佬...
我又來ㄌ,不免俗地先上個人權圖:
2ㄏ,掉了一個科目。
趕快進入正題8
■必修──機率 (英文授課) ──謝秉均
£教了什麼£
老師用公告的課本當作基礎自己編的講義
高中機率的延伸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random variables, bivariant normal, covariance, Hoeffdings, WLLN, SLLN, central limit theorem.
$先備知識$
1. An undergraduate-level understanding of calculus is assumed
2. Programming skills in a high-level language (e.g. python or MATLAB)
◆上課方式◆
只能夠實體上課,老師會透過平板投影,並在平板上教學。
▼評分方式▼
Homeworks: 40% (including written and programming tasks)
這學期作業有early bird, 在指定時限前(通常是作業截止前一天)繳交作業可以多拿15%的bonus, 作業原始成績有時候會超過100分。
Midterm: 30%
Final Exam: 30%
最終得分:A+ (91.32 -> 93.32)
¥其他¥
這學期起伏最大的一科,雖然考試能夠帶大抄,但期中前因為營隊剛結束沒多久還沒收心,意識到期中考快要到了,準備開始讀書的時候才發現其他科目同時壓下來差點壓得喘不過氣,結果這科是期中考最後第二科所以把他排得比較後面,然後又因為想說機率上課都聽得懂8成,把考古拖到考前一天才開始寫,直接炸裂只拿了58,比平均低了4分吧,變得跟線代一樣慘,甚至還在認真考慮要不要退選,不過退選就要大四才能再來了不然會直接撞爛大三下的必修,所以就咬牙硬撐,幸好期末考了90,期末考的成績直接衝到班上前5%左右,又靠作業的bonus直接拉回來,真的可喜可賀。
至於老師的部分,除了有時候會上課晚個5~10分鐘才進來教室,又常常偷走幾分鐘的下課時間以外,老師人真的非常好,每次上課剛開始的時候都會說一些機率在實際應用上的例子,雖然我都沒有在聽。
雖然是英文授課但是講的英文非常順暢,聽的完全沒有障礙,真的很推,老師也非常鼓勵同學中間下課去問問題,常常看到中場休息的時候老師前面排了好幾個人要問,不過可能是英文聽不太懂可以要老師用中文再解釋一次啦(?。
話說,看到是非題如果有給hint通常都是錯的,直接想要怎麼舉反例或是證明他是錯的就好,考完期末考才發現這點有夠好笑。
■必修──演算法概論──施仁忠
£教了什麼£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3rd Ed., MIT Press, by Cormen, Leiserson, Rivest, and Stein.
- 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 Asymptotics and Mathematical Basics
- Divide and Conquer
- Recurrences and Summations
- Randomized Quicksort
- Median and Order Statistics
- Sorting in Linear Time
- Search and Hash Tables
- Red-Black Trees
- Dynamic Programming
- Greedy Algorithms
$先備知識$
資料結構與物件導向程式設計
◆上課方式◆
實體上課
第三節課非同步預錄課程
▼評分方式▼
Mid-term Exam 30%
Final Exam 30%
Programming Assignments & Exercises 40%
最終得分:A+
¥其他¥
施仁忠的演算法真的超級水,期中期末只要把考古刷完就可以上了,根本不需要聽他上課= =,老師上課也很無聊,通常去的人都在底下做自己的事。如果期中期末會怕就把課本題目看一看,網路上隨便搜都有解答。今年期中考至少還有出沒有在考古上的(雖然也是課本題目),但是期末考跟109年完全一樣,整張考卷不同的地方就只有把109年改成111年。
不過缺點就是沒有好好訓練,之後要還債了。
■選修──資料庫系統概論 (英文授課) ──曾意儒
£教了什麼£
- Relational Model
- Postgre SQL語法
- E-R model
- Normalization
- Storage
- Indexing
- Query Processing
$先備知識$
程式基礎
◆上課方式◆
線上實體同步進行,課堂到一個段落會有Quiz
第三節非同步是觀看 AWS 平台指定的課程
▼評分方式▼
100 points = 20% midterm + 20% final exam + 20% final project + 20% homework + 10% quiz in the class + 10% course engagement
最終得分:A (88.8)
¥其他¥
老師上課不會很無聊,建議要去現場聽,因為Quiz很頻繁(大概有20多次),如果沒寫完舉手老師會給多的時間,不過Quiz有9成9都是google複製貼上就有答案了,所以到後面就變成複製貼上搜尋大賽(?),但是就算錯個一兩題也沒差,拿滿很簡單,會把爛的好幾次成績不算入,只要記得去考基本都可以拿滿。
期中班上集體成績爆炸,考SQL語法考的超級難,對剛接觸的新手真的非常不友善,幾乎沒有送分題,只有一開始的是非題跟選擇題可以多撈一些分數,雖然也沒有很送分啦...。
期末因為有考古所以大家成績直接衝超高,不知道有考古的我直接被送下去,如果有看到就能夠A+了ㄋ...,真的哭死。
至於作業的部分則是建資料庫跟利用PostgreSQL把資料調出來,之後會要求利用AWS RDS來建置資料庫,bonus則是要用lambda function來自動更新資料庫,不過上課都沒教要自己看AWS教學,懶得看得我直接不想管。
最後的final project是3~5人一組,雖然沒朋友也是能單幹啦,但是真的很累。我們這組透過一個組員另一堂課訓練出來的AI跟資料庫還有前端做結合寫出個APP,最後成績有94,還不算差啦。不過有同儕互評,要評組內跟別組的,期末考考完會超懶連評分都不想碰(?。
■選修──計算機網路概論──陳志成
£教了什麼£
physical layer, ethernet, LLC, security, wlan, ARQ, IP, TCP.
$先備知識$
無
◆上課方式◆
老師自編講義
先看之前錄好的影片,之後上課再去問問題,沒問題老師會再重新講該週進度
▼評分方式▼
四次考試各佔25% (不調分)
最終得分:A+ (95)
¥其他¥
因為要考四次所以常常考完過了3~4個禮拜就要再重新考試,會感覺一直都在考試,不過跟別的老師比雖然不會調分,但是沒有作業很爽,考試也能帶A4大抄,正反面都能用,所以每次要到考前我都會把所有練習習題解答跟考古答案都抄上去,甚至連講義都全部抄好抄滿,每次做個大抄都會花個6小時起跳,有夠累。遇到考古題就直接抄上去就好,但是考古大概只佔8成而已,還是要把影片看熟。
不過真的要抱怨一下大助,是所有助教裡面改最嚴也是最難要分的,常常只是因為沒有寫到關鍵字或是寫的沒有很詳細就會整題沒分數(雖然一題也才2~4分),到後面都只好當成作文大賽把大抄上有關的東西都抄上去,不然真的會被扣光光。
至於考試成績的部分,雖然每次都佔25%,但是每次考試會有機會出bonus(我們這次是第三次和第四次考試有考前面出過的),只要出了之前考過的就一定是前幾次考卷上的內容,不會再從題庫調題目出來,所以每次考完最好加減把自己錯的題目問到要寫啥關鍵字才能拿滿比較好,順便記一下考過什麼以便之後大抄可以做上去。
■選修──圖形理論導論──李毅郎
£教了什麼£
1. "Graph theory: An introduction to proofs, algorithms, and applications", Karin R. Saoub, CRC press , 1st Ed., 2021
2. "Grap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by Jonathan L. Gross and Jay Yellen, Second Edition. Publisher: Chapman & Hall/CRC
- Graph models, terminology, and proofs
1.1 Tournaments
1.2 Introduction to Graph Models and Terminology
1.3 Matrix Representation
1.4 Proof Techniques
1.5 Degree Sequence
1.6 Tournaments Revisite - Graph routes
2.1 Eulerian Circuits
2.2 Hamiltonian Cycles
2.3 Shortest Paths - Trees
3.1 Spanning Trees
3.2 Tree Properties
3.3 Rooted Trees
3.4 Additional Applications - Connectivity and flow
4.1 Connectivity Measures
4.2 Connectivity and Paths
4.3 Network Flow - Matching
5.1 Matching in Bipartite Graphs
5.2 Matching in General Graphs
5.3 Stable Matching - Graph coloring
6.1 Four Color Theorem
6.2 Vertex Coloring
6.3 Edge Coloring - Planarity
7.1 Kuratowski's Theorem
$先備知識$
離散數學、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上課方式◆
線上上課 ( Teams ) 以及第三節非同步預錄課程
▼評分方式▼
1. Program assignment: 50%
2. Test: 50% (考兩次,好的佔30%,壞的佔20%)
最終得分:A+ (91.5 -> 94)
¥其他¥
老師上課其實還蠻不錯的,講解的不會到很差,但是會很想睡覺,所以我每次都把影片積到考試前兩週再一次看完就是了,不過loading會變超大= =,請謹慎模仿(?。
作業的部分則是每次出3題,在OJ上面寫,每次滿分100分,總共出5次作業。但是到後面作業的難度,如果不是打競程的卡個1天2天是家常便飯,而且作業通常都是就算有上課沒上課都寫不出來的那種,寫到後面常常跑去Geeksforgeeks把寫好的模板抄下來自己小改一下再丟上去,不然真的會死人,我真的好爛。
至於期中期末考就是考上課內容,雖然後面的Theorem非常複雜,可能一個Theorem就會橫跨(?)好幾頁PPT,但是其實不用把證明過程完全記下來,只要把老師在上課有特別提到(ex. 拿起筆開始畫圖講解),或是特別醜的圖(一看就知道是老師自己做PPT的時候畫上去的)的那個部分證明讀的很熟就好,基本上不會考得太差(期中100期末94)。
題外話,其實原始成績91.5是因為期末算了考試成績跟作業成績發現已經能拿A+了,所以沒有把最後一次作業的100%拿滿,只拿了30%,所以如果我有狠下心來把最後一次作業寫完的話應該會有98.5,但是想不出來加上我就爛所以就放推了
。

■大學部修研究所課程──會計學 (英文授課) ──蔡璧徽
£教了什麼£
自編講義
Accounting Recording Process
1. Income Statement
2.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3. Statement of Retained Earnings
4. Accounting Cycle
Corporate Accounting
1. Receivable
2. Long-term Asset
Accounting of Asset
1. Merchandising Transactions
2. Inventories
$先備知識$
無
◆上課方式◆
線上實體同步
▼評分方式▼
(1) Participation 課堂表現 15%
(2) Midterm and Final Exams 期中考、期末考 70%
(3) Assignments 作業5次 15%
最終得分:A+
¥其他¥
這堂課真的超級爽,只要記得填每週點名表單,單數雙數實體點名週要記得4點左右上線點名以外幾乎沒有loading,考試的東西只要考前一個禮拜自己讀就好,可以搭配上課貼的中文影片服用。
唯二的缺點就是如果線上上課耳朵會被老師的麥克風炸爛,有時候還有回音,非常痛苦,以及老師的英文會讓你生不如死。
■領域課程──國際政治經濟學──邱奕宏
£教了什麼£
1.國際政治經濟理論
2.全球貿易
3.全球金融與貨幣
4.全球製造
$先備知識$
無
◆上課方式◆
實體上課
▼評分方式▼
課堂參與及討論 (20%)
學期報告 (25%)
期中考 (30%)
分組報告 (本學期是模擬聯合國) (25%)
最終得分:A+
¥其他¥
本來想說大一上有上過這老師的課,所以知道這個老師人還不錯,不過這學期有點改觀。
因為知道期中考大概的考法跟知道之後會把PPT丟上E3,所以我完全沒有上課,都在讀下午的圖論導論的證明,笑死。
不過到學期後半段,老師感覺這學期都會慢半拍,像是說好禮拜一要丟的報告撰寫方式拖了快要一個禮拜才給,模擬聯合國有參考資料也很晚給,模擬聯合國提案的模板也很晚給,早鳥繳交的評語和成績也很晚給...之類的事情,雖然不是大事,但是寫到一個段落就因為很晚給的模板就要重新寫真的還蠻幹的,除此之外老師人還是不錯啦,上課方式可以看我大一上的那個心得。
話說這學期kahoot改成分組進行,記得如果有進行課堂參與要截圖存證明,不要像我們這組,這學期不知道為啥有一週參與成績被搞到,直接不見,跟助教說也被回要有紀錄才可以登記參與,有點小機車。
■外語──日文(三)──上條純惠
£教了什麼£
『新e世代日本語』2
1~7課
$先備知識$
日文(二)
◆上課方式◆
實體上課,會常常叫人念句子或是問答
▼評分方式▼
2次段考 ( 40%)
小考(20%)
平常成績(40%)
最終得分:A+ (93.6)
¥其他¥
這老師也是之前大一上日文(一)的老師,上課風格大概都沒有變,所以想知道詳情就看大一上那篇就好。
不過在上過別的老師的課以後,第二次上這個老師的課也發現了不足的地方,那就是他文法雖然會一直念,但是其實很少用中文講過,所以有時候沒有弄懂這個句子的文法意義是什麼就會根本不懂到底在念什麼,害我要再上網去查一下到底這句日文文法的中文意思是甚麼,不過下課也是可以問老師啦,但是老師的中文表達能力有限,所以有時候也是要稍微猜一下(?
話說這學期總共有拿到2次的kahoot加分吧,在一堆陷阱題跟網速lag的情況下拿到前三真的有夠刺激,話說做到後面有發現一開始幾乎都會出課本裡面的5~6個句子,還有最後幾題會是單字題,所以常常剛開始跟快結束在翻課本(?),至於中間出現的題目通常都是補充教材裡面的文章裡面的句子,如果有想要A kahoot加分的可以先把補充教材裡面的文章的所有助詞看熟。
■體育──健走與慢跑──江竹偉
£教了什麼£
跑步姿勢跟體能訓練動作之類的
$先備知識$
無
◆上課方式◆
沒下雨就在操場吹風吹到頭痛(?
一個禮拜健走一個禮拜慢跑
或是去到18尖山繞一圈回來
¥其他¥
聽說是新開的課,來寫個心得好了。
一開始有測個3000公尺,不過當時還有在跑步的習慣所以蠻輕輕鬆鬆的,現在應該會直接暴斃。
基本上就是每堂課記得要帶瑜珈墊過去做操,沒有的話老師也有,不過數量不多要跟別人一起共用,自己帶的話中間休息就能躺在上面滑手機,賺爛。
通常是做完操就看是要健走或是慢跑,通常是走西區或是跑環校一圈就能回去了。
如果有要去18尖山會特別講,就不要帶瑜珈墊了。
至於點名的部分是通常上課點一次就沒了,後半學期因為有次某人去18尖山,到清大後直接脫隊叫uber回交大的樣子就開始下課也要點名了(?
挖哩,又寫了2個多小時,有夠累= =。
這學期GPA直接大退步,從4.3退成4.259,不過登記是寫4.26啦ㄏㄏ,感覺這學期會有很多個4.3,我看應該是沒有卷了。
至於日記的部分是某次開始懶得寫就一直懶得寫了,之後也不知道會不會繼續寫,感覺是不會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