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迷因世代:網路世界與「迷因」文化

燿空 | 2022-07-25 22:45:48 | 巴幣 4 | 人氣 544

  這幾年開始,台灣的各機關、單位漸漸開始使用梗圖、影片作為宣傳文案的一部份,Facebook 上也能看見有越來越多以「迷因」為名的粉絲專頁與社團。這個所謂的「迷因」與梗圖的關係到底為何?他在現今的社會上到底有什麼樣的影響力?這篇文章試圖以這幾年的迷因發展為主軸,講述這個風靡全球的現象究竟是什麼,以及用戶應該以什麼樣的角度來看待這種特殊的載體。
  • 全球化與溝通能力
  現代社會從來就是講求效率性的分工,而網路技術的發展使得這樣的分工變得更加便捷與明確。隨著網路技術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與延遲縮短,我們現在隨時都可以在線上遇到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就像在 VRChat 的黑貓酒吧裡,你可以同時聽到左邊的英文區,還有右邊的日文區或西語區一樣。上面的情況一來說明了網路技術如何幫助全球化,另一方面則是講述了在全球化的環境下,人們依然無法突破語言的障礙。


  沒錯,就算是在台灣這種十分強調外語教育的環境之下,我們也無法避免在實務溝通上,人們基於對語言的不熟悉、陌生環境的恐懼而導致發揮不完全的問題。我不能否認這個狀況可能因為我們接觸外國玩家的機會增多而慢慢減少,但對於現今的狀況而言,網路的發展顯然比我們所能適應的變化還快得多。
  • 圖像是人類溝通的基石
  人類在試圖講述某些事物的時候,總是必須透過人事物所呈現的特徵來進行描繪。在口述上,我們有不同的方法可以抽象地講出一件事情,但文字紀錄呢?在我的科系專業中曾經導出過「鴨兔錯覺」的概念,這個概念講述的是根據觀者的不同角度與背景,會使得以下這一個圖形可能被辨識為兔子或是鴨子,也可能二者皆非。


  以中文為例:它的一切之始是象形文字,即我們透過書寫、繪畫出圖案來進行溝通,這個語言後續隨著朝代的發展漸漸演變為我們目前所知的各種文字。當然,並不是每個文化所慣用的語言都是基於象形發展,但無論如何,我們為了詮釋自己所遇到的各種人事物而將各種元素組合成單詞,由單詞組合成句子的這個模式,無非就是賦予圖像意義的過程。

  • 由圖像承載故事
  藉由人類溝通是基於圖像這點,我們得以將目光往回投射到梗圖、梗影身上並驚奇地發現:這些圖影在社群網站上存在的目的,不正是透過既有的樣式來講述具有一定特質的事物嗎?


  是的,我們在網路上常稱的「迷因」,常常是用來代指像這樣有一定格式的梗圖,有的時候一個迷因甚至不是單指一張梗圖,而是一個系列作。要由我來解釋的話,Drake 的這張梗圖將畫面分為了上下兩個部分,直覺上來說,我們當然會看得出來上部指的是指稱的對象不喜歡的;下部則是指稱對象所喜愛的。但這張圖的意義遠不只如此,如果要以更狹義的方式來詮釋這張梗圖的話,我們會希望上下部的元素是具有一定的衝突性的,像是這張:


  $10.00 的商品價格加上 $2.39 的運費,和總共 $12.39 免運費的商品價格,在總花費的本質上是一模一樣的,但我們卻常常會犯下這種偏好免運而忽略商品價格的問題。儘管這兩者的消費一模一樣,我們還是下意識地會選擇免運費的那一項,便是這張成品所想要講述、調侃和諷刺的內容。

  近期在台灣開始走紅的 Nikiontwitch,也因為觀眾 Q 的懺悔而在台灣走紅。我們能在各式各樣有關魚或者獵奇話題的貼文中,看到底下的留言欄出現這麼一張圖:


  通常在我們看到這張圖時,我們會知道這其實不單是映射留言者的難堪之情,更是基於這張臉的背景故事所做出的回應。這說明了當我們在講「迷因」的同時,我們腦海中所應該出現的,並不是單個圖片或是影片,而是這些載體背後的意義,以及這些載體與議題本身之間的關聯性。
  • 「迷因」≠  梗圖、梗影
  這樣講有一定的風險性,根據劍橋辭典的解釋,meme 這個詞彙在網路世界的定義會是「極為快速地在網路上被傳播的概念(idea)、圖片和影片等等」因此,我將迷因與梗圖影分開的這個說法基本上與普遍認知的定義是有一定的衝突的。

  我會這麼說的原因在於,前述提到了當留言區出現 Nikiontwitch 的臉時,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馬上聯想到 Q 和魚的故事,這也使得不同人在看到這張圖時,可能產生的觀點和想像是有所差別的。那麼,如果我對於這張圖的想像與你的不同,我們還可以說「這張圖片就是『這樣的』迷因」這句話是成立的嗎?

  我們再換個例子來講,在喜劇中,一個人踩到香蕉皮而滑倒是一個很經典的笑梗,但觀者並不需要有特別多的背景知識就能夠看懂這個笑梗;但當我們看到一張梗圖時,我們並不全然是因為它的編排或畫面而覺得這是一張好笑的照片,而是因為你產生了與圖上所述事物的共感,而導致你發笑。那麼引導你笑的那一個元素,到底是梗圖本身,還是因為你懂得咀嚼這張圖背後的笑梗呢?
  • 「迷因」是一種共識?
  因此,我認為迷因的定義不單單只在於圖影本身,而更應該強調它在於人們認知中的位置。經過多方的思考,我認為自己能想到最精確的說法便是將迷因視為一種「語言」看待,即認知迷因的格式、選題與編排是類似於語言中詞彙與句法上的構句,其意義在於使用圖像化的元素來組合出一套講述特定故事或現象的圖影。

  我並不是直接認定了所有的梗圖或梗影都不含有任何文字,而是這些文字在載體上的篇幅與用字的難易度常常不影響他們所要傳達的意涵。下圖是我在撰文時考量是否更改標題的時候所看到的一篇 Reddit 文章,而我也十分同意該圖的觀點,但考量到另一說是 Emoji 更符合象形文字的意涵就不特地更改標題了。


  上圖的主文講述了飼主打開一個箱子並將外盒丟在一旁,而貓的反應則以一張圖片呈現:這張圖片是一個名為 "it's free real estate"(這是免費的房地產)的迷因,但這張圖的字幕被裁剪,只留下主文和這張圖片。而底下的回覆和貼出這張圖片的 Reddit 文章認為,現代有廣泛接觸迷因的觀者應該在第一時間就能認得這張臉是在引用 "it's free real estate" 這個迷因,但在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可能早已不知道這個微妙的笑臉所代表的意涵,故而之後的所有人都會搞不清楚這張圖的原意。

  我試圖說明的是,照圖上的回覆來說,假設未來的人們完全不知道 "it's free real estate" 這個迷因。當觀者看到這張圖時,他們產生出的各種反應都不可能連結到我們所熟知的這個迷因上,若我們以前面語言的方法來理解,就是相同的文字還在,但是其所含的意義已不相同。這是否也足以說明,迷因所指的應是人與人之間理解笑梗的那把鑰匙,也是在閱讀夠多的資料過後所產生出的語言系統,而不是載體本身呢?
  • 後記
  老實說,寫這篇文章的心情是十分忐忑的。與上一篇文章不同,迷因的定義隨著領域的不同而有各種的詮釋方法,但講到網路迷因,大多數的中文網站常常將其與梗圖直接連結在一起,卻沒有多加解釋,導致迷因這個詞就這麼輕易地被與網路梗圖綁在了一塊。

  如果要深究的話會發現,這樣將兩個詞綁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只是似乎顯得不夠精確。正如我所試圖提出的,一個網路梗必然含有使其爆紅的元素。但當特定的梗圖經過了 5 年、10 年,假設我們還有機會從網路上看到相同的圖片出現,屆時我們對於這張梗圖的理解,真的會與不同世代的人產生共鳴嗎?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能說眼前的同一張圖片在不同的理解之下,依然叫做「一個迷因」嗎?

  也因為這篇文章充斥著極為主觀的觀點,在撰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需要一直往回看並思考這樣的文章架構在邏輯上有沒有什麼很致命的漏洞。但當然,只要是人就會有盲點,有些漏洞是我怎麼抓都抓不出來的,但假如真的剛好沒有產生什麼太大的問題的話,這篇文章或許再糟也就只是一篇主觀想法的宣傳吧。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