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綜合雜談

幻月 | 2022-03-23 17:20:02 | 巴幣 222 | 人氣 314

先前寫過了一篇關於《CODE GEASS 反逆的魯路修》的文章之後,這次要寫的文章,則是關於《冰與火之歌》(A Song of Ice and Fire)/《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的文章。

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上一篇文章還在ACG,怎麼下一篇文章就跑到長篇外國小說/影劇了?這樣子不會跳太遠嗎?

其實是真的不會,畢竟是要談論自己寫小說的取材,所以儘管不太可信,但是我還是要說明一下─那就是我如果沒有看過《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的話,基本上我也是寫不出《奧茲曼迪亞斯》的。

以上純屬胡言亂語,不過《冰與火之歌》對我來說,可以算是意義重大─因為我影劇版雖然只有看過一次,但是原作小說(從第一本到第五本)已經至少看過三次了,同樣也是已經達到了雖然無法完全記得細節,但是卻已經能夠背出劇情大略走向。

<《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綜合雜談>


本文同樣不以學術性的方式來探討,而是只有列出一些自己認為比較特別的地方,以及一些自己認為稍微比較…殘念一點的地方。

當然啦,我寫部落格文章這麼久,我還真的沒有統轄性的寫過一篇關於《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的文章,所以這次的這篇文章就也當作是我給自己一個交代。

*題外話:其實作者喬治.R.R.馬汀(George R.R. Martin)從從1996年開始寫《冰與火之歌》至今,已經過了26年,結果預定的最後兩本都沒有寫出來,我很希望我還能在有生之年看到馬汀寫完這套作品呀。

[I. 特點之處]

1.      結合歷史與虛構奇幻,描繪虛擬的中世紀的世界

當我們閱讀《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的時候,我們其實不難發現,基本上《冰與火之歌》的世界相當於我們的世界的中世紀。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詳加閱讀原作的話,我們也不難看見作者在許多地方,以細節的方式描繪《冰與火之歌》世界裡的人們的衣著、食物、居住所與文化。


我們不難發現在貴族的家中,父母子女之間存在階級,而私生子與本家的兄弟姊妹之間也存在階級,除此之外,私生子與本家之間也存在階級。

而當我們閱讀作者描繪的宴席的時候,我們也不難發現《冰與火之歌》世界觀的人們,普遍喜歡在宴席場合喝酒,並且烤肉也是不可或缺的食物之一。

同理,作者在描述《冰與火之歌》世界裡的信仰的時候,也用上許多細節來表示主教存在一定程度的地位,以及《冰與火之歌》世界裡的人們是如何看待信仰,也用對話來介紹世界裡的信仰。


但是真正同樣有意思的地方在於,據說作者是參考現實世界英國的玫瑰戰爭(War of the Roses)與其他的歷史,而設計出《冰與火之歌》世界裡的角色。


基本上《冰與火之歌》世界裡的史塔克家族(House Stark)與蘭尼斯特家族(House Lannister)的命名,就跟現實世界玫瑰戰爭中的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與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的名字存在相似性。

除了這一點以外,勞勃國王(King Robert)向坦格利安王朝(Targaryen Dynasty)發起叛亂,導致坦格利安王朝徹底滅亡,只有少數人跑路離開維斯特洛,也是與現實世界的約克家族將蘭開斯特家族逐出英格蘭相似。

而勞勃國王的祖先是發源自坦格利安王朝的支派,以及拜拉席昂家族(House Baratheon)的三兄弟,也是與現實世界中約克家族與蘭開斯特家族系出同門(都是發源自金雀花王朝),以及約克家族三兄弟存在相似性。

基本上勞勃國王、史坦尼斯以及藍禮三兄弟,很可能就是參考約克家族三兄弟的愛德華四世(Edward IV)、克拉倫斯公爵(Duke of Clarence)以及理查三世(Richard III),尤其《冰與火之歌》裡面史坦尼斯利用惡鬼暗殺藍禮,也與現實世界中,理查三世謀害克拉倫斯公爵的說法存在相似性。

但是並非所有的角色與設定,都是只有一個樣本─作者其實有一種傾向,會將一個歷史人物給拆成不同的角色。

例如現實世界中約克政權的愛德華四世(Edward IV)的特質,就被拆分為勞勃國王與少狼主羅伯.史塔克(Robb Stark),尤其從少狼主隨便給弗雷家族(House Frey)悔婚,就是現實世界中愛德華四世最為有名的「事蹟」之一。


但是說到愛德華四世,就不得不提,根據一些古代的文獻所記錄,愛德華四世金髮碧眼、氣質英挺而身型修長(簡單來說就是中世紀的帥哥一枚),也十分驍勇善戰,但是對於國政卻是幾乎不在行,晚年更是沉迷於女色,在外面有過不少私生子。

而愛德華四世後來在玫瑰戰爭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弟弟克拉倫斯公爵以及理查三世推翻蘭開斯特王朝,因而建立約克政權,這三兄弟也一度被稱為約克政權的三個太陽

回到愛德華四世的部分,根據小說的描述,少狼主外型高挑英挺、一表人才,同樣也可說是中古時代的帥哥,但是愛德華四世的特質卻在《冰與火之歌》裡面被拆分─我相信有不少人應該覺得性格驍勇善戰,但是對國政幾乎不在行,晚年沉迷於女色的特質很眼熟

少狼主與愛德華四世一樣,也都是驍勇善戰但不擅國政的人,但是《冰與火之歌》裡面另外一個驍勇善戰但不擅國政的人還大有人在,這個人同樣也是沉迷於女色,有著一大堆私生子女的人─那個人就是勞勃.拜拉席昂(Robert Baratheon)。


我們可以來檢驗一下,勞勃與愛德華四世一樣,都是中古時代的帥哥(在裡面有說過,勞勃年輕的時候是著名的帥哥),也十分驍勇善戰,而勞勃也是帶著兩個弟弟推翻坦格里安王朝,並且勞勃在成為國王之後不擅國政,還沉迷女色總共有多達將近十七、八個私生子女

當然啦,我們無法得知愛德華四世是否真的有將自己吃成過度肥胖的糟老頭,不過關於中年暴食的這個特點,大概是馬汀自己幫勞勃加上去的設定,但是不管怎麼說,我們不難看出愛德華四世這個人物,被拆分為少狼主與勞勃這兩個角色。

而理查三世的特質,則是被拆分成提列昂.蘭尼斯特(Tyrion Lannister)與史坦尼斯兩個角色,其中前者是獲得了理查三世其貌不揚的特徵,後者則是得到了理查三世對付兄弟陰狠的特質(真要說的話,藍禮其實跟克拉倫斯公爵一樣,都是性格十分平庸的人,而且最後也都是給兄弟害死的)。



其他還有更多的東西,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了解作者參考現實世界的歷史,而寫出《冰與火之歌》世界觀的這些故事(人物、劇情以及設定)的話,其實也能為我們帶來另外一種觀賞的樂趣。

2.      以人類之間的權力鬥爭為主題

其實如果要論及這種中世紀類型的奇幻架空系列小說的話,馬汀雖然能夠被稱為大師,但是宗師卻是另有其人─那就是J.R.R.托爾金(J.R.R. Tolkien)。

托爾金所創造的中土世界,其包含人類、精靈、半獸人、魔法等等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元素,並且是以神話與史詩色彩的方式,描繪正義勢力與邪惡勢力之間環繞魔戒而發生的戰鬥。


馬汀所寫的《冰與火之歌》的世界,雖然很明顯就是參考中土世界而形塑出來的中世紀的世界,但是其內容卻可說是幾乎無關正義與邪惡,而是立場與主張都不同的人們,互相進行的戰鬥與鬥爭。


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就會發現史塔克一家雖然很明顯是主角,但是經過馬汀五本小說下來,史塔克家族早就已經因為數次與其他家族的權力鬥爭,而陷入了瀕臨滅絕的狀態。


而且史塔克家族雖然看起來很有主角格,但是這一家子的人所做過的腦殘事情,其實還真的不會比較少─光是艾德.史塔克(Eddard Stark)腦殘誤信彼得.貝里斯(Peter Baelish)害死自己,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後來還有少狼主先跟弗雷家族悔婚,後來又誤信弗雷家族死於血紅婚禮(Red Wedding),外加凱特琳.史塔克(Catelyn Stark)在關鍵的時候經常腦殘,就知道這一家子沒有滅絕實在是奇蹟。

尤其這個作品光是前三本的地方,雖然是以五王內戰為基礎,但是因為劇情安排的緣故,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聚焦於史塔克家族與蘭尼斯特家族之間的權力鬥爭,以及各個角色們的主張與立場。


真要說的話,我會覺得首要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馬汀想要以托爾金類型的中土國度為基礎,另外創造一個並非以神話與史詩為根據,而是以現實世界中的歷史為根據的作品。

另外一個原因,則有可能是因為馬汀認為《魔戒》的故事內容太過常見,幾乎就是以正義擊倒邪惡為主軸,而完全忽略人類的本性,因此才會想要用《冰與火之歌》表現出人類好鬥的本質。

畢竟王座只有一個,但是想要登上王座的人恐怕兩隻手都用上也數不完,所以才會產生不同陣營之間的聯盟與分裂,也是要這樣,才能夠呈現出一個呈現人性本質的故事。

…誰知道呢,我又不是馬汀,我只能猜想他的想法,而無法得知他的真正想法。

3.      權力鬥爭並非只涵蓋宮廷,而是將戰爭與謀略也算作權力鬥爭的一部分

這其實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情,因為綜觀整個《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你會發現雖然權力鬥爭絕對涉及宮廷,但是戰爭與謀略其實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其實不只《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要是有看過歐美歷史劇這類的影劇的話,不難發現在那些編劇的概念裡面,內庭鬥爭雖然在故事中是必要的,但是在戰場上的廝殺同樣也是不可或缺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權力鬥爭不僅是以內廷之中的爾虞我詐為主,如果沒有更大局面的謀略,甚至是在特定場合下發生的戰爭,那麼所謂更直接的權力鬥爭也是不會發生的。

不管怎麼說,權力鬥爭除了內廷之中互相耍權謀以外,戰場上互相的廝殺也是十分必要的─至於最為終極的權力鬥爭,就是將內廷之中的權謀,與戰場上的廝殺相互結合,五王內戰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不過大部分歐美的中世紀風格小說與影劇,其實都有將權謀與廝殺共同劃入權力鬥爭的傾向,所以可見大部分的讀者早就知道,權力鬥爭一定會涵蓋這兩個基本的元素。

*題外話:其實《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裡面,除非是對於劇情有絕對影響的大規模戰役,例如原作第二集《群王之戰》(A Clash of Kings)後面的黑水灣之戰(Battle of Black Water),否則大多數比較中小型的戰役,都是將戰果以書信呈現,或是借用角色之間的談論講述結果。至於原作第三集《劍刃暴風》(A Storm of Swords)中間發生的血紅婚禮慘案(The Red Wedding)的話,就是真的有直接被寫出來,堪稱整個系列作品最虐的橋段之一。

4.      特定人稱(POV)敘事寫作,可以窺見角色的想法

關於POV敘事寫作的模式,雖然是《冰與火之歌》所看不出來的特點,但是絕對可以算是《冰與火之歌》原作小說版最為重要的特點。

假如看過《冰與火之歌》原作的話,就會發現原作的敘事其實都是以特定幾個角色的POV敘事來帶出的,而且需要注意的一件事情在於,這種POV敘事是以純粹視角的方式來書寫的。

例如如果是在布蘭.史塔克(Bran Stark)擔綱POV的篇章,那麼故事就會是以布蘭的視角來呈現出來的,如果是在瓊恩.雪諾(Jon Snow)擔綱POV的篇章,那麼故事就會是以瓊恩的視角來呈現,提列昂.蘭尼斯特(Tyrion Lannister)、丹妮莉絲.坦格里安(Daenerys Targaryen)…等等角色亦然。


在這樣的情況下,少狼主、喬福里.拜拉席昂(Joffrey Baratheon)、泰溫.蘭尼斯特(Tywin Lannister)、瑪格麗.提利爾(Margery Tyrell)等等之類的其他角色的呈現,就是經由這些擔綱POV的角色的視角,來加以向讀者呈現。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POV角色在面對同一件事情,或是面對其他POV角色的時候,也都會有各自心中的評論與想法─所以提列昂對於血紅婚禮慘案的看法,絕對會與珊莎完全不同,這就呈現兩個不同角色對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

我們一般在寫小說的時候,我們都會傾向於使用上帝視角(至少我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但是這真的算是一種入門手法),而一般在POV敘事的方面,我們其實很難達到純粹的POV敘事寫作。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即便使用POV敘事來寫,我們一般也會借用上帝視角的方式來帶出世界觀─在這樣的情況下,假如以我自己為例,我所寫出來的東西基本上平均會是65%上帝視角+35%POV。

但是馬汀使用的POV寫法是在於,馬汀幾乎不會使用任何的上帝視角,跟我這種業餘等級(甚至是中下等級)的興趣創作者相比,馬汀寫出來的POV幾乎可以說是100%的POV,上帝視角甚至可能連3%都沒有。
基本上這種純POV的寫作手法,可以說是一種從劇本寫作衍生出來的寫法─因為馬汀其實是劇作家起家,如果想要以純POV手法來寫小說的話,對馬汀來說應該是不會太過困難。

畢竟POV只能夠呈現該角色的視角與想法,除此之外的東西幾乎都要排除,而且還不能夠使用過多的上帝視角(甚至是幾乎將上帝視角歸零)的手法,幾乎可以說是將戲劇獨白(Dramatic Monologue)的詩作手法變成小說。

尤其我們在看故事鋪成的過程之中,可以看到經由不同POV角色的獨白看見不同POV角色的想法,也是因此才能看到這些POV角色在採取行動或是思考的時候,都是依循什麼樣的模式。


最為經典的,就是瑟曦.蘭尼斯特(Cersei Lannister)總是心高氣傲的自詡為權力鬥爭的行家,但是大多數的時候根本就是這個人過度自我感覺良好,跟泰溫之類的人相比,完全就只是一個剛入門、只會靠運氣取勝的蠢材。

總而言之,馬汀使用的POV寫作手法其實是很有意思的─我們雖然可以透過《冰與火之歌》的影劇版直接了解世界觀與角色,但是如果閱讀元作小說的話,我們其實也能得到完全不同的樂趣。

*題外話:在《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裡面,很多涉及虛構歷史的背景故事,其實都有以貴族少爺私人課程或是閱覽圖書的方式呈現。或許是因為不能夠使用上帝視角,才會必須以這種方式來呈現背景故事,但是這也可以算是一種特色。

[II. 殘念之處]

1.      劇情拉的又多又長,甚至有些劇情給人一種拖拖拉拉的感覺

我們常常說《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是芭樂作品,並不是因為《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是爛尾作品,而是因為《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很明顯就是大家有生之年大概看不到結局的作品。

這種芭樂根性從一開始從第一集《權力遊戲》(A Game of Thrones)、第二集《群王之戰》到第三集《劍刃暴風》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那麼明顯。

畢竟七大王國(Seven Kingdoms)所在的維斯特洛(Westeros),以及丹妮莉絲大冒險所在的艾索斯(Essos)在前面三本的時候,都至少可以看出存在一些關聯,你也能夠期待雙線展開的劇情,可以有至少會聚在一起的時候。

但是到了第四集《群鴉之宴》(A Feast of Crows)的時候,當艾索斯的劇情開始愈拉愈長,而維斯特洛的劇情也開始愈拉愈長的時候,你就會開始發現整個作品的世界觀突然開始愈來愈龐大。

基本上前三集的時候,葛雷喬伊家族(House Greyjoy)都還只是路人,而在血紅婚禮慘案的時候,背叛了少狼主的弗雷家族(House Frey)與盧斯.波頓(Roose Bolton)也都沒有太多的戲份。


更遑論史坦尼斯.拜拉席昂(Stannis Baratheon)在第二集的黑水灣之戰,面臨軍隊瀕臨全滅的慘境之後,也是花了將近一整集的時間打醬油,直到第三集後段才亂入境外長城。

偏偏到了第四集之後,葛雷喬伊家族突然多出了一大堆戲份,波頓成為新的北方總督之後也多出了一大堆戲份,丹妮莉絲的復辟大冒險繼續下去之後,艾索斯有的沒有的東西也突然多出了一大堆戲份。

而且脫離了五王內戰篇之後,整個作品突然開始變得拖拖拉拉,還是那種讓人看了有些不耐煩的拖拖拉拉─五王內戰雖然也有些拖拖拉拉的,還莫名其妙就打玩了,但是至少過程不會讓人看了覺得無聊。

偏偏在經過了有些催眠人的第四集之後,就來到了我個人覺得殘念指數幾近爆表的第五集《與龍共舞》(A Dance with Dragons)─這一集要說有多殘念,就有多殘念,甚至比《群鴉之宴》還要殘念。

為了避免廢話太多,我先直接指出一個敗筆(儘管馬汀可能有其安排,但是我實在是不太能夠理解,或許是我作為一個創作者的境界還不夠)─那就是《與龍共舞》一部分的劇情,與《群鴉之宴》的劇情高度重疊。


基本上,就是《與龍共舞》有一部分的劇情,與《群鴉之宴》的劇情一樣,只是換個POV來從不同的角度敘事,但是這其實是很沒有必要的操作,理由就是《群鴉之宴》的一些劇情其實是很催眠人的。

到了《與龍共舞》的時候,雖然席昂.葛雷喬伊(Theon Greyjoy)的覺醒劇情還算能看,但是丹妮莉絲的復辟冒險劇情幾乎變得停滯不前,瓊恩的塞外劇情也給人要死不活的感覺,更別提蘭尼斯特家族的劇情也是沒有多少進展。

結果就是《與龍共舞》結束之後,整個劇情還有一大堆沒有給讀者任何解答的地方,第六集從《與龍共舞》在2011年出版至今更是幾乎連影子都沒有(好吧,還是講得委婉一點,就是只聞樓梯響,卻不見人下樓)。

而且劇情與世界觀愈拉愈長、愈寫愈龐大的情況下,作者能否真的用兩本寫完還是一個問題(除非剩下的兩本都寫得比《與龍共舞》還要厚重,不然《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大概都要成為奇幻小說界的聖家堂了)。

2.      完全派不上用場的雜魚與路人甲太多,而且還有不少只負責吃便當

綜觀《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除了劇情拖拖拉拉以外,另外一個同樣非常大的問題,就是雜魚與路人甲太多。

這裡所說的雜魚與路人甲,是指那種完全派不上用場的雜魚與路人甲,尤其很多這些雜魚與路人甲,基本上都是只負責吃便當,你甚至連影子都沒有看過。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戰況會報的時候,你常常會看到一大堆有的沒有的名字,但是這些名字基本上都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這些名字雖然都是戰死者,但是你可能常常連這些名字的主人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

當然我們不能說戰死者都是雜魚與路人甲,血紅婚禮慘案死了一堆人,但是這些受害者至少都還有影子,我們也知道這些人直到在婚禮慘案吃便當之前,到底是來幹嘛的。

但是更多雜魚與路人甲幾乎都只是名字,然後這些名字在故事劇情裡面,往往都不代表任何的意義。
而除了這些不能代表任何意義的雜魚與路人甲以外,另外一個馬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專門在原作小說每一集的序章或是尾聲,加入一些負責吃便當的路人甲來充當POV角色。

其實我想馬汀雖然有其安排,但是這種負責吃便當的路人甲,除了諸如凱文.蘭尼斯特(Kevan Lannister)這種對於劇情有進展的角色以外,大多數負責吃便當的POV,都只是用來將劇情給展開的墊腳石。


但是就像我所說的,也許馬汀有其安排與想法,所以我就不要去做太多批評,但是太多派不上用場的雜魚與路人甲,還是讓我看著不太舒服。

*題外話:其實真要我說的話,原作小說裡面真身不明的伊耿王子(Prince Aegon),也是一個派不上用場的路人甲。幸好影劇版將這個角色完全排除,不然我敢保證影劇版的劇情一定會更加混亂。

3.      影劇版最終爛尾爆死,感覺就像是盤子底層被放了一堆垃圾

這一點不多做解釋,只要看過影劇版的最終季就會知道,那個劇情實在是很讓人不能接受。


終究只能希望馬汀能趕快寫完,要不然讓大家的印象都停留在爆死的結局,不要說我不能接受,我想很多人應該都不能接受。

[結語:雖然寫作手法有其特色,但是作者仍在拖稿,大概很難在有生之年看到結局?]


雖然綜觀《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我們可以看到作者有其自己的匠心獨具用心之處,但是整個作品的最大問題就是拖稿情形太過嚴重。

當然了,就像上面所說的,這個作品最大的問題就是劇情拉太長,而且也將世界觀寫得太過龐大,所以即便作者功力足以稱為大師,依舊還是造成無可避免的芭樂本質。

當然了,要論奇幻小說的話,托爾金固然能夠稱為大宗師,而馬汀充其量也只算是大師,但是這不代表馬汀的作品相比托爾金毫不可取。

說到底,托爾金的作品基本上就是劇情簡單易懂的史詩,馬汀的作品所表現的是更接近現實歷史─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我只是在取材的時候選擇模仿《冰與火之歌》系列作品,而非《魔戒》系列作品,但是這不代表我不喜歡托爾金的文風。

然而馬汀比不上托爾金的最關鍵地方在於,托爾金雖然喜歡耍寶與炫技,但是托爾金好歹還是將自己的小說寫完了,馬汀的作品什麼時候才會玩節嘛…我還真的不好說呢(X

*

這次的文章就寫到這邊,如果我有任何想錯的地方,或是有哪位看到本文路過的大大想要提出乃至分享任何看法的話,也還是歡迎在底下留言提出。

幻月

創作回應

疾風星星
話說雖然羅伯給弗雷家族悔婚,但那個時間點弗雷家族就很牆頭草了,其實也沒什麼立場指責人家
2022-03-23 19:54:12
幻月
這麼說也沒有錯,而且弗雷家族是出了名的顧人怨(就連蘭尼斯特家族其實也有些看不起弗雷家族),只能說其實羅伯自己的決策錯誤+一連串蝴蝶效應,才會導致最後的悲劇
2022-03-23 20:50:44
疾風星星
就算羅柏不悔婚,弗雷臭老頭也會去投靠蘭尼斯特的,我覺得啦
2022-03-23 19:55:04
幻月
說不定臭老頭弗雷本來就跟蘭尼斯特家族勾結了...應該吧
2022-03-23 20:51:19
疾風星星
瑟曦雖然覺得自己的手段可說是男版泰溫,但看在讀者眼中真的蠻蠢又自私的,有時候詹姆也看不下去。這份特質倒是有好好遺傳給兒子(?
2022-03-23 20:00:17
幻月
瑟曦跟喬福里就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其實就是草包的二人組嘛,很典型的有其母必有其子XD
基本上別說詹姆看不下去,連泰溫本人都看不下去,瑟曦那樣還敢自己為泰溫,根本就是在羞辱自己的爸爸
2022-03-23 20:52:36
疾風星星
影集我看到異鬼大戰結束其實都還可以接受的,但接下來真的是有夠毀壞我對丹尼、瓊恩、珊莎他們的好印象的,小指頭跟那個冬恩親王也收得好隨便
2022-03-23 20:04:05
幻月
這個只能去怪編劇了(X
2022-03-23 20:52:53
疾風星星
不過雖說影集讓我失望,我還是喜歡影集大於小說原作,小說對我來說是一部設定得非常好、敘事卻沉長沉悶的作品,如果沒有影集我根本看不下去也記不太住
2022-03-23 20:08:08
幻月
這個我倒是可以理解,只是有一段時間為了要模仿人家寫小說的方式,才硬生生地刷了好幾遍,之後就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翻開來過了(X
基本上小說版最大的問題,除了敘事冗長又沉悶以外,還有一大堆不必要的角色與支線劇情,影集版將這些沒必要的東西砍掉也好,因為根本沒有人記得住這些東西
2022-03-23 20:54:39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