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動畫心得】MEMORIES/回憶三部曲

阿講 | 2023-12-15 00:26:37 | 巴幣 28 | 人氣 412




前言
無劇透


以大友克洋的原作所製的電影,合共3個短篇一口氣連在一起。重在音樂表現,在音樂上下了好一番功夫。大友克洋在BD附贈的訪談中說到,“希望是讓人看著,以現在的日本的感覺,想要呈現出這種感覺。嘛,鐵克諾音樂方面的,像這種舞曲的,我想要把這些呈現出來,讓觀眾想要跳舞。創造一些會跳舞的人。”音樂是電影的一部分,片尾都是電影的一部分。不要想太多,享受就好了。

雖說三部作品都是科幻題材,但幻的部分遠遠大於科的部分,童話故事性質比較重,什麼理由什麼原理都是不講的。只有設定上是與科學有關。不過這些故事就連他們自己承認現實中不可能發生了,說是“這邊是虛擬世界,是現實世界那邊在靠過來”。讓觀眾放寬心去看。

不過讓我個人評價來說……有時候短篇漫畫就是得是“漫畫”才行。轉成動畫,把時間放長了故事的性質就變了。有原作漫畫的《她的回憶》因內容不足而被森本晃司和今敏增多了原創內容,而沒有原作漫畫的兩部的內容和劇情也說不上多豐富,是比較簡單的。失去了漫畫的高效率劇情表達,成了40分鐘的一篇的空泛童話。抱著“看看那時候厲害的動畫製作”——這樣的心情來看可能比較好。




正文
劇透區


她的回憶彼女の想いで/Magnetic Rose

在宇宙中的某個遇難船向正好路過的宇宙飛船發出救援信號。救援人員登上船以後才發現此處一直播著《蝴蝶夫人》,裡面的裝修豪華,播著作為主人的歌劇女演員伊娃的全息投影,盛著美食又有美麗的衣裳和花。然而什麼東西只要被觸摸以後都化成了灰,救援人員甚至看到了她的幻影——基本上就是個沒什麼手法可言還要帶上SF的鬼故事。

殺死愛人,死後也依舊冤魂不散地播放著她的回憶。為的就是讓他永遠保持在不變心的那個時候。這邊由於原作內容不足,森本晃司和今敏增多了其中一個角色的戲份:兩人認為伊娃和愛家人海因茲都想要逃出磁場(我對伊娃想離開這裡抱質疑的態度)。兩人討論時想到自己也是一直為大友克洋工作,他們也想要逃離他的磁場。由此便增加海因茲的戲份,使之能和另一位深陷其中的角色米蓋作對比,並說出“回憶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地方”這種反抗伊娃的話。

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所致,這邊的劇本多少看來有點三不像,它說了好幾方的結局,但交代不出一個比較核心的答案:花花公子米蓋被以伊娃的愛人名字來稱呼,永遠留在幻影之中;宇宙船上的兩位支援人員為離開這朵Magnetic Rose而投下了攻擊性的子彈;而海因茲沒能及時跑出去,卻在子彈轟炸以後依然存活,漂浮在殘骸之中。此時兩塊玫瑰花瓣落在他的宇宙服頭盔上,他就這麼隔著頭盔把玫瑰吹動了。

回想起故事最初,兩人登上此處使也是馬上有豐富的空氣資源湧進遇難船。到底是說,海因茲真逃出去了,有活下去的可能。還是說海因茲實際上也就這麼死了,以這種方式存在在她的回憶中呢?




最臭兵器Stink Bomb

徹頭徹尾的鬧劇。打了疫苗的藥物研究員員工上班以後被同事建議順便提公司試藥,結果疫苗與藥物在體內混合(首先是怎麼那麼隨便就吃到了藥,其次是你都打疫苗了你怎麼敢亂吃藥),信男成了一個臭氣製作工廠,把全公司的人都熏倒下了。總公司在看到唯一倖存的信男也沒多想,就這麼下令讓他把重要文件和樣本帶到他們那。然後這個臭氣製作工廠就這麼滿天下跑了——所經之處必有人倒下。

明明是因化學效應而起的東西,但隨後為了發展則是發生了完全無視那些法則的事情,連電子信號都能干預,(然而男主坐著的摩托車卻完全不受硬性,是因為經歷太多攻擊才殘破倒下的),變得非常的無敵。就像《她的回憶》那樣,雖然是幻象,但真的有能放進口模樣的液體(這些是真實的因為在外頭的兩人也看得到),也能改變飛船的內部結構,吞噬東西(不如說能有幻想這點就已經很不科學就是)。為了讓故事的規模擴大而有了很不講理的設定。

最終的小反轉其實設計得有點意思的:穿著NASA製作的宇宙衣的信男到了司令部,把那裝了要文件和樣本的手提箱交到上司手上(因為知道是他所以覺得大家沒意識到這點很好笑)。前一秒還在道謝的眾人在看到面罩下的是信男以後紛紛逃脫。但這個太好猜了,所以並沒有被驚喜到(默),而且也不知道具體來說信男是怎麼做到的。寫了這樣的結局卻完全沒打算說明怎麼辦到的嗎……





大炮之街大砲の街Cannon Fodder

一個灰蒙蒙的小鎮。大部分的男人都以建大砲為工作,為一個不小心就會被下的觸發而害怕,為製作炮彈的有害物質而遊行。而小孩們受著這樣那樣的教育,想著長大以後要成為炮擊手。然而,那樣的炮擊手只有一個。那麼多的人為製作大炮而忙活,而能成為那個人上人的,只有一個。

用色、畫法、美術設計等特別有西方漫畫感。線條粗,還會線條表達陰影。鏡頭在3D場景中不斷按人物位置平移,加強了一個框框感(不過有點暈)建築物當視角為轉場作掩護。但除了正在互動的場景之外 作為互動的部分特別扁平,像剪影整出來的舞台一般。訪談中把這種拍法稱作一鏡到底,不過本意倒又不是那樣,只是希望像景畫那樣,背景很順暢就好了。畫分鏡時才意識到可以這麼嘗試

另外也提到,製作時的場景膠片非常的長……攝影retake了很多次。也用了很多電腦的新技術(其實還想要花更多時間,沒有環境所以靠摸索)沒有想要以來而是想要特定影響才那麼做的,傳統手法做不到所以才會用到電腦。

創作回應

☆眼鏡奇異果★
哇~好懷念. 這三部已經算有點古早的作品了, 沒想到還有人記得還可以寫心得^^
2023-12-15 08:48:12
阿講
其實不是記得而是剛看完寫()
2023-12-15 09:16:22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