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RE《大藝術家》(星光夢裡人/ARTIST)回溫電影歷史的變遷

yau | 2020-11-18 22:57:13 | 巴幣 0 | 人氣 92


(文章回應a29657431君關於本片的文,而在部落閣和香港討論區獨立發出)

我第二次看了(DVD重溫),真的感動這是真懂電影的人拍的,也是少數非美國的電影榮獲電影王國的,影業最高殊榮的奧斯卡金像獎。

這是說一個默片時代走紅的男星,在進入中年遇上有聲電影出現時起初抗拒,但在被自己所提入行的年青女星,反帶男主角適應新時代的故事。

之前我看了戲夢巴黎(The Dreamers),劇中人狠批新浪潮導演裝高深,其實真正好用電影語言的應當是差利Charles Chaplin。

不過本片致敬的卻應當是奇勒·基寶Clark Gable,Jean Dujardin的George Valentin髮型很像Clark在亂世佳人的裝,Clark和差利是少數入默片時代成功過渡有聲電影的天皇巨星,不像差利是全方位的藝術家,Clark是以全職的演員聞名。

但故事世界觀來說George Valentin,應當是從華倫天奴Rudolph Valentino而來的,這位英年早逝的青春偶像派演員,成為在占士甸James Dean前永恆的大情人。如果他活得很長便會有轉型的問題。

這片還使我想起GUNDAM VS 銀英/MACROSS ,STAR WARS VS STAR TREK,你的名字 VS 聲之形,我英一拳 VS 魔禁超砲,哈利波特 VS 黃金羅盤-----,永遠是前者更好賺的。

因為影片便是用畫面說故事,以上的前者對比後者都在「劇力相當下畫面較佳而得勝」,也是上文The Dreamers所批的問題,也是電影的核心元素不是對白而是動作。

而早在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也說過悲劇比史詩的藝術境界更高,因為劇場動感不是白紙黑字或吟唱所能相比。

如果刻意把對白刪去卻保留音樂便很有趣的,否則男主角起初不敢拒絕有聲電影的,只是在大簫條時是整個行業的萎縮,而不是像彩色電影出現後黑白電影仍然撐了三十多年才沒落。所以這片也保留了真實默片時代的觀眾的觀看方式,當時我們的祖輩曾祖輩們,並不是真的在看一部電子啞劇,有別於性本無言(The Tribe聾啞部落)就真的以啞劇的方式進行。

當時的戲院會放唱片還有時由工作人員解說的,這部的音樂和畫面的連結很好的。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