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心得】九龍變劇集原聲帶(下)音樂心得

海馥羽 | 2013-08-05 00:31:24 | 巴幣 2 | 人氣 511

備份新增:開始重視「重節拍」了,很棒的進步!

http://forum.gamer.com.tw/C.php?page=1&bsn=00867&snA=53869&subbsn=0

完整版請見BLOG:http://cynroya.ti-da.net/e5104140.html
版本差別:省略金光官網/FB與愚人夢想的官網/FB連結、給非戲迷的前言
本文同前三篇,儘量傾向「非戲迷」角度來撰寫。


●有買有支持的開箱證明照



●主曲目介紹
官方試聽曲目
1.英雄英雄
《九龍變》第二片頭曲,令人意外地不是由大俠(黃立綱)所唱,而是愚人夢想的編曲師Kenneth Yang(鬼毛浩)身兼詞曲及歌唱。唱法較沒有布袋戲的「武俠、江湖味」,而是接近現代年輕人流行音樂的風格。
比起「決戰時刻」更為搖滾,有更多打擊樂器的輕快節奏,不失熱血,高音又穩定爬升、沒有需要嘶吼唱法或快速RAP的地方,要學著唱(好像)也不像「決戰時刻」或「天地金光」那樣有著相當難度。
換言之,平民化、易學化、年輕化,再搭配「超級搶先看」(=超級劇透)式的片頭畫面——
「英雄英雄」,根本就是部 推 坑 專 用 片頭曲!!


2.涅槃
開幕的鐘聲與宏大氣氛擴展,突然蹦出一段熟悉的「秋水浮萍」曲調,加入一段古箏伴奏,接著再度以鵬鳥揚翼之姿,把聽眾的感覺也一併帶往天空。23秒到31秒這短短的8秒間,便是「涅槃」一曲的最大亮點。
之後,則是繼續著騰雲駕霧、遨遊藍天的清爽與遼闊感受,偶有「秋水浮萍」變奏版出現;古箏的長期相伴為整首曲子營造出「中國傳說中的仙人、高人飛翔雲間」的自在。
整首曲子與「秋水浮萍」前後呼應。到了尾聲,還不忘重複與開頭類似的曲調,讓這「飛翔」有個平安落地的結束。(秋水浮萍則是結束於「還在飛」的狀態)


3.般若行

以非常急促的快節奏不停逼近,在背景稍稍加入金屬感的音效後,下兩秒立即進化成重節拍,繼續加強那股「情勢危急」的壓迫力,每一個小段結束處,則是各種不同的「拉長音」,讓人立即聯想到「劇情最大爆點的那一瞬」。前半曲比較像「類似的短配樂綜合體」,依劇情需求的功能取向較重。1分36秒到1分55秒,曲調終於和緩些,但故事的危機尚未解除,僅是騰出喘口氣的空間。後續直至曲末,都還是這種重節拍、壓迫感組成的曲子。


4.奔
由於史豔文幾已成「中原陣營」的活招牌、代表人物,故以「出埃及記」(古早的史豔文角色曲)為素材的曲子,都會讓人一秒聯想到「這是中原方的故事」。經常拉長的曲調,令人的思緒跟著劇中主角往遠方飄去。有擔憂、有煩惱、有無奈、有長遠的設想,但都還算平靜淡然,不負向也不會太樂觀。
很有電影配樂風格的一首。


5.千本飛雪
久違的日本風格配樂,所形容的角色,自然是日本人無誤。優雅平淡,有種在飛花落瓣之間緩步行走的神秘感;當漸漸走出飛花之林,則是遠眺青山的開闊感,一陣靜思之後,又返身走回花林,踏花歸去。
加入三味線是非常成功的做法,日本風味一口氣大幅提升,與其他中土人士的角色曲清楚地分開,讓日風曲更為獨立且獨特。另一首劍無極的新武戲曲(本原聲帶尚未收錄)也是三味線成功增添風味的例子。


6.純陽怒潮
以《九龍變》主題曲作為開頭,充滿史豔文、藏鏡人合攻氣勢的豪邁曲調(聽得出來一點點的「出埃及記」大幅變奏版),以及穿插劇中常用的武打配樂、清麗的簫聲、古箏、加強英雄氣勢的效果音——即使未看正劇,也能清楚感受「這是兩位英雄的故事」專用的曲子。而且這兩位英雄經歷了許多風雨、大戰,仍舊不屈不撓,勇敢迎敵。


7.烈焰不熄
與「般若行」同為逼迫、急促、強調危機感的曲子。但「烈焰不熄」感覺更像魔物襲來,並非像事情或局勢那樣一直線地壓著主角,而更有捉摸不定、防不慎防,不知何時會跳出來攻擊的感覺。不時穿插「陷下」的效果音,和「曲風突然變化」的詭異,讓那盤旋伺機的魔物顯得更為神秘難測。


8.魑魔燄
悶重、神秘、空氣凝結、充滿魔性風格的曲子,不知為何總讓我想起「紅月的夜晚」。正在這麼想的時候,曲風突然化為「密密麻麻的軍隊往敵人前進」的感覺(當然也是魔軍),氣氛森嚴、色澤漆黑……
站在遠方山頭的魔軍大將,則眺望著進軍狀況,指揮魔軍攻擊。曲末則是愈來愈加重的「螞蟻兵海量攻勢」形成緊張氛圍——但到這邊就結束了。沒有結局的戰爭,讓人心中懸念。


9.一心尋
開頭埋沒於前述的「魔軍包圍」洶湧氣氛中,但隱約可聞潛藏於背景的「出埃及記」;不知道25秒加入的那段重節拍,是否也有融入「兩極無罡」片段?畢竟「一心尋」中形容的主角,與史豔文和黑白郎君都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51秒瞬間,宏大但絕望的強烈氣勢一口氣爆發,像是對天吶喊哭訴,但很快就落了下去,再度沉入魔軍包圍的湍急人海(魔海?)中。但這回變成「出埃及記」的地位變強,彷彿伸出手拉住主角,讓她不致整個人埋入絕望深淵。
於是主角重新獲得鼓勵,驚人氣勢再度開展;「出埃及記」的相伴,彷彿也讓主角有了戰友。


10.百花向陽
詼諧輕快的曲調,帶出和平的日常氣氛。低音樂器(我不知道是什麼orz)與古箏像唱雙簧似地,一低沉一高昂地互相映襯……其實比較像互相吐嘈,有種「看人吵嘴竟然會很愉快、可愛」的感覺——對了,聽眾的角度就像那輕鬆自在的蕭聲、胡琴聲,在旁邊看好戲,且還有餘裕去欣賞周遭美景。1分32秒後,低音樂器與俏皮音效的對話,像在為彼此幫腔,於是古箏受不了,繼續拌嘴下去……


11.劍蝶殤
長達一分多鐘的悲傷錯愕,像是眼前景象慢慢拓印、渲染於原本是白紙的靈魂裡,最後漸漸化為憤怒。然後在1分13秒的時候傾洩而出。那是嘶吼、號泣,世界只剩下自己,與自己最在意的人。
過去的畫面一幕幕灌入記憶,讓原本應該數秒內就能停下的哭喊,變成無法停止。重複著一聲、一聲、一聲……
到了2分15秒,情緒還在蔓延,但已經由單純的流淚轉化為反擊動作,一邊掛著淚珠,一邊提起武器,準備讓傷害自己重要之人的敵手,付出最慘痛的代價。


12.兩極無罡
就如同史豔文與「出埃及記」的印象連結,黑白郎君則是跟「偉大的忽必烈大汗」(La grande marcia di Kublai)印象相連,所以新的角色曲也必然擁有此曲元素。但「忽必烈」只用小鼓營造幽靈馬車前進的感覺(當然啦,畢竟原曲不是為了黑白郎君所寫,並不會強調這項特色);「兩極無罡」則用了非常、非常重的金屬節拍來營造幽靈馬車,以及威風凜凜的黑白郎君。
雖然這曲子有點吵就像黑白郎君到處找人打架的性格那樣,但震撼度十足,也非常醒腦,彷彿音樂本身就是攻擊招式般強勁有力、威壓十足;在這麼有力道的曲調下,幽靈馬車也變得像是鐵甲戰車啊……


13.何辜
這首很有交響曲的感覺,特別是開頭的「重節拍—停頓—連續節拍」循環演奏。46秒之後,開始帶入胡琴的抒情曲調,拖長的音調彷彿深深的嘆息,但情感並未一口氣潰堤,只是讓悲傷緩慢地累積著。提琴與鋼琴接續下一個循環,或許是樂器特性,那悲傷感持續加重。但最後在2分28秒處的「情緒發洩」沒有悲愴至極。
這或許是因為曲中主角太過理性、太過壓抑、太習慣維持「不讓表情寫在臉上」,結果到了應該要發洩感情的時候,竟然哭不出來、激動不起來,只能靜靜放任時間流逝。


14.暗伏之流
充滿開戰前緊張氣氛的曲子。雖然也是用繁複變化的曲調、重擊的節拍、愈來愈急迫的旋律,但卻沒有之前相似曲風所擁有的「魔性感」,只有相當單純的「如臨大敵」,且這位大敵還是深不可測的那種,除了小心防守,真不知道對方會出什麼奇招攻擊;而且毫無破綻,己方沒有主動攻擊的把握。
也或許,戰鬥就在實際移動手腳之前的「眼神對峙」,思考的進攻方法一一被對方眼神識破,於是雙方僵持不前。最後對方似是出言挑釁,但己方仍舊不敢輕舉妄動。


15.皇世驚天寶典
也是以驚人氣勢、加快節奏來表現力道的曲子。開頭的「節奏加速」幾乎是全張原聲帶之冠。由此反推,或許這項蓋世神功就是「蓄力招」吧?真的蓄完力後,則進入尋找發招時機的蟄伏,57秒時進入簡短主旋律,也就是曲名「皇世驚天寶典」發招的時候;接著進入連續的緊湊戰鬥,此時有種「氣空力盡,拚命撐著打下去」的感覺,但隨著戰鬥時間拖長,雙方漸漸恢復勢均力敵的狀態,而在2分6秒處陷入僵持。
然而,蓋世神功也給對手造成了心理威脅,於是在一個勝負未決的狀態下,曲子進入尾聲。


16.龍吟嘯空
個人認為此原聲帶最好聽的一首。開頭充滿了清麗的中國風格,接著進入鋼琴高音的抒情描寫,搭配古箏持續加強古典風格;接著換成以簫聲(應該是)為主,再變成古箏為主,這期間的旋律都非常柔美滑順,充滿飽讀詩書者的溫和有禮氣質、涵養豐富、具備高貴的眼光與品味。
之後,諸項中西樂器互相交換演奏這柔美的旋律,像是以各種面向來看曲中主角,皆是人中之龍。
……怎麼辦我好想吐嘈,這首曲子作為該角色的主題曲,好像待遇太過優渥了。


17.破空飛燕
以「拖長音」加上「三個重節拍」來貫穿全曲,特別是開頭,頗適合「定格的帥氣畫面漸漸橫移」運鏡。之後簫聲帶出靈活自在的飛旋(但不是高倨天空的「飛翔」,如同燕子,是低空卻靈巧無比的飛法),轉換成古箏之後,靈巧不減反增。1分2秒處,曲調飛得高昂了一些,如同在空中漂亮迴轉,30秒後繞回低空,繼續著高速且機動極強的飛旋環繞;這同時也能形容武功的特性及攻勢。
2分3秒處攻勢乍停,留下的是氣勢未減的豪邁;2分31秒則再度開始攻擊,自始至尾,都維持著那種輕靈。


18.散落之時
幾乎以中式樂器為主,交錯演奏出不停輪迴、旋轉的戰鬥曲。說是戰鬥曲目,其實頗穩紮穩打的,沒有特別優勢或劣勢的演變;至於那個「旋轉」的感覺我也說不上來,大概是旋律與「甩劍畫圓」的頻率很像,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感想。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情感」幾乎到結尾才慢慢冒出來,前面幾乎是不帶感情的持平戰鬥;而結尾那浮升的情感,正是「我想超越、我想贏」的執著。


19.醫痕
長按鋼琴琴鍵,暈染出一抹抹悲傷情感。之後帶入胡琴,與鋼琴配合敘述、回憶曲中主角灰暗的過去。
這段「敘述回憶」的特別之處,在於它有用音樂表現出「悲劇發生後,主角又做了哪些事情、離開傷心地之後,又遠赴到什麼異鄉去」。所以回憶的部分相常長,大約有三段變化。2分19秒處,灰暗的畫面漸漸帶入色彩,回到鮮明的「現在」——必須把握機會,避免繼續製造遺憾的「現在」。
2分52秒的停頓,像是下定決心改變,但隨即被過去的陰影籠罩,難掩恐懼;不過最後一聲清響,或許代表著這次的決定是對的,曾經造成的遺憾,已經被救贖了。


20.雪夜紹光

開頭的神秘曲調與退居背景的快節奏,營造出雪地裡突然冒出的武者那種令人意外、措手不及,且一切成謎的感覺。對方不待多言,立即攻過來,數招過後,戰況稍歇,那股神秘感仍舊揮之不去。曲子的重心轉移到描述這位武者的特性上。之後又再接武打場景。奇妙的是曲子有種日本武者(甚至忍者)的風味,即使不像「千本飛雪」或未收錄的劍無極武戲那樣日風濃厚,但有那樣子的感覺出來。


21.一劍無悔(演唱:黃鳳儀)
充滿懷念的曲調與簫聲,輕輕淡淡、悠遠深長。到了歌唱部分的時候,卻覺得聲音有點壓太低,對於柔軟、婉約而偏高音的女性歌喉而言,會顯現不出其長處,反倒是種壓抑。這個現象到後面愈來愈改善,到較高亢的副歌部分,就不再有「壓抑出聲」的感覺了。
曲風本身,則除了懷念,還有一代宗師「回首人生一路走來」的情境。沒有惆悵、沒有後悔,更沒有任何強烈的、想要對誰傾訴的情感。若有,大概也是「對天喊無悔」吧?


●總體感想
.角色曲依舊亮眼,風格獨立且鮮明。戰鬥曲目也變得特色分明多了。

.愚人夢想似乎發現到「重音不足」的狀況,部分曲目大量使用金屬重節拍。但我想這跟真正的重節拍還是有點差距的……金屬節拍還是太「外部震撼」了些;但真正的重音則是「體內震撼」,差別大概就像飛瀑怒潮和純陽掌的分別吧?

.為特定場面寫的抒情曲也很有味道,然而泛用度不太高,所以沒有專用曲的文戲場面,常常得拿「隨風而去」來頂。或許可以朝「歸納感情的種類」(不是親/友/愛情這種,而是外放/內向或理性之情/感性之情這一類的)著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