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夏日買電腦-Asrock DeskMini B660與Intel I5 12400

| 2022-05-07 14:06:24 | 巴幣 212 | 人氣 1555

我舊電腦的I5 2400好像壽終正寢了,主機板換了還是抓不到,
I5 2400陪伴我從高中一路到現在工作一陣子,很感謝他的存在,
所以繼任者我就組了一個I5 12400。
會寫這篇,主要是因為DeskMini B660好像開箱不多,我就分享一下。


一,DeskMini B660 開箱

零件如下
I5 12400
美光DDR4 3200 8GB *2
Samsung 970 Eve plus
Asrock DeskMini B660
WIFI BT模組




開箱後有個說明書跟貼紙
右邊裡面有兩條 SATA+電源的轉接線材,還有硬碟螺絲跟腳腳
電源供應器120W



主機大小就是3.5吋硬碟長度

正面接口有點少,但背面很齊全

硬體的部分
南橋沒有散熱片,供電跟MOS散熱看起就是短跑使用,
正面能塞一個WIFI模組還有一個M2
主機板背面還有一個M2
下面還能塞兩個2.5吋
以這麼小的電腦來說,我覺得非常齊全。

我在買之前已經知道12代有嚴重設計瑕疵
不買還真的沒有發現,他的蓋上後,還沒向下壓之前,空隙確實非常大,尤其你比對過舊的扣具,這很糟糕,我只能這個CPU不歪掉是不可能的,這個CPU應該會很短壽,
雖然也有2400的靈魂,但是應該活得無法比阿祖長壽,
然後事件過這麼久還沒改進,INTEL也真的超級混XD

華擎給的WIFI模組是INTEL 3168NGW,包裝非常青菜,就是丟在袋子裡,主體比天線保護還少

這個風扇質感我覺得還不錯,至少有設計過,半透明也很棒,只是沒有發光有點可惜
塞到機殼開機後沒有碰撞問題,是比AMD簡單多了

二,I5 12400測試
因為時間比較不足,簡單做一些測試。
  1. 上網
    網路對於javascript跟html5的運作表現都不差,至少是比11代好

  2. 看影片
    Youtube 看av1格式的8k使用量不高,可以穩定的看沒問題
  3. 解壓縮
    速度還可以
  4. CPU測試
    在CPU Z的測試上單核星跑贏R7 5700U不少,不過多核心就十分接近

  5. 渲染運算
    blender還是沒跑贏R7 3700X,不過以6c12t接近是不錯的。

    Cinebench測試中,OpenGL算是有明顯提升




  6. 遊戲相關的測試
    大約只有R7 5700U AMD內顯 60%性能,GT1030 50%性能







  7. 綜合運算
    大概是我的I7 11370H性能




    pcmark我真的沒有比對對象,可以參考看看
  8. 各種監控
    耗電確實就是不超過120w


    溫度真的滿低的,不過實際上他還是桌上型電腦,所以開久了還是有點廢熱,但比起多數桌上型電腦涼爽多了,而且風扇不會像就型,上網就超過2000很吵,
    根本不用換貓頭鷹風扇了...
    原廠一般上網或者解壓縮使用就是1000轉以下。
    這讓我覺得當時買ASUS PN51很後悔,不過對比APPLE M1還是有非常明顯落差,M1是怪物。
    PS: 軟體抓取的耗電量應該是錯的,變壓器極限就是120w XD

三,題外話:
其實I5 12400的性價比很不錯,之前我用過他的I7 8700K跟某款I5,在我印象中就是開機後原廠風扇轉不停,非常吵,加上後來我就買了AMD R5 2600、R5 3600X跟R7 3700X....每個都很低溫,後來又買了Macbook Air M1,然後公司給了Studio...讓我沒想過要回頭用INTEL,甚至不太想考慮整個x86
不過ASUS PN51算是讓我在選擇X86電腦時有點改變主意,因為ASUS無論在散熱跟做工上我覺得都做得很不好,即便稍微調整後也很好用,但我會想,我一個畫畫跟寫寫小程式...不懂電機的人都能調好,那ASUS是不是很缺人或者管理有問題...?
最後我的I5 2400掛了,
這時間點,公司又配給我新的電腦,I7 12700H,給我印象還不錯
因為同樣有 “2400”
就嘗試買了I5 12400跟Asrock DeskMini B660
如同前面所說的我前面說的,我知道12代有設計瑕疵,
13代好像又說要出了...
但對我來說算是種儀式感吧? 宗教狂熱??
反正我一定要買~~~

整體測試玩,看CPU-Monkey的 i5 12400測試
其實DeskMini B660並不會比較慢,
應該擴充性還是有限是他的問題。

不過我認為INTEL跟AMD可能也表現出X86這個架構下的極限也很明顯,就是耗電性能有限。

雖然可能很多人都只知道APPLE是作影像轉檔,不過可能很多人沒想到他在AI領域也滿好用的,
老實說,對於會用的人而言,APPLE M1性能,真是太魔幻了,速度快,安靜,超級省電,
但我沒時間寫一篇,再者網路上太多介紹了,
只是中文這邊開箱都只會轉影片,所以你會發現中文圈還是有與眾不同認知,如果你會善用M1,確實是能輾壓所有同樣能耗的X86,就連最低階也是,有時是好幾倍的差距而不是一點點,而且讓人感到恐怖的是...他幾乎沒聲音,當你還在用非常吵得GPU做資料處理,M1可以很安靜地追上,然後這個軟體某次發布更新後,突然超車一個桌上型的CPU。
不過,如果你在電腦使用上無法克服跨平台,大概不太會用到M1,
總之我們開發程式與遊戲,可以用Mac,但是你們玩遊戲,暫時不會用Mac,甚至win10 ARM,
就像有個故事,以前XP是有64bit的,但是!當時的人都不相信記憶體會超過4GB,甚至認為XP 64bit因為相容性很差而沒用,但時間會證明變化是必要的,這在硬體這邊可能看不出來,但我們開發軟體跟遊戲的卻很有感覺。
我必須說,以現在這時間點,若開發工具若沒辦法跨平台開發,算是很差勁落伍的,
目前滿多開發工具除了能跨平台,他們也能用你既有的程式發行,
像遊戲Unity跟Unreal在開發時,程式有用盡巧思,那就能很好的跨多個平台同時發布,
其實一般人使用的程式中,python也是非常好用的,
所以未來應該還是會有很大變化,
不過有個步履蹣跚的企業,微軟,他的VS在跨系統算是我現在摸過所有程式中最慢最慢又沒被淘汰,
也因此,有部分事情還是需要X86,尤其是很舊的程式,
所以至少十年內HTPC還是滿滿X86吧?
但我們開發遊戲普遍都會想辦法避免依賴某平台。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