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奧芬巴哈搞笑輕歌劇 地獄中的奧菲歐和美麗的海倫

yau | 2022-02-03 00:03:58 | 巴幣 0 | 人氣 569

奧芬巴哈搞笑輕歌劇 地獄中的奧菲歐和美麗的海倫

0 新春第一編頂置部落閣的文章
^^^^^^^^^^^^^^^^^^^^^^^^^^^^^

祝大家像本劇的女孩們般健康元氣了。

我想中文圈樂迷認識這次的主角,最多人是從這張幅面秀美腿的唱片開始,我也不例外但這次不轉貼本碟的音樂視頻了,專心介紹他的名劇。

這是後世的音樂家Rosenthal,把本文介紹的主角作曲家,奧芬巴哈(Jacques Offenbach1819-1880)的作品中的La Vie parisienne「巴黎人的生活」,改編成一部芭蕾舞劇「快樂的巴黎人」Gaîté Parisienne。

這曲出於要談的第一部地獄的奧菲歐,但這不是芭蕾舞或時裝版惡搞,而是原劇便有要求伶人這樣跳的。


當然要演踢腿舞的女伶不會是些胖妹子,但這班芭蕾舞演員跳的,相信只比那些真實在夜總會更厲害。

1 輕歌劇與歌劇
^^^^^^^^^^^^^^^

介紹過十八世紀的葛路克的歌劇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時說過將會介紹地獄中的奧菲歐,而順便介紹其姐妹作美麗的海倫,兩者都是十九世紀法國的作曲家奧芬巴哈,改編希臘神話的輕歌劇Operettas頂級名作。

作者肖像

以前寫過類似的作品有風流寡婦丶乞丐歌劇丶蝙蝠丶歌聲魅影丶Ruddigore等,但這次是刻意地寫同一作曲家的兩部代名作外,更因為他是改革輕歌劇的大師,正如上次說的葛路克的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是改革歌劇的名作,降低了演唱的難度而不過分依賴閹伶(其實首演時主角仍然是閹伶),所以他也用相似的題目把神話第二度魔改劇情。

作曲者是奧芬巴哈一般認定把輕歌劇,從小型的喜歌劇「小戲」改革成升級「大戲」。

在香港大戲經常特指粵劇,而大戲本是說即在戲曲莊重和有大場面的才叫「大」戲,而不限於廣東話演出的。

而「小」戲是指些僅在鄉下的臨時場所演出的,常僅有兩三個伶人的完成的。

而歐美歌劇中早期也有不少僅是地方性的,在類似馬戲團的營帳的臨時或小型的劇場演出 (介紹寫實主義歌劇的「小丑」時,杜明高版的歌舞電影便用一個帳幕做背景)以搞笑為主的並沒有很難跳的芭蕾舞,而是伶人也可以跳的一般舞蹈,另一更明顯分別是有真正的對白,而不是「宣詠調」即代對白的歌詞。

Opéra bouffe丶Semi-opera丶Singspiel丶Opera buffa丶Zarzuela丶musical burlesque

這些我都未真的看過,或者其實正牌的洋人歌劇迷才看過的,因為很多被失傳或至少沒有劇團和劇院實際演出,或演出也不一定會出碟版。

雖然找到youtube的視頻,但對自己未看過的,不便轉貼。

為什麼小型歌劇反而更難找到片源?

說過歌劇在歐美才是最受歡迎的古典樂體裁,可也較受到語文的限制。

而輕歌劇又比大型歌劇更受歡迎但受到限制更深,因為它有真正的對白。

在以前缺乏錄像的市販軟件,在純音響的唱片或錄音帶聽便需要懂得人物說什麼?

這無法像傳說中周瑜是背著聽人唱戲了,所以二十世紀市販軟件主流只是純音響,輕歌劇便十分被冷落了。

還有伶人也不一定懂得原文,而是以較普及的英文版易出版,而以前的影像軟件是很大分昂貴的錄影帶或LD,更早是我未見過實物的8mm膠卷(菲林)。

可是在原本那些是配合舞蹈或大動作演出的,所以才比歌劇更受歡迎,那些聲樂家不一定懂得做那麼大動作,做到的唱歌的很可能會上氣不接下氣的,會變得比他們淺白的搖滾樂或偶像派歌手不如的。

(這也是那些流行樂常常是易樂難精的定位,古典只是高門檻吧。)

我第一次較正式地接觸輕歌劇便是紀伯特與蘇利文的,原著便是英文的卡式帶了,反而現在沒見到其影碟。但因為出現dvd(當然還有vcd bd等其他小型化或不高價的)後這些影碟才把這類作品地推廣。

本來這類舞台藝術比大戲或大型歌劇更早式微,因為是被莫扎特和羅西尼把其合併到正歌劇去,即把所有劇本的對白都變成歌詞,並擁有長長和反覆重唱的單詞甚或一音節。這個稱為「詠嘆調」的被美聲歌劇所發揚了。

而輕歌劇卻相反把這部不重覆唱。

相對中文的小戲是在為了保存傳統文化的名義下,作為戲曲的一部分而存在,但輕歌劇或其化身音樂劇是有自己的名稱和定位。

但本文兩部歌劇在youtube雖然都有全劇,但是奧芬巴哈的終生代表作的霍夫曼的故事的船歌,也是我自幼便聽到但不知道歌名和作者的世界名曲。


2 地獄的奧菲歐Orpheus in the Underworld
^^^^^^^^^^^^^^^^^^^^^^^^^^^^^^^

但這種集莊歌劇和地方小歌劇一身特長的作品,並不只是像我介紹過的費加洛的婚禮或塞維利亞的理髮師,只不過用正歌劇的方式來做喜劇,並繼續成為現代歌劇團和歌劇院的經常演出劇目,並進化成音樂劇的關鍵人物和作品。

便是這位奧芬巴哈的這部地獄的奧菲歐,還有另一個譯名天堂與地獄。
最著名便是這首念書時便聽到的音樂,那是仿當時流行的艷舞(can can)的音樂,也是上文的快樂的巴黎人的原曲。


還有這首社交舞(polka)的音樂。


兩曲被入選了上文的芭蕾舞當中。

劇本作者是法國作家Hector Crémieux。

發文前才找到歌曲的片段。


但先找到的是些器樂曲,和下文的海倫一樣,如果不是那種聲樂家獨有的曲高和寡的難度,可又比較像流行樂般的喧鬧感覺,真的不像那些器樂般有古典音樂的感覺,甚至比各種crossover跨界,更遠離一般非古典樂迷對古典樂的印象。

我們的主角叫奧菲歐Orpheús,而星矢的改名奧路菲,但記住這個人物的真正中文譯名是「俄耳甫斯」,是古希臘歷史的詩人和英雄,更是神秘學的先驅和被一個宗教追贈為創立人以其命名,便叫俄耳甫斯教了。



當時的1858年首演還叫Opéra bouffe,而此前他的成功後便建造了圖中的劇院「巴黎喜劇院」(當時還有其他作曲家合作演出的),當時他便寫了數十部短編的早期輕歌劇(或者叫做小型歌劇,加起這種作品他可能寫了百部,但過半失傳或被停演百年的),可是因為曾受到當時的法令所限,這類作品只能做(一小時左右)較短的獨幕劇。

本劇是首度寫得這麼胡鬧的同時,能演得這麼長(兩小時半)還要演出陣容強勁的,十多位紅伶人合力演出的。

故事當然又是聖鬥士星矢那樣說,尤麗狄茜去了地獄,但引子部便表現出夫妻不和,而且她還不是被蛇咬而是明知道冥王「哈得斯」*的身分而照喝祂請的酒。

*有時會唱成「普路同」,在本劇的歌詞是一時使用希臘神話的名稱,一時用羅馬神話的名稱。

這個搞笑版的奧菲歐,是現代的音樂大學教長,認為太太活該的,沒有想去地獄救她的,結果朱庇特(同樣有時會叫宙斯的)強逼他去地獄,可是他的朋友一個叫「約翰」的開動「氣球」(我所看的碟版的現場的道具改為火車了)帶了奧菲歐去天堂。

只見到諸神只顧吃喝玩樂的,還跳一些人類平民的舞蹈即上文的那種can can舞(戲服是普通的西裝),看來只是神祇自己緊張她,不如你們去救尤麗狄茜吧。

後續維納斯女神便帶奧菲歐去地獄,那裡都不恐怖的只像個夜總會般,看來這不是指死亡的世界而像逼娘為娼多些,結果說服了冥王放人。

而諸神給機會兩人決定是否復合,結果尤麗狄茜回地上以自由身生活,這時反而見到奧菲歐和她合唱,視她為朋友而不只是妻子或戀人後喜劇結局。

3 美麗的海倫La belle Helene
^^^^^^^^^^^^^^^^^^^^^^^^^^^^^

這部是第三次看本dvd碟的,這個封面的版本我所買的碟,是十分特別的版本,便是的北京普羅之聲的大陸簡體字字幕版,又有什麼奇怪的?
這是一個中文版絕版的系列,可和我上次介紹的香港Panorama購入Eagle Rock版權,Teatro di San Carlo
劇院的劇團反比較外。

更加特別的是擁有簡體中文和原(法)文對照的,近二百頁的實體書劇本,寫有兩小時全 的歌詞。

所以十分使我喜感而買了它和同系列的,莫扎特的女人心和普羅哥菲夫的火天使。

可這樣花心機反而比很多外國版還貴下才絕版,到底一般觀眾不是要用來練習的,音樂學校和外語的教材也不會把齊各名劇的全譯本。

當然現在中文化的古典樂的軟件較少見了,除了因為實體碟產量少了外,也因為喜歡古典樂的華人都是會英文的,就算有中文解說或字幕,仍然是在國際版內所附有而不是刻意出中文版。

本劇的劇本作者是法國作家Henri Meilhac和Ludovic Halévy。

這是本劇的序曲。


歌曲在這裡。


故事是希臘史詩伊利亞特的前傳,說帕里斯王子就被維納斯(阿芙羅狄忒)協助下,使到希臘的大司祭說出斯巴達王后被女神選中要離開國家的神喻,但歌劇改為女神只給他神力改變外表和迷暈別人。

而服裝很原創的比較像日漫的cosplay的服裝。

但還是使海倫以為自己發夢和帕里斯上床,當然只是被他迷暈了,但海倫卻變成真心喜歡了他,國王想關起她時,帕里斯變身成大司祭的樣子騙海倫離開。

結局之後當然是特洛伊戰爭了。


* 後話 反覆使用前作旋律的作曲家不是偷懶


最後,各位也應當發覺奧芬巴哈有較晚的作品中使用前作的音樂改編,這也是為什麼他寫得這麼多這麼快這類作品也較難得到演出的機會,可對於作者這仍然是傷身的,雖然不算是英年早逝但的確積勞成疾,在完成霍夫曼故事前逝世。類似的手法有我介紹過的,其前輩的義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董尼才第,他有七十多部歌劇還是所謂的嚴肅歌劇,你倆當了人肉打字機。遲些會看完手上他的作品才再寫完他的文,反而可能先介紹普契尼。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