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試論《進巨》結局爭議】七、《進巨》的教訓

小孔 | 2023-03-20 10:35:51 | 巴幣 0 | 人氣 164


    文長、燒腦,慎入。

--

從創作面看

    與開頭的「黑粉」辯駁聲明相呼應,在結尾之際、筆者有幾點需要澄清:

    雖然於前文,筆者拿「神作最佳對照組」《鋼鍊》(後續將不會提及《鋼鍊》雷點),與其他餅畫過大、「尾大不掉」的創作野心,狠狠削了《進巨》一回;但請看倌們認清一項事實 ─ 並不是所有作品,筆者都能像這篇文章一樣,洋洋灑灑寫出個十萬字規模、去認真分析其問題爭議的病灶!單就能挖掘此等份量之檢討資料這點 ─ 還不提、本文並未把本作的所有可能爭議給概括的事實 ─ 再加上要分析《進巨》爭議,需要多少專業知識、和不懈鑽研的腦力?! (筆者就遠比不上這位巴友系列文的分析力...) 與其說本文、是想把《進巨》批的一文不值,筆者的初衷、終究還是「恨鐵不成鋼」的遺憾;但與此同時,希望藉由分享筆者眼裡所見之本作缺漏,來藉此反證:其實光是要在一部虛擬作品裡、寫出這些有理有據的闕漏來,就已非凡夫俗子之所能了。

    在認真品鑑虛擬作品之時,筆者習慣將作者的秉性、與作品的調性,兩者分開來看;畢竟,當回顧那些流傳千古的作品 ─ 例如《伊里亞德》、《三國演義》、《哈姆雷特》、《基度山恩仇錄》之流,現代人並不需要知道太多、這些已作古創作者的相關信息,卻還是能恣意暢遊於故事劇情之中。但當筆者翻觀《進巨》時,卻一直無法把持、自己的這項堅持;即便在意識層面上,仍刻意去避免接觸、有關 諫山創老師的背景經歷,但單是在欣賞作品的過程,還是會時不時、感受到那第四面牆被打破的悸動。
    此種參雜了作者心境、沒法切割清楚的創作模式,究竟這對一部作品的完整度而言,是一種加分、還是一種硬傷?筆者駑鈍、無從定論。但從本文之推導,可基本確定者: 諫山創老師本人,在創作《進巨》的過程,必定也經過了一番人生哲理的洗禮;並曾嘗試把他所體會到的心境、放入作品當中 (例如為何賜死艾爾文;詳情請見此整理文『被「夢」所束縛的奴隸』一段)。就拿最容易被受眾們拿來說嘴的作者八卦,那句『我想要傷害讀者』的發言來看:即便放在其採訪的情境、去還原其思維脈絡,「自己印象最深的作品、往往是傷害自己最深的作品」,可能才是 諫山創老師、語驚四座的出發點 ─ 但這還是沒法否認,某些《進巨》場景劇情的描繪,帶給讀者觀眾、情緒低落的異常程度 (有興趣者,可重新體驗動畫第一季第22集/第22話〈失敗者們〉)。但此等情緒「傷害」,《進巨》並不是一昧施加;筆者早已於探討「卡塔西斯」的心得文之中,藉由粗析〈白夜〉脈絡,去證實 諫山創老師、並非一昧在傷害受眾!於此其間,若真要講 諫山創老師「毫無長進」,那未免也太過苛刻。
    就如兩年前筆者於專版分享的這篇心得所言:《進巨》劇情即便充滿著挫折,角色們經由各自的抉擇、去面對迎接這些挑戰的意念,依然不假。當然,筆者沒法將這些抉擇、全部都歸到「無悔抉擇」的範疇之中;但不論是劇情中虛擬的奮鬥、抑或現實中 諫山創老師的掙扎,即便沒有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也不該擅自忽略、當事人所嘗試做出的努力。

    而若筆者於本文的推論無誤,那麼《進巨》的成功與失敗、實為一體兩面:
    當 諫山創老師,會因應《進巨》故事的開展而成長;其所創作之劇情,必得隨著其心志的變化,具備某種程度的彈性。與此同時,吾等又能輕易從萊納的自爆,感受到《進巨》埋哽、前後呼應的高深功力 (漫畫第42話、動畫第二季第6集/第31話〈戰士〉);要做到此等程度,又必得對劇情開展、先有一套既定且無法輕易更動的脈絡結構。前者強調的是變化、後者著重的是不變,此間拿捏、若創作者本人沒有辦法順利駕馭的話,作品本身出現節奏不一的毛病,亦不在話下。
    若《進巨》從一剛開始,就只是個專注描繪「艾連被逼入絕境」的故事;直到帕島眾人、得以親眼目睹海景之時 (漫畫第90話〈前往城牆的另一頭〉;動畫第三季第22集/第59話〈城牆的另一端〉),這條主脈絡、還稱得上偏差不遠。而一旦進入島外瑪雷篇後,故事所需的背景架構與局勢推演、一下子開展過快;又在此時, 諫山創老師還得同時處理「如何切換敘事主視角」的重大難題 ─ 這一切的種種鋪敘,即便還是為了「艾連被逼入絕境」的最終目標;但不可否認,受眾們至此、是否還能專注在艾連一人身上?多少人被賈碧給引走注意力?多少人悲嘆過吉克與古利夏的遭遇?又有多少人、驚訝於始祖·尤米爾的經歷?這些「配角」們的故事、不是不精采 ─ 問題就在、太精彩了!反而讓人,沒法這麼容易、再拉回原本應維持的焦距。是故,當創作者按照自己數年前的預期、去鋪排他原本就想好的結局時,《進巨》已經成長為、 諫山創老師沒法輕易再重新掌握的「怪物」!即便把焦距拉回艾連、米卡莎、始祖·尤米爾三人的故事脈絡,還算稱得上清晰可尋;但已被養大胃口的受眾們,是否能夠滿足於這種程度的收官?以現實結果論,自然是不成的。

    當牛媽也是面對類似難題 ─ 故事的大脈絡與結局,在事前可能就有一定的概念;但隨著連載的延續,劇情發展,開始慢慢自行脫離了、創作者原本預想的框架 ─『其實一開始,我給《鋼鍊》的空間、是一個21卷左右長度的故事;但到最後,我實際需要的篇幅、比計畫中來得稍長了一些。』(出自此篇採訪內容) 此處所謂的『稍長一些』,是從原本預計的21卷、暴漲到27卷,將近四分之一的增幅!牛媽沒有固執於自己原先的設想,而是順應著事態的發展、給予故事足夠的彈性發展空間;相較而言,筆者為什麼對 諫山創老師的「139」迷思、耿耿於懷,兩相對照、再看看《進巨》結局所引發的爭議程度,即可窺知。
    但筆者還是得聲明:牛媽在筆者心中,是那種百年也出不了一人的怪物級水平 ─ 特別是她的怪物性,還深植在日常平凡之中!不論是《鋼鍊》哲理深入淺出的奧妙、一以貫之的一氣呵成;或是她後續作品的迥異調性、卻還是能夠在市場大賣的說故事真實力;更別提她連載期間,還能兼顧結婚生子顧家等、現實生活瑣事的壓力;甚或是至今堅持不公開露面,從中所透露、她對自身與「外人」應維持界線的清楚理解…由此看來,即便《進巨》結局、確實有做得不好的部分;但就 諫山創老師而言,也許他、真的已經盡力了。
    且不管《進巨》的結局、再怎麼被人數落,沒有人能夠否認,本作所開展的世界時空觀、大於《鋼鍊》的世界時空觀 ─ 當然,這也可能跟牛媽,有意識地去控制自己作品、所牽涉領域範圍有關。再者,《進巨》所描繪呈現的情緒波動,對許多受眾而言,可能也高於《鋼鍊》不少 ─ 這又跟牛媽、時不時穿插她的Q版鬧劇,意欲舒緩受眾情緒之低潮、所造成的「副作用」。若單就結局收尾的功力來看,《進巨》完全比不上《鋼鍊》;但希干希納區奪回戰的三部曲 (動畫):〈完全比賽〉、〈勇者〉、〈白夜〉,那接連不斷、無可喘息的壓迫感,《鋼鍊》不是沒有,但是否能普及到、讓大多數受眾都情緒激烈波動的此等程度,筆者存疑。

    當《進巨》的精采、無可否認;其結局爭議的缺憾,就更加令人惋惜。若再回到作者VS艾連的對比: 諫山創老師缺乏如牛媽那般,與大自然親近、直面生老病死的履歷及體悟,並不是他本人的錯;但由於缺乏了這份通透,在作品當中、鋪敘這類哲理相關的劇情之時,就難免落入嚼舌根、重言詞表象的陷阱 ─ 特別是吉克與阿爾敏,在『不存在死亡的世界』裡、發動「嘴遁之術」的那段劇情,異常突兀!(漫畫第137話〈巨人〉;動畫尚待) 再者,當深入探究《進巨》的「自由」,若將之與《鋼鍊》的中心思想去做比較,就可以很清楚發現、兩者之間的明晰與曖昧差異。當艾連拿著錯置的「自由」願景、不斷「盲目」前進,最終導致、蹂躪世界八成人口的慘劇 ─ 諫山創老師若也是抱持著迷惘的體悟、不斷鞭策自己去產出,最終導致、踐踏部分粉絲心意的悲劇!?
    故,《進巨》的成功、注定了《進巨》的失敗;一如艾連對「自由」的痴願妄想,讓他一輩子逃離不了、被「自由」束縛的鐐銬。

--

從寓意上看

    筆者之所以敢大膽定調、 諫山創老師本人心境之迷惘,來自於《進巨》大多角色的一項共通特質:極少數的角色,是對眼下現狀滿意的!也因為這項共通性,才讓肯尼的那句『所有人都是某些事物的奴隸』、顯得更加明確矚目。
    筆者已於辯證「自由」真意的段落、探討過肯尼這句「金句」的脈絡瑕疵;若再用筆者好友的話去反諷 ─ 為什麼人非得做「某些事物」的奴隸、卻不能自己做自身的「奴隸」

    由於《進巨》收官的節奏、實在太快;就算存在著些許暗示,筆者仍無法確認, 諫山創老師是否、有注意到自己的這項盲點?─ 當「自由」的意志、一定得倚賴一主體去實踐;那麼優先順次的排序,就不該是以任何「自由」的展現為先、而應以主體的存續為首。即便吉克最後的體悟,基本上就是在談這塊「生命為日常片刻之累積」(漫畫第137話〈巨人〉;動畫尚待) ─ 傳接球,可以不用帶任何特殊意義價值,但其過程、還是能夠感受到生命的喜悅。講白了,許多人追求「自由」、為的是甚麼?不就是這份「無所束縛」的喜悅之情?!
    當專注在自身的生命體驗,下了相應的時間與功夫、去理解自己生命的不同徵候;當參透自己生命所經歷的起伏,是外界的刺激源、如何地去擾動自己的生命時,不管是繼續順應此等刺激→反應的既定流程,抑或試著去改變、原先已成慣習的反射弧線 ─ 當所謂「自由」者,不過就只是反映了「抉擇」的有無,而自己的生命、即可為自身創造選擇的機會;自由的境地、既可自發於自身生命,那又何須苦苦外求?(可參考此影片)

    由於吉克與阿爾敏這段反思的對話,在整體《進巨》的劇情線上,來得太晚、又太突兀;故,筆者沒法判定,到底 諫山創老師是真心頓悟了這點、還是只是在玩弄文字遊戲?又不論到底作者本心如何,當《進巨》發展了一百多回,才第一次提及、這份「日常的珍貴」─ 就連卡露拉反駁夏迪斯的那段話語,都可能更容易被詮釋成「獨一獨二」、而非「一般的珍貴」(漫畫第71話、動畫第三季第11集/第48話〈旁觀者〉) ─ 但若把「自由」給剝剖拆解到極致,竟是回歸到、一個人對生命的參悟意境?!如果 諫山創老師,不是在剛開始創作《進巨》時、就已經體悟這份道理;那要在許多劇情發展、皆木已成舟的境況,去硬帶『不存在死亡的世界』橋段 ─ 此舉,若不是在、已經夠混亂的各式抽象意象當中,再帶給受眾更多捉摸不定的解讀詮釋;那就真的只是硬要舞文弄墨,好讓里維兵長、能一償宿願的強行鋪墊了。

    其實,此等反求諸己的訴願,在《進巨》當中、並不是完全沒有:例如差點被自己復仇的激情給沖昏頭、事後醒悟自己必須改進的尼柯洛,就曾這麼說過:『每個人心中、都有個惡魔,所以世界才會變成這樣… 我們要走出森林;就算走不出去,也要持續努力、試著走出去。』(漫畫第124話〈融解〉;動畫第四季第22集/第81話〈冰釋〉) 但,此類劇情要不是太偏太少 ─ 不在主線內、或缺乏對主劇情的影響力 ─ 主舞台的各式激情,又會輕輕鬆鬆地、把這些箴言智語給淹沒 (艾連一個颯爽登場,布勞斯先生就沒燈光了)。如果作者是真的懂得「日常之珍貴」、「自由之己求」,在主劇情的鋪敘上,就應該會加入更多、相關這類的描繪或因素 ─ 也正因如此,筆者才敢大膽批評:其實 諫山創老師、跟盲目「追尋自由」的艾連一般,在整趟創作《進巨》的旅程中,跌跌撞撞、瞎子摸象。
    老師不是完全不懂;他只是還沒有通徹到、能來去自如的地步。

    這又得帶回,筆者自己擅自給《進巨》下的主旨:
    當自由意志的展現、完全落在抉擇的選取上;如何臻至「無悔」境地,與省視自身生命、乃同心同德之功。惟有試著去理解自己、接納自己、原諒自己,才有可能企及「無悔」。而對自己的理解,要明曉到,足以去解析自己的生命反應、與相應刺激之間關係的程度;就得花上相應的時間與心神、直面自己生命中的點點滴滴。而要能願意付出此等相應的成本代價,一個人又必須先得學會:珍視、並尊重自己的生命。
    注意:觀察自己生命的種種信號,並沒有言語表達上的那般容易;再者,給予自己大量的物質享受,也不等同珍視自己的生命。因為在「享受」過程中,一個人不見得有注意到,這些寵溺之舉、對自己生命所造成的反噬效應。「吃到飽」聽起來,好像很幸福;但吃過多、對身體所造成的反應 ─ 例如腦力變遲緩、血糖值激升、食道逆流等 ─ 當事人卻不見得 (或不願意) 有所察覺。筆者又不單只是在檢討養生案例:按照最新神經/心理學研究,一昧追求刺激娛樂、爽快體驗,回過頭來,只是給自己的身體、造成更深更強的抑鬱反饋!(可參考此影片) 如果吾等周邊、甚或是自己,曾有刷超短片/迷因、不知不覺刷到天亮的經驗;筆者大膽提問:大家知道、到底是甚麼因素,造成自己此等、類似上癮的無可自制之重複行為嗎?
    而在「吃到飽」、或刷迷因/短片的一時暢快後,又有多少人、在事後後悔的呢?

    《進巨》在劇情張力的表現爽度上,實屬上乘;但缺乏芯核的劇情,再怎麼用商業促銷廣告手法去拉抬,終究逃不離、被人們遺忘的命運。雖然,筆者並不覺得《進巨》是那種、三五年換人紅的爽作;即便如此,若真要找個一以貫之的宗旨、去概括《進巨》全篇的故事,相信再過幾年、仍會莫衷一是。
    此等窘境,筆者相信:沒有人比 諫山創老師自身更清楚。而帶著欠缺思慮的蠻勁、搞出超乎自己意料的成果,也許是命運的捉弄,卻無從撫慰、其實還在掙扎著從中尋求意義的創作者。此等困境,不是吾等粉絲的溫情、就能夠輕易化解的難題 ─ 尤有甚者,當批評聲有其立論正當性、又不曾因時光而褪去的同時;對創作者的應援支持,反而可能、會給他本人帶來更大的困惑與壓力。
    筆者之所以膽敢放肆此言,出於日本動漫業界的先例:執導《新世紀福音戰士》的 庵野秀明老師,何嘗不是如此?

    雖然筆者也希望, 諫山創老師能在走訪世界各地的同時,巧遇讓他解開自身心結的契機;但若從2022年紐約動漫展/NYC Anime的公開訪談看來,老師離「無悔抉擇」的境界、可能還遠得很…畢竟,這可是他花了大筆時間精力的作品;沒有人會比他更重視、這份成果 (在《進擊的巨人展FINAL》、所秀出的作者訪談中, 諫山創老師就曾表示:要把原稿一併放入棺材內) ─ 即便這份成果本身,也帶給他無法脫身的痛苦。
    此處,筆者需要再度申辨:雖然前文提到「無悔的抉擇」,不代表不會再度經歷任何痛苦折磨;但不論是 庵野秀明老師、抑或 諫山創老師,都不是先企及了「無悔」境界後、再慢慢消化剩餘煩悶的狀態。若已能接納自己的既定狀態,人不會再執拗地往回看,甚至也不會再去求個表象的「完結」─ 君不見 井上雄彥老師,完全不強求《浪人劍客》、一定得畫出個結局?若《浪人劍客》之於 井上雄彥老師,只是修練心性的手段與過程;當心性已臻期望標的,又何苦繼續執著於手段過程?
    換言之,以筆者陋見:對吾等受眾來說,要能確認 諫山創老師、已走出自身心魔的最客觀方法,便是觀察他下一部作品的調性 ─ 如果其內容,仍然充斥著《進巨》的既視感,那十之八九、是創作者的「贖罪」嘗試;換言之,他自己還沒有真正走出這道枷鎖。如果其內容,已經完全與《進巨》無關,那也不見得就代表、作者已經放下了過去的心傷;到底是悟透、抑或是逃避,又得看該部作品、所呈現的宗旨而定。(當然,還得考慮 諫山創老師再也不提筆的可能性…)
    請勿反責筆者、對此標尺設置之苛刻:人生,本非易事。

    是故,筆者觀《進巨》之寓意,除明顯可見之 ─ 溝通交流的重要 (馬可的遺言)、一意孤行的風險 (艾連的「前進」)、破除仇恨連鎖循環的需求 (賈碧與卡亞)、同理他人的難得與珍貴 (布勞斯先生)、「自由」的虛妄、執念的反思……等等以外;雖絕非創作者本意,但 諫山創老師與《進巨》間的愛恨糾葛,所構築出來、與艾連/米卡莎/始祖·尤米爾之間的相映互襯,無非是以創作者己身為例、展示「無悔抉擇」之難處!
    而以筆者個人的淺薄人生體驗:要真正企及「無悔」,必得細細檢視自身生命歷程。不管是觀察、與外在刺激的互動過程,抑或省思、於內心深處的思念感受;不先把「自己」、這獨一獨二的生命體給搞清楚,是不可能臻至、專屬於此體的「無悔」境界。別看筆者、看似把話說得挺滿;其實,自己也還在掙扎努力的路途上…

    而這其實也是為何,筆者會在漫畫結局剛出爐、爭議風波正炙熱燃燒的當下,會因一時「義憤」、抒發〈諫山創老師確實是該退役去開澡堂...〉的感觸。如今看來,筆者當時、也還是犯了一項重大錯誤:擅自給對方、訂下也許他本人並不適切的軌道,那不是在幫他、而是在害他!該怎麼鋪排未來,只有當事人有開口資格。
    但回頭想來,其實當時筆者心意、與此刻並無歧異 ─  繼續在《進巨》的死巷子裡「前進」,極大機率、只會求得「撞牆」的相似結果而已。如果睡眠、占去大部分人人生的四分之一以上;代表暫緩休息、也不過是生命的其一需求,並無值得苛責之處。筆者也是將自己沉潛十數個月,經歷過人生、其他從未想像過的精彩起伏之後,才汲取到、足夠提筆寫下本文的能量與自信。

    擅自拿自揣的 諫山創老師心境,去與《進巨》相互比對、妄下「無悔抉擇」的寓意教訓;筆者作此胡話,心中不是不懷、心疼老師苦處的沉痛。但如果真要把《進巨》作個真正的完結,諷刺的是、就得先把《進巨》給丟一旁,去探索生命的其他可能。繼續在戰場上無神遊蕩,是不可能體驗到、生命的奧妙之處;唯有能夠由衷去珍惜、幼苗茁壯的可貴,進而推己及人、開始學會怎麼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獨立性 ─ 「無悔」者,在於「理解」與「接納」;而若不先學會尊重生命,是不可能靜下心來、退後一步,好好去觀察、進而理解、最後接納不論正反之既存事實的。

    而唯有臻至無悔,才可能獲致自由。

--

2023/04/08 編輯:修改閱覽分級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