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達人專欄

《為寂寞在唱歌》台灣網紅紀錄

陸坡 | 2021-05-18 23:26:18 | 巴幣 36 | 人氣 1062

太過片面的認識,網路紅人究竟是什麼?

網路市場的興起改變了傳統媒體行業,過去我們常說的四大媒體如今都被網路給狠狠地甩在後頭。而觀眾也從認識電視電影明星外,對於網路名人所熟悉,Youtuber或Podcast都是如此,它們兩者有如當世代的電視與廣播媒體,也催生了很多以此為業的網紅們。

《為寂寞在唱歌》是第一支以台灣網紅為主題的紀錄電影,導演拍攝了幾位台灣百大網紅、有點人氣的網紅、沒沒無聞的創作者,從鏡頭後捕捉他們的生活日常。也訪問些頗有爭議的網路名人,如小玉、黃大謙、夫夫之道等,一窺在網路拍片素人與名人交錯背後的故事。




如果說陪伴六、七年級生孩子長大的是電視電影,那麼在90年後的到千囍年的小孩可以說是在網路媒體伴隨下成長的,也是一群未體驗過撥接電話線上網在生活中少不了寬頻和WiFi的當今世代。

這也使潮流文化與網路傳播成為主流,就連現代的長輩們也頻繁的使用智慧型手機的通訊軟體聯絡感情,更不用說年輕人和學生,電視收視率大不如前,螢光幕的藝人不太被這些年輕人所認識,如今活躍在網路上的各個網紅名人,才是年輕世代娛樂的核心。




《為寂寞在唱歌》是探討台灣Youtuber的影片,也可以說是這個平台的實況主與流量名人,它們介於明星與素人之間,靠著影片點閱率獲得廣告分潤,和接下業配獲取賺錢門道。

影片內找了五、六位網路名聲流量有差的網紅和創作者訪談他們對於自己為何開始分享創作影片,跟成為網紅後的心路歷程。導演是一位不了解這個網紅世界的人,透過影片來認識他眼前這些流量網紅背後到底有何辛酸和吸引人的地方,而表示網紅的興起來源於當今人與人的孤寂。



這部紀錄片拍攝頗具爭議的兩名網紅:小玉和黃大謙。拍攝他們在螢光幕後的樣子與參與座談會和私下與朋友或熟識的人相處時候的樣子。影片敘述小玉影幕前後的反差與為了要紅要賺錢營造出屁孩人設無所不做。

和看似有著眾多粉絲和業配的黃大謙卻依舊苦惱自己被人遺忘與賺錢問題。其中以同志戀人網路紅夫夫之道也透露出他們的影片每月營收其實還不到台灣法定最低薪資。可以看得出來要靠網路流量賺取生活費用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




雖然想拍出網紅心聲和一些年輕世代素人明星的幕後,營造出這世代人與人的寂寞感,即便如此這部紀錄片依舊很失敗,它缺乏客觀性且樣本數太少,只以曉諭或黃大謙等一些是否較多的網紅就得出結論,代表年輕世代,證明拍攝的導演還是用過去電視廣播塑造明星的方式在看待網路媒體。

其中也拍攝如油漆工表達出懷才不遇,或網路創作者的窘境。但這些都不是新鮮事,可以說這部紀錄片故意營造出的網紅我好多流量但是我好孤獨的感覺,著實讓人覺得莫名其妙。




過於片面與刻板化網路世代,且以幾位有爭議的角色就代表了整個網紅生態。網紅不止於Youtube,它只是的媒介,就像一間出書的出版社一樣不能以幾間公司就概括了全部書圈的生態。

更何況網路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為寂寞在唱歌》披著網紅的外衣卻講不出新東西,只能找出「成名代價」等過去素人選秀的老戲碼,國外同樣拍攝關於網紅生態的紀錄片《百萬Youtuber爆紅實驗》導演身體力行的去經營頻道,最後得出關於串紅或爆紅的秘訣並探討其中的意義,並用詼諧的手法得出當下爆紅背後的原因。




《為寂寞在唱歌》試圖用文藝名稱去包裝,但本質就只得出很多觀眾知道的事情,例如網紅私下跟檯面上不同、有深度的東西通常少人看、大家喜歡群起圍攻不負責任。這部紀錄片應該可以探討更深沉的原因,例如小玉被討厭引起那麼多爭議,真的是因為誇張的演出嗎?還是有別得原因。

認真題材真的沒有看嗎?那麼許多經營冷知識、法律、音樂繪圖和語文的Youtuber為何還存活下來?《為寂寞在唱歌》打著第一部探討台灣網紅的紀錄電影,但結果我認為是失敗了,不僅拍不出其中道理,只拍出了一個預設的劇本設計出來的孤高的寂寞。




更多動漫畫電影書籍資訊請參照個人網站
可以點選網站內廣告給予作者小小的支持
喜歡的話請到陸坡的圖像文字回收桶按讚
利用LikeCoin點讚贊助讓創作者繼續寫作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