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心得】決戰金光-金光群俠音樂精選1 音樂心得

海馥羽 | 2013-04-08 21:21:25 | 巴幣 6 | 人氣 734

備分新增:後來有在BLOG補上黑白龍狼傳原聲帶了:
http://forum.gamer.com.tw/C.php?page=1&bsn=00867&snA=51470&subbsn=0

完整版請見BLOG:http://cynroya.ti-da.net/e4595739.html
版本差別:省略金光官網/FB與瀚式黃朝的Blog連結、給非戲迷的前言、雲端試聽播放器的連結
本文同前兩篇,儘量傾向「非戲迷」角度來撰寫。


●有買有支持的開箱證明照


照片太亮啦!下次不開閃光燈了……變亮反而難降曲線(′_>‵)


●曲目介紹
1.天地儒俠
「說到『出埃及記』這首西洋音樂,在臺灣人的記憶裡,第一個想到的卻是雲州大儒俠史豔文」這句話,應該是所有七年級以上的人都能認同的。(我自己是七年級,不太確定比我年輕的人認不認識史豔文……)
即使在接觸金光之前,「史豔文」對我來說僅是一個布袋戲人物的名字、一位主題曲是出埃及記的角色。

把立場反過來,當一個製作團隊面對經典人物的經典樂曲,又該如何呈現其嶄新卻不失傳統的一面呢?
這首「天地儒俠」便是個相當成功的例子:在用西洋樂器演奏出埃及記簡短的主旋律後,便加入中式樂器,但整曲仍然保持氣勢恢宏的壯闊感,出埃及記也不時浮現於和弦。到了下一個迴圈,甚至直接改用中式樂器來演奏出埃及記,變成中式為主、西洋為客。
換句話說,是先盡量呈現原版(即西洋版)的出埃及記,在第一個迴圈中,漸漸對調西主中客的位置。到下個迴圈變成新版(即中式版)的出埃及記後,兩種樂器也已經變成中主西客。

不過這是指「出埃及記」的部分;如果是新奏旋律部分,則正好相反。藉由這種中西樂器各自主掌不同部分的方式,來維持兩種音樂風格的平衡,不會說當「客」的那方就一直是陪襯,而是「當起新奏旋律的主角」(像是二線主角這種感覺)。

2.騰龍如來
佛教風的暮鼓晨鐘延續一陣子,營造出平穩沉重的感覺後,主旋律才開始出現。此時又多帶入一種「深思遠慮」的角色性格,中式曲調也變得較為貼近俗世、庶民化,不再有宗教的遠世氣息。
中間間歇處,則加入一種危機漸漸浮現的感覺,搭以突然的停頓。當音樂再起,雖然旋律一樣,但變得高亢許多,有故事正在流動、人物正不疾不徐、冷靜面對事件的氣勢。但仍不失其身上的佛教慈愛氣息與人味。

3.怒佛修羅
曲名雖然這樣下,但曲子的佛教風味沒有上一首濃厚。取而代之的,是勾起金光戲迷滿滿回憶的武戲曲。連續不斷、輕中有重的流暢音樂,帶出小型對戰前的氣勢,或者是戲偶精美的連環動作所帶來的驚豔感。
高亢笛音是曲中亮點,也是讓熟聽此曲的人,能立即喚起記憶的部分。

4.溫故知信
短短將近兩分鐘的曲子內,便經歷了營造神秘感、主角現身與雙人面對時,先禮後兵的三階段故事性。明明是應該緊張、謹慎的場景,曲中主角卻各自泰然處之毫不畏懼,對自己的智謀充滿自信。曲子本身有股古老的氣息,彷彿九零年代會聽到的配樂那樣,雖然說不出是由哪些樂器演奏,卻帶有懷念。

5.鬼嬌
詭譎而重複演奏的短曲調,藉由不斷累加,進而衍生出一股特別的柔軟妖媚氣息。有點讓人心神眩迷。當聽眾快被這種眩迷感拉進恍神領域時,曲調突然升高一些,讓人稍稍甦醒,但過沒多久又變回柔軟妖媚的重複迴圈中。很有美麗女鬼圍繞身邊、不斷飄舞的感覺。

6.醫豔毒媚
與上首「鬼嬌」性質類似但風格不同的曲子。有輕靈的水晶琴(應該是)作伴,比較不容易陷入恍神領域。
曲調在某些部分透露出日本演歌的風格,不過分量沒有很重,像是輔佐般輕輕帶過而已。主要還是開頭的短旋律不停重複,進而做出一些變化來營造劇中角色的豔麗媚態。

7.露血滄桑
剛開場便是急促緊張的重節拍,然後慢慢描繪出戰場的模樣。當二胡聲音加入後,這場戰鬥便加入了敘情成分。
二胡帶來情感的賁張、重節拍帶來情勢的急迫、笛音帶來理性的判斷,三者混合重疊、逐漸升溫,像是在逼人做出重大抉擇。最後終於舉起武器,準備從敵陣裡殺出一條血路。

8.秋瑟愁
由二胡的沉鬱,與鋼琴的抒懷共譜的一首敘情曲。不知為何,瀚式黃朝使用的二胡曲調,很容易讓人陷入回憶模式,進而帶來一種淡淡的鬱,但都不會太過悲傷。如果說二胡是收,那鋼琴便是放,「秋瑟愁」便是這麼一首時而自行沉思懷想、時而抒發心緒的曲子。

9.危臨城下
雖然曲名取得很有危機感,但曲調內容卻頗為平靜,很像單純敘事的背景音樂。有情境、有情感,有緊張,可都是淡淡的,不作任何搶風頭的動作,把主場完全讓給畫面演出。

10.蚳蠱蛺殺
繁複的古箏音,織出緊張中帶有氣定神閒、自信十足的氣勢。各種中式樂器接續後方,融合出古典風味。在一個迴圈即將結束的部分,突然又變成電子節拍,將戰鬥的緊張感再次且強烈地往上帶。對金光戲迷來說,也是相當懷念的經典曲目之一。

11.歸一無極
聽到這首,大概再怎麼想從非戲迷角度來描寫此曲,都會萬分困難吧?(笑)
如果說上一首是用繁複的古箏音,這首便是用繁複的「古箏音加電子樂」,雙重繁複、雙重氣勢!
很有武林大俠準備開殺的帥氣感。後面加入的笛音讓情緒高漲、二胡讓思考沉穩,兩者不停地往曲中主角的身上增添英雄氣息,最後還配上人聲、喇叭聲,使氣勢又升得更快、更帶有武俠風格。若要以畫面形容的話,便像是武林大俠擺出超帥姿勢,整曲圍繞著他旋轉再旋轉、特寫再特寫一樣,完全把英雄的形象成功地塑造出來。

12.得醫德醫
西洋圓舞曲放在中國武俠風的世界裡,乍聽之下會覺得頗微妙的……意外地有種詼諧感。
而且仔細聽完整首,會發現……它完全沒加入中式樂器!整首都是輕飄飄小跳步的輕鬆舞曲;而這首曲子所形容的角色,卻是個完完全全的中原人。非常巧妙的中西合璧。

13.醫武德尚
與上曲相同,完全沒加入中式樂器的西洋音樂。而且這首還是走正經風格的,額外增添一股異國氣息。比起單純的舞曲,這首多了些敘事味道,但大抵還算是舞曲。

14.月泣劍淚
鋼琴的低音從開場便帶入悲傷情緒,之後的曲調氣氛營造,也仍在重重累積、堆疊這分悲傷。不過比起鬱結心中,這首曲子所描寫的,是屬於比較外放式的情感抒發。一分四十秒開始這段非常令人驚豔,像是心緒短暫地忽然開明,然後又再度轉念,從別的角度來讓情緒、思考流竄,最後又流回與之前相同的悲傷。
頗像想不開的人的思考模式……當陷於負面情緒中,心念流轉時,偶爾會突然繞往別處,最後卻跑回原點。

15.靈終
同樣是悲傷的曲子,這首就走催淚風格。很單純、很單純的傷感與懷念,在曲中盡展無遺。
不帶恨,只帶遺憾與難過。由於所形容的是天真無邪、純真自然的角色,這股悲傷顯得非常純粹,沒有什麼鬱結或外放等複雜的情感表現方式,僅有單純地哭泣而已。

16.魔神亂
如同戰鼓般的重節拍,延續了幾近半首曲子的時間。其間或營造出戰場、敵營的感覺,或為敵方主角賦予一種既邪且霸,背後擁眾兵將、前頭傲視天下的氣勢。
然而一分四十四秒處出現的輕靈簫聲,為這首曲子加入了第二位與之對立的己方主角,讓人驚覺這並非是首單純形容魔王的曲子。還有一位敢挺身而出,隻身與魔王對峙的英雄,準備出來收拾魔神之亂。

17.戰神撼
與上一首曲調不同,但氣氛竟然能互相銜接的氣勢戰鬥曲。這首著重描寫的是戰鬥中雙方的威猛氣勢、互相對峙、強而狂、但卻不失冷靜的姿態,以及複雜的心緒。很適合用在大將級角色充滿矛盾的對戰中。

18.千狼影
比起直接描寫主角,這首曲子先用稍長的前奏營造出「地處遠方、軍事國家、好戰民族」的感覺,再用高亢笛音的登場,讓主角從這股氣息中脫穎而出,且增添一股俠風、不凡氣質和重情義。明明處於高位,卻瀟灑自由、憑著一股正直行事。

19.鳳鳴九天
開場便是戰況危急的氣氛。二胡出現,彷彿強力幫手出招,憑著滿腔義氣為己方隊友解圍。
簫聲隨後與二胡形成互相呼應、彼此交疊的流暢旋律,像在敘述這位「幫手」的重情(二胡)與明智(簫)。最後,兩種樂器共同演奏,加深主角的輪廓、形象與氣勢,為戰況使出最關鍵的反擊。

20.情義拋
氣勢磅薄的短曲調,如同陣陣海浪般,慢慢堆疊、組合起大戰中各種情勢的演變。有開戰進軍、有攻略進行中、有危機增減變化、有雙方主將相遇時的緊張感。最後重點落於這分緊張感,把情緒全部累積其上,營造出下集待續的刺激。

21.儒縱再現
輕快而正氣的曲調從開頭便飄然而至,古箏陪襯為其增添不少古典氣息;簫聲則描寫其高風亮節。進入第二輪迴圈後,簫聲出現的部分之前,再加入二胡來書寫其重情義的胸懷。曲式的變化不多,自始至尾都維持著輕快靈巧,然後以各樂器來為曲中主角慢慢塗抹鮮明色彩。

22.琴刀相依(演唱:黃鳳儀)
以迴繞不斷的淡淡憂愁織成的曲子。抒發劇中角色「聆秋露」對於自己和另一名角色「萬朔夜」的深情和無奈。幾乎只在梅香塢出現的聆秋露,彷彿被軟禁在那裡不得出入般,卻沒有什麼埋怨的心情。整首歌分成三個迴圈,從第二迴圈開始,加入將主唱歌聲錄下後,於背景再淡出播放一次的幻聽效果,營造出「看似只有一個人,實際上卻是兩個人在唱歌」的氣息。

第三迴圈的曲式變得比較奇怪,突然將曲調用重節拍往上拉,唱的歌聲卻一樣平靜淡然,與「口味變重」的音樂感覺不是很搭;或者說,音樂漸漸搶走主唱歌聲的地位,在重複第三遍的「渺渺西風飲秋露」後,便被吟詠的聲音整個壓過,如煙霧般消失。
最後的近聲吟詠,是個人覺得比較畫蛇添足的部分。其實到音樂消失處,就可以做淡出效果了。
這首曲子非常柔美、神秘,似乎蘊含著重要的劇中訊息,卻又什麼都不透露。以單純的歌曲感想來說,則如上所描述,第三迴圈比較令人不適應。第一迴圈(沒加任何效果的原聲)則是令人驚豔。


●總體感想
.瀚式黃朝的曲子總長度普遍偏短,擅用短曲調、短時間內重複次數來快速累加情感、營造氣氛。但情感的累加有其上限,盡力不去搶畫面影像的主場地位。若要將其曲分成「黑白龍狼傳時期」與「決戰時刻、九龍變時期」,則龍狼傳時期那「不搶風采」的感覺較重;九龍變時期則開始加重色彩,做出較多的曲式變化。

.承上二分法,龍狼傳時期音樂格局雖然比較小、顯得氣勢不足、風格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過於「懷舊」,但有營造經典曲目的實力。從每一首都能勾起回憶畫面這點來看,是非常成功的。

.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部分是「二胡」。如同上面的曲目介紹裡所述,二胡在抒情曲裡,很有帶出回憶、勾動情緒的效果,瀚式黃朝相當擅長此點。其實「簫」的效果也很棒,與二胡是不同的抒懷方式。

.小冊子部分愈做愈精美了。雖然還是有個對我來說頗需要吐嘈的缺點——銀燕跟小空的本名又互換啦!小空是史仗義,銀燕才是史存孝。而封面、第一頁的史豔文(歷史意義)、衣川紫與夜叉瞳(高明的拍偶技術)、銀燕與劍無極這四幅畫面,則是個人最喜歡的部分。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