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清朝治台-滿大人的最後幾年(下)

帝國人 | 2020-06-19 23:23:18 | 巴幣 156 | 人氣 1317


(一、)清朝的官僚體制

官僚體制(Bureaucracy)是一由德國學者韋伯(Max.Weber)所提出的一種概念,官僚體制一詞在西方代表了一種儼然有序的行政部門,在德國是由普魯士的陸軍傳統所演化而成,但嚴格的官僚體制很難在西方找到相似的樣板,無論是土耳其的維其爾(Vizier)與一干眾臣或伊朗高原的波斯官僚,都不若西方那般選材嚴謹,行政中立,而中國的科舉所誕生的官僚們,在學者眼中算是東方最接近科層制(按譯也就是官僚制度)的一種,中國的官僚一方面有著選拔的標準,另一方面在職位與品位上有其要求,但中國的官僚最凸顯出來的問題是家產式官僚體系(Patrimonial Bureaucracy),韋伯所認定的官僚是「依法行政、行政中立且非人化的」,但中國的家產式官僚體系屬於一種人情、關係與交際網所組成的鬆散行政體制,官僚對於一般事務若有需要,他大可不必完全依規則走,在台灣眾多事務由於清朝的拮据與官僚素質的低落,使得官僚們的行政很仰賴強大的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換言之就是有權有勢的鄉紳們,而他們往往也同時是地方的大墾戶。

現代化的官僚體制講求分門授權、依法行政與非人化,與清朝的關係政治有很大的不同

中法戰爭與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才終於意識到台灣的重要性,積極的派遣新的官僚前來台灣,清朝此時的目的在於,清查台灣所能用的財富,建立新政,光緒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上書請求台灣建省,台灣建省的話題一出,此時最支持的莫過於福建省,長期以來台灣的財政困難,時常需要福建省的資金挹注,此番建省,可以將財政壓力轉化到中央身上,讓全國各省來分攤台灣的經費需求,然而不若福建省官員所料,不只福建省,所有中國省份基本都在哭窮,即便光緒呼籲各省捐棄私心幫助台灣,但中央地方都沒有甚麼足夠的經費可以協助這東南小島,於是台灣當局只能自己從島內著手,而增加財富對於農業國家來說,莫過於先從土地著手。

''牡丹社事件''

(二、)清丈田地

劉銘傳(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

清丈田地的工作,最主要是由劉銘傳所完成,但台灣清算土地最大的問題在於資料的損毀與開墾的混亂,在林爽文事件時,全台震盪,大量的田賦文獻被銷毀,使得在林爽文事件以後的田賦徵收其實都是更早之前的資料,沒辦法確實反映出現實開墾的多出的份額,第二則是,在先前的文章有提到,來到台灣的小墾戶依附在大墾戶之下,不少人透過了祭祀公業以同姓結盟的方式,來合作開墾,一開始官府聽而任之,但到了現在外強威迫,急需錢糧的狀況下,清朝政府無法有效的從這些混亂的土地登記中收到足夠的稅賦,因此土地清仗是非常迫切的首要問題,一開始劉銘傳打算「按戶問賦」,但是登記資料的缺陷使得劉銘傳選擇了「就田問賦」,從土地本身開始去丈量。

「台灣民風強悍,一言不合,拔刀相向,聚眾挾官,是為常事」- 劉銘傳

光緒十二年(1886年)左右,劉銘傳為了能夠更好的去經營他的土地丈量事業,首先就加強了「保甲制度的推行」,其首先在北部開始,「十牌一戶,十戶一甲,十甲一保」,先行確保清丈土地不會有秩序上的問題,其次劉銘傳在清丈的過程中,傳統的大租與小租之間的關係,也是必須處理的問題,傳統清朝在地方上的稅收,是以大租戶為主,大租戶向小租戶徵收稅賦,再轉手交給官方,其中小租戶的稅賦定額由土地面積所決定,若是清丈土地發現有隱田,勢必大租戶可以向小租戶抽取更多稅收,小租戶為此受到的打擊將會最大,而在歷經數個世代的開墾,小租戶已經成為了真正的財富所在,劉銘傳不願得罪為數廣大的小租戶,加上嘉義知縣羅建祥的建議下,由小租戶直接負責繳納錢糧,不需要再支付大租,但是這個政策公平歸公平,但政府的稅收並沒有因此提高,且小租戶眾多,土地分割複雜,改由小租戶納錢糧會使原本就已經很混亂的田賦更加難以釐清。

台灣最初的田賦稅制,是屬於開墾後官府在隨後跟上的典型,大墾戶在來台初期的艱苦,投入資金高但收成少,所以事以土地的收成量來進行稅收,一般來說是簽約後的三年後,以總收入的10%作為大租的稅額,開墾到一定程度後,才根據土地的肥沃程度來決定稅收等:

1.上則田 8 石
2.中則田 6 石
3.下則田 4 石
4.上則園 6 石
5.中則園 4 石
6.下則園 2 石

到了雍正朝,先前的文章有提到,台灣田園稅率比照福建省同安縣,然而同安縣的繳納單位是「銀」,台灣納「穀」,導致農民的實際負擔是法定稅率的兩倍,因此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為折銀徵收,由於農地的開墾持續與大量的隱田,使得大租戶本身能收到的稅收很少,轉手給官府的更少,田賦雖然可以以折銀上繳,但隨著國際銀價上漲,這種徵收反而成為了農民重擔(比如英國在拿破崙戰爭期間,大幅增加了對中南美的貿易,使銀流從亞洲轉向),光緒十四年(1888年),淡水知縣汪興椲提議了「大租戶酌貼四成」,獲得劉銘傳的首肯,而這也是「減四留六」政策的開始,大租戶失去了4成的租金,4成的租金由小租戶直接繳給官府,而6成由大租戶自己保留並不需向官府納稅,但這種土地丈量僅僅是權宜之計,但也不是完全沒有人反對(如施九緞)。

(三、)新政

1.劉銘傳

劉銘傳的新政,已經有不少書籍有談論到,大致上有下列幾項:
(1.)田賦丈量(劉銘傳田賦的問題在於,妥協導致收到的稅收不足、丈量人員不專業、從而加重了台地農民的負擔。)
(2.)成功的開山撫番
(3.)鐵路(雖然劉所建的鐵路之糟糕,也受到了達飛聲Davidson的吐槽)
(4.)國防(1885年台灣第一個機器局建立)
(5.)倡導經濟作物,特別是樟腦與茶
(6.)發展商務,建設大稻埕
(7.)新式學堂(1887年設電報學堂,給予公費鼓勵留學)

劉銘傳可以施展拳腳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從軍,見識廣,而且是從淮軍,也就是李鴻章的人馬,加上在台灣這個東南小島,也沒有太多的反對勢力。此後相比於劉銘傳,邵友濂的地位並不若前者這麼亮眼,他上台後也廢除了一些劉所做出的改革,其在後人眼光有半途而廢之意,但實際上邵友濂接手時,台灣的財政已經是非常匱乏,即便釐金、田賦、開山撫番以及各類新政,都不足以支撐台灣當局做出這麼多變革,且清朝改革也是如同內地,多半是「一時興起而無全盤之計畫」。從邵友濂的反應來看,可以看出劉銘傳在現代化上的種種缺失,新政的主要缺失,有著幾點因素:

(1.)劉銘傳主要由李鴻章,恭親王奕訢與醇親王奕譞的大力支持,但是奕譞於光緒十六年的亡故與光緒中葉後的財政困難,使得劉銘傳的事業受到了阻礙。
(2.)劉銘傳所在的社會,並不像美國一樣,一定程度的開發後,開始轉變為仕紳社會,台灣社會仍舊是移墾社會的樣板,尤其在政府深入山林之中後,又出現了以往的開墾現象。
(3.)劉銘傳很暴躁,劉是一個很急躁的人,同時又體弱多病,光緒十一年(1884)年,議事常常氣到吐血,他在政策考量上,也沒有全方位的去分析台灣的局勢,另外,奕譞死後,原本就焦急的劉銘傳也不得不加速自己的改革,但也帶來了諸多毛病。

2.邵友濂

邵友濂(1840年-1901年)

由於前輩的急躁,讓新上任的邵友濂開始進行對新政的一番修正:
(1.)他放棄了開山撫番,由於官民合作已經淪為新形態的開發運動,邵友濂一上台也縮減了撫肯的規模。
(2.)他以台北做為台灣建省後的「省會」,也是台北地區地位超越南部的證明之一。
(3.)邵友濂裁撤了一些台北地區的部局,如清理街道局,煤油局,伐木局等,以及電燈,西學堂與番學堂等,被邵所廢棄。
(4.)停修鐵路,這點有爭議,由於劉銘傳所興建之鐵路,雖由外國工程師負責,但是實際上建設由毫無經驗的士兵修建,使得鐵路相當不平整,路線坍塌,乃至於受賄賂,刻意繞道,邵友濂因此也因費用龐大,而停修之。

邵友濂縮減新政的目的,主要有清朝的財政已經難以負荷這麼多新東西,更何況內地財政要好過台灣,也沒有如此大興改革,而邵友濂本人屬於保守派,做事拘謹,在中法戰爭之際,法國要求清朝賠款50萬兩,台灣當局拿不出銀兩,邵友濂便建議劉銘傳趁著法國代表巴德諾剛好下台,要求法方下降賠款金額,並將這些錢拿來保護商路,並將劉銘傳任內所購買的兩艘戰艦,加斯(Cass),斯美(Smith,史密斯)賣回,以節省購船的經商歲虧,淡李鴻章與盛軒懷的不諒解,才打消這一想法,可以看出邵友濂的謹慎個性。

劉銘傳去職後,清朝已經對台灣有心灰意冷的感覺,劉去職後,原本廣東每年四十四萬兩的撥款也尬然而止,使得台灣的財政狀況產生負面影響,加上劉銘傳所開徵的新稅賦,包括釐金跟丈量土地,土地稅的沉重使得農民紛紛逃離農地,導致稅收下降,原先的改革也沒辦法繼續,邵友濂在台期間,常常生病,光緒十七年(1891年),邵友濂甚至兩個月無法辦公。即便如此,邵友濂任內政績也不遜於諸位前輩:
(1.)整頓吏治,邵友濂以台地需要以重賞才能得死力,上奏朝廷,按異常勞績請獎,有點像當今的公務人員之專案考績,獎勵有功的官員,同時邵友濂本人也常巡視全台,監察各地官員品行。
(2.)新的政治區劃,邵建立了鹿港分防縣城、以及南雅廳同知(在板橋),強化當地治安。
(3.)文教振興,邵開始修台灣的省志,雖然其中只有苗栗縣修好,其他文本仍有其參考價值。
(4.)司法與財政,司法上,邵友濂減少了肉刑的實施,以體恤民命,並縮減各地不必要的建設,以節省財源。
(5.)友好外國,邵友濂任內要求屬下對於國外遇難船隻秉持著救援精神,光緒十八年(1892年),著名的馬戲團 Woodyeen's Circus 來到了台北公演,漢人看習慣了露天不收錢的戲,馬戲團的收費使他們厭煩,想要看霸王戲,此時邵友濂派兵維持秩序,才讓公演順利,同年一艘英國船隻 Bokhara 與挪威船 Normand 號在姑婆嶼、將軍澳觸礁,澎湖通判文鳳也積極打撈生還者與屍體,年底又有日本船於恆春遇難,也受到了台灣的妥善照顧。
(6.)其他: 包括整頓軍紀、加強訓練、擴大機器局等。

3.改革的停滯


台灣的新政,從劉銘傳方有起色,至邵友濂,已經出現了財務拮据與當局不支持的問題,此時已經距離割讓台灣1895年已經不遠,清朝對於台灣的建設已經到了極限,而來台官員雖然盡心盡力,然而迫於手段與現狀的不足,讓台灣的現代化建設只能說是曇花一現,台灣真正要達到近代化水平,仍須要到日本統治時代。


創作回應

多多綠二代目
行政學相關文章,讚
2020-06-19 23:55:30
御安鴨·摸頭害鴨哭
來台灣表演的馬戲團,還需要軍隊維持秩序,民眾才會乖乖付錢...
我好像知道了,台灣沒有經過日本統治素質會低落到什麼地步了
2020-06-20 06:24:00
時風星翼
歷史迷給推
2020-06-23 09:34:22
蘇貞慘
御安鴨·摸頭害鴨哭 想多了台灣素質是光復才真正改善 日本人是高壓統治就算是偷東西是要砍手指
2022-04-27 02:11:21
蘇貞慘
台灣真正要達到近代化工業水平 得等到中華民國時期 日據時代基本還是落後的農業社會 最多輕工業有而已
2022-04-27 02:12:28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