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冬型,夏型,以及沙漠植物的生理週期。

光山アキラやま | 2023-01-04 12:00:46 | 巴幣 10 | 人氣 279


栽培多肉植物時,第一個學習的重要概念是夏型與冬型。

夏型植物在夏季生長,通常喜歡高溫,生長季節需要乾熱濕熱交替循環的條件。
在台灣通常屬於容易栽培的品種。

冬型植物在冬季生長,通常喜歡低溫,生長季節需要濕冷的條件。
在台灣屬於難以栽培的品種。

冬型和夏型,第一個最明顯的差別就是時間限制。
台灣冬季很短,冬型能生長的時間短,必須要在有限的生長期限內把植物養胖養大,然後才能撐過不利生長的夏季。

限時任務當然比較難。這是大多數冬型植物栽培難度的源頭。

讓我們來看看幾個案例,首先是十二之卷,冬型的代表種。
他們在冬天會變得綠綠胖胖的,晶瑩剔透,對水分需求增加,快速生長,在夏天則會乾癟萎縮,顏色暗沉,不再長出新葉子。

然後是夏型的案例,大戟和仙人掌,在夏天他們會長高,長出新的刺,或者葉子,快速生長,插枝隨便都能發根。冬天則停止生長,不再長出新刺,無法發根,植株表面顏色稍微暗沉,沒看到生長紋。

在你學習了這些知識之後,你開始把他們應用到栽培上。
冬型原產地冬天下雨,所以在冬天澆水。
夏型原產地夏天下雨,所以在夏天澆水。
一切都很合理。
你可以模仿凱爾文爵士,宣布多肉植物界已經找到了大一統理論,沒有待解的大問題,接下來只剩下零碎的細節處理了。


直到你開始栽培熊童子和黑法師這兩個典型的冬型多肉,卻發現他們的原產地是夏天降雨的。
怎麼一回事????


因為植物才不是按照人類有限的理解能力,照著兩個模板演化適應出來的。
而是適應了有無限可能和無限種解決方案的現實環境。

一個比較不那麼後設的答案則是,因為他們需要低溫和夏季降雨。

他們的原產地,夏天溫度只有20幾度,生長季節是氣溫20度的潮濕時間。

在台灣符合這個條件的時間是冬天,而不是夏天,所以他們就被當成冬型了。

在比較寒冷的地區,像是北京或美國科羅拉多,就得把他們當成夏型來栽培。

因為他們被放到了和原產地差太多太多的環境,生長季節直接整個倒過來了。
台灣夏天太濕熱,必須強迫他休眠,然後逼他利用濕冷的冬天生長。(對他來說這樣不是濕冷,而是濕舒服~~)

更慘的是,因為他們在原產地不會長時間休眠,並沒有能儲存大量水分和養分度過惡劣天氣的機制,所以在台灣,夏天還是得澆水。

結果就是栽培難度直接翻倍。

另一個類似的按理是石頭玉,也是需要20度潮濕氣候生長的,在原產地是夏天,在台灣是冬天。

不過因為石頭玉有天生的休眠機制,所以在台灣可以強迫他在夏季休眠,完全不澆水來簡單度過夏天。
只要能蓋溫室保證乾燥,要渡夏並非難事。



如果把休眠週期也考慮進來,那就還能分出一類【機會主義】,機會主義植物只要條件適合就會馬上開始生長,並沒有內在的休眠週期。

以馬達加斯加來舉例,棒槌樹是夏型,冬季休眠,在原生地的冬天很乾冷,夏天很濕熱,有明顯的休眠週期循環。

但是亞龍木這類,只要溫度和水分足夠,就會長新葉子,也很容易因為冷,缺水,蟲害進入休眠。他高興就生長,不爽就掉葉子休眠,利用零碎時間生長。
原產地一整年都很乾熱,沒有明顯週期,他就是典型的機會主義夏型。

在冬天給瓶幹樹澆水,他也不會醒來(也許永遠也不會了,瓶幹樹痛恨冬季濕冷!)。但是給正在休眠的亞龍木澆水,如果氣溫夠他就會醒來開始生長。這就是普通型和機會主義的差別。

常見的機會主義夏型: 龍樹科,福桂樹,仙人掌。
(大部分夏型植物都是機會主義型,因為必定會休眠的夏型,需要冬季必定乾燥的氣候才會演化出來,而這種類型的沙漠不多。大部分夏型的原產地都是降雨不固定的沙漠,所以演化成機會主義者)

常見的機會主義冬型: 觀峰玉,光堂
大部分冬型多肉都是必定休眠的,因為地中海型氣候的冬季必定很濕,夏季必定很冷。
地中海型氣候演化出來的多肉就會是必定休眠的類型,而機會主義冬型得是在超級奇怪的環境(不固定降雨,但是冬季較有可能降雨)才會演化出來。

(典型的機會主義冬型我只想的到這兩個,也許十二之卷也算?但是他休眠不明顯很難判斷。就比較有討論空間了)



其實除了多肉之外,這個概念也能用在其他植物上,例如食蟲植物裡面的迷你毛氈苔就是冬型,普通毛氈苔夏型。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