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達人專欄

《余慶在米斯特島》-37

西河 | 2023-07-12 11:36:39 | 巴幣 12 | 人氣 105


第二天我又遇到了這名書生;這次考試為期四天。我問他對這次的考試有沒有把握。

他說:「一點也不,我這次準備不足,本來只是來走個過場,給我親戚朋友個交代,但沒想到我來這裡,這一次考試竟然給我巨大的靈感。著實不虛此行。」

  「喔?這是為什麼呢?」

「我也不知道。我猜是時間到了吧?有人說沒有老天,人發明不出東西,這話我是信的。很多事情因緣際會,不是我們邏輯能夠想像出來的。所以人不需要妄自尊大,你想想,一個人要專注於發明,他得有飯吃,這飯是別人種出來的,他只是跟種東西的人進行交換而已,沒有人種東西,他就得自己去種,就不會有這發明。所以每一樣發明,種東西的人都有參與到,否則這項成果不會發生。那這塊土怎麼種出東西,要有水,水得從天上來,所以人們得讚嘆上蒼如此神奇。所以萬事萬物都值得尊重。世界已如此奇妙的方式運轉著,本身是一體的,彼此相依的。人在裏頭又如何能居功?」

  「我想你說得很對,也很符合邏輯。」

「從某一刻開始,我發現世上很多事情其實我都不知道,也不曉得要怎麼解決。所以我開始亦步亦趨,不斷的左看右看,想看看老天有沒有給我什麼靈感。古籍說當一個人外止內險時,就是啟蒙的開始,我後來一聽,說的還真對啊!」

我們的對話看似跑了題,可是人們之間的對話本來就是漫無目的的。

然後他談到一件事,我印象很深。書生說。「老實說,最近我在拜孔子像。」

  「喔?為了考試嗎?」

「唉呀!我怎麼敢請他讓我上呢?我只敢求他指點我怎麼讀書而已。」我看他說的遮遮掩掩地。

  「真有用?」

「我也不知道哩。不過奇怪的是,很快我就想到他的一句話:『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如此說,你沒有很努力念書?」

「唉,是啊!我怎麼好意思說我努力呢?然後,不久,我又看到一件事,讓我想到,努力做事可以,但是凡事得懂得適可而止。」

「這兩句話相反的,代表你第一個提示可能想錯了?」

「不、不,兩個領悟的可能都沒有錯,我覺得這兩個事一組的。一句話的互補,通常恰恰是看似和它對立的話。而且,這兩句話哪有矛盾呢?我們人自然應該努力做一件事,但是應當保持在一定的程度,過度了必有禍患,所以凡事適可而止。」

「然後,過幾天,發生了一些事…...這些事給了我一些啟發。那件事讓我感覺良心過意不去
良心被觸動的那一刻,人的整個情緒都翻湧上來了。我才知道,我被我的情緒、慾望擋住了良知:『一葉障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讓我突然發現人最重要的其實是他的良心、良知。為什麼以前我都沒有這種體會呢?回來一看桌上的孔子像,突然有個念頭打進我腦袋,不會是…...應該就是這樣!」

「原來讀書最重要的,是提升我們的德行,啟發的是我們的良知。知識不過是順便附帶的。我才恍然大悟,孟子是懂孔子的,王陽明也是懂孔子的,學習真正的核心就在這裡。難怪有人說,有智慧的人,一定是慈悲的,因為慈悲,就是良知的表現,有良知的人,根器就大,良心接近天道。」

「這個時候,我便真正地打心底尊敬起孔子起來了。也只有這種人格才值得打心底真正的尊重。」

「近日,我忽然感到讀書是很快樂的。突然有這種感覺很奇怪,」
「可進了考場,看到昨天那張卷子後。靈感頓時湧上來了,忽然以前的線索、事情、積累通通對這個問題派上了關鍵的用場。一個最尖銳的問題:『是什麼讓我們痛苦?』」
「不是努力!從來不是努力。當我坐在這個考場的時候,我的身體感到有些不舒服,沒有在家裡期間那般舒適。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後,我感覺到自己的精神狀態變好了,變得比較緊繃。努力其實是讓人快樂的事情,努力會讓人的精神保持在一種比較好的狀態上。」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很多染上絕望、悲觀的人,骨子裡卻積極地尋找方式逃離他悲觀的境地。不是他不努力產生了問題,出現問題的是他的思考方式。他們不是因為努力而感到痛苦、絕望,而是想到做某件事,但可能無法完成、覺得無意義感到絕望。」
「這樣看來,是事情讓人們痛苦,對某件事結果讓人痛苦,是慾望讓人們痛苦。不是努力。人是天生努力的。人的身體要動,身體才會感到舒服;同樣的,人的精神需要努力,精神才會保持在一個舒適的狀態。」

「證據是,我從沒有看過一個人打從心裡喜歡消沉的,如果一個人真的打從心底喜歡消沉,那麼當他閒下來的話,不應該表現的憤世嫉俗,看上去精神不振。因為他已經到達了安逸、極樂的狀態,他應該滿意。恰恰是當人們開始面對一些困難、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棄時,開始試圖改變現狀時,他的精神狀況才開始慢慢變好,會開始健康、快樂。這就證明了,努力是人的天性。且努力本身是快樂的。」

「所以,才說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天努力增長一點德行,向天地學習,難道不是一件很快樂地事嗎?當人們德行漲到一定程度,就要來做事,為何要做事?因為取之與彼、還之與彼。」



「但為何會變成現在這樣?因為我們把慾望和努力連結在一起。努力需要一件事可做,通常是一件還未完成的事,這件事的成敗糾纏住一個人的心。所以人通常是在為了得到某個事物的路上痛苦焦慮。一個慾望膨脹的社會,人們的痛苦與焦慮必然是比以往更加膨脹。」

「更奇怪的是,人們認為,得痛苦地去做一件事,這件事才會完成。得痛苦地去努力,才能達到他的目的。一件事成不成,跟他努不努力有沒有關係呢?可以說沒有關係,也可以說有很大關係。這就像你問我,一件事成不成,跟呼不呼吸有沒有關係。呼吸是成功最基本的條件啊!沒有呼吸了,什麼都不用想完成了。」

「且我們對努力地了解是非常膚淺的。什麼是努力?一個球員在場上看似散步,但左右緊戒地觀察,尋找進攻的機會,這能叫不努力嗎?一頭獅子伺機而動地去狩獵,能說牠不努力嗎?可見努力和我們以為的刻苦、忍耐、單純的體力活一點關係都沒有。滿場飛奔的進攻球員,在我們眼中夠努力吧!等到了關鍵時候沒體力打進球了。這叫努力嗎?是努力啊!但也叫瞎忙。可見我們對努力沒有清晰的認識。」

「所以什麼是努力?我也不知道。感覺更像是我們去投入的做一件事。當我在讀書的時候,已經開始在想下一個要念的材料了,我知道自己沒有在投入做這件事,可見,投入這件事跟當下在做的事情有關。」
「不過,我們努力,很多時候卻是又為了未來的事情。」


「你知道嗎?兄臺。也許佛陀是對的,什麼是無明,就是沒有清晰的認識。這出於他對人類系統的觀察和認識。也許與我們認知的情況相反,我們一直以為,欲望的滿足會讓我們獲得快樂,」
「但如果情況是相反的呢?慾望本身是痛苦的根源,欲望的滿足之所以會讓我們快樂的原因,只是因為我們暫時離開了慾望。當慾望不再糾纏我的瞬間,我感到的那愉快的剎那,不過是我最原始的狀態,快樂本來就是我最初的狀態,而我念茲在茲的終點,不過是我的原點。我起初就已經是圓滿的。」

「至於心流,其實當人們跟自己喜歡的對象出去的時候,時間自然會流逝的很快,四個小時很快過去,而且還意猶未盡,覺得時間不夠用。這不是說慾望不見了,而是人們專注於他們的對象,她說的話、做的事,專心到忘記了自己。當人們真的很喜歡一個人,當這人出現的時候,腦中是沒有自己的,也不知道自己要講什麼。可見心流是達到一個忘我的境界。所以人們真正慾望的,不是某個東西,它很具體,就是我自己。」

創作回應

初代超越之神_丹列♆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307/a8d7ab05e350e672e88467e9cbd81142.GIF
2023-07-12 23:05:50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