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機平台: PC-Engine
遊戲類型: 縱向平面射擊 (非彈幕遊戲)
首發日期: 1990.07.06
遊戲人數: 1人
作品分級: 全年齡
製作廠商: Kaneko (金子製作所)
發行廠商: Hudson(日本)、NEC(北美)
閱讀前說明
1. 9成圖片和遊戲影片都是本身遊戲過程所截取的,少數用來說明的圖片則是在網路或巴哈站上尋得
星際戰士(Star Soldier),一個夏季才會出現的系列遊戲,不知是不是太巧,除了最後也是最乏人問津的Star Soldier R之外,所有以Soldier為名的射擊遊戲,幾乎都選擇在6、7月上市
或許是為了配合小朋友暑假而訂的時間,早期的電玩就跟動漫一樣,經常被誤認為只是小朋友的玩意,負責發行的日本公司哈德森(Hudson)還為這個系列大費周章的舉辦比賽,想把人氣和買氣給炒起來,所以夏天,確實是玩射擊遊戲的好季節(就算想歪也能打個正著?)
可說是電玩史上首位真人明星的高橋名人,也是透過這個系列遊戲給捧出來的,相傳名人能夠在一秒內連射16次(屌打加藤鷹?),這裡是指手速不是屌速,咳~總之後來遊戲公司還藉這位電玩長人為名,開發了一系列經典動作遊戲(高橋名人冒險島)
雖然星際戰士系列作一字排開,總共有6款這麼多(分支作品不計的話),其規模並不輸給其他知名射擊遊戲,但可能其中最經典的部分,所支援的遊戲主機都不是當時的主流(如PC-E),導致網路上比較常看到的介紹,多半以FC紅白機的星際戰士(Star Soldier)比較多,要說是個容易被人忽略的經典,應該不為過
除了部分延伸性質的遊戲外,星際戰士本傳系列大致如下(部分翻譯參照PC-E終極聖經):
FC 星際戰士 (Star Soldier)(1986.6.13)
PCE 超級星際戰士 (Super Star Soldier)(1990.7.6)
PCE 終極星際戰士 (Final Soldier)(1991.7.5)(又叫巡弋戰士)
PCE 太空軍艦 (Soldie Blade)(1992.7.10)
N64 星際戰士 消失的地球 (Star Soldier: Vanishing Earth)(1998.7.10)
Wii 星際戰士R (Star Soldier R)(2008.3.25)
而說到這個系列,孤舟其實玩得並不齊全,除了FC的星際戰士,真的有深入玩過,曾以拙劣的技術不斷反覆練習,沒靠密技,終於破關一輪的遊戲,就是這回要聊的古早遊戲 ~ 超級星際戰士(Super Star Soldier)
超級星際戰士,Star Soldier系列的第二作,為當年PC-E的獨占遊戲,由金子製作所(Kaneko)協力開發,同時也是奠定星際戰士系列經典的射擊作品
和空戰剋星同樣是由金子製作所設計,說到這家所推出的街機遊戲確實填滿不少玩家的回憶,Super Star Soldier 應屬於哈德森委託設計,未曾出現街機版本
遊戲故事為前作的4年之後,原本在前作被打敗的外星部隊星腦(Star Brain),與生化母腦艦重新整裝後再次集結,準備入侵地球,而地球防衛部隊唯一的希望,就寄託在改良後的太空戰鬥機(Neo Cesear)
遊戲玩法為縱向平面射擊,主要武器有4類,分別是擴散槍、雷射光圈、火焰噴射器與雷電,在遊戲中打到特定的小飛船就會掉出這些武器球,武器升級和究極之虎類似,只要吃同一種顏色的球就會提升武器等級,吃不同顏色等於切換武器
遊戲有護盾的設計,所以和究極虎稍微不同的地方,在於當機體保有護盾時受到攻擊並不會立即陣亡,而是武器降級,直到武器降到初階且解除護盾後,再一次碰到子彈才會陣亡
另外護盾是在當武器升到三級以上時出現,周圍會圍繞淺色光圈,如果護盾破了,馬上吃武器球升級就能再次擁有護盾,就像音速小子的金幣類似,多吃多保護就對了,另外只要武器升到最高等,吃到多的武器球就會出現驚天一擊清空整個畫面,玩起來有爽度
除了主要武器之外,另有代表英文字的附加裝備,分別是”D”和”m”,和主要武器一樣只能擇期一,D是衛星子機,m為熱導彈,其中衛星子機不具攻擊能力,只能幫忙擋子彈用
這兩種裝備也和武器一樣多吃也能升等,像衛星子機的位置原本是固定的,只能透過按鍵切換前後或左右兩種方向,升等後會變成不斷旋轉,提升擋子彈的成功率,其實如果本身有連射按鍵的控制器,也可以自行DIY旋轉就是了(連續切換方向)
說完了遊戲規則,以下就來段個人第一關的示範影片,讓沒玩過的人也能感受到這款遊戲的大致內容吧
從遊戲過程中不難發現這款遊戲的精緻,曲子雖然不長但熱血好聽,音樂是由經常幫哈德森遊戲擔任配樂的中橋望和星恵太所編的曲子,每一關的設計都別出心裁,不僅場景各有不同,每一關的Boss無論造型還是攻擊方式都很有特色,而且不只是關卡音樂不同,連Boss都有各自專屬的配樂
畫面相當流暢,每個關卡在精心設計上毫無冷場,尤其難度適中,以當時的年代來說,講求樂趣沒有過於刁難的射擊遊戲確實難得,即使把這款遊戲搬到現在來看依然優異,許多用心之處是現在同類型遊戲所少見的,光音樂和Boss設計幾乎就能打趴一些同類型作品
關於武器方面按個人的攻略習慣,孤舟特別推薦雷電這項武器,因為它攻擊力高且具有貫穿力,使用起來就像是一支長長的雷射劍,可能設計人有發現這個武器的偉大,因此在整個遊戲除了第一關,雷電與火焰噴射器的出現率可說是最低的,導致經常要在槍林彈雨下等這個武器球
因應比賽的需要,遊戲有特別設計限時貪分模式,分成2分鐘和5分鐘兩類,無論是關卡還是音樂都是特製的,可以自行在這個模式嘗試看看最多能得幾分
主遊戲模式共有8關,最後一關還安排Boss車輪戰,雖說難度適中,該給的刺激依然沒少,打到最終Boss生化母腦艦時,還會發現它居然先偽裝成太空戰機來應戰,行為就像生物界的擬態,確實很有意思
隨著這類射擊遊戲的驟減,現在已經很難看到像超級星際戰士,在各方面表現都如此精彩的遊戲了,連背後的推手,哈德森和金子製作所也都消失在遊戲市場,只留下老玩家無限的回憶
後記
隨著遊戲風格的演變,現在似乎越來越難找到,可以短時間內獲得樂趣,還能在一兩小時內就能享受到整個遊戲的內容,連街機遊戲也都落寞了,因此在許多漫長的遊戲旅途中,還是會想抽空玩點老遊戲,即便聲光遠遠不及現在的新遊戲,但所得到的樂趣與滿足感,有時反而比較新遊戲還來的多
古早味遊戲談,有空再來聊聊...
全機種簡評
這些心得創作純為個人心得日誌,以 遊戲心得,旅遊心得和動漫心得的分享為主,自身想法,無任何商業用途,15 ~ 30天會發一次相關題目的達人專文,有興趣歡迎訂閱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