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這幾天她的內心與生活並不順遂......
分手了,發現原來自己還是會覺得難過,即便這段情感到後期給予自己的能量是不好的,卻都一直默默的承受著,而雙方也是彼此委屈著,這會使人墮落很難過的深淵裡,何時能起來只能靠自己....................
她知道絕大部分的人會靠外在人、事、物去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她也想這麼做
但這麼做會忽略、失去或是剝奪自己觀看自己內心感受的機會,而導致人生不斷重蹈覆轍
分手也沒有不好,因為人生就是這樣,有的留的久,有的留不久,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過客,而每一位遇到的人自己本身是如何看待或有沒有悟出其中道理一切都是看自己。
而這次分手讓她看見了她自己的內心,偶爾健康、偶爾又特別扭曲,這樣的心態多久沒好好看見了?忽略了多久?
所以這次她好好面對著所有的自己。
這幾天簡森一直都在尋找自己做什麼事情是喜悅開心的,卻尋找不到,依然時不時低潮、焦慮、對生活產生許多無力感
她開始尋找解決方法,因為她清楚的知道「只有面對、接受、擁抱」才會有所變化,決定開始找尋內在小孩與這些情緒的來源口是出自於那裡,而經過幾天不斷的溝通還是問不到也想不起記憶,小時候到底發生什麼創傷而導致自己現在變成這樣?
還是真的是因為家庭帶來的傷害所以會有不安的感受而產生焦慮?
當這樣的狀態發生時就會想逃避,開始找人說話去逃避這樣的焦慮和不安。
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病了?
因為時不時就來的情緒起伏很大,又焦慮時就會不斷地開始拿起手機划著LINE上的每個人,連很久沒連繫或不熟的同事也會開始發訊息跟對方聊天,她很清楚這樣很沒有意義,但她控制不了自己這樣的行為,就只能從LINE從頭滑到底後又開啟了電話通訊錄,一個一個看,想打給誰就打給誰,一樣是簡單的問候
而她發現............ 原來最期待的是朋友問自己「最近過得怎麼樣~ 」這句話
因為她就可以肆無忌憚地暢談的自己過得多差、多低潮、多糟糕,現在就是需要有人陪著她,即便只是說說話而已也好.........
她與每個人通電話或是打字聊天都可以持續1-2個小時,這也導致了她深信不疑的答案:
自己病了。
有天有一位朋友聽了簡森的事情後告訴她:
我覺得,雖然妳總是很成熟替別人分憂、解答很多
但我覺得,妳才是那個
真正需要有人關心、有人陪、有人懂得那個人
妳總是很堅強,什麼都扛著都可以似的
但在我看來妳這樣的人生好累,妳的人生快樂嗎?
妳幹嘛要這樣偽裝自己呢?
當下聽到這位朋友的話語並沒特別感受與想法,但很清楚知道自己是在意這段話的,而隔天早上醒來回想這段話的她卻崩潰了,是很不安的感受
彷彿好像朋友說的「可能」有些是............ 對的?
加上簡森其實從未思考過自己堅強嗎? 或是 一定要堅強的問題
那對朋友所言覺得是偽裝和感覺她活得很累
或許是她已經習慣了,所以沒發現,當然也不覺得是累,更不是說什麼都扛著吧?
其實就是每個人的感知與論點、想法都不同
有沒有發現自己本身會把想法套在他人身上
這就是每個人領悟的不同了~
或許這半個月她的靈魂不斷的在跟每個人的靈魂溝通還有自我審視,是真的看見滿多與有所學,現在累了想休息了吧
會有所矛盾,因為看得太清楚了
畢竟簡森對自己也是有所疑惑,不敢直接斷言。
像是例如:
我希望對妳好,但這也只是「我希望」
我只能做的部份是我能做的,那妳能否接受或是妳的做法,都是妳的決定
而不是,我做了我覺得對妳好的事情,妳沒去走我所想的那條路,然後就會變成:為什麼我對妳的好妳都不懂,妳都看不到
這就會變成責怪,把責任推給對方,指責對方的錯
但其實應該要看清楚,自己能做的部分是什麼,那對方就是對方,我們都沒辦法要求誰誰誰照著自己的想法去走,因為那是別人的人生。
其實有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從別人的行為還有自己的行為不斷去學習,只是有沒有感知、覺知而已
所以有很多時候她也是會質疑自己的想法到底是不是正確的?
當在質疑自己的時候,同時又有焦慮、低潮一起發生情緒們又開始了...........
半個多月來都反反覆覆,也陰晴不定無法抓住自己這部分。
而有一次,她情緒出來時直奔跑到父親的房間,哭得唏哩嘩啦、講的劈哩啪啦
:妳知道妳這樣有病嗎
邊哭邊含糊說著「知道啊..... 」
:妳知道妳有憂鬱症嗎?妳可以去看心理醫生嗎?
依然邊哭含糊加上點頭說著「知道啊.... 不只.......... 我還有躁鬱症、焦慮,我很難過..........」
:妳趕快預約精神科,現在叫身心障礙科,去看一看到底是怎麼樣
啜泣的一字一句慢慢說著「西醫沒用啦....... 我自己很清楚知道西醫就只會開藥然後沒屁用.........」
爸爸擔心又憤怒帶著指責的語氣:那妳也是要去看!妳真的很嚴重妳知道嗎!
「我要找也是找之前諮詢的心理醫生啦,不會找西醫啦!」,並離開父親的房間回到自己房間。
過一陣子後手機LINE有一則新訊息,點開來後發現是爸爸發來的。
「我已經幫妳掛號預約好,妳明天想去就去,不想的話就在家休息」
這一晚,不好睡.... 輾轉難眠..... 又是哭著哭著就睡著了.........
隔天醒來先睜開眼睛看著天花板開始想著....
我要去嗎?
都可以啊,看妳想不想去
反正我去妳就去對吧?
當然啊!我跟妳是一起的啊
那妳想去嗎?
我覺得齁.... 去去無訪吧!雖然知道西醫沒用,但不能因為沒嘗試過就先入為主對吧?
恩.......... 這樣說也是....
那,想起來的時候就起來,用一用我們就出門好嗎?
恩............
不知道發呆放空過了多久終於願意起身了,盥洗完畢換完衣服前往目的地,一路上其實心裡滿不安的,不安什麼?是怕嗎?好像也不是,或許是對未知感覺恐懼吧!
過了些時間終於抵達醫院,報到後等著等著又開始發呆了,發呆沒多久就被叫號進去看診
醫師問:身體有什麼樣的狀況,還是怎麼了?
「恩....... 我前陣子分手後看見自己有很多情緒跟................ 」,開始與醫師講解這半個月來的變化過程,說著說著情緒又來,邊哭邊講又抽著眼前的衛生紙一直擦眼淚與拰鼻涕。有高昂、有低落、有無助....
就這樣邊說邊抽,抽到把衛生紙抽完沒得抽了,醫師還很專心在聽故事..............
「所以我知道我一直在找答案,但我的內在不願意說」
:妳有固定的心理醫師嗎?
「之前有一個,但後來她太忙了要等到快兩個月,但我知道我的狀況不能拖,每天都是每況愈下...」
:聽妳剛剛描述下來,發生到現在也兩周多了,接下來後面兩周基本上是妳的恢復期,會越來越好,我先幫妳開鎮定劑和安眠藥,如..... (被簡森打斷)
「不用啦!我不用那些藥啦..... 那些沒用!心病就是由心解,不是靠藥物抑制情緒,這樣不就沒有面對了嗎?」
:妳說的沒有錯,但,藥物只是輔助,並不能依賴藥物,有很多人因情緒來了所以會沒辦法睡,有非常多原因,那就會導致我們人體不健康,所有機能都下降,妳覺得這樣心態又會健康嗎?
「簡單啦..... 簡單來說就是顧不是只顧心與靈,而是身、心、靈都要顧對吧」
:是的
「但我還是不會吃藥」
:這是開給妳,必要時妳真的忍受不了妳在吃,沒有說強制規律性的吃,那妳在自己決定吧!往後兩周會是妳的恢復期基本上會漸漸好轉,那如果妳發現還是沒有好轉,那藥物也沒有用的話妳再回診,我在開給妳不同的藥。
聽到最後面這句話心裡默默地想著:我才不會再來了!就說西醫沒用!
但還是禮貌性和醫師說「謝謝」
就這樣回到家後又開始無限循環每天的模式,一下平靜、一下低潮、低落、又失控的哭泣、又一直不斷的與自己對話..........
就這樣到房門被敲響的一刻.............
:今天怎麼樣,有沒有去看?
抱著不悅的口氣「有啊!就跟你說沒用齁!你就不信!叫我去看浪費時間浪費錢!」
:不會啊,至少妳賺到一樣,妳出去走走了
「這哪有什麼好賺不賺的!」
:有啊怎麼會沒有,妳每天都在家裡想東想西,去外面走走還可以看看花草、樹木、小鳥,去看看不同生命的世界是怎麼樣子的,妳已經很好命囉~~~
「走開啦!我不想說話啦!」
:好好好,妳脾氣就是這麼大,我不要掃到妳颱風尾~~~ 我自己爽爽的出去走走~~~
作為父親卻沒有把對孩子的擔心說出來,而是選擇默默的把房門關上給孩子自己的空間獨處。
那麼,接下來呢?
下集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