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封建歐洲該如何生活-農民與市民

帝國人 | 2019-12-28 17:04:43 | 巴幣 2382 | 人氣 2957


一、封建制度下的生活

(一、)封建莊園

一個典型的中世紀莊園

1.莊園

       在征服者威廉(Whiliam I of Normandy)征服整個英格蘭後,所有英格蘭理當歸於英王所有,但威廉入主仰賴了法國與佛蘭德斯的貴族相助,所以威廉將將原本屬於盎格魯貴族的土地分配給了自己的親信與大陸貴族,這些貴族擁有莊園並在十三世紀時發展到頂點,除了我在諾曼人與英格蘭的篇章中有提到外,一般的莊園有常工與特工,在東英格蘭與肯特郡農夫通常是自由的,而其他部分則以農奴經濟為主。

       領主是莊園的主人,但他通常不住在農莊中,莊園是一個平坦的開放田地,並以放牧的形式來養牛羊,一個村子通常有三百人。農社(Tithing Group)是管理的基本單位,佃農向領主宣誓效忠,如同其他封建制度底下的階級一般,佃戶種類繁多,最自由的是自由人,他們只有繳納錢租的義務,自由人只佔了莊園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農奴不可以離開所屬的莊園,沒有領主同意不得結婚,犯罪則需要向領主主持的莊園法庭審訊,農奴的土地由高到低分別有30,15,5英畝,最低的僱工則沒有地,土地約多義務越多,其中常工工作時間9~8月每周勞動三天,特工9~8月收割農作物24天。如同騎士與貴族,農奴死亡或繼承時都需要繳納一筆贖金給領主,他們在領主的磨房工作、烤麵包,在領主的地耕作,這些是領主的財產,他們必須繳納相對應的金錢。

在管理農事上,領主仰賴監守官(Bailiff)來處理莊園的行政事務,農民犯罪上訴均在莊園法庭內審理,而另一個重要職員則是管家(Reeve),由農民一年一次選舉,負責督促農民的工作與監度不守法的農奴。


2.農作與食物

農民大概會吃的食物

以一年的天數來說,一個農奴的生活大概可以劃分為下列活動。

一月: 將肥料與石灰泥灑在田上
二月~三月: 犁田鬆土
四月: 再度耕田,並灑入種子
五月: 農奴們在菜園工作,主要是檢查鳥類的啃食與摘除雜草
六月: 用大鐮刀收割稻草
七月: 再次犁地
八月: 作物成熟,收割

       農田的播種是用手,農夫將種子吊在脖子上的籃子中,播種後農夫會頻繁的犁地以避免鳥類啃食種子,在收割作物時,以五個男人一組,四個人收割,一個人綑綁,秋天時要最後一次犁地,準備種植冬季作物。人民的主食多半是小麥、燕麥、裸麥,農婦也一樣忙碌,她們種植蔬菜,製作奶酪,釀麥酒,織絨線。一個擁有三十英畝地的農奴可以拿到六十八蒲式耳的小麥,九十五蒲式耳的大麥,七十蒲式耳的燕麥。這些作物小麥販售出去,將出售的錢繳給地主作田租,大麥與燕麥釀酒作麵包,農夫很少吃肉,只有特殊場合與節慶才有醃肉(雞牛)與燻豬肉,一個農夫的餐點大約是 :

早餐: 一大塊麵包與淡麥酒
中餐: 一塊臭哄哄的乳酪與麵包
晚餐: 晚餐比較豐盛,有一碗濃豆湯,麵包,乳酪與麥酒


二、城市下的生活

(一、)城市

狹窄的通道是中世紀城市的特點

       農奴的生活顯然不比城市的居民要來的好,所以很多不堪封建義務的農奴們都會趁隙逃跑到市鎮,在該市鎮住上一年又一天,就可以免除封建義務,逃到市鎮的農奴往往成為了基爾特的一份子,基爾特(Guild),也就是工會,基爾特是個在城市專門針對某一個職業或產業形成的工會,包含鞋匠、鐵匠、馬匹商人等,中世紀的商店規模很小,一個小商店大約只有六呎寬,工匠們不會有存貨,絕大多數的貨品都是接單後製作,基爾特作為商業工會,也嚴格規定各個產業的生產與品質標準,並以學徒制的形式來限制經營的人數,一個工匠沒有基爾特的認可則不可以在城市內工作,在英格蘭最大的基爾特是布料商,布料需要以水力來進行布質的細緻化,所以一些靠近河岸的城市布料業特別興旺,比如倫敦,十三世紀末倫敦已經有了接近一百多個市鎮。

       市鎮的財富增加後,市民希望以城牆保衛自身,築城的費用很高,所以通常是一個小城一個小城的建立,並用城牆連接在一塊,所以中世紀的市鎮街道很小,火災也經常發生,1189年倫敦地方長官就規定建屋必須用瓦塊,市鎮的疾病問題也很棘手,居民常常直接把穢物扔到街頭上,市鎮是個熱鬧的地方,許多各方的商人都會雲集於此,膾子手與傭兵們在酒館裡談笑風生,貴族與教士雖然鄙視商人唯利是圖的個性,但又難以抗拒他的財貨,商業發達下猶太人也很多,在金雀花的亨利二世下猶太人經商十分活躍,他們以放高利貸與借款、商業為生,但其財產又常常是國王力圖掠奪的對象,約翰王與亨利三世治理下猶太人財產常常被充公,銀行家出現後,1290年艾德華一世就逐出了猶太人,由義大利的銀行家們所取代。

衰小的猶太人

(二、)大學

       中世紀的大學與現今的大學其實頗為相似,但仍有不同之處,比如大學沒有學生團體,沒有體育,沒有董事會,大學其實上就是一個文藝老師們的基爾特,也就是一個學生要到一個基爾特繳費拿學位,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學徒制度,1190年時,牛津的基爾特誕生,但這時的牛津大學很窮,還常常受到市民的侵擾,到了1300年左右才獲得了特權,這時的牛津大學有了大約1300名老師與學生,校長負責頒布所有的學位,也有訓導主任來負責學生的品性。這時的學科一共有四科,分別是文藝、法律、醫學、神學,十三世紀的牛津以非常注重教育的道明會與方濟會教士的學者來擔任牛津教師,很多知名的學者(寫在我前一篇的十三世紀的英國教會)誕生於此。

中世紀的大學授課,其中以神學為大宗

       學生的年齡大約14~21歲,他們上大學的目的是為了求職(跟我們一樣ㄇ),其中有五分之四的學生以後都會是教士,優秀者會當上主教,其他則是醫生、律師、修道院士,學生有四種類型:

1.窮學生: 窮學生顧名思義就是窮,他們出身大多是貧窮的市民或著得不到家裡補貼者,他們往往是半工半讀,一邊為他人抄寫經書與勞作來賺取學費,他們甚至買不起自己要用的書。

2.富學生: 與窮學生相反,他們有足夠的資金買書,甚至有自己專門的房間,並有蠟燭來照明,除此之外還有更華麗的學生服。

3.懶學生: 懶學生是幾乎一輩子都畢不了業的學生,除了每次過不了一位老師的課程後就換一位老師外,他們還常常是酒館打架泡妞非禮別人,1354年甚至因為一次啤酒很酸就跟老闆打得天昏地暗,暴動持續了一星期,63個學者死亡

4.笨學生: 就是......笨。

       為了取得學位,學生必須研讀大概六年的七門文藝科目,最初是修文法、修辭學與邏輯,並以亞里斯多德的希臘邏輯為主,三科讀完則可以拿到文藝學士學位,之後則繼續研讀算數、幾何、天文、音樂才能拿碩士,有碩士之後還可以繼續研讀民法、天主教教會法典、醫學、哲學與神學,但大多數學生都念不完,而八年的課程更是很少人達成。

       而上課的指定教材包含了亞里斯多德的邏輯著作,民法的「類編 Digest」,宗教的「決定 Decretum」,神學的「語句 Sentences」,哲學的「如此而已 Sic et Non」等書。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反映了東方翻譯回來的希臘注作的興盛,最著名的學者如湯瑪斯亞奎納(Thomas Aquinas)試圖平衡神學與理性,他的著作《神學大全 Summa Theologiae》就是一個例子,但是這個例子對於保守的教會來說太超前了,在1277年牛津禁止了阿奎納的著作,許多人也批評他的著作,比如方濟會的史考特斯(John Scotus),他便認為理性根本無法了解上帝,但是不管如何,亞奎納的著作已經傳播了出去,也成為了大學耳熟能詳的著作。

參考文章
Wilson,David Harris,Prall Stuart的《A History of England》
賈士蘅的《英國史》
Barbara w. Tuchman的《遠方之鏡:動盪不安的十四世紀》


創作回應

惑言
……居民常常直接把穢物扔到接(街)頭上……
2019-12-30 12:46:58
帝國人
謝謝指正
2019-12-30 12:51:34
愛德莉雅.萊茵斯提爾
要在那樣的時代中活下來,真的不容易啊。(´• ω •ˋ)
2020-05-25 16:33:14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