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思考筆記:鄭、清到底算不算殖民政權?

季陶產瑞穗鮮乳 | 2022-07-14 14:16:51 | 巴幣 12 | 人氣 343

  主流台灣史論述中,荷蘭、日本無庸置疑的屬於殖民者,明鄭、清則屬於非殖民政權。對於鄭氏與清帝國統治是否屬於殖民行為的討論從未少過,但多屬於意識形態的角力而少有學術討論。

  姑且不論中國政權是否對台灣具「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固有主權」之類的鬼東西,殖民除了在政治上的意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種經濟模式。且殖民行為並不限於現代定義的「殖民主義」,還有早期城邦文明都經歷過的擴張殖民。總體而言,殖民的定義包括但不限於:母國人口的移居與文化移植、明確的殖民者、與母國的產業分工(通常是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分工)、以優勢武力推進、有目的性地取得當地特有資源等等。

  定義出「殖民行為」再檢視中國政權於台灣的發展,明鄭顯然具備除了母國產業分工外的所有殖民行為──事實上,從台灣輸出原物料並透過「五商」交換加工品,也可視為一種與殖民母國的產業分工。當然,鄭氏政權看似沒有殖民母國,因為中國本土幾乎都被清征服了,但別忘記不是沒有殖民國家本土淪陷而逃亡殖民地的例子,如拿破崙戰爭期間的葡萄牙或更近代的荷蘭。鄭氏在台灣的經濟結構除了本身的海商體系,還繼承部份荷蘭在台灣的經濟模式,而沒人會否認這個經濟模式是「殖民式」。在這種情況下,與其討論鄭氏是否為殖民政權,不如將問題改為「為何鄭氏不是殖民者」。

  清帝國的狀況比明鄭複雜許多。清對台灣的態度,在統治初期明顯屬於消極的「為防台而治台」,人口移居縮限不少。不同於明鄭,清朝在統治早期很少主動以武力擴張在台灣的控制區,大多是漢人移居者自行與原住民爭奪土地,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才主動以武力入侵原住民領域以建立交通路線、奪取土地種植茶、樟腦這類經濟作物(所謂的「開山撫番」)。

  將清治視作殖民統治的問題在於,台灣是清朝「本土」的一部分,「清朝殖民台灣」就跟「日本殖民北海道」一樣奇怪(但坦白講,其實並不奇怪)。再來,清治台灣並沒有明確的殖民者與被殖民者,與漢人相比平埔族數量過少。平埔族社會最初與漢人社會平行,直到被漢人吸收、同化後失去自己的社會系統,但也不能保證漢人社會的領導階層沒有被同化的平埔族或者具平埔族血統的漢人,尤其台灣早期漢人社會中,漢人男性與平埔族女性通婚並不罕見。這吸收與同化的過程,同義於漢人聚落向原住民領域推進,並把平埔族邊緣化,而這是否建立了某種隱性的階層體制?漢人對原住民懷有歧視甚至是「獸化」是肯定的,否則不會有「番膏」這種極端現象。

  台灣與中國大陸間的貿易倒能明顯看出兩地的分工關係。在早期,台灣以輸出米、糖、鹿皮為大宗,這三項從荷蘭統治時期出現的「殖民貿易品」到了明鄭、清治前期也沒太大改變。漢人濫捕導致台灣梅花鹿瀕臨絕種及日本鹿皮需求下降是鹿產品消失的原因。從方豪(1910-1980)整理的清末郊商貿易貨品表中可以觀察到,台灣移入大陸工業產品,並移出農產品與經濟作物,簡直就是典型的殖民地貿易。但是,中國境內本來就有龐大的糧食貿易網絡,在江南以運河進行,以輸出糧食交換輕工業產品。顯然江南並不是清朝的殖民地,從這觀點看糧食貿易只是正常的國內區域分工,同樣的觀念可套用在海峽兩岸的郊商貿易。
 
  漢人在台灣「開墾」、「拓殖」的行為可以說是自發性而非由政府(官方)主導進行。早期清政府都在漢人後面追著他們的腳步設行政區、派官吏治理,且多數軍事行動、部屬都是針對漢人而非原住民。番界的存在就是清政府不希望漢人過度推進造成麻煩的表現,某方面來講是「反帝國主義」的行為(直到十九世紀「開山撫番」為止)。這點出台灣開發的特殊性:由下而上的「開墾、拓殖或殖民」行為。漢人的推進有時十分有組織性,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吳沙在宜蘭的開墾(或者殖民,許多著作在此事件使用殖民一詞)。那麼由下而發的殖民能不能讓這段歷史時代成為殖民時期?還是殖民一定得由政權主導?

創作回應

cheeasee
定義我就有問題了,我覺得剝奪資源並不以當地發展為目的統治才是殖民。鄭氏因為流亡台灣所以賺來的錢會留在台灣,相反巴達維亞總督更看重南亞貿易,因此要求台灣長官把賺來的日本白銀跟中國黃金送往南亞,且荷蘭對台建設止於城堡,與為了養活軍隊開墾農地的鄭氏大不同。日本在皇民化以前也是剝奪台灣資源,建設都以方便剝奪為主,光是教育小學校與公學校的歧視政策就不用多說了吧
2022-07-22 01:59:57
季陶產瑞穗鮮乳
  幾乎不存在「剝奪資源並不以當地發展為目的統治」的殖民地。舉個例子,英國人自詡為印度的「文明開化者」與「進步推動者」,到現在還是有英國學者持這種觀點,例如尼爾·佛格森在某些著作有時「不經意的」表示這種觀點。這種看似荒謬的殖民史觀立基於英國於印度建設的事實。從邏輯上來看,剝削資源幾乎都會讓當地發展,而發展幾乎都伴隨著剝削(用較馬克思主義的方式來定義「剝削」的話)。

  另一個反例,英屬北美,到美國獨立後幾十年內生產方式與建設模式並沒有太大改變。如果拿你的觀點作為「殖民」的定義,那結論要嘛是英國人從頭到尾沒殖民北美,要嘛是美國人用英國人的方式殖民自己。

  所以回過頭來,我把殖民定義成一種「經濟模式」。重點在於母國與殖民地之間的分工,以及確立「殖民地為母國服務」的概念。因為這種定義能涵括我能想到絕大多數公認為殖民地的形式,從古典殖民到近代殖民皆然。
2022-07-22 02:39:54
季陶產瑞穗鮮乳
然後再來講鄭氏跟日本。首先,鄭氏的錢並沒有全在台灣,大多是流動資產,且有相當一部份掌握在「五商」手裡(這就是為啥鄭經發瘋砍人把五商搞走之後元氣大傷)。這些錢最終都用在中國打仗,而不是台灣。

  再來,鄭氏的錢放在台灣不外乎是:1.靜態資產 2.蓋防禦工事 3.發薪水給士兵 4.做生意 5.種田。2、3、4跟荷蘭一樣,種田的部分荷蘭也有種,不過他是招中國勞工種,鄭氏則是叫自己的士兵種(某方面看來跟荷蘭有八成像),雙方都有開墾農田,也都有水利設施(詳閱陳鴻圖老師的《台灣水利史》)。

  如果一群人跑到一個新地方種田自給自足不算殖民,那鄭氏看似不是殖民政權。但別忘了,台灣從來不是新地方,這裡有原住民,而鄭氏對待原住民比荷蘭人更糟。荷蘭起碼基於宗教幫原住民搞教育、做文字,鄭氏除了極少數例子外根本沒對原住民做什麼好事。至於武裝衝突,跟荷蘭差不多。
2022-07-22 02:54:02
季陶產瑞穗鮮乳
最後來講日本。討論日本在這裡意義其實不大(哪個白癡會反對他是殖民政權),但你提到殖民政權的特徵之一:被殖民者的差別待遇。從這點思考,VOC是荷蘭殖民台灣+原住民、鄭是漢人殖民台灣+原住民、清是滿+漢殖民台灣+原住民、日本是殖民台灣+漢人+原住民。

  其實爭議最大的是清朝,但你沒提到。我繼續用你的話分析:日本「建設都以方便剝奪為主」。清朝有沒有呢?一個詞,「開山撫番」,其中有許多道路建設都是為山區的樟腦利益。至於劉銘傳的鐵路則否,因為就他的思考邏輯這是「自強運動」的一部份。
2022-07-22 03:03:29
cheeasee
了解,你說的很有道理,昨天睡覺前看的,就直覺性的提出問題,今天想了半個小時,我覺得你的定義沒問題。不過就你的定義來看,如果除去「明確的殖民者」美國對全世界或是各國的核心文化對國內其他地方的弱勢文化(例如農產區)也能稱作殖民吧;我這樣一想就發現「殖民」一詞似乎是弱勢的文明如此稱呼強勢文明的文明,也就是說如果覺得我跟你是一國的就不會覺得自己被「殖民」,如果把這樣的邏輯套到台灣漢人身上,大多數台灣人不覺得鄭清時期是殖民顯然可以得到解答,因為同是漢文明。
2022-07-22 13:41:48
季陶產瑞穗鮮乳
這個問題又有點複雜。殖民是歐洲發明的詞,中國雖然一直有在幹類似的事但是用更正面的方式形容它,而且沒有單一的對應詞。如果把中文裡非翻譯的詞找出來對應「殖民」這個概念,那大概是「征服」+「討伐」+「開墾」+「教化」這四個詞的混和體。所以漢人,或者說中國人,之所以沒有殖民者的意識,是因為漢文化裡沒有殖民的概念,而他們會用這四個詞來形容「殖民行為」。

  所以,對漢文化來說殖民是四個超正面詞涵,西方人帶來「殖民」則是邪惡的。這又強化了漢文化的非殖民意識,一來就像上面講的,他們沒有殖民者意識;二來,如果中華也幹過邪惡蠻夷做過的事,那和他們有甚麼不同?豈有此理!

  我的結論是:台灣漢人(其實是整個漢文化)之所以否認自己有殖民過任何地方,包括台灣,是因為漢文化沒有「殖民」這個詞,用許多不同但正面的方式形容這個概念。即使認知到殖民為何物,也會排斥將自己的歷史行為放進這個框架,因為會危害中國於19、20世紀作為殖民主義受害者的史觀,以及於台灣的「正當性」。再來,台灣的漢人打從骨子裡不在乎原住民,這點可以從日治時期的「文化抵抗」裡看到,對漢人來講,台灣文化是台灣漢人文化,原住民完全被忽視了——而既然在歷史書寫裡不存在受害者,那就不存在加害者,或者說殖民者。
2022-07-22 14:31:45
季陶產瑞穗鮮乳
「殖民」一詞似乎是弱勢的文明如此稱呼強勢文明的文明

  這點你要回過頭去想幾件事。首先,殖民還包括古典時代的殖民,這通常是本國人口的移動,不過當然把現代殖民跟古典殖民混為一談不是明智的方式。再來,英屬北美,不列顛人、北美人都屬於同個文明與文化,殖民在這裡是明確的概念,並不是在強–弱關係形成後才出現,他們在殖民前就知道自己是去殖民。

  然後你有掌握到殖民理論發展上的一個困境,當你用經濟視角切入殖民時,很容易發現國家似乎在殖民自己,或者所有區域分工都是一種殖民。這點有一個概念可以解決,所有殖民建設都必須在「殖民地的範圍內」有利可圖,反過來講如果得用整個國家預算來養服務性建設,那就不算殖民地。

  例如,開山撫番預期能透過透過樟腦、新茶園、掌握東部回收成本,所以是殖民建設;現代台灣山上那堆路跟橋花了好幾億,目的在於服務而非營利,因此是本國的基礎建設。用這個方式可以檢查殖民性質的強度。

  不過當然這判斷方式並不絕對,到處都能找到國家把剩餘人口、勞動力派去做建設的例子,不乏存在於殖民地,例如北海道用網走的犯人去開路,這個時候乍看沒有回收資金的打算或目的性。
2022-07-22 14:49:36
cheeasee
我覺得你的結論偏了,你的思考問題點不是在「台灣為何會把荷蘭、日本當作殖民政權而鄭清政權則否」嗎?我認為台灣目前主流是漢文化,荷日時期漢人在台灣也受殖民,所以現今台灣的漢政權與其人民將荷日占領稱為殖民;如果今天台灣主流是原住民文化或是台灣在二戰後獨立建國,那也許荷鄭日清政權都會稱其為殖民政權。我認為主要是這個國家的自我認同
2022-07-22 15:01:38
季陶產瑞穗鮮乳
講一下這篇廢文緣起好了,應該能讓你知道我為啥會做出那種結論。

  大概兩、三年前,我在替科技部計畫找題目,剛好讀完《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想做台灣殖民問題。結果教授叫我別碰,太敏感。

  這位教授(姓名保密)非常獨,他叫我別碰讓我嚇了一大跳,反而讓我想了一堆這方面的問題:為什麼敏感?為什麼不能做?為甚麼他會叫我別碰?為什麼沒人做過?為什麼台灣史不把鄭、清納入殖民政權之列?

  最後我把問題濃縮成兩個。第一,用客觀的經濟史角度觀察,鄭、清是殖民政權嗎?第二,如果是,為何台灣人不把他們當成殖民政權?結果就是這篇廢文還有我回的那幾坨東西。

  會扯到中國,是因為現代台灣漢人的認同是日治時期漢人文化與國民黨移植的中華思想混和之後代,後者得納入中國思考。荷、日的殖民色彩被強調也是KMT時代的事,這種與鄭清對比的敘事目的強烈。台灣整整三代是受這種教育長大的,大多也接受這種思想。詮釋台灣殖民問題與現代觀點不只要研究經濟結構,還得同時兼顧台灣、中國的觀念史與史觀。
2022-07-22 15:31:25
cheeasee
判斷是不是殖民地這點不就又回到我一開始的主張「剝奪資源並不以當地發展為目的統治」可是現今的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美國政府在此大肆開採天然資源,卻連基本的警察配置都不完整,阿拉斯加的美國人卻不會認為美國在殖民阿拉斯加。英國一開始與澳、加、美三個殖民地的白人通稱為「同胞」吧。我還有些思緒沒釐清,不過我要工作了,晚點有空繼續看
2022-07-22 15:13:46
季陶產瑞穗鮮乳
不太一樣,殖民地剝削資源「會」有當地發展與建設,只是殖民地得償還這些建設。

阿拉斯加挖到石油的十年前就在當地居民公投下建州了,所以沒有殖民地問題。美國行政架構對於殖民地和本國有區分,殖民地一般是「非建制領地」,建州就不可能是殖民地了,在參眾兩院有席次跟總統選舉人票。
2022-07-22 15:40:14
cheeasee
那麼以前的歐洲國家會無償的建設落後地區嗎?

說不定教授要你不要研究不是說不能研究,是擔心你也許會跟很多大中國思想的教授關係變差。

我倒是覺得問題一跟二參雜在一起思考變的很複雜,如果分開來變成兩個主題講顯然就好懂些,甚至如果你直接問我第二個問題我應該能毫不猶豫地回答你,因為第二個問題我早就有解答,只是我是循著袁世凱為什麼成了國賊而發現。
2022-07-22 22:31:43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