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操民隨筆] 重新思索考試中遇到的困難:淺談爛書與好書-00

兔二:滾你奶奶的 | 2020-08-22 16:49:47 | 巴幣 28 | 人氣 325

本專欄的目的是隨手記下短期內的學習體悟,尤其以考試為導向為主,如何降低在取得分數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的不舒適感,包括:

  • 如何識別爛書,包括教科書、解題書等;
  • 哪些非考試文本可提高成績或學習效果,譬喻特定遊戲、戰爭史專書、時間軸地圖等;
  • 什麼數位工具降低學習痛苦和阻礙,如Anki、Xmind等。

因此,本專欄大致環繞該主題。本次淺談爛書與好書。


#應試上的爛書與好書:是否羅列考點,以及對於理解考點的知識,提供必要證據與邏輯

遇到成績不理想,善良又自卑的讀者容易責怪自己,但書的好壞,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就此現象,我假定考試用書的閱讀上的一些問題,譬如無法理解(看了好幾次都忘)可能是給的資訊(證據)不完整或理論(詮釋證據的邏輯與步驟)不清晰。從此觀察,好書跟壞書的特徵。

先不談好書壞書,適合讀者的書大致是這樣。假定正常讀者在「知道A」的前提,是需要abc。考試通常只會讓讀者看到「A」。考試用書造成的問題是,通常只擷取、整理結果,也就是讀者只能看到「考題出現過的「ABCD...」,而非構成知識的小知識要素「abc...」或其組成結構。

這大多是學生難以應付特定考試,從而感覺到困難的理由,因為不知道困難從哪來。即使有一種直覺,就是要拆解考試上不會的「知識」,但由於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分解,分解後的細小部分或元素也不必然有助於理解/記憶大知識,從而產生惡性循環,對考試的厭惡引申為對學習本身的厭惡。

換句話說,對於學生或考生的身心靈和判斷力而言,考試用書的好壞是重要的,可能分層兩個層次:

  • 羅列多少考過的題目、會考的題目(撰書者是否掌握考點,並能藉以創造新題目的能力)。
  • 針對上述兩類題目,有無辦法,創造解題,讓讀者「有充分證據以及邏輯,建立從起點、過渡與結果,對題目的判斷力」。

#評估必要證據與邏輯:如何拆解書中文句涉及的知識

如果一本備考書的好壞,起碼有一半在於是否完善就考點提供完善的理解前提,包括證據和理論邏輯,以及以一般考生可理解的順序,逐步示範如何拼裝到心智中,那麼,考生須初步了解,如何拆解知識,否則也難以評估一本備考書的好壞(至少是適合自己與否,或者與其他備考書比起來,相對程度上的好壞)。

更進一步說,「無法理解」→「多次複習無法回憶」→「無法得分」的關鍵在理解。除了一些過目不忘的人外,大多時候,學生和考生缺少的,就是完善的理解。當然,理解並不只是減法,也有加法的成分,但理解一事的任務(或者說構成理解的條件),主要分三點:

  • 少了什麼
  • 多了什麼
  • 錯了什麼

就此而言,理解的任務就是找出就一個知識而言,「多或少或錯」的部分,這可能在證據、可能在理論、也可能在用詞遣字。

至於如何在閱讀備考書中實踐理解,我使用的觀點,仍然是最近讀的那本書(歷史途徑:以外交史為例)的啟發,但我稍稍根據我的習慣和實踐增刪與修改文句:
  • 找出書中寫有證據的句子
  • 找出書中詮釋證據的文句
  • 找出書中的主張

接下來有兩個重要方針:

  • 確認書中詮釋,支持主張的強度(夠不夠「必然」)
  • 確認書中詮釋所依據的證據,是不是捏造甚至誇大

如此一來,我們可以初步評估,一本書(不僅是備考書)本身,以及讀者閱讀之,是否有能力上的問題。換句話說,不釐清讀不懂是書爛、讀者背景知識不夠、讀者閱讀方法不對等,是無法確定該怎麼學習,甚至備考。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錢上補習班,也不是所有補習班的老師都有足夠的愛心和能力,就上述問題診斷並開可行的藥方。要嘛考生自生自滅,要嘛考生繳錢買心安。

初步擱筆。



下一篇:重新思索考試中遇到的困難:例子:理當完整的知識結構-01
#例子:理當完整的知識結構




筆者資訊
兔操民(nobuusa)
遊戲愛好者,尤好「粗鄙之語」與「王司徒」,現居於台北市。

最近的興趣是ANKI+學習理論與實踐的應用,尤其在遊戲領域,譬如如何玩遊戲學英文。請多指教。

創作回應

追蹤 創作集

作者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