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為閣下而設的精神煉獄》 第貮章 —— 新篇 EP 18 - 7 或許改變了的不是您

黑化跌死 | 2023-08-18 18:46:20 | 巴幣 10 | 人氣 61



《為閣下而設的精神煉獄》


第貮章 —— 新篇:與恐懼和自由同行

EP 18 - 7 或許改變了的不是您





「鈴木本來就不可信,她可是瘋了」

「可是⋯我在說真話!」

「你覺得一個能確信扭曲的事實,瘋得這樣的她不會扭曲自己的認知嗎?」

瞄了一眼鈴木,佐島他繼續

「再者一開始就同情她,不就是因為她對你賣慘嗎?」

「別忘了她曾經也想殺了你,大和」

「這一切亦是自編自導自演的謊言!」

指著拼命拒絕的少女,給她扣上「大話」的標籤,隨佐島針對著她的時間拉長,旁觀者的身份令自己所受的壓力逐漸減少,插話的精神成本開始減少

「吶,怎不是你是說謊的那個?」

「怎可能?!」

即使直對自己大喝,在大和眼中,佐島的怒氣降格至狂吠的野狗,不是沒有恐懼,而是感覺不了針對性

明白對方的怒氣不是對向自己,只是在指桑罵槐,這個心態乃為緩解壓力感的抗模因,但依然不是完全逆噬的反模因,懼怯仍有三分是正常

「我在警告著大家不要踏進危險裏!」

「我沒有說謊!」

習慣了插話,大和想反駁,但最終也沒有

如果不經大腦的話,一句「所以你有證據嗎?」會由嘴中衝出,大和卻在最後一秒合上嘴巴,腦海裏浮現著鈴木的惡行,差點就遭到同情蓋過的理性

少女不知道,這是反問的理想效果,所有對話的問題其實都是有正確答案,如果無法識破邏輯謬誤,便會被帶進「迷宮」,道理不通而黑白模糊的狀態,一個只由情緒主導的狀況

煽動性的假設,用反問對付問題的時候,主要是在引渡前者認為後者「並沒有要回答的意思」,結果是什麼?後者被煽動反感,負面情緒將左右判斷,甚至最「理想」的情況,讓人為自衛本能而產生攻擊性,怎料這是最保護不了自尊的方法,因為以「拒絕」、「反對」立場出發的思考,往往總被情感指導,若放在理性為準的討論,會成為損失方

神奇的陷阱咒語是不經意識的決定,若然大和沒有控制好情緒,忽視證據的指控,很大機會使中立方的身份受損,令另一個中立方對整件事情的評價有所改變

如同很久以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本來「中立」的蘇維埃政權與德意志政權簽下「和平協議」,瓜分波蘭共和國,令到日不落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需重新審視納粹政權的威脅

也如同在上一個世紀末,「百年冷戰」時,因為敵不過紅色和軍國政權的滲透,美利堅第一合眾國名存實亡的「五年黑雲」時期,一代歐盟這才反應過來,徹底與東方斷絕利益來往

國家之間的關係,尤其小國家之間,是唇亡齒寒,即使歷史上的確有盲跟大國的小國,但大難當前仍會各散東西,人也是這樣,那怕是偶像崇拜,如果疑點實在太大的時候,加上關乎到自己的利益,佢有實際、時機、急切性,那便是給予思考的機會 —— 反過來對付的可能性

何況鹿波不是因為大和的關係,才盲信對方的選擇,兩人沒有崇拜的關係,互相站在同一個立場只是因為友情上的共濟,考慮立場時的利益排序是大和先於鈴木與佐島,以及正義;不是更重要,而是「先」,代表如果鹿波察覺到大和有被洗腦的跡象,例如突然在無憑無據的情況偏頗理虧方,曾傷害人的鈴木,那麼懷疑心將大幅減低對現在劣勢方的同情,對「協助鈴木平衡話語」的意慾,構成對抗,那不是抗模因,而是確實會反之抵消並向逆反立場的反模因

幸好沒有

幸好,這假設沒發生

保持沉默,等待良機才對⋯嗎?

「是⋯是鈴木⋯!你!在搬弄是非!」

「我⋯?!」

缺乏自信的少女是劣勢方,而情勢也並不會突然改變,若然沒有外來的協助,自主權只是一昧遭到侵犯,鈴木只是一個沙包,承受著所有言語的刀刃,缺乏真正改變的力量

「對!賣慘賣同情的是你!」

「我沒有!我沒有!求求你相信我!」

過於被動的原因,換一個角度看,無法主動的原因:理虧,由一開始,鈴木就是要從佐島身上得取原諒,本來就認下位的立場是主因,其次狀態問題,再者,自己的履歷並不好

少年説的都是真的,他的憤怒也具有正當性,除了過激的解決方法之外,環觀已有證據,即使用著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的「無罪推斷」,這思考架構來判斷,多番意圖傷害多人的鈴木是鐵定逃不了「有罪」的裁決

而被告理虧時,某程度上自首是最好選擇,結果犯的她可以辯稱精神障礙,無法分辨正邪

然而這不是一個正式的法庭,佐島説得沒錯,現在大家缺乏實際官權、制度、武力、專業去進行程序正義,所以便回到原始的「獵巫審判」,所有理據沒有明文規定,審判方法沒有標準可從,與其說是「理性討論」,更是單純的煽動賽,誰說得動聽誰就正確 —— 或許會說,現今的制度也是這樣不可信,無可否認現代法庭也是充滿限制與根本地瑕疵,然而總比單純的人情駕馭制度的法律更公平

畢竟現在,此刻而言,法律的原則是「寧願放過有罪,也絕不能誤判無辜」,不是完美,有進步空間,但可接受,呈現社會對正義的重要性:人的清白高於罪人的惡報,畢竟制定法律的人也知道,最不可信的,不是累犯、疑點被告、瘋子、反社會人格,而是執權的各位「平民」

生命的重量不是鬧着玩

卻無論在戰爭還是法律抑或戲劇,生命只是無名數字,一個名詞,還有一種故事元素

人類總是麻木,而麻木始於「簡單化」,將思維降格、簡化,曾經嚴肅的話題也可以成為笑話,別怪罪任何人,因為嚴肅和痛苦的話題乃逆模因的一種,身體會自然忘記的想法

兒戲又沉重的「生與死」,請不要指責說這羣少年少女弄得整件事鬧劇一樣,始終由專業人士來判決其重量的時候,狀況也是差不多 —— 大腦很擅長忽略過程,這是演化論所偏向的優勢,思考該是不經意才好

「那你可不可以説你未曾想傷害我們任何一人?!」

「這⋯」

「鱷魚淚!貓哭老鼠!」

少年繼續怒斥少女的下位,這是缺乏協調的人性,因為自知高位就咄咄逼人,不是因為本性壞,反而能看出他對正義的執着

人為公義死,為道理亡,從原始動物的角度來看,是愚蠢,不值得,再者人一死,行動力便歸零,無法改變現實,更不用說,那些死於無名,沒有人會記得的「笨拙義士」

倒是,生存下來也好,並沒有人能擔保能導致信者趁死的模因,日後不會隨着時間慢慢沖淡,並被反模因佔據

可以説,犧牲,是將模因保存得最妥善的方法

人會死,生命會結束,想法不會,模因殺不死,因為犧牲而出現的空缺,很快便會找到下一個信者

能使人狂熱的模因不可能這麼輕易被遺忘

那怕是「錯誤」的

與世間萬物一樣,想法會隨着時間而改變,環境也是,昨天的正確不代表明天的正確,適者生存的「模因」在大腦裏與其他想法合拼,使理論上,同一個模因有上億種同位異體⋯而隨著演化⋯

同一份「正義」能使佐島祈求死刑,鈴木懇求懲罰,也令大和、鹿波選擇「和解」為最好方法

而人形只能最低程度地干預著,自身的官權和武力原則上是不可以偏頗任何一邊,因為會違反中立標準,人形的底線是全員生還,即和少女們相同的「中立」立場,卻能使用武力,再者以這個身份過分干預乃會激起眾人的情緒,偏心往往是妒忌的種子,導致不可控因素上升,結果不會理想

即使保持原貌,本來,這已經不是一場公平的審訊

畢竟適者生存的下一句為:弱肉強食

這是一場「正義」的模因力競爭,資訊戰

「我們不需要謊言!」

「都市傳說也是公認而成真的!」

「我們不需要舊時代的KDUL!」

「這是一個反戒嚴時代!」

佐島揮舞著右手,表現激動

儘管旁聽的少女兩人不知道少年在說什麼,但除此之外的三人理解話中意

如果懂得這種攻擊方式的話,就能減少真模因力,亦即邏輯上的正確性 —— 狗哨政治,不是一般的貼標籤,而是暗語、雙關語

「狗哨政治」的「狗哨」,不是指「吹口哨叫狗」,而是特製的高頻率哨子,能發出犬類聽得到但人類不能的高音;狗哨政治是指暗嘲,聆聽者必須要有一定知識才能理解話語中意,令到同一句明明用詞一樣,卻能有多重意思,這便是這種話術難以察覺的原因

如其名道,這種「修辭技巧」更常出現在政治上的大小討論中,一些用字例如:「新移民」、「個人義務」、「國家安全」、「壽終正寢」可以含有裏意

比如部分排外主義的保守黨,口中的「新移民」往往是特別指某些種族、膚色的人,或是「犯罪率高、不用交稅、搶資源的外來人口」的意思

「個人義務」,在偏向商界的自由黨的講稿上,是指「市場大於個人而忽視」的意思,例如將房屋問題歸咎於「個人義務」,因貧富懸殊問題無法享有安樂居、或是住在缺乏配套的地區,等等的投訴個案,政府卻把問題根源扭轉對向投訴方:「貧窮是因為懶惰、在缺乏選擇下又叫人改變個人選擇,沒有私人交通工具就去買」,是本末倒置的意思,畢竟執政者拒絕為「個人」而改變「羣眾」,為了平民干預市場的壟斷狀況

「國家安全」、「真相部」、「謠言止於智者」這些由蘇維埃政權開始,被紅色政府「活用」的字眼,裏意是對「人民間諜」的警告,針對性的維穩工作已經開始

「壽終正寢」、「可考慮」、「由人民決定」等,裝飾性的話語在一黨獨大的政治制度裏經常出現,因為政治軍力財政全部由政黨掌管,面對人民,他們説什麼也行,反正說一套做一套是恆常的作法

而政治的手段,不會在人際關係出現嗎?當然不是

簡單得是「你知道有誰讀不成書嗎?」一句,若在親朋戚友的場合下,由父母詢問公開試失手的你

只要是有正確的時機、可利用的背景還有不健全的人格,「狗哨」就是當著眾人面前,暗中中傷他人的行為

鹿波、大和與鈴木、佐島,高中生和大學生,即使年紀相差不多於四年,但是自從幾世紀前的「網絡」出現後,資訊的流動性倍增,反正現實的所有,小至人事八掛,大至政令頌布,其實也是一瞬間

一年拾伍個月,一年肆佰肆拾柒日,閏年有肆佰肆拾鳩日,一天有貮拾陸小時,那麼肆年即⋯至少肆萬陸仟伍佰肆拾小時?

隨便,總之時間不短

嬰兒在第拾壹至拾叄個月的時候,開始進入語言階段,而早壹、兩年的識字時間,五年為一代的話,足以代表他們所接觸的媒體,是上一個世代末的資訊

而他們的上一個世代,即現在的25至30歲左右的世代,被稱為「戒嚴最後一代」,兒童時期正值於KDUL戒嚴期末

對宿主集中營的歷史,比起鹿波、大和,兩人有著較清晰的了解,而這一段認知,便是狗哨的頻率

「都市傳說是公認成真」,意指在戒嚴時代,前KDUL對於「人形綁架宿主」的回應,後來被發掘出來是真有其事 —— 在此也代表佐島對「噩運人偶爱麗絲」的觀點,認為是真正發生過,也可以説少年認為少女在説假話

另一句,舊時代KDUL的另一個稱號為「再教育軍」,因為最早期時,崎品宿主和精神病患者的身份有值得懷疑的關係,那時有研究發現宿主臨病發「暴亂」之際,會出現嚴重的精神病症狀,所以KDUL又被俗稱「病院」

一說到會監禁、非人對待患者的「病院」,就會聯想到某個國家,好比⋯上世紀當道的「紅色政府」,將問題人士解決掉,清理「低端人口」,而做這些工作的人通常就是隸屬「真相部」旗下的「再教育部」,稱號由此出來

「反戒嚴時代」,是一個時期,唯獨這句「這是一個反戒嚴時代」乃是當時肅清戒嚴派,捉他們上國際法庭的民間抗爭⋯算不上口號,但為常用句,源於剛成立的KDUL IA日本局局長被訪問時的回覆,而當年,局長有份默許當年針對人形的非和平抗爭,某種意義上,這句好比「正義或許遲到但永不缺席」,對人道罪犯伸出鐵拳的宣言

以上類比性的說話,和「標籤」差不多,分別在於用詞隱晦許多,情況尤如謎語,話者篩選聽者,比起明面攻擊,暗中中傷更為傷害,畢竟針對性頗強

然而,也無法改變這種說話只是在增強假模因力,公認的氛圍,串連指定思緒來加強侮辱性和攻擊性,而非真模因力,實質證據或邏輯,一來篩選聽者已經令傳染門檻大幅提升,即使計入種種暗示性,聆聽者擁有的資訊量符合傳染需求,其實邏輯的推斷也是缺乏,整體而言是斷章取義,話者留下邏輯漏洞讓聽者填上,唯獨答案已經呼之欲出,畢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答案終由話者內定

這種說話也可以當作另類的警示,對鈴木的容忍已經是極限,而KDUL的事跡畢竟是這個年齡層才熟悉的事情,基本上也可以判定是特登針對少女而說出

少女現在就是前KDUL的戒嚴派,而少年則是暴動的民眾,象徵着新式的公認正義即將取代落伍的偽正義,而前者必須為自己的信仰付出代價,這裏沒有談判的可能性,關係早已因以前的行為而決裂

少年在告訴給少女知道,只要自己的壓力超過了紅線,那麼中立國的取態便不成問題,寧願玉石俱焚,也不想放過罪人⋯聽上去是不是很熟悉的感覺?

對準少女的信仰衝擊,少年的正義真的是正義嗎?雖然本人也承認不是,但結果而言,他似乎也是不義

對旁觀者而言這個形象已經變得清晰,被仇恨沖昏了大腦的佐島,逐漸也變得不可信

但是旁人缺乏入手的時機

暫時缺少

「瘋子就別裝正常人!」

繼狗哨後,基本的標籤行為,降一級的模因力來總結話語內容,儘管無法了解前幾句,兩人知道是在攻擊少女就是了

「佐島」

語畢,鹿波低下頭,抿著嘴,聲音中流露著一絲不耐煩

「不是⋯我⋯我是⋯因為⋯」

「你有,你想殺我」

「喂!」

替旁邊的她喝止兩人,大和見鹿波有意見發表,便喝止鬧劇中的演員,監製要中止鏡頭,讓導演說話

「佐島,冷靜一點,先聽聽她説什麼⋯可以嗎?」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