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三國志X]曹操傳(上)-魏武之強,由此而始

砂糖西 | 2024-01-29 23:53:54 | 巴幣 0 | 人氣 102

東漢末年,天下三分,以魏國為首強之國,天下十三州,佔有其九。後世史家也視其為承接漢朝的正統政權,與後繼幾個朝代並稱為"魏晉南北朝"。雖然他至死始終沒有登上帝位,但後人談及魏國的君主時,肯定還是會先想到他-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

擊敗袁術、呂布、劉備、袁紹等一世英豪,建立當代最強勢力,作為任何三國遊戲的最終boss,他的一生充滿爭議,決非純粹的惡人。為人猜忌多疑,有時卻又寬容雅量;一生處事精幹果決;但到老年仍會因魯莽而差點喪命;奉行理性決策到人性幾希的地步,又心懷憐憫蒼生艱難,進而創作出一句句質樸見性的千古詩文,骨子裡分明滿是感性。

越是了解這個人,就越難論斷。他的複雜,他在多方面上的成就,放眼整個中國歷史,也極為罕見。身為當代一流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作盡惡事的同時,也因為終結亂局而拯救了無數黎民。莫怪在整個三國陣營中,扣除掉蜀漢的支持者以外,就屬曹魏的支持者最多了。而這些魏粉當中,想必支持的對象,並非開國君主曹丕,而是曹操本人。

不過,這樣一位靠著一次次勝利登上頂峰的英傑,其實在生涯之中也曾經歷多次戰敗。先不說聲名最響的那幾次都發生在他統一北方之後,就是在起兵之初,他也曾被打得體無完膚,和當代群雄相比是毫不起眼,隨時都可能被時代的浪潮所淹沒。這樣的曹操,是如何站穩腳步,和天下諸侯對等地逐鹿中原呢?就用三國志十代來演繹一下吧。

如果選擇184年的第一劇本,曹操會是何進手下的一般武將。不過身為五等官的他,只要和何進打好關係,就能說服他讓曹操自己帶兵,攻打黃巾勢力,佔領城池,有權限能擔任一城太守,發展自己的勢力。不過按照往例,很有可能在張角病死,朝廷分封群雄之後,打下的版圖又會回歸史實,想發展勢力的人,還是推薦第二劇本。

不過在這一劇本中,曹操可以參與到十常侍事件,體驗袁紹做主角導演的宮鬥大戲,詳情可參閱之前寫過的袁紹傳。雖然已有帶兵剿滅黃巾軍的實績,不過論影響力,曹操仍遠遠不如出身更高的袁紹。
之後董卓趁勢掌權,袁紹憤而離開中央,前往冀州發展,和昔日的好友曹操分道揚鑣。曹操自己則繼續留在洛陽,仍是一般武將,只是上司換成了董卓。
並親眼見證了董卓併吞并州勢力,改立沒有外戚後台的陳留王為獻帝的始末,觀摩何謂"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實際上,此時的曹操仍然心懷漢室,有救濟天下,匡正亂局之志。他因為才幹而得到董卓的賞識,也得到反董勢力的拉攏。
比如王允。因為表面順服,而得到董卓的敬重,身居高位,實際上他已是反董勢力的台柱,在暗地裡居中持重,策劃著如何剷除奸賊。
不過此時的朝臣多是不敢反抗董卓才僥倖存活至今,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文士,對於董卓自然是一點辦法也沒。唯獨曹操談笑自若,語帶輕鬆,毫不掩飾嘲弄之意。
相傳曹操年輕時,就曾隻身潛入大宦官張讓的家中,被發現以後,便揮舞手戟逼退包圍,再翻牆逃走。此時的曹操,有著自負的膽識、身手和智略,讓王允也不得不同意他的計劃。
一來就說自己騎的劣馬才導致遲到,讓董卓自己支開呂布去牽馬,製造獨處的時機。
但董卓好歹出身行伍,靠著戰功上位至并州刺史,看似毫無防備,其實防範暗箭,或隨時進入戰鬥的舉止作息早已深入骨髓,讓曹操也找不到一擊得手的時機,只得先求脫身。
王允:曹操還我刀!
不過王允此時也還是個堅忍之人,後來又以貂蟬為餌策劃出連環計,仍然成功誅殺了董卓。看在曹操後來起兵加入反董聯軍的份上,他大概也不會在意吧。
史實中,他倒是沒演過這一齣暗殺的劇碼,明面上是婉拒董卓給予的官位,實際上為了防止董卓的猜忌清算,暗自離開洛陽,回到陳留。
在演義中,還加入了被陳宮抓住,但又說動對方主動棄官跟從的劇情,頗有劉邦棄官加入反秦陣營的味道。
殺呂伯奢一家之事,倒是有被記在史書上,而且還有三、四種不同的版本。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查查,演義為了強調曹操其人猜忌多疑的個性,選擇了其中一種版本。
不過在遊戲中,則是有讓玩家抉擇的機會。演義的故事,讓陳宮事後有了叛變至呂布陣營的理由-曹操可能會成為暴君,不可讓他壯大。那麼,如果做出不同的選擇,是否能讓陳宮回心轉意呢?
以曹操那複雜的兩面性來說,讓他仗著武藝高強而忽視幾個平民圍攻所帶來的威脅,好像也說的通哪。
雖然遊戲中不會顯示,但和陳宮之間的好感度其實是會因此增加的。不過說來好笑,即便你真的殺了呂伯奢一家,陳宮還是會隨你到陳留起兵,成為你的手下。倒是你取得了他的信任,日後呂布到兗州時,他也還是會反叛,陳宮的心思之複雜,也真是難懂啊。
大太監曹騰的養子,為三國志做註的裴松之認為,曹嵩可能出身夏侯氏,因此夏侯氏和曹氏最為近親交好,因此在曹操起兵時,他們也大力支持。
像是早在曹操打黃巾時就作為屬官一路拚搏的元老夏侯惇,還有後來"虎步關右"的一方大將夏侯淵。
曹氏的鐵壁大將曹仁,和族弟曹純、曹洪、族子曹休,曹操自己的長子曹昂,當地豪強大族的代表李典、樂進,都在此時加入。曹操陣營一開始就有著出色的武將陣容。
接著在曹操偽造檄文,號召群雄起兵反董之前,會有30天的時間可以整合、訓練部隊。說實在的,時間非常吃緊,不論讓部下執行徵兵還是訓練,都只夠執行一次,曹操自己做的話也只夠做三次。步兵方面還能湊出兩支萬人部隊,但虎豹騎雖強,不論數量或是訓練程度都很難達到堪用的水準。
遊戲中曹操佔有陳留,其實是給他面子了。此時他算在陳留太守張邈的旗下,陳留郡又屬兗州刺史劉岱治下,別說是一國君主了,他其實只能算整個兗州集團的中低階主管而已。
而真正發布檄文號召反董的,則是時任的東郡(治所在濮陽)太守橋瑁。
十八路諸侯,浩浩蕩蕩開往洛陽,而董卓軍則倚仗險要地勢,在虎牢關據守,雙方在此對峙。
曹操仍不時被譏為宦官之後,他也很有自知之明,不去和那些名門正派的頭領唱反調,只要能達成討董的目的即可。
而演義也藉由華雄、呂布等猛將的發揮,給了令一方主角劉備的活躍機會。不過比起劉備,想來還是另一個身影更深深烙入了曹操的眼中。
被一眾掌權者所圍繞,到此時才有一睹真英雄的感覺。兩人所結下的不解之緣,也是三國故事所為人津津樂道之處啊。
董卓退兵,火燒洛陽而遷都長安,讓聯軍無法再藉由當地獲得軍需補給,久之自行分化,不攻自破。
盟軍之中,唯有曹操提議追擊。
各路諸侯中,只有同為兗州治下的濟北相鮑信贊同曹操,並與之出兵,上司張邈也派出部分軍力隨行。但在半路遇伏,進入聯軍一方在此事件中唯一的一場戰鬥:滎陽之戰。這也是曹操早先出名的敗仗,對手不比往日普遍不諳軍事的黃巾流民,而是常經戰事的涼州戰士,曹操大敗,自己也被流矢射中,靠著曹洪讓出戰馬隨侍才乘夜逃走。
帶領者是董卓方的大將徐榮。雖然是佔著兵力、地利和出其不意的優勢,但能打敗曹操,也足夠讓他獲得很高的評價了。以遊戲角度而言,不論戰勝戰敗都不影響後續劇情,若要讓損失降到最低,最好的辦法應該是一開始就讓全軍撤退。不過這就枉費一場讓曹操建立常勝之名的機會了,如果是扮演曹操軍的手下也就罷了,扮演曹操自己是可以操控全軍的,就試著打垮董卓軍看看吧。
如圖,董卓一方的兵力佔優勢,領兵之將也都是一時猛者。但相對的,除了李儒、徐榮以外智力都低的很,這是可趁之機。
而曹軍一方數量較少,不可衝上前硬碰硬。可以就近在樹林中設伏,靜待其變。
比如讓曹操施展引誘、混亂等計謀,多半都能有效牽制對手。
就算數量少的部隊也要善加利用,曹軍將領幾乎都會鼓舞士氣,越高越能打。
站在有石頭而沒有敵軍相接的土地上,擁有"地理"特技的曹操就能發動落石(消耗8點行動力),推算地勢高低的變化,加上一些好運氣,就能一發解決數千敵軍。不過若是推算失誤或是運氣不佳,也有可能反過來砸死自己人,是高風險高報酬的戰術。
西涼武夫勇猛好戰,通常會答應單挑,而曹軍武將的優秀之處,就顯露出來了。論武力值,在場除了呂布以外,可沒人打得過曹家諸將。
曹操本人的高智力,讓計策順利發動。
原本曹仁手下不過1000兵時,他根本不理會,現在中了混亂以後就只得答應單挑了。
擁有"止步"特技的曹仁使用"裂帛"指令,有一定機率使對方行動順位下降。在左上角可見,原本下一輪就換徐榮行動了,但中計以後......
行動順位就下降了兩階,讓我方占了先機。
最後在曹軍諸將的猛烈圍攻下,擁有一萬近衛兵(高階步兵兵種)部隊的徐榮也被擊退,這還沒動用曹操本人的部隊呢。
事後,曹操回到聯軍,提出"袁紹從河北渡孟津,聯軍控制虎牢關等險要地勢,袁術則由南向攻武關入關中,從長安反向包圍彼時還在洛陽的董卓軍,圍而不攻,只派輕騎騷擾,以待其變"的戰略,但不被眾人採納,曹操兵馬折損,只好中途退出。
期間,曹操還和夏侯惇遠赴揚州募兵,靠著聯軍的名聲也才募得四千餘人,結果回程路上兵卒叛變,趁夜火燒曹操營帳,差點直接要了他的命,"太祖手劒殺數十人,乃得出營"開了一波無雙才衝出險境,回來時收攏殘兵,也只剩一千餘人了。

結果回來以後,面對的聯軍已是分崩離析、內鬥不窮,不但糧草用罄,東郡太守橋瑁還與兗州刺史劉岱交惡,因而被殺。袁紹、袁術則在擁立劉虞為帝一事上意見分歧,袁氏分裂,關東聯軍也形成兩大聯盟,曹操便投靠袁紹,擊敗了攻打東郡的黑山賊眭固,被袁紹表為東郡太守,總算得到了屬於自己的根據地。
兗州共有八個郡國,東郡僅為其一,曹操名義上仍是兗州刺史劉岱的下屬,從實際狀況來說,則是袁紹集團的子公司。但曹操已經透過一連串的事蹟展現不凡的器量,因而吸引許多人才加入。其中最知名的,莫過於穎川荀氏的荀彧,作為可和汝南袁氏比肩的名門士族,荀彧棄袁紹而加入曹操,並舉薦大批士族人才,支撐起曹軍的參謀、內政、後勤等事務運作。
遊戲也將大部份的曹軍將領都分佈在濮陽、陳留、許昌等處做在野人才,曹操可以就近挖掘他們來任官,體驗曹軍勢力的草創過程,是第二劇本的一大魅力之一。

簡述一下第二劇本的曹軍在野人才分佈:
濮陽:程昱(附2000步兵)
陳留:許褚(附3000步兵)、典韋、滿寵、梁習、劉馥
許昌:戲志才、郭嘉、鍾繇、陳群、荀彧
袁紹和公孫瓚在河北大戰期間,曹操也沒閒著。受袁術、公孫瓚聯盟的挑撥,黑山賊眭固再起,聯合南匈奴單于於夫羅再次進犯東郡,但被曹操擊敗。接著兗州迎來巨變,曹操得到了一舉上位的考驗。
先前被公孫瓚擊敗的青州黃巾軍,號稱百萬之眾,在攻打河北不成後,轉向兗州而來。兗州刺史劉岱不聽鮑信的勸阻,出兵剿匪,反而兵敗身死。陳宮趁機前往兗州各地,像官員薦任曹操為兗州牧,暫時統合兗州力量的曹操也必須拿出實績,解決這場災難。
但在歷史中,曹操同樣低估了這支流民軍的力量,他們從和官兵的戰鬥中倖存至今,不可和普通的起事農民相提並論,初次交戰,曹操便被擊退,還是靠著鮑信捨命殿後才僥倖活命。
曹操痛失好友,欲以重金向黃巾軍買其遺體也無從尋起,只得雕刻其木像代為遺體,舉辦喪事。並接納其部下于禁帶領的殘兵,再次迎戰青州黃巾。
因為對方人多勢眾,戰力不俗,曹操便不再與之正面對抗,而是不斷使用奇兵夜襲、騷擾,迫使青州兵處於被動的局面,直到糧草用罄而失去戰意,終於向曹操投降。鑒於這些史實,這場和青州兵之間的戰爭,不論輸贏,曹操都可獲益。但不像滎陽之戰那樣是真的輸贏都沒差,戰勝青州兵所獲得的報酬會比戰敗更多,積極取勝吧!
青州兵人多勢眾,但戰力受總大將素質影響,實力遠遠不如我方。只是作為總大將的本隊距離遙遠,又會一直逃竄,稍有不慎,可能就會被拖到三十天戰事結束,落得戰敗(我方進攻失敗)下場。
我方能帶的戰力,只有曹操帶領的兩隻部隊,和張邈帶領的一支部隊。人數雖然處於劣勢,但憑著曹操本人的高統率值,直接硬碰硬也是能取勝的,但此為下策。中策是一開始就將部隊佈置在地圖下方的森林中,以埋伏戰術不斷伏擊對手,這比較接近史實。

上策則如上圖中所見,佔據岩石地形,由高度變化算計好行進路線使用落石,運氣好的話,就能一次擊潰多支敵方部隊,如下圖。
剩下的烏合之眾,就靠騎兵的腳程追擊便可打垮。曹操將青州兵逼至絕境,對方只好派出代表談判投降。
說到底,亂民也是受暴政天災所苦,所以才被逼上反路。張角死後,大環境並無改善,人們也只好繼續打著這面無主的大旗持續抗爭,就看主政者能否接納這些有前科,有叛亂風險的棋子而已。
在那個時代,龐大的人口有時會是負擔,但更多的時候都是寶貴的資源,是生產糧食的人力,也是徵兵所向的潛在軍力。這也顯示了公孫瓚和曹操的底蘊之別,同樣是擊退對手,選擇不趕盡殺絕,將其接納而壯大勢力的曹操顯然更加高明。
於是兗州遷入了號稱百萬的流民人口,其中又有三十萬眾有軍事經驗的民兵,曹操揀其精銳,組成青州兵-在遊戲中,攻防能力最強的步兵兵種。魏武之強,由此而始。曹操也獲得了兗州各郡的擁戴,成為名副其實的兗州之主。
得到濮陽城和城中共計三萬的青州兵,若是戰敗的話,就只能得到十支一千人,共計一萬人的部隊了,差別非常大啊。
另一方面,孫堅在袁術的指使下攻打南方的劉表,反遭伏兵伏擊戰死,袁術在南陽的糧道被劉表截斷,只得改向北方的兗州發展,另一場戰事即將襲來。
說來這兗州牧之位,也沒得到朝廷的承認,倒是董卓派出的兗州刺史被曹操趕了出來,投向袁術那邊。這也是袁術進攻的理由之一,狹朝廷的正統名分,奪回兗州。不過此時各地都是看實力說話的,袁術軍佔據了兗州南境的匡亭,袁術自己則在更南邊的封丘駐紮,曹操攻向匡亭,袁術則引兵來救,雙方爆發激戰。
遊戲中倒是寫得輕描淡寫,所以這回就沒有強制戰鬥了。史實中的記載也十分簡略"太祖與紹合擊,大破術軍",可見袁紹也出了力,兩方此時仍是同盟。而曹軍還一路追趕,迫使袁術遠離原本的根據地南陽和袁氏本家所在的汝南,一直退到東邊的淮南去了。

在遊戲中,若是許昌此時仍是空白城池,在事件後會直接成為曹操的領地。雖然也是中規模的城池,但治安頗低,前期必須先派人執行治安指令來安定下來,避免換季時觸發暴動事件,減少城中駐軍和人口數。

曹操雖處於四戰之地,但說實在的,遊戲設計的對手,除了袁紹以外,都沒他強大。兵力或許還算勢均力敵,但手下的人才,論數量論能力,都遠遠不如曹軍;要嘛就像劉備、孫堅,雖然手下素質極高,但佔的都是只能容納五支部隊的小規模城池,兵力不足以和佔據三座中規城池的曹操抗衡。因此曹操進行到此,也未必要再等待歷史事件觸發,大可自行出兵擴展版圖,肯定是比枯等不知何時觸發的事件要來的有趣。
雖是殘兵敗將,袁術仍然有能力趕走了揚州刺史,占九江郡治所壽春,重新建立勢力。江東也算是在揚州的範圍內,因此袁術後來給孫策支援兵力,讓他去打江東,也是圖個名正言順的揚州之主,廣義上來說最後整個揚州都算是他的版圖,只是稱帝以後就被孫策切割了......。

至此,曹操在兗州總算是站穩了腳跟,擊敗袁術,可說是群雄割據的一個里程碑。它象徵了不論出身地位如何,在亂世之中,一切仍以實力掛帥。曹操也因此獲得了與天下諸侯逐鹿中原的資格,接下來還要繼續對抗袁術聯盟的第三號選手-徐州刺史陶謙。

但他不知道的是,遠比陶謙更強的威脅,正從背後悄悄襲來,而那個挺身擋在陶謙之前的織席販履之徒,會逐漸成長為他的一生宿敵。曹操在一連串的爭戰之中,也逐漸耽溺於效率,走上殺伐不斷的霸道之路。他的未來會有哪些變數?歷史可能如何發展?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曉。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