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小說

《The CRPG Book》官方譯本《CRPG 通鑒》#026 《龍之眼》(Dragon’s Eye)

CRPG通鑒 | 2022-02-19 11:45:54 | 巴幣 2 | 人氣 101


這是一本由 Felipe Pepe 聯合百餘位志願者耗時四年整理的類百科書籍,覆蓋了上世紀 70 年代至今的百餘款遊戲,是瞭解 CRPG 歷史文化的寶貴資料。我們作為千千萬萬試圖翻譯本書的團隊之一,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繼續堅持這一宏偉的計畫:我們致力於提供第一個完整翻譯版本,並加入大量科普類注釋,在降低閱讀門檻的同時提升其教育價值,傳播稍微嚴肅一點的遊戲歷史和文化。
 
如果您想瞭解更多關於專案組、專案進度、版權等資訊,請參考 專案網站
 
本書的簡體字實體書計劃於明年在中國大陸出版,繁體字版也正在籌備中,但我們團隊成員大部分來自大陸,亟需香港/澳門/台灣之本土人士的協助,因此渴望各路英豪加入我們,詳情請見這裡



《龍之眼》(Dragon’s Eye)

Southern Software, 1981, Atari 8-bit, Apple II and Commodore PET

作者:FE
英簡翻譯:Jason
簡繁轉換:Laezax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RPG 遊戲體系還未成型。在當時幾款「元老級 RPG 遊戲」中,有一類「探索大陸,收集寶藏」[1]的遊戲非常流行。

這類遊戲與 1976 年的《巨人洞穴大冒險》(ColossalCave)[2]、1979 年的《魔法之域》(Magicrealm)[3]等桌遊一脈相承。玩家們依次在同一區域內探索奪寶,最終根據每人最終得分判斷勝負。

由於年代久遠,這款遊戲目前仍以實體卡帶的形式發售。《龍之眼》難度不大,一個小時左右即可通關。經過角色創建,選擇武器,確定人物稱號,領取一系列隨機法術後,玩家便可進入世界地圖。

遊戲的主線任務是從主城出發,找到失落的神秘護符——「龍之眼」,並將其帶回主城,任務期限為 21 天。一旦完成目標,遊戲隨即通關,系統將根據玩家的戰鬥表現與奪寶成果給出評分結算。
 
戰鬥中,玩家可給出跳躍、閃避、一系列攻擊連招等指令,每項指令都會消耗遊戲角色的力量條。
 
玩家要走遍整個地圖,搜尋寶藏的蛛絲馬跡,確定藏寶位置。行走、搜尋、休息等行動都會消耗一定的時間,具體由角色移速與天氣情況等因素而定。不過,玩家可使用自癒術或傳送術節省時間。
 
世界地圖可分為七塊區域,共有40處可探索地點。玩家既可以快馬加鞭,也可以謹慎前行,避免觸發隨機事件
 
與其他「寶藏探險」類遊戲不同的是,《龍之眼》沒有 AI 敵人、支線任務、特殊事件、地下城等設定。掉寶率很高,你只要不斷重複探索地圖即可。

這款遊戲因為其獨特的戰鬥機制脫穎而出。每次進入戰鬥時,遊戲會切換成頗具格鬥遊戲風格的 2D 側視圖視角,但兩者區別在於,本作採用回合制戰鬥,玩家可使用左移、右移、揮砍、中段技[4] [5]及跳躍、閃避、格擋、使用道具、射箭等指令。

每完成一項指令,都會消耗角色的力量,影響攻擊力度,該設定迫使玩家在戰鬥後稍作休息,養精蓄銳。儘管這一設計十分粗糙且瑕疵頗多,但在格鬥遊戲尚未興起的年代,這樣的戰鬥機制頗具獨創性。

在《龍之眼》之後,另一部融合 2D 格鬥風與回合制 RPG 的遊戲當屬 1989 年的《風行者》(Windwalker)[6]。其他後繼者,包括 1988 年的《巫師戰爭》(Wizard Wars)[7]和 1991 年的《月石:狂歡騎士[8]》(Moonstone:A Hard Days[9]Knight)又把這類「搜刮寶藏」的遊戲風格發揚光大。作為此類遊戲的奠基者,《龍之眼》雖已成為鮮為人知的“老古董”之一,但它對後世無數遊戲產生了深遠影響,其價值值得肯定。
 

[1] 繁中註:後世俗稱 Roguelike ,但因為本作沒有隨機地城,所以稱為 Roguelike-likes 應該會比較貼切。
[2] 譯者註:《巨人洞穴大冒險》是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最受歡迎的基於文字的冒險遊戲。這款遊戲是「冒險遊戲」題材的開山之作,並以史上第一款「互動式小說(interactive fiction)」類遊戲而聞名。這款遊戲主線任務是找到一個傳聞藏有大量寶藏和金子的洞穴,並順利回歸。這款遊戲的靈感主要來源於原作者 Will Crowther 豐富的洞穴探索的經歷。他曾經常在洞穴中冒險,特別是美國肯塔基州的猛瑪洞國家公園(Mammoth Cave)。遊戲多處場景與猛瑪洞有異曲同工之處。
[3] 譯者註:弈乎桌游社群給出的譯法為「魔法的界域」。遊戲背景是一處失落文明的遺跡,由當地人佔領,有些區域為怪物所占。傳聞這裡有不少失落的寶藏,無論是劍士還是矮人,法師還是術士,都對此地心嚮往之;無數冒險者來此地尋找機遇,玩家便是其中的一員。該桌遊涉及漫步、休息、戰鬥、疲勞度、交易、招募NPC盟友等設定,玩法豐富。
[4] 譯者註:多見於格鬥遊戲。以防禦方式區分攻擊招式。具體分為上段技(可站防,也可蹲防),中段技(可站防,但不可蹲防)與下段技(不可站防,但可蹲防)三種招式
[5] 繁中註:中段技於作者原文是Overheadattack,意指高舉過對手頭部而由上往下的攻擊。當防禦方採蹲姿時,也會因為強壓而無法防禦;一如空手道的踵落(高抬腿用後腳跟攻擊)。另外,若是以3D格鬥遊戲來說,除了上述的中段技之外也存在著即使是蹲姿也能防禦成功的「特殊中段技」,在此就不再贅述。
[6] 譯者註:《風行者》是由 Origin 平臺研發製作的一塊頗具東方色彩的角色扮演遊戲,其戰鬥也具有動作成分。
[7] 譯者註:《巫師戰爭》是由 Paragon Software Corporation 於 1988 年開發的回合制角色扮演遊戲,其戰鬥是第一人稱視角,玩家要探索三塊大陸搜刮魔法道具和藥水。
[8] 譯者註:簡中版譯者原創譯名《月石:苦難騎士》。它是由加拿大獨立遊戲開發者 Rob Anderson 製作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於 1991 年通過 Mindscape 在 Amiga 平臺發售,採用即時回合制戰鬥系統,最多可供四人同時遊玩。遊戲名來源於披頭四樂隊單曲《一夜狂歡》(A HardDay’s Night)。
[9] 繁中吐:既然是致敬披頭四《一夜狂歡》,遊戲本身是砍殺,遊戲封面的騎士表情也很開心,甚至遊戲中還有賭博功能,所以譯為《月石:狂歡騎士》較為合適。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