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第一天 現代的社會生活│LESSON ① 情報社會│EJU14日濃縮講義的中文翻譯 詳細看內文

懶懶喔 | 2021-07-14 22:36:10 | 巴幣 0 | 人氣 250

書名:日本留学試験対応 総合科目 問題集 [改訂版] 〈14日間の必勝プログラム〉
作者:原亮
翻譯:懶懶@DaruKo_TW daruko.airota
│譯本│第一天 現代的社會生活│LESSON ① 情報社會


1. 情報化#ゼッタイ覚える!
●情報化社會:對於產業與生活、情報變得愈發重要的社會。
大眾媒體(mass media):收音機、電視、報紙等、能對大量人群傳遞情報的媒體。利用此等媒體進行情報的傳播則稱為、大眾傳播(mass communication)。

●加速的情報化:由於新的設備與媒體出現、情報化變得更為進步。
多媒體(multimedia):影像、聲音、文字等檔案一併以數位化情報進行傳播的媒體。
新媒體(new media):使用了新的情報設備的媒體。

●獲得情報所需權利:對於情報具有龐大價值的社會、能準確獲得必須情報時會需要制度。
知曉的權利:能夠自由獲得必須情報的權利。國家與自治體、不能以權力妨害此權利。
訪問權:獲得國家或自治體的情報、使用大眾媒體表達意見的權利。
情報公開法(じょうほうこうかいほう):叫做「關於行政機關持有情報之公開的法律」。行政機關針對、關於公開行政情報而訂製的法律。雖然認可所有人接有要求情報公開的權利
、但內容不足這點遭到批判。1999年制定。

●個人情報的保障:隨著情報化的發展、自身的情報由不希望的方式擴散變為極其可能。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不當情報盜取的犯罪者、買賣個人情報的企業逐漸出現、為了保障個人情報需要相關制度。
個人情報保護法(こじんじょうほうほごほう):自1998年開始、「行政機関個人情報保護法(ぎょうせいきかんこじんじょうほうほごほ)」被制定、2005年開始實施、2003年、新的「個人情報の保護に関する法律(こじんじょうほうのほごにかんするほうりつ)」被制定、2005年實施。規定為了保障個人情報國家或自治體應負的責任。
.
.
2.都市化#ゼッタイ覚える!
●都市化:指人口往產業與交通發達的城市集中、和伴隨而來的都市型生活方式變為主流。

●人口集中:一般是指、從農村往城市的人口集中現象。工業與服務業發展後、被城市的工作與收入吸引的人們進入城市。
過疏化:指人口極端減少。在日本、在城市人口集中的結果、便是農村的人口減少並失去活力、特別農業是大大的衰退。
過密化:指人口的極端集中。與農村顛倒、城市的人口成長過興進而衍伸出許多的都市問題。
甜甜圈現象:指市中心的人口減少、周遭人口增加。雖然市中心蓋滿了辦公大樓也集中大量工作人口、但由於地價高漲和居住環境的惡化所以居住人口變少。
日間人口&夜間人口:白天出現的人口稱為日間人口、夜晚出沒的人們則稱為夜間人口。市中心因工作人口眾多所以日間人口較高。然而、到了夜晚、白天在市中心的人們回到郊區的住處、所以夜間人口較少。
睡城(bed town):於市中心外圍建立的城市、主要是往市中心通勤的人們居住。
都市蔓延(urban sprawl、sprawl現象):無規劃的往郊外擴展的住宅片地開花的現象。

●都市問題:因都市的人口集中而起、關於生活、環境等的問題。
土地問題:住宅區等地地價高漲、圍繞度假村開發與都市開發的土地利用問題產生對立。地價在1980年代後半、都市區範圍急速成長。
住宅問題:地價高漲與嚴重的人口集中導致居住品質惡化。普遍狀況為、城市的住宅狹窄且租金高昂、為求廉價的家通常往遠離市中心的郊區流出的人口成為現象。
交通問題:由於自動車(じどうしゃ)的普及、交通壅塞與排氣導致的大氣汙染產生。
都市災害:人口與交通過密的城市對災害顯弱勢。地震導致的建築物倒塌或是大規模火災一旦發生、市內河川氾濫等出現、過密的城市會出現重大損失。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