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非專業-在macbook air m1玩瑪奇跟遊戲

| 2022-05-06 20:21:12 | 巴幣 214 | 人氣 2244

去年買了台air m1最低階版本來做文書,會買m1是因為兩個大原因性能跟省電,公司的mac mini m1一路到mac studio m1 ultra,跑AI運算、影片製作跟遊戲都見識到他的實力,實際測試都是甩開同級電腦好幾倍那種,當然也有弱項XD
不過光是全速運作都沒溫度(摸起來),用工具測試也是別人用電一半以下,非常省電...我就買了一個來文書使用,不過自己用之後亂做實驗,加上軟體不斷更新後的性能突破,有點後悔買太低階了,我只能說,目前普遍對於APPLE晶片的性能,是屬於極度低估的狀態,難怪這APPLE M1到現在國外還是看到不少研究,畢竟這是好多西,原本很想寫點東西,但我的天啊,沒時間...簡單些一部分

我自己近一年內有買的新電腦與公司提供的電腦如下
能測試的還是我自己買的,公司的電腦因為資安鎖住,實際上你抓不出資料,也不能在裡面裝LINE跟測試程式之類的。
CPU RAM SSD GPU
1 AMD R7 5700U 32GB 2TB V8
2 I7 11370H 16GB 2TB GTX3070 M
3 I7 12700H 64GB 4TB GTX3080 M
4 I5 12400 16GB 1TB HD730

不過很多人講到最後會問,
如果不能玩遊戲,那我買他幹麼呢?

說真的,雖然我購買目的主要是工作,所以還真沒想過,
不過我也很好奇,能玩什麼遊戲呢?
網路上實際上已經有很多測試表明滿多遊戲可以玩的,而且都滿順的,
如果你看中文這邊的資料,大概會以為m1只能玩古墓奇兵。


尤其是今年支援的確實有增加,像是去年剛買的時候,支援mac的steam只有21000個遊戲,今年有34000個。

總之目前我整理一下簡單玩遊戲的方法如下:

  1. 網頁遊戲
    因為flash漏洞太多而停止服務的關係,大量的網頁遊戲消失,不過製作網頁遊戲還是有支援方案,通常就是使用Javascript。
    Apple M1在跑javascript的性能非常好,不過這麼說很籠統,個人是推薦可以使用Speedometer去測試。


    我其他電腦的CPU測試
    同樣chrome 101.0.4951.54,測試五次取最高分
    CPU Thread Score
    Apple M1 (正常整台+螢幕 8w~25w,全速cpu+gpu不超過35w) 4t(1 over 80%, 3 less then 50%) 308
    I5 12400 (65w, MAX 115w) 12t(1 over 80%,11less then 50%) 255
    I7 11370H (28w, MAX 45w) 8t(1 over 80%,7less then 50%) 218
    R7 5700U (15w, MAX 25w) 1t(1 over 80%) 186
    I7 2600 (MAX 95w) 8t(1 over 80%,7less then 50%) 115

    測試時候可以明顯發現Chrome是可以使用到多執行緒執行運作,並且上限50~70%運算,
    不過多核心只支援INTEL跟Apple M1,AMD測試數次發現只能以單核心40~80%運作,
    所以在INTEL跟Apple核心跟執行緒越多,就能跑得越誇張分數,而AMD則不太適合玩網頁遊戲。

    INTEL的CPU無論在6c12t或4c8t,都是採取1顆80%,剩下50%以下,

    因此真正恐怖的事情是Apple M1跑出這個性能是只靠4個效能核心,1顆80%,剩下50%以下,效率核心是完全未利用的,並且整台使用在15w左右,不超過17w運作,算是很不錯。

    簡單來說,如果你要玩網頁遊戲,通常性能順序來考慮購買的話:
    Apple M1 > INTEL > AMD
  2. Mac的App Store
    主要分mac遊戲跟手機遊戲,手機遊戲多半是ipad轉過來的,大部份手把跟滑鼠能玩,但少部份需要用觸控板,很妙。
    可能只有50%手機遊戲會在店面看到。

    實際使用就是打開手機遊戲這樣...不過他只有兩種模式,一個是固定視窗大小一個是全螢幕,如果你在2X寸的螢幕看就會比較小,但mac因為手勢的使用,切換螢幕是滿方便的

    至於性能使用狀況
    CPU大多不超過20%,即便錄影影響也不大,溫度也都很低,
    簡單來說都很節省資源,帶出門電池也很夠用

    實際不開其他東西使用大概是15%上下
    所以這CPU玩大多遊戲應該是非常悠閒,不怎麼費力
  3. macOS Steam
    Steam遊戲是非常多,所有steam遊戲有22萬個,其中3.4萬支援macOS

    遊戲我自己是覺得有幾款不錯,例如戰爭雷霆、cities skylines、DiRT還有農場模擬器
    實際上他就是一般筆電的性能,邊錄影邊玩遊戲也沒問題XD
  4. 遠端串流
    這有點浪費,簡單來說就是你串流其他電腦玩遊戲
    但是能保證windows都能玩
    分別如下
    (1) Android模擬器
    Bluestack X: 有瀏覽器就能用
    https://x.bluestacks.com/#/cloudGames
    (2) PC串流
    steam Link: 在app store裝好後連上你的遊戲主機
    (3) PS4/5串流
    PS remote play: 裝好軟體後,遠端遊玩你的主機遊戲
    https://remoteplay.dl.playstation.net/remoteplay/lang/ct/ps5_mac.html
  5. 灌虛擬機器
    目前有一個網址收集大部分測試的資料,當然這不是全部遊戲,像我只會玩的瑪奇就沒有在上面,不過可以做參考:
    https://www.applegamingwiki.com/wiki/M1_compatible_games_master_list


    虛擬器就類似各位玩的android模擬器,他主要目的就是讓某項軟體跨平台運作,設計理念是虛擬化的概念,粗糙一點的說法就是假扮某個機器進行模擬。
    目前就是兩個方案比較有名,CrossOver跟Parallels。
    若你問我哪一個比較好用,我自己是覺得Parallels比較無腦簡單,只要會裝VMware跟安裝windows後面就跟一般電腦差不多。
    不過有時候CrossOver也很好用,他直接能跑Steam x86,換個說法就是能正常運作很多電腦遊戲,但你不能對Unix不懂,要不然你會遇到很多困擾。

    (1) CrossOver
    他是以前Linux基礎的Wine轉變而來,簡單來說執行時不必額外開整個虛擬機,就是直接跑windows遊戲,佔用資源就少很多,性能損失一般是認為至少20~50%之間,理論上如果轉譯的好,性能與流暢度會比起Parallels好,不過他是需要錢的,技術層次也高一點。
    介紹:
    https://unwire.hk/2020/11/22/crossoverarm/software/mac-app/


    其實他還是模擬器,只是配置由系統運作,運作應該很像Docker,是一種容器的概念,
    Docker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是什麼?或者只知道是NAS上面的某個工具,實際上Docker就是一種模擬器,概念上也是虛擬化某項軟體,然後在異質架構跑
    不過也因為他像Docker,所以有幾個要注意的點,其中有一點是,資料夾存取有Unix權限的特質,需要授權,有時候你就要靈活一點,例如你安裝檔案時,就故意點選變更資料夾,這時候安裝程式就會詢問能否通過存取權限,他才能正常啟動程式。
    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Docker是什麼,這款我覺得吃點電腦知識跟能力,建議一般人還是用Parallels模擬器。
    CrossOver一些概念與測試如下
    他的操作介面就很直接地在macOS運作,你需要選擇軟體安裝,或者建立一個容器去跑軟體,實際上,用建立容器去跑軟體成功率會高很多,但我覺得是很不好用。

    另外他也列出各種可以運作的程式,遊戲有2000個,這是搭配著裝的,例如我有玩一款很老的遊戲叫做天堂2,你再安裝時就選好,他就會預先裝好該裝的.net framework等等,他不會幫你下載正版遊戲...所以真正的正版遊戲你還是必須擁有
    他在運作時,會用一個很古怪的模式
    畢竟是容器的處理方式,但是他沒有辦法像是一般模擬器設定,所以你看到的佔用資源會很奇怪


    跑分如下:
    從Cpu-monkey cinbench R23跟我測試,
    大概可以知道多工損失大約5~60%的性能,單核心大概損失4~50%性能,所以滿糟的XD
    不過Parallels更糟,我記得我測完就默默關掉,網路上其他人測試....也是很低 多核心2700/單核500,Parallels實際折損性能超過100%以上。





    (2) Parallels + Windows 11 ARM
    這樣搭配會大幅度降低性能,因為他模擬器不能用到全部性能,而windows 11 ARM本身運算x64或x86都是即時模擬,所以起碼耗損40~60%左右的性能,不過大概可以確定大多數windows程式能運作,你想得到的多數的程式都能使用,除了部分遊戲,目前我發現雖然顯示支援directX 11,但實際上是directX 10以下多半能動,無論如何,他也是要錢的。
    我用試用版,所以只能跑4個CPU跟4GB的RAM。

    測試如下:
    只有四個cpu的又是多層模擬器的狀況下,理論上損失大約40~50%性能,但這分數在現在還是很不錯,像是i5 12400單核心在cpumark也只有700分,但一個整台含螢幕不用25w,另一個會破120w XD


    因為實際上只能跑DirectX 10以下,所以我測試了兩個以前的軟體
    性能來看就是當時GTX 560 Ti的兩倍,大概模擬器中就是現在GTX1050Ti或者RX570的性能


    不過dx9遊戲也不多,而且我只能用4GB RAM
    所以我就裝了瑪奇....發現能玩
    所以實際上dx8.1也沒問題XD


    實際上我還有試著裝黑色沙漠(Black Desert),結果裝成功,不過去年他啟動後整個都藍色的,我就沒照了,結果今年再看,
    文件:
    https://kb.parallels.com/hk/125552

    原本想做geekbench測試,不過Parallels我用到到期忘記裝,而且crossover無法正常使用所以就放棄了。
    總之整理一下如下表
    CrossOver Parallels MacOS
    cpumark 750 513
    cpu z 單核 541 480
    cpu z 多核 2469 1837
    cinebench r23 單核 1022 (-33%) 510 (-66%) 1503
    cinebench r23 多核 4240 (-45%) 2734 (-64%) 7759

    性能而言
    crossover在我測試也比較好,而且遠比parallels好不少,
    不過從中也可以發現,目前如果你想直接跑windows程式,至少都會損失33%以上,
    換算回去,CPUZ之類的測試分數可能就超過4000分以上,尤其單核心應該是最少超過800分以上,
    這什麼概念呢?
    若以CPUZ換算單核心大約12代i9 12900K,而多核心在沒有超線程而且是大小核的狀況下能接近I5 12400,不過這還要考慮他們實際使用的指令集轉換機制,而且沒有較佳散熱機制的macbook應該也只有短暫巔峰會衝到很高,我認為cinebench還是比較能反映事實,就是單核心實際運作還是類似R7 6800H或桌上型的i5 124001表現。
    不過,這也難怪我們有些自行開發程式實際運算比很多INTEL或AMD快很多,
    至少我是能接受,我有個同事是永不承認ARM能當HTPC,他在我們第一次拿到mini m1那天幾乎接近精神崩潰邊緣。

    相容性而言
    我一面倒建議用parallels,雖然折損很高,不過一般電腦軟體多數能正常使用,除非設計不太好的程式,遊戲就看運氣了,至少多數線上遊戲都還能玩,別超過dx10的。
    我認為就看後面apple有沒有什麼突破
    .
  6. 自己開發
    最後一招就是自己開發遊戲。
    Unity跟Unreal都能在Apple M1上面運作。

    其實大部分小型工作室都會採用windows,主要是除錯成本問題,尤其對程式控管不好的公司也會避免去用一個少人的平台,不過如果你是一個個人開發者,或者有完善基礎的大公司,反倒是不用擔心這問題。個人是頂多打掉重練,大型公司程式製作從頭到腳就是有一套工具可以用。

    其實我從沒打算買Macbook來開發遊戲,只要願意花五萬多,性能是足夠,尤其Mac studio推出後,機器大量按照排程渲染影片或者處理遊戲,你能在工作室睡覺而不用塞耳塞。
    不過我買Macbook air m1就是文書處理為主,所以當初也沒打算測試遊戲,除了公司的遊戲載不進去,就算載進去也不能讓大家看。

    整體來說,目前開發遊戲還是在windows生態完善不少,而且我認為短期內可能對m1還發揮不到20%性能,甚至低很多,但是不代表macOS下開發不能想辦法達到一模一樣水平,我公司已經有很多遊戲都以macOS為基礎做開發。

    另外你也不難發現Unity跟Unreal已經有針對m1晶片做些變化,表示他們有在意圖改變。
    其中Unity的部分要2021.3.1f1以上會好一點,
    跨平台IL2CPP跟Mono都有,只是實作上,偶而還是會遇到一點技術問題。
    不過Unity的運作概念還是偏向Microsoft,例如C#,所以一連串的問題自然而然就像過節的粽子一樣恐怖,多了就會有心血管問題。


    至於Unreal
    因為台灣遊戲產業在unreal比較少,不過unreal它的基礎就是C++,底層也不見得需要仰賴微軟的東西,所以你可以發現很多開發者如果是主要依賴unreal,就不難接受在macOS開發遊戲。
    4.x版本跟5.0以後都有各自問題,偶而Xcode偶而其他,主要在m1優化上我認為還有發展空間,畢竟他還是以INTEL為基礎,第一次啟動需要轉譯跟渲染都要花上不少時間,之後還滿流暢的,Macbook air M1最低階(gpu 只有7核)開發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台I7 7700K(或I7 11370H)+ GTX 660以上的初學者搭配,即便是air,她GPU速度絕對比1030好,不過INTEL轉譯折損下可能不到1050,8GB是真的完全不夠用,是很優秀但是主流電腦還是能比他好,除非你沒有顯卡...


    我在公司測試,建議還是M1 max 10 core RAM: 16GB  SSD: 512GB以上,
    目前一般的專案都很穩定,如果只用8GB 可能跑一跑就會突然關掉,如果你專案大一點,RAM要優先提升到32GB。

    m1有一個極大優勢是不會吵,而且很省電,另外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包含它的內顯
    若同樣以UE -ElementalDemo去測試
    Macbook Air M1最低階的版本,平均能30 FPS左右


    但是I7 11370H 用內顯Xe,這個內顯我測過,他比VEGA 8快接近一倍,也比GT1030快,而且還是最優化的INTEL環境下...但是它就是只能到20 FPS左右

    AMD Vega 8 雖然比HD 730好很多,但是對於Xe其實差不多


    同樣情境下我用工具看電力使用,一個是軟體開發商已經對他做最大優化的i7風扇轉不停,整台耗電超過80w...對比完全不適配,還有轉譯損失的m1,整台沒有風扇還不超過25w

    無論你一開始對Apple有多討厭,有多少質疑,你都不得不說,這不可能是一般CPU一兩代能追到的,只要軟體更優化就能更好。

    目前我想,即便APPLE跟EPIC鬧得不可開交,
    大多數開發者或公司還是同意一點,就是,Unreal實際上在macOS跑得遠比Unity穩定很多,即便初期大家要做不少事前工作。


開發程式
我個人在使用上
.net相關要5.0以上,我建議裝模擬器跑Windows 11 ARM,可以正常的運作.net framework 2.0的老專案
python運作是很完美,甚至有些很快,一些套件大概在2021年中旬才慢慢完整支援
Unity跟Unreal公司有再用,有些問題,不過大致上都能正常開發
android studio可以跑,但是偶而會遇到很奇怪問題,早期開發工具很慢,2021年五月才推出支援m1的晶片,就相對快很多。
java開發不多,不過我沒有遇到什麼問題


Apple M1 讓我覺得很棒的主要整理如下:
  1. 性能比其實表面測試的好,尤其軟體一直更新後就更誇張了,還不用主動散熱
    其實剛用m1的macbook air最低階時,還會很擔心他是不是跟INTEL I5 1135g7一樣,有機會感到性能壓抑的感覺,尤其我是買最便宜的,實際上,你如果用這台並觀察他CPU使用率,apple追求安靜,其實用電策略非常保守,九成九的應用就是不會超過30%,大多無論你做什麼,就是壓在20%性能以下,除非跑一些轉換檔案或者大兩處理的運算,才有可能拉高,但是性能遠遠超出預期。

    我想影片測試大多數人已經看到爛,很多人心中可能會有個偏見,就是他只能做影片實際上Tensorflow很多實際使用也是M1像是鬼怪一樣,而且我發現應該不是只有我們公司團隊發現這件事情,可以參考一些安裝 LINK1 LINK2,應該是M1的GPU對OpenCL帶來非常直接的效益,它的晶片雖然是平板耗電量,但是效能對上vega 8或者Xe還是強很多,應該要到680M RDNA2才有機會接近,我自己是還有筆電的I7 11代 加上RTX3070,還有R7 5700U,光是M1不用風扇,就能跟較大功耗的移動CPU的I7或R7一樣快,更不用說,最近我們剛好在對I5 12400這個新CPU評估,我們發現他在Chrome跑的成績大約低於M1約10~20%性能,因為通常m1真正在運作只有4核心而不是八核心,它的運作效率能對上6C12T很多工作,光這點,你會頭皮發麻,所以還需要花錢錢買其他電腦嗎? 我想還是,畢竟還是有很多很老架構的程式需要仰賴X86,只是你無法否定ARM在APPLE的技術下,很厲害。
  2. 電力真的非常省
    我不認為12代能在同樣好電下能接近apple m1,我先生明我已經有買12代桌上型電腦,公司也給了一台12代的筆電,實際上12代在我測試中,我從工具已經看到他是很耗電的,只是廢熱少不少。
    另外還有以下原因我認為整個x86也不太可能接近apple m1水平
    (1) 能邊用邊以4500mAh行動電源充電
    我能在工作時,用不到5000mAh的手機行動電源充電,他用電跟ipad有點不一樣,不過至少沒比ipad耗電多少,我目前用過的INTEL輕薄筆電最差都要輸出50W,並且10000mAh才能至少維持使用時不掉電,但Apple air M1我發現1A供電他都能充電....
    (2) M1帶出門工作,大量工作依舊可以超過12小時
    他只有接耳機時候很耗電,其他狀況,就算持續跑資料也是很省電的
    之前測試,大概連續大量的運算使用四個小時會損失20~30%之間電力,不過如果只是上網,那可能五~六個小時才有機會損失這麼多電力。所以我出門連帶個插座都不想帶,就算整天加班到12小時,回到家電池還是很有電XD

  3. 作業系統的操作方式我很喜歡
    我以前都用win10習慣了,所以一開始用macOS還很不習慣,尤其是輸入法,
    不過我發現他的邏輯是很合理,例如一般win10改字你要讓游標滑到前面按下來改,MacOS不用這麼麻煩。另外,MacOS的語音辨識跟手機一樣精準,同樣他們都聽得逗點句號。如果我在筆記事情,用講的是真的很方便。
    另外讓我比較意外還是圖形辨識,這筆我android手機上一堆文字轉意的軟體還好用,而且很精準,我照完照片後,直接就能複製上面文字,這要你要copy任何文字的東西都不用吹飛之力,這是我買他來當文書機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這了,謝謝大家觀看XD

創作回應

Sam
Dear 方:
我看到這篇文章,感覺像是看到救星一樣!!
目前瑪奇升級到64位元的關係,
以前能玩的方法似乎都不行使用了...
您現在還能成功用Mac來遊玩瑪奇嗎@@?

以下是瑪奇巴哈版的相關文章討論連結
https://forum.gamer.com.tw/C.php?bsn=7422&snA=239767

如果您還可以玩到瑪奇,
能否不吝指教呢~"~?

謝謝!

Sam
2023-04-30 11:55:2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