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來自深淵的原型猜想-2

petals dance | 2022-09-21 05:16:19 | 巴幣 2 | 人氣 214



深淵的本質

接續前篇沒說完的部分,下到奈洛之底後,向深淵證明自身的憧憬能夠抑制慾望,也就是保持人類之身,推測在那邊將會迎來最後的挑戰:直面上升負荷。

慘劇終末之村的篇章中,帶出了村內價值的種類,最高位的價值為哈克,形似倒置的人;最低位的則是依希。

哈克
古茲
庫烏
依希

在法普妲的估值中,莉可為哈克,接受過米蒂祝福的娜娜奇卻只值依希,兩人最大的差別在於一個是人,一個是慘劇終末(成れ果て),以字面來理解「成れ果て」的話,慘劇終末本身即是窮途末路的體現。



前篇假設過深淵的存在是為了誕生完全之人的靈魂,在此進一步假設深淵的本質是子宮,只是呈現為倒置的形式。

個假設的靈感來自哈克與依希的圖形,進入深淵(倒置的子宮)時是如同精子一般的依希,在經歷重重考驗抵達奈洛之底後仍能保有人之身,並拿到最後挑戰的資格(卵子),才能成為如同胎兒一樣的哈克,也就是靈魂的型態;至於慘劇終末因為失去憧憬所以無法成為哈克(胎兒),只能停留在依希(精子)的狀態。

儘管此時的哈克仍不完全,因為還有最後的挑戰在等待著,所以哈克必須產生反轉,如同即將出生的胎兒一樣轉正胎位,向著完全之人的目標邁進。

以上的過程原型出自《費德羅篇》關於靈魂的三大論證之二:
靈魂轉世論
蘇格拉底提到每個靈魂降生時都會因為展現出來的特質受到吸引,並特別提到不能降生為野獸;依照受到何物吸引而分類,形成九世輪迴,比如因為受到智慧和美吸引,而成為哲學家。

實際上這則蘇格拉底自創的神話是採用隱喻的手法,九世輪迴實質上是指各式各樣的生活態度,所導出的各種命運,人生在世即是一場修行,長時間不斷重複某種傾向,自主能力就會有所增進或衰退,如果衰退到最後理智與情志的能力皆盡喪失,就會如同只剩慾望的野獸,對應劇情中的慘劇終末。

靈魂三分論
上一篇只提到象徵情志與慾念的兩匹馬,在抵達奈洛之底時降生為人,車夫作為理智(logistikon)的代表,這一世將要面對靈魂最崇高的挑戰:回憶(anamnesis)。

回憶(anamnesis)一詞拆解開來為ana-(上升)+mnesis(記憶),也就是上升的記憶,回想的是靈魂早已習得的真實知識,只是在降生為人時遺忘殆盡,所以這一生都是在回憶知識。

蘇格拉底認為每個靈魂都可以透過引導來回憶知識,確切的說是獲取抽象概念的過程,例如《美諾篇》中引導未曾受過教育的童奴反思問題所在以解開幾何問題。

若要問蘇格拉底所說的知識是什麼,並沒有確切的答案;若要問知識不是什麼,《泰阿泰德篇》中有許多相關的論述,蘇格拉底與數學家泰阿泰德以「知識」為題想找出能不受經驗所束縛的定義,整個過程另泰阿泰德倍感苦惱,蘇格拉底稱這是在經歷思想上的生育,誕生新的思想並不容易,因此會有難產般的感覺。

接著蘇格拉底將自己喻為產婆(知識的助產士),產婆能夠判斷婦人是否假孕,也能將其不想要的胎兒引產,因此蘇格拉底會負責為泰阿泰德辨別其思想上的真偽,同時提醒泰阿泰德不要惋惜被否定的虛假思想(假胎)。

綜上所述,在前面推論的基礎上便能對上升負荷的原型進行解析,哈克面對上升負荷的挑戰要能證明自己有著不被磨滅的價值,深淵力場實際上就是對此形成的篩網,因此在上升的過程中會感到難受,對應了黎明卿所說:「願你們的旅途處處充滿詛咒與祝福。」


後記
最後還有一個懸念,如果深淵真的如同子宮,那是否意味著一次僅能降生一名完全之人的靈魂?若真是如此,那仍有挑戰資格的白笛相繼進行絕界行也不難理解其動機了。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