一次發生在第三冊第56頁,〈修羅胎動 Part 2〉),但每次都湊巧地錯過了),而薩提勸皮洛先將此事擱置,眼下佔領薩德里還是第一要務。
回到下榻處的Under躺在床上思考著蘇菲雅真正的死因,但他一時半會理不清腦中的思緒,同時也對未來感到迷惘。這時Under注意到了正在躁動的改良倉鼠,Under將其命名為小黑,並試圖觸碰牠,怎料卻被小黑咬傷了手指。
遭到攻擊的Under抱怨小黑完全沒有親近人的跡象,但Under轉念一想,倉鼠本身的習性或許就是這樣,不過Under多少還是希望小黑作為壽命特別長的改良倉鼠,可以多展現一些與眾不同的能力。
想到這裡,Under突然意識到索菲亞理論的嚴重漏洞:Under將自己比擬為超人機械這種高等存在,而改良倉鼠小黑則是不死者,超人機械會對不老不死的低等存在期待些什麼?
Under以自己為例,他希望小黑可以記住自己的名字;變得親近人;學會上廁所,說到這Under已經意識到:自己對小黑的期望事實上和對一般倉鼠的期望無異,在他眼裡改良倉鼠依舊只是倉鼠,壽命變得長點也不會成為其它存在。這邏輯套用到Under這類不死者身上的話,就變成是不死者本來生活方式就和人類差異不大,何來體會作為人類的美好一說?
Under的心態遭到嚴重影響,他更加不知道自己為何而存在,試圖用酒精暫時麻痺自己,但不死者的代謝機能讓他連仰賴醉意入睡都做不到。小黑此時從飼育箱中逃了出去,卻在野外被野生怪蟲給吃掉了。
旁白這裡說了一句「平凡無奇的倉鼠是不會受到注意的」,我想也可以對應成「超人機械不會特別眷顧、在乎不死者」。
現在,讓我們再次跟上日文讀者的思路,將「改良倉鼠」替換成「不死者」來思考。超人機械到底想要什麼?為什麼要折磨他們?不論目的是什麼,對超人機械來說,不死者「成為人類」既不是目標,也不是救贖。這似乎更像是對未能滿足期待的失敗作品的懲罰……就像Under對改良倉鼠有額外的期待一樣(這裡日文讀者的觀點與我稍有不同,整體看完後會認為是個更有說服力的說法),超人機械可能也對不死者有著「超越人類」的期待吧……所以「墮落成人」、「作為人活著感到滿足」是完全不被允許的。
「如果想成為人,不死者就會死了。」這句話如果從超人機械的角度出發來看,或許其實是:「如果不按照我的意願,就去死吧。」多麼冷酷又自私啊……雖然能理解造物主普遍會有這種想法,但還是讓人感到心寒。
然而當我們聚焦於個案:
- 蘇菲雅死前感到滿足,認為死亡對他來說是一種救贖,也是一種正向的結局。
- 雖然不確定海利歐斯的死因,但作為朋友的夏克達認為:海利歐斯是因為完成了自己該做的事,感到滿足而不再復活的。
如果以當事人的觀點來看,那死亡毫無疑問是救贖……希望對他們來說,那是真正的幸福。
就人類的角度而言,「想要被人理解」、「想要一個可以共同生活的存在」是一種相當基礎、重要的需求(愛和歸屬的需求)。即便是能夠跨越次元的超越者,也可能因為缺少能夠理解自己的存在而感到難受。或許超人機械在思考後認為:與其複製或從是頭設計類似的造物,不如讓某個個體自行突破成為超越者。若真是如此,為什麼超人機械當初不把不死者們的大腦設計得更高效一點?
極端一點來看,說不定這一切只是超人機械為了消磨時間的娛樂,或者單純的遊戲……超人機械在地球上留下這些匪夷所思的造物,究竟有什麼意圖?又消失到哪裡去了?不過至少他們沒有來個什麼「大洪水」或者「讓語言分崩離析」之類的災難,這樣想還稍微好受點(不確定當初的氣候變遷和腐鐵菌是不是由超人機械一手主導的,如果是的話那感覺其實也差不多)。
如果能搞清楚超人機械的目的,那麼正如海利歐斯所說,他們或許能找到造物主的王座並狠狠揍祂一拳。即使不揍,至少也能有個對話的展開吧。畢竟,當某個存在過於自以為是時,就會讓人想把他從神壇上拉下來——就像史前人類挑戰過的那樣。對神的反抗精神,還是非常重要的。
修復遭受磨損的情感,恢復正常的感性,走向色彩斑斕的新世界、新人生……聽起來很美好,但不死者如果變成人類就會死亡,而死亡之後便沒有未來。這一切似乎都只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的自動化機械罷了……這要怎麼解決呢?能靠那個「超次元構造物質」解決嗎?雖然這名字聽起來全能,但感覺不會那麼順利。過去和未來都不是那麼好解決的問題。
越來越不知道這故事的終點在哪裡了……但正因如此才想一直沉浸其中,享受它到最後。
共24頁。
若內文有誤,或是有任何好奇、想討論的內容,歡迎各位不吝指教。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