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三國志X]孫堅傳-孫武之後,江東之虎

砂糖西 | 2023-11-27 22:46:11 | 巴幣 0 | 人氣 130

天下三分,三國鼎立,在東漢末年最為人熟知的三大勢力-魏、蜀、吳之中,吳國的魅力似乎向來不如其他兩國,其中一個原因,就在於作為國君的孫權。其功績和名聲都不如另外兩國的曹操和劉備,從輩分上算是二代,加上哥哥孫策的份上就算做三代了。

真要追溯起吳國勢力的發跡,還是得回歸到第一代的君主,孫權之父.孫堅說起。
比起繼承父兄勢力的政二代,人們自然更欣賞白手起家打天下,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一方大將。東漢末年,在無數亂世英雄中,孫堅也絕對算得上一等一的豪傑。
傳說為戰國時期吳國的兵法家,後世無數軍事學家都知其著作"孫子兵法"的孫武之後代,在遊戲中的設定也受益於此,除隱密以外的戰法全部都會,統率力更是高居98,除曹操以外,和周瑜並列為全遊戲第二高的角色。除此之外的武力、魅力都有90以上,智力和政治也有70幾的不俗水準,配合相關特技,絕對是一流規格的君主人選。

除了傳說以外,孫堅的戰績和政治表現真的對得起這個設定嗎?若是如此驍勇善戰的一方軍閥,不在群雄割據的局面中那麼早退出,歷史肯定會有極大的改變吧!今天就用三國志十代來演繹看看,這位人稱"江東之虎"的豪傑如何展現堪比曹操、更勝劉備的宏圖大略。

遊戲從第一劇本的黃巾之亂起就能操控孫堅了。根據史書,孫堅打從少年時期,就曾經有隻身用計擊退盜賊團的事蹟。爾後又因為召集人馬千人平定了民變,而被封為下邳丞,這也是第一劇本的孫堅,主城會在下邳的原因。憑著孫堅本人和手下一干元老將領的能力,對付黃巾賊可說是小菜一碟,加上挖掘徐州、北海一帶的在野人才,孫堅勢力的潛力,大概僅次於得到兗州、豫州後的曹操。

可惜第一劇本的問題,是黃巾覆滅以後,很容易就會觸發群雄分封事件,讓之前的努力付諸流水,拱手白送給陶謙,然後主城就會被迫遷到無人經營的小城長沙。既然如此,還不如一開始就從189年的第二劇本開始發展。
黃巾之亂時,孫堅隨朝廷主力的統帥之一.朱儁討伐黃巾,將汝南、穎川一帶的賊眾一路打向宛城。孫堅又親自領兵攻城,攀牆先登,所向披靡。之後又陸續被朝廷派往涼州平定邊章、韓遂的作亂,往長沙征討區星等荊南人士的叛變,最終被封為烏程侯,官拜長沙太守。

雖然這些事蹟在遊戲中一概沒有呈現(畢竟劇本來源的三國演義就沒提到多少),但我們可以知道,孫堅確實是靠著戰功一步步爬上來的。雖然對付的角色多半都是些籍籍無名的叛亂首領,但從史書記載中,尚有一事,可以讓人瞥見孫堅和董卓之間的過節,早在聯軍討董之前就已發生。
在涼州發生亂事之時,董卓原本就是涼州出身的豪強,又有戰功,因此被朝廷命令前往平亂,卻遲遲無法成功。朝廷於是改派張溫為主將,張溫邀孫堅為監軍一同前往。戰前張溫召董卓率軍會合,董卓卻遲遲不來,來了以後又出言不遜,態度跋扈,孫堅因此建議張溫對其問罪處斬。張溫卻懼於董卓在當地的威勢而不從。之後董卓入主朝廷時,倒是因為一點小事就處死了張溫。亂臣掌權,而曾經有機會事先斬除禍根的孫堅自然是悔不當初了。
長沙遠在荊南,與反董聯軍的戰場洛陽一帶相隔遙遠,孫堅仍然帶兵前往,途中甚至殺了和自己有過節的荊州刺史王叡和不願提供軍糧的南陽太守張咨。 史書的記載簡略,難以憑此定論孫堅的善惡,但大致可以推知他的行事之決絕果斷,對敵人毫不留情。

之後,劉表接任荊州刺史,孫堅則領兵投靠袁術,袁術也得到人口昌盛、物產富庶的南陽,勢力大增。

接著,孫堅便迎來人生中的輝煌時刻,隨關東聯軍討伐董卓。有趣的是,爾後三國勢力的開基之主,此刻都還是其他軍閥的手下-曹操在陳留太守張邈軍中,孫堅在袁術軍中,劉備則在公孫瓚麾下,按照正史來說,公孫瓚沒有參與討董,所以劉備可能根本就不在聯軍裡面,即使在也沒什麼表現機會。

而聯軍看似大義凜然,高舉大旗,聲勢浩蕩,但其實只是一團散沙。在董卓遷都長安時,只有曹操有心追擊,雖有鮑信和張邈的支持,無奈兵少不成氣候,反被徐榮的伏兵擊敗。

那麼,如果劉備和關羽此時不在聯軍,那麼擊敗董卓大將華雄的,又會是誰呢?正是孫堅。他和董卓軍互有勝負,在曹操已敗,聯軍又未積極支援的情況下,他在被擊敗一次以後收攏殘兵再次出戰,居然先後擊敗了董卓手下的胡軫、華雄和呂布,華雄甚至還命喪戰場。這接連敗仗逼得董卓勢力徹底退出洛陽,聯軍總算收復殘破的帝都,孫堅無疑是最大的功臣。

就憑此戰績,孫堅的高統率和高武力,是設定的當之無愧。他甚至一度被袁術扯了後腿,因為戰績太大,遭到袁術猜忌而不給軍糧,還是孫堅親自返回後方斥責,才讓袁術乖乖交出。收復洛陽後,他又修復被董卓軍破壞的漢室宗廟和陵墓,舉辦祭祀,因此引申以下的傳說。

在著手整飭城內,修繕宮殿,救助災民時,手下在宮內的井中發現不凡之物。
在漢室凋敝,賊臣未除之際,孫堅作為反董前線的頭號戰將,在此刻突然獲得象徵至高權力的寶物玉璽,彷彿像是四百年歷史的精魄握在手裡,要他接手延續治國的天命......。可惜遊戲此時並未深入演出孫堅心裡所想,只決定一句"即刻退兵"。是為了從長計議,儘早準備大業?抑或是想遠離心懷鬼胎的聯軍,避免玉璽落入奸人之手?似乎怎麼解釋都說得通。
在離開聯軍之際,不得不撒下彌天大謊,立下重誓。演義描述此事成為壓垮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但其實聯軍本就各懷異心,明爭暗鬥。東郡太守橋瑁就因私怨死於兗州刺史劉岱之手。袁紹也任命手下為豫州刺史,這個早已被袁術封給孫堅的頭銜,意圖奪取其地盤,袁氏兄弟正式決裂。

就是想再進擊長安,無奈後方本營陷入危險,孫堅只得班師返回。
而後的群雄相爭,很快便浮上水面,看似多人亂鬥,其實是袁氏兄弟分別統領的兩大集團之鬥爭。袁紹奪取韓馥的冀州牧一職後,又表曹操為東郡太守,曹操接手死於青州黃巾的劉岱的兗州牧職位後,又繼續和袁紹同盟,和袁術、公孫瓚、陶謙的同盟對抗。

袁術的同盟,從南北兩方夾擊袁、曹同盟,袁紹也結交荊州的劉表,同樣以南北兩方夾擊袁術。不過這些史實中的糾葛,在遊戲中自然是一概省略了,實在是瞬息萬變。
剛接任荊州刺史一職時日尚短的劉表,其實此刻也還未能掌握整個荊州,僅能和當地的豪強蔡氏、蒯氏合作,勉強以襄陽為根據地,以同樣是荊州人口匯聚的南郡為中心發展,和盤據宛城、南陽郡的袁術對抗。而孫堅作為袁術的手下,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就這樣被派去征討劉表。
在演義中,則是用玉璽爭奪作為雙方交戰的理由。
群雄的勢力不斷變動,時而消滅、時而壯大。看到故鄉江東分別被劉繇、嚴白虎佔有,遊戲倒是沒給孫家人設計一些特別的感想台詞。
選擇第二劇本的好處,就是孫堅的地盤周遭幾乎全是空白的城池。雖然都是只能容納5支部隊、人口、資源和內政指數都乏善可陳,治安還都很低的小城,倒是很符合當時荊州的形勢。但是積少成多,也足夠讓孫堅累積相當於一州大軍的實力了。可惜在聯軍解散後,觸發出戰黃祖事件前僅有五個月的時間,建議還是在事件後再來慢慢攻略這些城池,優先徵兵訓練手上的部隊。
相比弟弟的老成持重,做哥哥的孫堅倒是血氣方剛。這關係倒像是自己的大兒子和二兒子啊。
繼承了父上勇武,此時年方十七,日後的小霸王孫策。
在史實中設伏擊殺孫堅,日後又長期抵禦孫吳軍入侵,可謂是荊州守護神的黃祖,我總覺得遊戲低估了他的能力值啊。
雖然性格上充滿血性,總還是要發揮一下作為孫子後人的兵法本領。
實際上孫堅當時是從豫州領兵南下,在樊城與黃祖交戰。不過小說和正史都是在一度得勝後,便進軍襄陽,讓劉表面臨一生的絕境,可謂荊州命運的分歧點。
遊戲設定孫吳方只有三人可以參與此次事件戰鬥,即孫策、韓當和孫堅本人。如果在遊戲中扮演這三者,即便此役戰敗,孫堅也不會死亡,只是變成重傷狀態,讓原本就所剩無幾的壽命又更加縮短。若是扮演其他角色,孫堅則會直接在事件中死去,君主之位則傳給孫策。
雖說暫居上風,實際上在遊戲裡孫堅的部隊還是少於劉表的。不過要以寡敵眾也不算難,看著下圖就能發現戰場右半有著大片的樹林,只要善用走位不斷施展伏兵襲擊,小心不要讓孫堅被集火殲滅,以孫軍將領的能力,完全能在保有所有部隊的狀況下擊敗對手。若是作戰不利,就想辦法單獨擊垮敵方主帥黃祖吧!
窮寇勿追的道理,此時卻被孫堅遺忘了,就是通曉軍略的孫子後人,此刻也難掩血性,被自己的蠻勇帶向毀滅之路。
黃祖的伏兵設出亂箭。
不知為何要用名字自稱,也完全沒解釋怎麼活下來的。姑且當作贏的比史實順利,所以伏兵也不多的關係吧!總之先安排事件讓孫堅在戰場上神奇的撿到了重要書信。
河北的袁紹派兵支援中原的曹操也就罷了,派到荊州來支援劉表也未免太遠了吧!
總之在主角威能下躲過身死命運的孫堅,希望他能記取教訓,不再發些拿生命開玩笑的重誓啦。

回到長沙,只要先跑一趟鄴城買個延命道具,回來就可以盡情發展啦。

先以長沙為中心,佔據空白的荊南各城池,接著就將主城轉移到唯一的中規模城池,極具戰略價值的江陵。一方面維持對劉表的防備,一面整頓荊南各地的治安,以免換季時發生暴動事件導致人口和駐軍數下降。好在孫堅手下多的是有治安特技的將領,平均武力值也高,使用修築指令提高城防值的速度也不在話下。以下就來介紹孫堅麾下的優秀人才們:
江表十二虎臣中的三元老之首,後來在赤壁之戰中和周瑜並列都督之位的程普。雖然並無顯著的戰績,但長期平穩的表現讓他獲得遊戲很高的評價,能力值都在7x~8x之間,內政、軍事能力都相當不俗,甚至還有軍師技能,一流的人才。
身為赤壁之戰"苦肉計"和"火燒連環船"的執行者,名氣比程普大的多。不過定位上就是還不錯的二線武將。攻擊用的戰法也只有火矢一項,除了帶弓兵部隊以外比較沒有長處。反倒比較適合留在城內徵兵。
存在感更低的韓當,和黃蓋相反,三大兵種的戰法獨缺火矢,比較適合帶著步兵或騎兵上前線。
軍師之二,全能力幾乎都在7x的萬金油朱治。除了軍師能力以外,他還有可以讓孫吳中期名將朱然在成年後自動加入我方的功能。
孫堅的兒子不如曹操眾多,可幾乎每位都有被做成遊戲內武將,此時能用的孫策即是最早也是最強的一位。相比其父,雖然智、政稍弱,卻擁有更強的統、武、魅。
一個勢力的強弱,就取決於軍師的素質和數量。此刻就擁有三位的孫吳無疑是一支勁旅。其實正史中周瑜是等到孫策開始攻略江東前才加入的,現在才15歲就以完全體之姿出線未免也太犯規了吧?

加上可以就近在宛城挖到的李嚴、黃忠、文聘等人,孫堅真的不缺武將。劉表就是兵力更多,野戰也完全占不到便宜,真的只能倚仗襄陽城的地圖方便堅守而已。倒是孫堅很缺乏內政人才,爾後鼎鼎大名的"二張"張紘、張昭都要等到194年才能在下邳挖到,反而是魯肅,很早就在盧江在野,而且還附帶4000重裝步兵,簡直是不可多得的至寶。
統率78的智力94的一流軍師、S級內政人才、充滿舌戰技能的高魅力名士,和劉備的相性也滿高的,非常值得在玩第二~第三劇本時前往挖掘。
至於孫堅自己手下的內政人才,就是弟弟孫靜了。能作農業和技術,作戰時又有內訌和地理可用,還是周瑜以外唯一的間諜角,非常實用。
相比之下,桓階的能力就不怎麼樣了。他被孫堅提拔為孝廉而有任官的機會,孫堅對他有知遇之恩,因此在孫堅戰死後,他志願和劉表斡旋,取回孫堅的遺體。之後的他一心支持掌握漢帝正統大旗的曹操,居然就暗自煽動荊南四郡的太守反叛,令劉表疲於平變,因此失去了在官渡之戰襲取曹操後方的大好時機。

更不可思議的是,他還能得到劉表許意徵召為官和聯姻拉攏,但桓階都拒絕了。赤壁戰後他如願加入魏國仕官,在繼承人相爭、襄樊之圍等大事上都能讓曹操採納其意見。曹丕繼位後也受到重用,位居尚書令的重任。從這些經歷來看,就覺得他的能力應該再設定的更高才是。

缺少內政人才的問題在於,城池的商業、農業數值難以上升,城池內能負荷的金錢與兵糧支出也就相當有限。當勢力擴大,需要更多部隊守備、出擊時,兵糧不足就成了一大問題。恐怕這也是正史上的孫堅為何無法在荊州立足,屢屢和其他士人發生衝突,最終必須投奔袁術的一個理由吧!

至於逃過一劫的孫堅,在之後的天下大勢中會掀起何種浪潮,就留待下次再談了。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