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評價
分數: 10 /10
短評: 很少被提到的遊戲設計與思考方向,可是非常值得探究,如何讓玩家花時間玩遊戲,卻不是覺得自己越玩現實就越破碎,而是越玩就越能有自信或能力在現實展開行動
誰適合看這本書
希望遊戲不只是遊戲,還能幫助玩家在現實世界變好或得到力量的遊戲設計師
筆記
- 玩家之悔
很多玩家是因為在現實沒有得到足夠的成就感,或是想要尋求不存在的刺激,因此想玩遊戲,但常常花時間玩了遊戲後更容易感到後悔,覺得原本這些時間可以拿去做很多有意義的事
- 幸福的關鍵
很多研究指出,實際上外在獎勵(例如金錢)很難讓人真正長久的幸福,因為會飽和和麻痺,就得不斷需要更高的獎勵才能得到同等幸福,真正要幸福關鍵是內在獎勵並且有研究追蹤大學畢業生並指出,追逐「美國夢」完全無助於幸福
- 四大動機(內在獎勵)
1.滿意的工作
2.體驗成功,或是成功的希望
3.與社會連結
4.過得有意義
- 持續性參與式經濟
透過內在獎勵動員、鼓勵參與者,而不是增加誘人的物質報酬根據大量研究顯示,對於我們本來就享受其中的活動,外在報酬會削弱我們投入的動力。報酬只能動員那些本來絕對不會參與的群體,而且,一旦你停止支付報酬,他們也就不再參加了,並且貨幣的上限也會成為動員的上限因此,透過內在獎勵的持續性參與式經濟更有長期與大規模發展的潛力
- 玩家投入機制設計
1.讓玩家覺得對這個世界及其所扮演的角色有所投入
2.讓玩家有長期目標
3.讓玩家不必面臨悲慘境地,不彼此利用
4.讓內容本身成為獎勵
- 讓玩家感覺到生產力的設計
1.資源建設例如升級並擴張虛擬建築,或是經營人物數值
2.改變世界讓玩家看見自己的行動成果會半永久性的改變遊戲中的世界
- 讓玩家在現實也變好或得到力量的設計
1.能沿用的技能或思想
2.在過程中跨出舒適圈
3.在過程中能自然的邀請他人或和他人互動
- 讓玩家感興趣並願意投入的設計
1.能改變自己的人生
2.連結感--偉大的號召: 一起為某個宏大的目標努力--一起各自玩: 雖然主要是自己在玩,但能看見別人也在做類似的事或挑戰一樣的任務,因此產生共鳴、親切感或話題--發現共同點--群眾外包
3.現實的意義例如能幫助世界變好,或真的能幫助他人
有趣的遊戲案例與值得參考的設計
<非凡>
在遊戲中完成的幫助,會連結到現實的通知,例如幫忙完成AED的位置定位,後續當AED真的拯救人命時,會告知當初提供定位的玩家
<後勤>
玩家可以發布現實中需要幫助的地方作為任務,讓玩家互相感覺是彼此的英雄,並且因為提供幫助自然的和陌生人互動
<殘忍的善意>
用打招呼和讚美當作攻擊手段,因為玩家不確定彼此現實中的身分,可能誤擊陌生人,但這種誤擊很棒,而且還會讓玩家在遊戲結束後,也更樂於和他人打招呼或讚美
<丟失的指環>要大量玩家一起挑戰的現實解謎,藉由性格分類,幫助玩家更容易參與社群,並知道自己可以做甚麼
<遊戲學校>
將升學體制重新設計並遊戲化的實驗學校,學生是藉由主動完成學科任務,並發展自己擅長的技能來取得學分
總結
作者大量了探討如何透過遊戲,幫助玩家也在現實世界過得更好或是得到力量的遊戲設計思考與案例,作為遊戲設計師非常值得一讀
雖然有些案例,我覺得存在盲點,例如那些遊戲感覺並不好玩,頂多是新鮮,但作者會用有點文青氣質的觀點認為那些遊戲很有趣,並認為那些遊戲後來玩家不玩只是因為玩膩了
例如一個叫做<PlusOneOnMe>的遊戲,是鼓勵玩家,當知道朋友做了一些好事,就可以去讚美他並提供他一些屬性作為獎勵,像是「你看了一本書,智力+1」,但首先數值高其實沒有用途,頂多就是心情好,再來就是朋友多就會加得快
但包含這些案例,和一些真的讓人覺得很棒的案例,作者真的很好的傳達出,遊戲設計師很容易擁有力量,引導人們去做一些現實中也是好事的事,或是讓人們在虛擬遊戲的過程中,也產生出面對現實挑戰的信心與力量
作者透過正向心理學的角度很好的探討,現在社會很多對於幸福的直覺是無效的,例如追求金錢或流量,因此要是有遊戲能引導玩家察覺或體會這個事實,會對世界有很大的幫助
並且可能更進一步引導樂於面對挑戰的玩家,一起投身宏大的問題,挑戰解決現實中的各種難題,例如氣候變遷或能源危機
因為我想設計的遊戲方向很接近甚至說相同,所以這本書對我來說真的非常有參考性
這本書會推薦給希望遊戲不只是賺錢工具,而是也能幫助玩家或世界的遊戲設計師
我很喜歡本書封面上的一句話
「孩子只要玩15分鐘的合作類遊戲,就會在現實中主動幫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