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為什麼愛讓人受傷?:迷惘、煎熬、躁鬱、厭世……愛情的痛,社會學也懂!

尹弦 | 2022-08-06 16:18:29 | 巴幣 118 | 人氣 325

前言:
感情痛苦的經驗非常普遍,幾乎可以說是人類集體共通經驗,可是文化卻說是扭曲或是不夠成熟。但佛洛伊德說:了解一個人的性魅力,答案就是他/她以前的遭遇(偏愛類型->早年親子關係) 所以家庭決定一個人的情慾模式(強迫性重複)。

這本書重點著重在用社會學觀點,社會學家感興趣的非個案,而是左右跟支配行動和情感的社會結構。作者提出愛情是現代社會的縮影,如今愛情也混雜理性和戰略性(有感情和經濟的渴望),再來愛情已經跟另一主題交織緊密=>社會流動
EX:愛情能否戰勝社會流動 或 門當戶對是否成為愛情條件,愛情成為婚姻的基石,反映出不再把婚姻視為家族結盟
==================================================
一、  愛情大轉型或婚姻市場的崛起
十九世紀婚前交往注重在儀式化愛情秩序,也就是情感表演性體制下(儀式化情感),人不只表露情感,還要一系列行為儀式,並且解讀其中涵義,才會感受到對方的感情,也就是說「除非發現有人愛上她,否則沒有哪個女人會煩惱自己愛上任何人」「哪怕自己都承認心儀對方,女人還是只能等待,直到對方同樣回應她情感」,這也是一種保護機制,以免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感情,這一系列下來就如同標準作業程序,但在儀式化愛情裡面,與其說兩人已承諾確認彼此感情,倒不如說以感情來確認雙方許下的承諾
而情感真實性則普見現代兩性關係,恰與情感表演性體制形成強烈對比,「真實性」行動者了解內心感受,再採取行動,坦然接受自己的感覺,根據內心感覺來決定是否許下承諾,也就產生「如果我愛他,我的愛究竟有多深?多強烈?多真實?」諸如此類的問題,但在情感真實性的愛情,不可能先有承諾才有感情,感情變得更主體,有時候透過大量的自我審視或是大量的啟示來確認自己的感情,而不是儀式規則。

19世紀的適婚男女,不用面對任何考慮,自己的想法、心理建設、甚至想要從千千萬萬的人海之中選出伴侶,只要透過評估條件,符合社會標準,就可以互訂終生;現代人的評估對象已經比較跳脫社會框架,變成自律、自我調節的兩性交往市場,擇偶的標準也改變,變得更重視肉體/性愛和情感/心理等等,擇偶的程序也不一樣,變得更主觀,而這樣的愛情「鉅變」的特徵:
1.  「伴侶人選評估模式」去法規化,不再侷限以前的規定,現在反而大眾媒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由這些媒體定義什麼算有魅力,Instagram、YouTube、各式各樣的管道任君挑選,資訊爆炸的時代
2.  現代人更傾向從心理及性愛的角度來評估伴侶及感情對象,隨著性領域的出現「性」在婚姻市場行動者激烈競爭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階級內部通婚的機制瓦解,浪漫愛情也在個人化的旗幟下獲得鬆綁,愛情關係也隨之出現情色化的改變;作者定義個人化:個人(而非家族)是個人屬性、身體屬性、情感屬性和性屬性的承載者,這些屬性定義、也構成了每個人的特質和獨特性,而評估和選擇的過程則由個人全權負責。

前代男女交換的是相似屬性,大抵不脫的財富、地位、教育;現代,男女之間的交換原則已不對稱,也就是說,雙方可以「交換」不同的屬性,好比美麗性感換取社經實力,從社會學觀點,婚姻市場具備4個點
1.  前代尋覓配偶屬於水平配對,現代社會並非如此,種族、宗教、社經地位通通不再是難以跨越的屏障和阻力。
2.  如今找對象已經不是找對象,而是關乎個人品味的事(品味除了社會/經濟因素更涵蓋不容易講清楚的因素EX:魅力、性感)擇偶變成主觀,因為婚姻市場開放私人選擇與偏好、市場結構出現歷史性的轉換
3.  社會不再提供正規的配對機制,個人迫於無奈,只好將有助於抉擇的經濟傾向內化自我的一部分,現代人在面臨感情抉擇,總是希望同時兼具麵包和愛情,兼具理性和非理性。
4.  現代人比前代人更主觀,表示現代人傾向用自己天生麗質來擇偶,他們的抉擇也能反映自我的「本質」:一個人的個性跟肉體魅力成了內在價值的指標。情色魅力和性表現受到重視,表示婚姻市場出現了全新的附予社會價值的方式。從此以後,性就跟社會價值糾纏的很緊密

    擇偶個人化、婚姻市場「鬆綁」以及覓偶程序改採市場機制,人人皆可在市場內自由交換她/他的個人屬性,這三者關係十分密切,是社會特質、心理特質、性特質層層累加的結果。
女性主義的批判儘管尖銳,卻不失公允,秤擊女性被情色化以後產生了可怕的後果,更表明色情化迫使女人居男人之下,更被美容產業刻意扶植龐大經濟機器強力宰制。身體不僅色情化、也被高度商品化。這樣的批評沒有觸及到更複雜的問題,也未能著眼於美貌、性吸引力、性慾怎麼跟既有的階級結構互動、作用,繼而建構出全新的階層模式。女性主義可能忽略,美麗和性已大大削弱傳統階序的穩定性,表示社會群體(年輕貌美的女子、美麗的窮苦女子)現在有可能去跟掌握較多社會資本、經濟資本的群體一較高下。性實踐的改變,加上媒體大幅拉抬性和美,20世紀開始形成新資本,廣泛流通於性場域,這種新資本我們不妨稱之「情色資本」
「我們可以將情色資本理解成某種個人屬性,這種個人屬性不僅講求質、也講求量,會在對方身上挑起情色反應」

上述種種轉變足以解釋為什麼1990年代會興起某個興新文化主題,席捲電視螢幕,主題:怎麼在競爭對手眾多、無形卻強大的市場裡尋找伴侶。觸及的命題:浪漫關係高度色情化;覓偶程序漸趨個體化和複雜化:配對過程普遍競爭激烈;透過性經驗和性成功把性欲轉化成某種資本;覓偶和擇偶變成生命週期固有的一部分

二.承諾恐懼症與新興愛情選擇架構

承諾恐懼症分成兩種
1.  享樂主義,不斷累積性經驗,盡量延遲承諾的時機,系列行性關係,接連跟許多人發生關係,無法固定在某個伴侶身上,慾望橫流,選擇豐富,難以擇定某個對象。
性自由雖然創造了充裕的性供給,卻也衍生出價值賦予的問題,降低欲望客體的價值;而且,唯有獲得最有價值的那個客體,才真正顯示出你擊敗了其他男人
真正形塑我們慾望的正是:那些及其匱乏或無法取得的慾望客體/我們最熱切渴望的都是那些擄獲我們的心而我們無法輕易擁有的東西。對方越是閃躲或對抗我們的追求,我們的慾望就會越炙烈,人類欲望肯定有若干比例是依照匱乏原理被建構起來的,特別是當客體太過充裕,妨礙人賦予它價值,而競爭又整個社會調配慾望的手段與框架「匱乏」自然成了慾望的顯著特徵。

2.意志缺失,攸關一個人做承諾的能力:也就是說,當事人欠缺建立兩性關係的渴望,對親密關係不感興趣,慾望匱乏,最大問題是什麼人也不想要,因為他們無法跨越巨大鴻溝—「長久承諾關係」這一文化理想。
承諾所需要的文化資源究竟被何種機制給消耗殆盡? 問題的癥結點應該出在愛情與慾望的結構,特別是涉及「自我核心」的層面。

前現代婚姻市場,選擇是在自我與家族、自我與工作環境緊密互動之下所做出的決定;現代婚姻市場則不然,他似乎是藉由無拘無束、自由、不受限制的兩性邂逅而持續運作著,民眾不僅要懂得施展他們的選擇能力,更被整個社會文化要求一直做選擇。
1.現代人通常得從大量選項之中做選擇,選項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想像的,有的則是真實與想像兼而有之;
2. 現代人必須經歷一段內省的過程,從各方面衡量自身的需求、情感、個人偏愛的生活型態以後,才敢下決定,最初最終的選擇;
3.現代人所做的選擇,是完全建立在個人的情感和意願上,並參與、回應對方的情感和意願,原則上,一個人的感情抉擇需要不斷更新。

現代困擾難題是,他們怎麼在監控選擇愛情和感情波動之間準確拿捏?前這是有意識作為、出於自願,後者是自然發生、屬於非自願。由於選擇機制的管制被解除了,因此婚姻市場上所創造的選擇形式,愈來越像消費市場上運作的選擇形式。消費者選擇(Consumer choice )是特定文化下才有的選擇範疇,人在實際操作(消費者選擇)時,必須結合:理性而審慎的思考、不斷改良精進的品味,以及將效益和福祉最大化的渴望。正是此全新架構,使得現代人失去承諾與做決定的意願

三.認可之需求—愛情和自我的脆弱

從階級認可到自我認可還有現代性認可與本體不安全感,現代文化對「自尊」的偏執確實反映出自我在尋求本體安全感和認可過程中遭遇到重重困難。
現代愛情的轉型,必定是跟認可他人的評價工具改變有關,畢竟以前是公開、有儀式;現代私人,多樣選擇可以交流。
換句話說,「認可」不是給出一次就一次就一應俱全,「認可」事件複雜無比的象徵工作,必須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儀式展演來維持彼此的關係。儀式倘若沒有執行妥當,就很可能威脅、吞噬掉當事人自我。

另外現代人對於自我形象、對於建立此一自我形象的標準,一點把握也沒有,充滿不確定性,作者稱作概念性的自我不確定,至於產生可能跟2件事情有關
1. 現在做人的標準模糊不清,品格理想的尺度曖昧不明
2.不知道人的價值何在,對於人在建立價值時應該根據何種標準來做評斷,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社會關係幾乎被種種不確定性給徹底癱瘓了。
市面上各類約會、性愛、戀愛叢書之所以暢銷熱賣,出奇有利可圖,正是因為每當人需要證明自己、對外展現其有建立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能力時,戀愛、約會、性愛所佔的比重極度高無比

四. 愛情、理性、反諷
唯有美麗的故事—而不是真相—才能撫慰人心
「理性是否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意義?」這才是現代最根本的問題,因為科學把愛情是為某種先驗化學機制、演化機制、潛意識機制的產物,導致人將愛情轉換神話、轉換成超越性力量的能力大為削弱
情感政治而言,女性主義控管下的理性化愛情跟資本科技主導下的理性化愛情,兩者存在重大差異。
女性主義研發控制技巧,是為了協助人監控權力差異,盼有朝一日雙方能夠建立一段平等關係,展開良性對話。反觀資本主義理性化,則不斷開發評等技術,用以評比他人,具體化自身的需求和偏好,藉此複製不平等,使之合理化。

所謂愛情理性化,是指現代人採取各種「去鑲嵌」手段,如科學知識、選擇技術、程序規矩等等,控管自身感情生活,以確保關係對等、互惠,兩人是基於合意、共識而結合。所以降低感情溫度的,並非平等,而是程序主義、科學性反思、契約主義、消費理性,是這些因素對傳統上那些情色化異性戀關係的手法造成嚴重干擾。

五.從浪漫幻想到失望

愛情跟大量製造的愛情幻想腳本之間的關係,而腳本設定又對浪漫慾望本質造成何等衝擊。
什麼是”想像”:「再現的內在本質。從生活當中抓取若干不成熟經驗,再加以聯想、濃縮、美學創作等方式,將之行塑成特定形狀」,在浩瀚的哲學巨著和文學名篇,以及尋常經驗皆證實了一件事情:每當愛上一個人,總會把對方想像的很強大、很鮮活,彷彿他/她在你眼前一般。

在消費文化比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文化都還要積極地去誘使人做白日夢和想像
電影將小說所開啟的一切發揮的淋漓盡致-也就是認同劇中角色的技巧
(消費的本質,不再實質產品的挑選、購買和使用,而在產品形象有助於人產生歡愉享受的聯想)

社會學家認為觸發白日夢的條件

1.商品:商品是「意義製造」的終點,「意義製造」必須仰賴廣告行銷、品牌經營與媒體通路,過程複雜且豐富。 這個過程將商品連到認同製造與美好生活。也就是說,置身在消費文化,我們很難區分我們究竟在幻想商品本身(EX:一輛跑車),或是幻想因該物產生的無數連結(EX:開跑車比較有機會跟美女發展關係),物質幻想和情感幻想是一體的,綁在一塊而,激發強化彼此。

2.具有雙重性:包含平面印刷跟視覺媒體所散播的故事和畫面。
講的不外乎就是面貌交好的主人翁經歷千辛萬苦,最後通常成功了,並獲得幸福美滿的感情。這些腳色將清晰的敘事腳本和生動的視覺意象表演出來後,民眾便開始以這樣的敘事腳本和視覺意象為核心組織他們愛情:換言之,期待他們愛情像敘事腳本一般,宛如一系列視覺小品。
最後自1990年代以後,網路已經是動員想像的據點,各式各樣網站,展開想像式的自我投射和想像式的經驗模仿。

現代主體透過商品、媒體形象、故事及技術理解他/她的慾望情感,而這些多元媒體回過頭又會影響慾望的結構,決定人渴求什麼且以什麼方式渴求,並改變慾望在心理層面所扮演的角色。透過消費消費市場和大眾文化,將愉悅和情感加以制度化,而幻想則成了體驗愉悅和情感的方式。

正因為人把自我投射到這些敘事腳本裡,敘事腳本才會創造期待和預想、激發白日夢和想像。進而呼應了常見論點:電影和影視文化並不會用寫實手刻劃日常關係,而是灌輸民眾很高的期望,卻對問題的描摹和刻劃予以省略。只提供「愛情終將戰勝所有不利因素」這類的敘事公式

再來提到,失望作為一種文化實踐:
現代性有個特點,就是現實與願望之間距離越拉越大,從而引發失望,而失望成了現代生活的長期特徵,「失望」不光是現代愛情的一大特點,似乎也成了現代人意料中的事,
作者將失望分成兩種,一種是一次性事件(EX:遇見某個不符合我們期望的人),一種是延續很長一段時間的模糊情感。

第一種、可以清楚明確表達出來,會在相識之初發生(隨著約會網站使用頻率越來越頻繁,這類情況普遍),通常是當事人跟對方碰面前,內心早已建立一個十分清晰的意象。
第二種、通常是日常生活之中逐漸累積起來的,當事人默默地在心裡將實際的日常生活跟他/她對生活理應怎麼過的那份模糊、一般性、敘事性期盼做比較。

失落感長期在日常生活中日積月累,成了現今很強勢的主流經驗,記憶機制在處理經驗時,會抹掉其中某些面相而獨厚其他面向,致使我們僅記得那些「符合腳本」的元素,就算實際體驗過後,我們依然謹記得符合預期的部分而忘記其他面向的經驗,或予以負面的評價。在心裡本體論述下,自我皆有固定屬性,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認識自己的固定屬性,並看到、察覺到別人的固定屬性,以便與之交易、往來。結果導致大家都在尋找品質明確、可靠、穩定的人。「自我」和「兩性關係」被本體化的情況尤其嚴重

想像與網路的討論在現代文化創造了兩種預期式想像;
第一種、預想的基礎是由大量影像、故事、商品所構成的合成品;EX我們期待購買到一件奢侈品、一趟假期或一個愛情故事。這種期待可以是含糊不清的,也可以透過商品、訴諸內心意象、敘事等媒介,化成高度結構化的認知:例如,嚮往一場依照特定順序而展開的愛情邂逅,或渴望高解析度的視覺畫面,如親吻或浪漫晚餐。
第二種、預想式想像則是被某種企圖創造出來的,即用技術去虛擬營造和模仿實際經驗的企圖。
作者認為想像是預期式,乃因他試圖模仿實際的邂逅,包括線上遊戲和網路約會等網站,全是為了營造和模擬實際的性/浪漫邂逅。

2011年2月的紐約時報,邀請全國大學,告訴作者麼什麼是愛情。最受歡迎的話題是約炮:許多人發現「無條件」性愛原來並不如他們想像中那般無牽無掛。這問題在數百條回復的上空盤旋:我們怎麼在沒有感情的牽扯下獲得肉體關係,不到三年時間,最常見的問題正好相反:我們要怎麼做才能只談感情不發生肉體關係?約炮依舊鼎盛,不過參賽作品要把焦點轉移到在科技催生助長的親密關係—那些親密關係多半靠筆電、視訊、線上聊天、簡訊來維繫、滋長與深化。網路愛情不像約炮文化那樣,潛藏著一定的性愛風險,怕的不是性病,而是電腦病毒或是首次跟他們心儀的網友見面。想像自己通訊、互動的對象是今生唯一的真愛;直到最後,雙方終於走到面對面相會的地步,才發覺對方並不完美,講話內容也跟電子郵件南遠北轍,不過只就只是一個普通人罷了,對此感到失望透頂。

在傳統愛情,身體是傳統愛情的基礎,建立在訊息稀少的想像上,因此感情萌生的過程基本上可分成四個階段。
1.以身體為基礎的吸引力
2.這種身體吸引力便可以動員主體過去的親密關係裡與經驗
3.整個過程發生於半意識或淺意識層面,繞過理性的「我思」
4.幾乎完全依照定義走,開始理想化對方,覺得對方獨一無二。

網路想像跟傳統浪漫想像不一樣,已經被”語文遮蔽”全面主宰;我們在評估對象時,在某些情況下、或說在多數情況下,視覺感知與視覺線索才是真正的評估基礎,但網路普及後,語言文字異軍突起,席捲了網路世界。民眾大量使用文字,透過語文描述、文字簡介、透過了解他人並替他人貼標籤、透過電子郵件文流來呈現自己。語言會妨礙視覺性、身體性評價與認可。所謂語文遮蔽,說的就是語言評估模式對視覺認可程序產生一定的干擾。對對方的認識或理解若側重在文字、語言、屬性基底的知識,這會影響人啟動視覺認可機制的能力,對吸引力的判斷產生嚴重干擾。
=============================================================
結語:
從19世紀拉回到現代,因為改變了很多制度,愛情上的想法、做法也都有了大改變;從注重儀式化的愛情,有著一定的標準流程,如此「客觀」的條件,非常有儀式感,而儀式是個強大的工具,可以幫助擺脫不確定所引發的焦慮。現代的愛情變得更主觀,更看重自己的感覺。
現在資訊爆炸的年代,各方面都灌輸各式各樣的知識,不論是彩妝、愛情教學、心理分析,訊息多到讓人的價值觀會產生動搖,是否無法符合對方的期待,我是不是不夠好,需要得到對方的認可來提升自己的自我價值,也接間產生更多書籍,需要來解釋我們的價值。
但有趣的是,這些書籍解釋了我們的疑惑,也代表著我們變得更"理性",但因為有了"理性",就很難去面對浪漫幻想。
不論是文學、視覺媒體、音樂,愛情相關題材,一直都會有,而這些題材給予我們觀眾許多幻想,希望自己能遇到屬於自己的公主/白馬王子,可是好不容易遇到了愛情,卻非常失望,被現實打臉,再加上書籍給我們的"理性",我們就覺得一切如夢幻泡影。
最後覺得這本書最大的方向是從社會學角度去看,社會學家感興趣的並非個案,而是左右跟支配行動和情感的社會結構。

創作回應

尹弦
這本書對我來說有難度.....花了很多時間做筆記,這文章有點變成像是做筆記的形式....
2022-08-06 17:22:15
尹弦
https://truth.bahamut.com.tw/s01/202403/2b668ce8ccbc8c18d38124676ef7f868.JPG
2024-03-24 19:44:56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