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文組寫給文組的 Web 3.0:元宇宙、加密貨幣與 NFT

燿空 | 2022-07-08 18:01:04 | 巴幣 0 | 人氣 306

  上一次寫的新聞可能是因為剛好卡上加密貨幣的關係,除了 GNN 帶來的瀏覽量之外,我還抓到有新聞網直接抄襲改寫我的文章架構。這不會是巧合,因為我的翻譯來源其實沒有講到 Galactic Hub 的運作跟據點的部份,所以除了用字雷同之外,從段落取捨上來看就知道哪些人是抄的。

  有鑑於加密貨幣、元宇宙跟 NFT好像真的很容易爆流量,我想刻意發出來這樣一篇由文組寫出來,目標在讓文組理解的文章,專門來說說我認識的這三個東西,還有試圖解釋全世界到底在瘋什麼。
  • 世界運轉,科技進步,模式改變
  在人長大的過程中,一定會看到一些東西慢慢從小眾變得主流,主流反過來變成小眾。我距離大學一年級不過三年多,那時還真的沒看到什麼人會在上課的時候直接帶一台 iPad 瀟瀟灑灑地走進教室。三年後的今天,周遭聽到越來越多人會選擇用 iPad 而不是筆記型電腦甚至是傳統紙本來記錄上課所學。

  確實,相比於大量厚重的書本,筆記型電腦提供了較為輕便卻又隨時能上網蒐集資訊的優勢;而 iPad 又更進一步升級,在維持甚至提升效能的前提下,把尺寸縮小到幾乎不用害怕背包塞不下,又有觸控螢幕來搭配 Apple Pencil 的銷售,讓使用手感無限趨近於紙本記錄。

  要說的話,「元宇宙」這個概念正是如此。我們的網路與電腦設備正在一步一步地進化,VR 的應用社群出現 VRChat 這種成功的案例,這幾年又突然爆發 COVID-19 疫情,限制人與人在現實的交流互動。在這樣的前提下,既是網路世界,又帶給人們三維世界視聽體驗的元宇宙,成為了網路上最有潛力的發展方向。


  • 去中心化:全世界共同營運的手段
  講到元宇宙、加密貨幣與 NFT,就一定得提到去中心化這個特性。我們所熟知的信用卡這個交易手段,背後其實有著很多層的機構負責處理。當你在網路電商購買一項外國的物品,你可能需要經過本地的銀行吃一筆手續費對接到對方國家,讓線上付款的機構吃一筆手續費,最後再吃一筆發卡行的手續費。當然,不是所有手續費都是消費者負責吸收,但商家也可以選擇透過調漲商品價格來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手上。

  信用卡這種支付手段之所以有前述手續費的問題,就是因為從中的各個機構都要互相負責擔保、交割。考量到並非現金也並非面交,買賣雙方都有失約的可能,這個時候就需要透過我方銀行、對方銀行與發卡行的對接,來相互確認並對其做擔保,以便讓雙方能夠以最高的效率達成交易。

  但元宇宙、加密貨幣與 NFT 以去中心化作為主軸,它的實際運作方式從「挖礦」這個行為來看就能略知一二:加密貨幣這個系統本身沒有像是發卡行或中央銀行這樣的機構,而是透過連上區塊鏈的機器來形成「共識」,也就是共同支撐、驗證,也永遠在公網上開放查詢。
  • 區塊鏈與加密貨幣
  拜網路發展得越來越普遍所賜,透過涵蓋全球、主打點對點的區塊鏈技術也得以發揚光大。區塊鏈簡單來說就是基於連上區塊鏈主網的機器們共同支撐並計算出一塊一塊包有特定數據的區塊,區塊中除了這一段時間當中使用者從機器上傳的資料如交易紀錄之外,也含有能夠往回追溯到上一個區塊的加密雜湊,因此在產生後就會鎖在主網上,讓未來造訪這條鏈的人永遠能夠往回翻到特定的區塊。


  為了吸引有人使用自己的機器幫忙支撐整個區塊鏈網路,早期加密貨幣的做法是採用「工作量證明」的獎勵機制,讓參與並第一個算出區塊的機器能夠得到定額的加密貨幣,而這個計算的過程則被廣泛稱作挖礦。多數人會譴責挖礦這個行為,但我們以維持區塊鏈經濟的角度來看,如果缺乏這些負責運算區塊的機器,那麼加密貨幣的運作效率與共同支撐、去中心化的特色就會受到影響。

  再講回加密貨幣的實際運作,我自己曾經有過幾次轉帳的經驗。如果你要以加密貨幣與他人交易,除了交付本身的金額之外,還需要付出一定的手續費。這個手續費會作為獎勵機制的一個部份,有點類似競價取得優先權的概念。剛剛提到了每個區塊都包著一定時間之內的交易紀錄,待上鏈之後就會被鎖在鏈上,而跟著這個區塊所發展出的新區塊就會含有能夠追溯回這個區塊的雜湊值。這說明區塊本身必然有一個接收的時限,並且在塞完以後基於共識機制必須盡快進行驗證,驗證完後將區塊廣播並推到鏈上。所以說,如果要確保自己的交易能夠盡快被驗證,可以透過付出一筆明顯高於時價的手續費,這樣這筆交易在網路上就會因為價格高而自然被排到較優先的位置。


  所以到頭來,加密貨幣的運算其實就是將印鈔的權利放給所有網路上的用戶,而用戶依據共識機制的作業能夠透過與其他機器的相互承認來維持加密貨幣的信譽與運作。從加密貨幣本身的角度來看,用戶既作為伺服器、發行者、監督者、使用者,也是決定價值者。
  • 元宇宙與 NFT
  先有了加密貨幣的概念,接續下來的就是元宇宙與 NFT 的問題了。元宇宙被視為是一種建構在區塊鏈網路上的共用平台,試想各位應該在巴哈姆特難免被桶過、在 Facebook 上被祖過或是在 YouTube 上吃過黃標吧?其實有不少論點都提出過這種大公司握有社交平台,卻又建立模糊、容易誤判的社群規範這種弊病。而元宇宙的理想樣態就像加密貨幣一樣:用戶一樣會同時是使用者、發行者、監督者與伺服器。

  在理想中的元宇宙概念裡,你可以經營自己的個人空間,這個空間是可以透過你在網路上獲得的資產所組成,並上傳回網路,經由去中心化的共同資料庫、伺服器所支撐。舉個例子:在元宇宙裡,你可以與朋友一起進入一個談話空間,在 VR 設備的加持下,你會得到完全 3D的視聽體驗,房間周遭擺滿著你個人的收藏品,而你們在談話結束後,可以改道直接拜訪另一位朋友的空間。但這個所謂的理想倒是真的很理想。像是目前 Facebook 提供的 Horizon Workrooms 就是沒有去中心化的一個例子。


  剛剛提到的收藏品就會變成 NFT 的範疇了。我曾經翻譯過一篇 Tim Sweeney 的專訪,他就提到:「儘管項目方不斷透過『你能夠真的擁有這些物品』吸引買家,但我完全找不到任何一個項目,是能夠將其導入遊戲或是完整的經濟體系,他們只是做出了這些圖像以賣給人們,但這些物品在實務上卻沒有任何功用。」這恰恰說明了 NFT 在虛擬世界的重要性,以及沒有架構可以導入時究竟有多麼尷尬。

  網路上對於 NFT(非同質化代幣)的解釋很複雜,我試圖精簡起來講:就像鈔票與瑕疵鈔票。每一張經過央行認可的 100 元在面值上就會是 100 元,但市面上有人在販售瑕疵鈔票或硬幣,這些物品一般都有其獨特性,使買家需要用超過這個面額的價值去購買這張瑕疵鈔票。假設現在有十張瑕疵樣態不一樣的 100 元鈔票,你就可以宣稱這些鈔票是 #1 到 #10,並且根據其收藏價值給予不同的定價,或是採用競標的方式來售賣這張鈔票。這麼一來,價格不是 100 元的 #1 到 #10 鈔票就會被視為非同質化代幣,因為他們個別的瑕疵點都是獨一無二的。


  現今對於 NFT 的批評,顯而易見地就是那些花大錢在數位藝術上的玩家往往會被嘲諷是花錢買了一張可以無限複製貼上的 JPG(或 PNG),但假設從區塊鏈的角度來看,這些購買了 NFT 的人才是真正的擁有者。我知道聽起來也很拗口,所以請容我再舉一個例子:假設你今天在交易市場上買了一枝筆並順帶取得一張收據,若是你把收據放上網分享給其他人看,他們也不會因為電腦或手機裡擁有這張收據而足以證明這枝筆是他們的,因為收據的正本在你的手上。

  這樣並沒有解答複製貼上的問題對吧?事實的確是如此,這也是為什麼 Tim Sweeney 會認為這些數位藝術現時沒有任何實質功用,因為要足以證明是正版必須經過正本的驗證,但是目前既沒有真正能夠稱作元宇宙的空間,也沒有準備好導入至元宇宙的項目,這使得購買人對於自己的正本再怎麼自信,他也只能在 Web 2.0,即我們現今所處的網路使用。

  試想,如果今天車商在實體世界推出了一個車款,並經由 NFT 的買賣平台上架,那麼買下一台車之後,你的購買紀錄是不是會永遠被鎖在區塊鏈上呢?所以,你可以將自己買下這台車輛的購買紀錄視為一種 NFT,而若是他人對你的所有權有疑義時,你更可以理所當然地提出交易 ID 以證明擁有這台車的所有權。這樣講起來,NFT 作為購買紀錄是不是反而變成了一種網路上開放查詢、永久性且基於區塊鏈具可信度又不可能竄改的好東西了呢?

  我對於 Web 3.0:元宇宙、加密貨幣、NFT 的認識大概就到這裡,由於我不是相關系所,甚至不是理組畢業生,所以在文章上講求易懂而不是原理,如果這篇文章連這種基本舉例都有疑義或者重大錯誤的話,非常歡迎留言或指正以正視聽。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小芭蕉
我是覺得元宇宙不該被視為建立在區塊鍊之上
2022-07-14 09:10:14
燿空
我個人認為區塊鏈之於元宇宙概念是必須的理由是,假若沒有區塊鏈技術的支持,那麼全3D虛擬世界的體驗就會變得單調無奇,形象上就會只是一款基於VR的線上遊戲,再加一點帶不出遊戲的內購要素。

而加上區塊鏈技術的元宇宙就會得到來自去中心化金融以及衍生的NFT元素,透過多方來自鏈上的物品來幫忙構築出一個所有權明確、多彩的虛擬世界,並且由於這個鏈是公正公開的,在鏈上的交易可以被任何有成功對接在鏈上的虛擬世界所識別並接受,所以資產就會永遠都是資產,不會因為傳統中心化的伺服器下線就化為泡影。

https://www.nasdaq.com/articles/the-metaverse-wont-scale-without-blockchain-technology
2022-07-14 13:18:44
小芭蕉
我覺得沉浸感是一個很大的關鍵,對於元宇宙來說。
因此少了區塊練之下,我不覺得它會變得單調無奇。

且我認為,元宇宙是基於人們對於現實世界的不滿與恐慌而嘗試塑造出來的烏托邦。在這之下:閉上眼的冥想、夢境,是否也能稱為元宇宙?

總之我覺得把元宇宙和區塊練立刻綁成不可分割的一塊,是不是有點太快下結論了。
2022-07-14 13:37:51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