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開箱】NEAT Worker Bee電容式麥克風 & Elgato Wave XLR音效介面

燿空 | 2022-02-11 10:13:01 | 巴幣 4 | 人氣 714

這篇是搬來的,原始來源是我自己在另一個平台的文章。

從小不知道為什麼,買電子產品都容易冒出一堆小瑕疵什麼的,
去年買的EVGA Z20隨機斷線硬是送了一遍保固、Blue Yeti Nano也是新品不良,每次開機都要弄東弄西。
藉著Blue拒絕提供國際保固,我又不想一天到晚跑音訊設定的機會,下定決心痛一遍上了XLR麥克風。

我應該沒有特別提過,不過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習新知是一件滿有趣的事情。
就像為了Battlefield 4開始鑽研硬體變成現在這樣,又或者是為了解決畫面撕裂開始斟酌螢幕,
再到現在為了改善錄音體驗而直上XLR,一路過來也是學了不少東西,
雖然這當中也付了不少學費,甚至上完介面之後還被耳機陰了一把。

總之,今天的主角會是這一次升級當中選購的NEAT Worker Bee電容式麥克風,
以及Elgato在2021年推出諸多商品之一的Wave XLR。

NEAT這間廠商的名聲並不響亮,它是在2014年以Gibson子品牌的名號出現在市面上的,
創辦人是Skipper Wise和Mārtiņš Saulespurēns,也就是Blue的那兩位。
這個品牌在2021年的1月被Turtle Beach收購,而本次的Worker Bee一代是在2015年出的產品。

Elgato應該就不用詳細介紹了,目前是Corsair旗下的子品牌,主要面向遊戲直播類的玩家群體。
產品的CP值很高,而且Corsair系的原廠全球保固都給得很爽快。

就我所知,Wave XLR在台灣還沒有很全面地舖貨,NEAT的麥克風在台灣的價格更是膨脹得誇張,
因此整套設備從挑選到購買,都是從Amazon上面進行的。

先上Worker Bee的包裝圖:

打開包裹,映入眼簾的是印刷頗為精美的盒裝上蓋,左下角有小號的實品圖。
將整個盒子拿出後,可以看到NEAT在麥克風的裝箱上是做成雙層設計,
外盒是有做蜂巢狀挖孔的塑膠殼,內層則是黑、黃相間的紙盒。盒裝上方印刷著NEAT的品牌標誌。
塑膠殼的下蓋有為產品做簡單的描述,包括產品特性與內容物,左下角也是一同印上了Gibson的標誌。
內盒的正、側與後方照片:
掀開紙盒的上蓋,可以看到說明書與提醒消費者註冊產品資訊的小卡放在最上面,
說明書中除了文字上的錄音指示或建議以外,也有針對產品特性做說明。
照片上的這一頁是產品的技術規格,列出指向性和頻率響應曲線。
取出說明書以後,就可以借助兩旁的紙板將所有內容物拉出,看到麥克風本體與配件。
本圖從左至右分別是防震架、小公仔、防噴罩和麥克風本體。後方則是收納束口袋。
內容物這裡是讓我覺得最驚豔的地方,
Worker Bee含防震架、公仔、防噴罩全套,雖然在台灣被抬到了7400元,
但在Amazon上的價格僅為89美金。
在相對更熱門的產品中,不管是電容式的Audio-Technica AT2020,還是動圈式的Rode Podmic,
兩者都是在只有麥克風本體的狀況下賣到了99美金。

對比之下,NEAT在能夠維持音質的狀況下,將性價比拉到了最高,
而且正如其名,黑黃相間蜜蜂的外觀完全打中我的喜好。

為了搭配XLR端子的電容式麥克風,另外購置一套有48V的音效介面也是必須的。
有鑑於自己的需求並不是專業錄音、製作音樂,只需要1in/1out,加上有音訊路由(Routing)的需求,
我選擇的是Elgato推出的Wave XLR。
有創作者稱Wave XLR可以「把任何麥克風變成USB麥克風」,但相信我,他能做到的更多。
線材就沒有多加著墨了,在這邊是直接選擇Amazon Basics的XLR線材,10英尺長。
對電容式麥克風而言異常重要的48V供電。
Wave XLR的上方為觸碰式的靜音切換,確保連操作靜音的過程都是真的靜音。
接口均設計在機背,
從左至右分別是連接其他設備的USB-C接口、害我吃盡苦頭的3.5mm耳機監聽孔以及麥克風的XLR接口。
正面則簡潔很多,僅透過一顆按鈕就可以完成基本的操作。
按壓按鈕可以切換調整的選項,顯示在左下角。分別為:麥克風音量、監聽設備音量與監聽/混音平衡。
轉動按鈕會隨著調整的項目而有不同的燈效提示。
長按大按鈕約兩秒可切換48V。
詳細的操作則是依附著驅動程式Wave Link進行設定。
XLR接頭和Worker Bee的接口。雖然這張圖的接頭拿錯邊了。
將全部配件搭上麥克風的模樣,看起來挺意外地氣派。
同時,為了確保麥克風有正常過電,Worker Bee在機背也設計了燈效,如果關閉48V就會熄滅。

當初在別的平台發文的時候,Wave XLR的配套軟體Wave Link還不是完全體,
僅提供基本的路由功能,以及硬體本身自帶的防爆音和高通濾波器。
上圖為一段測試中的頻譜,音訊請點此處
從左至右三段音訊分別是關閉高通濾波器、閥值設置在80Hz以及設置在120Hz。
可以從下方頻譜圖發現確實在調整到更高的數值之後,低頻會被削減得越兇,
在錄音過程中發現80Hz的檔位有助於減弱背景的噪音,
再加上120Hz的檔位聽起來較不自然,因此我會選擇設定在80Hz的檔位。

現在的Wave Link除了原先的路由功能以外,還附帶了實時的VST2、VST3支援,
意味著玩家可以直接在軟體內加掛RNNoise除噪、EQ等化器、De-esser甚至變聲器等處理插件。
例如這樣,不過我後來又多加了幾個。

音訊分軌的功能在遊戲用的軟體或硬體上常常出現,軟體中最知名的是VoiceMeeter,
而硬體面在Elgato推出Wave XLR以前,以另一家廠商的GoXLR系列最為人所知。

GoXLR的優勢在於擁有實體的滑桿,讓直播進行時可以更簡單地調整音量,
但輸出、輸入音量是綁定的。
Wave XLR則是基於體積限制,讓玩家必須進入程式個別調整音量。
但優勢在於可以個別調整監聽與放出的音量,而且現在還多了加掛第三方VST的功能。

單純聽一組配置不太具有說服力,因此在測試當下我做了四組不同的測試。

我聽起來的感覺是,Blue Yeti Nano在近距離下聽起來有常常被稱為「暖」的特質,
是一支不用特地下心力調整就可以很好聽的麥克風。

NEAT Worker Bee則是在低頻部分有過重導致的悶感,這個情況在打開高通濾波器後有明顯的改善,
同時在Wave Link更新以後透過加掛VST也可以簡單地解決。
在測試過後,我對於這兩樣產品的優缺點評估如下。

介面的部分:
操作十分簡便
能將不同音源分開處理輸入、輸出
觸控式靜音按鈕
麥克風的部分:
外觀滿分
價格優勢,89美配件全包
音質、音色表現優異
有送公仔
防震架除了懸吊支架結構之外,其他部份都是塑膠製
本體底下只開了對角孔,在防震架的鎖定上自由度不足
低音需要進行一些打磨,能透過介面或是後製的高通濾波來處理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