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胡言亂語(二):一些關於國文科教育的謬論

張三丰 | 2024-05-01 08:47:02 | 巴幣 3002 | 人氣 67

  這篇文章大概沒多少人看得到,或許也不太符合大眾觀點,但我還是想趁著自己還保有幾分天真的時候在同溫層裡小談一下。再過幾年也許我便不這麼想了,或者即便仍然這麼想,大抵也不復有跳出來高談闊論的興致了。

  近幾年時常在各大論壇或社交軟體上看到「中華文化、儒家思想、古文教育如何危害現代社會發展」的說法,以至於有「國文科是廢科」的主張,即便大多是始於偏見而終於妄言的論證,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份聲量正在不斷壯大著。

  不少人批評東方社會長久以來崇尚禮教傳統,標舉既無謂且虛偽的禮義廉恥,淨提一些大而無當、無助於科技發展的論述,而將儒家思想視為阻礙文明進步的罪魁禍首者大有人在。這樣的批判並不是全然無理,畢竟任何主義走到極端以後大抵皆是迂腐的,所以我們當然可以贊同百年前魯迅曾跳出來直諷禮教吃人的弊病,也可以指出當代社會的諸多傳統禮數並不必要。但把所有阻礙社會發展的原因一股腦地歸責於儒家思想、古文教育,甚至連帶包舉一切中華文化而攻之,這樣的想法,用無知來批評或許有點太難聽了,姑且稱之為不成熟的批判思維吧。

  要指出儒家之非,我們得先弄清楚儒學何以誕生,從而必須釐清那些上古思想家所要解決的基源問題。事實上,包含儒家在內的先秦思想學派多具備務實的特質,關懷的都是日常生活的一切,要解決的都是生而為人將直面的所有問題,而後人們才從這些經典中理出一些原則作為道德教育的依據。於是我們發現「儒家無用論」其中一個短處──極其狹隘且粗暴的「有用或無用」的判準。

  明明具備務實的特質,何以儒家思想還被冠上無用的罪名呢?恕我粗劣地推測,也許多數論者口中的無用,指的僅是不能用以換取更優渥的物質生活罷了,只是這樣批評顯得太粗俗、太功利,好像自己唯利是圖一樣,所以巧妙地用廣泛的「沒用」一詞來包裝一下,不只起到自我美化之效,格局也瞬間宏大了起來,儼然化為科學、理性、務實的正義之師,對靡爛、頑固、僵化的舊文化發起公道的批判。

  當然,如果我們不要把人心看得如此險惡的話,便還有另一種更悲哀的可能,亦即已經把純粹的物質享受視為「用」的終極、唯一目標而不自覺。這一現象是廣泛的,不僅止於對儒家思想或國文教育的批判而已,記得前陣子也有位影像製作領域的 youtuber 跳出來大談自己不懂台灣教育,不明白為何高等教育如此偏重理論。這也是無可奈何的,畢竟教育看上去很簡單,人人都能說上一嘴。

  扯遠了,接著回頭簡談一下所謂的「食古不化」。把兩千多年前的舊言論放在二十一世紀的文化教材中有什麼意義?我相信這是不少學子的心聲。會有這番疑慮也是合理的,畢竟每個年代都有不同風貌,也難免有自己的侷限,是以先秦學說也好、宋明儒學也罷,古代學者所言勢必已經不合用於現代。只是我以為這並非將之從教材裡拔除的充分理由。說得再坦白一些,我不是什麼大中國主義者,並不在乎國文教育是否要抽離古文、抽離文化教材,只是換掉以後該用什麼來取代?教材內容換成臺灣文學、歐美文學就能藥到病除嗎?假使將推薦選文改成《哈姆雷特》、《孤雛淚》之類,文化教材改成《純粹理性批判》、《正義論》之類,難道就能擺脫教學內容不合時宜的批評嗎?其實,人文教育原本就不應以文本所反映的價值為標準答案,如果學生能從對古老思想的質疑延伸思考古今普世價值的差異,那教育作用永遠都是存在的;反之這段歷程如果僅止於對文本內容的不滿,則無論教材本身如何更新都是枉然。

  再者,很多人口中萬惡的儒家思想只是其腦中樹立的稻草人。以常見的「陳腐」的批評為例,《論語》裡明確寫著:「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意思是人若無仁德,那麼徒具形式的禮樂將毫無意義。而仁又是什麼?簡言之,即是發自真心對別人和善。對家人好、對朋友好、對同事好、對社會上的其他人好,僅此而已。如果這份善意演變成繁文縟節,以至於人們捨本逐末,那當然屬孔子所不以為然的。所以有些人說該罵的是董仲舒而不是古典儒家,這樣的觀點雖然稱不上嚴謹,但比起前述那些無的放矢的批評已經好了不少。

  誠然我們可以說時過境遷,現代人要面對的是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是漸趨複雜的多元社會,所以這些古老的思想有被重新審視的必要,我們當然不能再視「男有分,女有歸」為理想社會的樣貌,也不宜再古板地認為「五倫有序」就是天下達道的充分必要條件。但總有些核心價值是歷久彌新的,比如「無伐善無施勞」的態度、比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維、比如「見其過而內自訟」的智慧,若要將這些也連根拔起,則未免過於偏激。

  還有一種對文言文教育的批評特別有意思,即是以「當今政客有誰沒讀過〈廉恥〉,還不是寡廉又鮮恥」為理由,從而認定古文無用的說法。即使不知笑點何在,我仍寧願選擇相信這樣的發言是在搏君一笑,也不希望有人真心認為這樣極其粗糙的說法是成立的。以朝菌之見強言晦朔,固可得一時口快,在總白痴化的社會裡或許還能贏得掌聲,只是面對大問題時,輕易相信任何缺乏深度的假設都非常危險。畢竟歷史教訓猶歷歷在目,曾經有一群人相信種族清洗能讓社會更美好,也曾經有一群人肯定破四舊立四新能讓文明更加進步,即便處在瘋狂的當下,他們仍然深信自己的決策是理性而正確的。

  也許這些文字在有些人眼裡是避重就輕,既對國文教育的癥結所在模糊其詞,亦對「要怎麼改才會更好」隻字不提,但我以為思維淺碟化的問題才是重中之重。在我們能摒除偏見、真正理性思考之前,再怎麼改革教育、再怎麼調整教材,恐怕都是徒勞無功。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