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小說

軍閥 第一章:貝爾洛許 07.瑞伯萊特堡戰役

十二芒(阿諭) | 2016-03-03 11:58:13 | 巴幣 2 | 人氣 147

完結騎馬與砍殺 同人小說
資料夾簡介
基於 Taleworlds 的「騎馬與砍殺:戰團」的同人創作。以卡拉迪亞大陸的六個政權為綱,六位不同性格的主角彼此獨立卻又相互牽連之間的關係將整個大陸帶往新局。
最新進度 軍閥 終章

七、瑞泊萊特堡戰役
1252年5月26日  早晨  諾德王國‧庫林堡領 - 克溫村東南野地
    「聽說在克溫村打敗斯瓦迪亞騎士衝鋒的人只是一個小夥子而已」「什麼?不是開玩笑吧?」「當然不是,我表哥在法恩雅爾的部隊裡,他親眼看到那小夥子率領著三十人的傭兵團打跑斯達瑪呢!」
    流言在諾德軍裡傳得甚囂塵上,貝爾洛許從一介雇傭軍隊長一躍而成為各路雅爾討論的話題、成為了同袍指指點點的對象。連拉格納國王都口頭表達讚譽,並贈送了一張皇家侍衛圓盾以資鼓勵。但貝爾洛許依然沒有得到國王的接見,這讓他下定決心要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立下更大的戰功。

1252年5月29日  早晨  斯瓦迪亞王國‧瑞泊萊特堡領 - 北部野地
    完成集結的諾德大軍在三天後開拔,部隊飛快經過森林與蜿蜒的河流,在一天之內就通過了傑爾博格隘口。貝爾洛許也是從今天才見識到諾德人行軍的效率竟然是如此驚人。而元帥,伊阿亞雅爾替這批大軍選擇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在傑爾博格南方不遠的斯瓦迪亞要塞,瑞泊萊特堡。
    「兄長,為什麼斯瓦迪亞人明知道我們要來。卻沒有派遣任何主力部隊攔截呢?這樣區區一座城堡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貝爾洛許望著在廣闊平原孤獨矗立的瑞伯萊特堡問道。對比起身後的諾德人海,這一座城堡看起來要攻下根本就不構成任何的難度。
    「貝爾洛許,你日後可要細心一點。」羅格森告誡道:「如果我是你,我不會貿然地說這座城堡可以輕鬆攻下。你數數看,城牆上的箭塔與碉樓有幾種旗幟。」
    「隊長,是三種。」眼力最好的尤里雅搶先說道。
    「這就表示著至少有兩到三個貴族在協防那座城堡。攻城方往往會犧牲四倍於守方的兵力,所以你大概可以估算出我們拿下那裏的代價是什麼。」羅格森回望著旌旗遍布的諾德軍陣。
    「至於你問的另外一個問題,就由我來告訴你吧。之所以沒有大規模的截擊部隊是因為斯瓦迪亞自家後院失火了。他們境內的叛軍在昨晚攻下了德赫瑞姆,所以元帥把主力軍都往東邊拉了。」加拉德指著東方地平線說道。
    「叛軍這麼厲害阿…」貝爾洛許驚嘆的道
    「哈,這大陸上每個割據一方的國王都有自己的難題。」羅格森苦笑道,與加拉德默契地互望,兩人對此議題都不方便在公開場合討論。
    「這次斯瓦迪亞人跟我們宣戰就是一種政治抗議,因為王上在書信中表達了對於叛軍領袖的問候,這種情形你之後有機會常常看到。只是這次哈勞斯沒料到我們會說打就打。」加拉德補充解釋:「這也是王上的英明戰略,我們就是要趁著斯瓦迪亞人疲於內戰時把領土跨到溫暖豐饒的大陸中央。」
    說話間,王上所在的中軍打出了進軍圍城的旗號。
    「走吧,戰爭開始了!」羅格森一抽馬韁,招呼自己的部隊上前。
                                                                     
    因為攻城需要,諾德軍利用了十小時趕製造雲梯。兩千餘人就這樣圍著瑞泊萊特紮下營盤開始圍城。在卡拉迪亞,對於堡壘的攻擊是有一套制式流程的。攻城方必須利用投石機攻擊城牆,然後藉由雲梯登上由投石機砸開的缺口。進行城牆的奪取戰鬥。等到城牆攻下後,攻城方就必須再次攻進城牆後的街道或者堡壘要塞。才算是正式的宣告取得該地控制權。然而這樣的過程對於攻守雙方都是艱苦而嚴酷的。所以一個好的軍隊統領總會盡量避免直接進入這個過程,而是會利用持續的圍城消耗城內存糧、降低守軍鬥志。並利用策反來尋求兵不血刃的結果。
    但這次國王卻授意元帥伊阿亞雅爾直接發動攻勢,想必明天會是一個殘酷的日子。

1252年5月29日  夜晚  斯瓦迪亞王國‧瑞泊萊特堡 - 圍城營地
    月光下,諾德陣地已經陷入酣睡,只有貝爾洛許卻睡不著。他遠望著瑞泊萊特堡剛硬的城牆線條呆呆發楞。他雖然從沒出過費爾辰,但對於攻城戰這種事也是有相當的了解。他知道,明天攻城一開始,城牆後方會擠滿了上百名手持弩具的斯瓦迪亞人,對著梯子上的諾德人猛射。誰能生還,就完全是北海女神的安排了。
    年輕的鐵匠不由得渾身顫抖起來,他日夜希望能奪回父親應有的權柄。而現在,眼前的道路卻擺明了要賭上生命去走。唯有在明天的攻城戰表現出色,才能得到拉格納國王的賞識。才有和瑞馬爾德、和圖亞在諾德王廷一拚的本錢!
    「隊長,你很怕嗎?」尤里雅怯生生地低問,怕嚇著了沉思中的貝爾洛許。
    「不怕,只是擔心。」貝爾洛許硬擠出笑容,怎麼也不肯在這位嬌柔的少女面前承認自己害怕。
    「我想向北海女神禱告,但是北海太遠了。所以…我有些害怕…」尤里雅道
    「別擔心,妳是弓箭手。不用太害怕,登上梯子這種事情輪不到妳的。」貝爾洛許認真地安慰道,但這話一出反而讓自己更加恐懼。因為登上梯子攻城牆的得是他。
    「我擔心提爾、哈克曼、羅芙姐、凱特琳、馬蒂爾德…另外,大家也都替你害怕,羅芙姐還要我偷偷告訴你,隨時準備逃跑。」尤里雅愁眉苦臉的道。這讓貝爾洛許不禁失笑,心頭更是暖呼呼地。他從來不知道這些隊員這麼擔心他的安危。
    「別擔心,一切會沒事的。」貝爾洛許堅定地說道。
                                                                       
1252年5月30日  上午  斯瓦迪亞王國‧瑞泊萊特堡
    弩箭在空中飛來飛去,雲梯上的諾德輕步兵們艱難的向上攀爬著。他們舉起盾試圖將自己縮在圓盾的保護範圍內,卻無奈地被城牆箭樓的斯瓦迪亞弩手射殺。好不容易推進到梯子頂部的諾德輕步兵卻連城牆都來不及踏上,腦門就捱了斯瓦迪亞軍士們的重劍斬擊,跌下城牆。後方的諾德弓箭手雖然撒下滿天箭雨,但斯瓦迪亞人躲在良好的掩蔽後,讓諾德人能造成的傷亡始終有限。
    四座雲梯都是同樣的慘況,貝爾洛許看得心驚肉跳。現在在雲梯上被亂矢殲滅的雇傭軍團,是與他同樣從北方集結而來的。他親眼看見這批五十人部隊只在數分鐘內就全部化為死屍墜進護城塹壕中。
    「再來!上!」梯子邊的諾德皇家侍衛嚷道。
    「殺阿──!」貝爾洛許大吼,身後二十多名諾德輕步兵也大吼。跟隨著諾德皇家侍衛爬上城牆。
    諾德皇家侍衛由於持雙手戰斧,需要其他步兵的盾牌防禦。所以貝爾洛許與提爾、哈克曼三人分用圓盾將皇家侍衛的左前右方都擋住,艱苦的踏著雲梯前進。
    「小心,梯子滑!不要被擠下去了!」貝爾洛許嚷道。
    此時的雲梯沾滿了同伴的鮮血與斯瓦迪亞人的弩矢,讓本來就難以立足的狹長雲梯因為滑溜和障礙而更難踏穩。哈克曼一聲驚呼,一支弩矢幾乎射穿了他的圓盾,穿出的鋒利箭頭正對著他的左眼。若真的射穿,後果必定不堪設想。貝爾洛許咬著牙,盾上傳來的幾股巨震表示又有數支弩箭釘上了盾面,斯瓦迪亞的強弩在近距離的破壞力十分驚人,若不是貝爾洛許天生力大、加上御賜的良盾,也許擔任梯子前鋒的他早就盾穿人亡。
    忽然一支勁矢飛至,釘在貝爾洛許盾緣。強大的衝擊力道加上刁鑽的位置讓貝爾洛許失去平衡一晃,大半個身軀全暴露了出來。城垛上,一名斯瓦迪亞神射手飛快探身端起了強弩。
    「糟糕!」貝爾洛許回盾不及,大驚失色。耳後勁風忽地飛至,斯瓦迪亞神射手胸前已中一枚標槍,哀號後退。這招精準的投擲,當然是後方羅芙的神技。貝爾洛許無暇道謝,咬著牙趁著這個珍貴的城牆空檔衝上前躍進了城牆內。與幾名斯瓦迪亞步兵撞了個東倒西歪。
    「好啊!」「衝上去!」
    諾德方歡聲雷動,畢竟踏上城牆就是個機會。士氣大振下,前仆後繼的列隊登梯。那名諾德皇家侍衛在提爾與哈克曼的掩護下登上城牆,雙手戰斧大殺四方。斯瓦迪步兵試圖舉盾防禦,但只扛了兩斧左右,手上扇形盾就被斬成一堆碎木塊,斯瓦迪亞步兵們紛紛後退。
    哈克曼與提爾擔心貝爾洛許,一左一右的衝到貝爾洛許身邊。短斧揮斬將隊長身邊清空。貝爾洛許這才踉蹌站起,方才腦門挨了一名斯瓦迪亞軍士的釘錘,被直接打倒在地。若非兩人趕到逼退那名軍士,可說必死無疑。
    貝爾洛許摘下頭上已經扭曲變形的日耳曼頭盔,收起圓盾,改持雙手斧。
    「把梯子前的守軍清空,我們要讓更多弟兄上城牆!」

    貝爾洛許的部隊是第一波攻上城牆的,但由於多數是低階的諾德輕步兵,身上的裝備根本無法和斯瓦迪亞步兵精銳的武裝相抗,很快就死傷大半。若不是雲梯上還有源源不絕的諾德士兵衝上,也許攻城方又得從頭來過。由於城牆上短兵相接,馬蒂爾德的長槍施展不開,換上了劍盾替貝爾洛許開路。但見她盾擊劍砍,在亂軍之中豪不畏懼的逼下企圖迫上的斯瓦迪亞步兵。
    城垛後的斯瓦迪亞士兵被貝爾洛許一群忽施偷襲,不得已只好放棄固守的雲梯,舉盾與貝爾洛許相抗。但如此一來,梯子上的諾德大軍壓力頓輕,很快的又攻上了城牆。眼看城牆守軍相繼被衝亂,箭樓上的斯瓦迪亞弩兵紛紛調轉了射擊方向,十多支勁矢從箭眼激射而出,剛剛登上城牆的諾德軍紛紛中箭撲倒。
    馬蒂爾德持盾,與凱特琳並肩衝向箭雨。兩女如雌豹一般奔進箭樓。馬蒂爾德舉盾架開一名斯瓦迪亞軍士的雙手劍,反手短劍刺往來人領口。卻因為斯瓦迪亞軍士身披鏈甲罩衫而並未傷到對手,幸好凱特琳從旁釘頭杖及時的揮打,將斯瓦迪亞軍士砸得腦漿迸裂。
    沒多久,東北面的箭樓便易幟。貝爾洛許插上了拉格納國王的藍底黑鴉旗。

    此時諾德人已經大批攀上城牆,這幾波上城牆的都不再是雇傭軍們,而是貴族率領的正規軍,甚至還有一些較急於立功的貴族親自登城作戰。但是守方卻也不甘示弱,數百名步兵從堡壘中湧出,準備奪回城牆。
    斯瓦迪亞雖然以騎兵衝鋒威震大陸,但是其步兵與強弩依然是股不可小覷的戰鬥力量。一名貴族模樣的斯瓦迪亞伯爵全身披掛快速指揮著部隊,數十名斯瓦迪亞弩手、神射手很快就列出射擊陣勢,依照號令齊射。強弩射穿不少諾德士兵的鍊甲,諾德軍攻勢不禁一挫。
    這一緩衝,斯瓦迪亞伯爵便領著步兵群衝上。更慘烈的混戰在堡壘內展開,羅格森此時也進入了戰場中,他斧盾靈活,斯瓦迪亞伯爵很明顯就落在了下風。貝爾洛許在旁急欲幫忙,卻也不知該用什麼時機亂入。

    「瑞伊斯伯爵,投降吧。憑你們那一點人數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不會虧待你的!」羅格森舉盾一撞,拉開了距離嚷道。
    「你的好意我心領,但是既然我已經在戰場上。就得為這些孩子們負責到最後一刻,就得親手讓這場仗有個光榮的結果。」被稱作瑞伊斯的伯爵倒拖雙手劍擺開架式。貝爾洛許不禁在心中暗自讚嘆,心折於這位正氣凜然的老騎士的氣質。羅格森肅然點頭,正也要擺出架式迎戰時胸口卻中了一弩。無論是在場的諾德士兵或是斯瓦迪亞士兵全部轉向發出這弩的方向,鄙視的叫罵聲此起彼落。瑞伊斯伯爵更是又驚又怒的轉過頭。幾名諾德勇士手忙腳亂地將受傷的羅格森雅爾扛走,就怕斯瓦迪亞人再出陰招。
    「是哪個不知羞恥的傢伙!」瑞伊斯伯爵中氣十足的大罵。
    「是我。」說話的是另一名貴族模樣的騎士,他將手中的重弩還給了身邊斯瓦迪亞神射手,提著劍盾上前。盾牌卻始終不敢放下來,因為他擔心諾德方的冷箭。
    「普拉伊斯!」瑞伊斯伯爵怒道,卻罵不出口。因為諾德人憤怒的鼓譟聲幾乎要把整座堡壘吼垮。
    「我知道你要責怪我不遵守騎士精神,但我就跟你講明白好了。這是我的封地,我知道靠騎士精神是守不住這裡的!」普拉伊斯伯爵森然道:「你可以選擇繼續作戰或者是乾脆離開這個戰場。」
    貝爾洛許心中奇怪,這位伯爵竟然要在敵前將己方這樣一位大將趕走。但除了當事兩人深知彼此水火不容外,誰也不明白他們之間的恩怨。而諾德人的憤怒越來越大,不少斯瓦迪亞士兵開始面露不安。

    原因是這樣的,在卡拉迪亞的文化中。其實戰爭只是獲取權力的一種手段,戰勝方並不是為了殺戮而來。他們並不會對敗軍斬盡殺絕,反而會將他們扣押起來禮貌對待,因為可以領取對方家眷的高額贖金。但若是仇恨的情緒被激起,那麼勢必就得用血流成河當作戰鬥的句點了。普拉伊斯此舉就是激起了諾德人的仇恨心。
    「好啦,你們都看到了。」另一名斯瓦迪亞貴族慵懶的彈著劍身:「普拉伊斯伯爵這弩可把我們逼得無路可退囉!大家拼命點吧。」
    這話一出,斯瓦迪亞士兵們的表情瞬間穩定了下來,甚至還多了很多剛剛沒有的覺悟。
    「卑鄙的小混帳。」馬蒂爾德冷哼,換上長槍。
    「那個卑鄙伯爵想要利用這種方式讓部隊死命作戰,就為了這座城堡,真是殘忍。」提爾恨恨地道。
    「我們去教訓他!」貝爾洛許血氣方剛,掄起雙手斧就上前衝去。這一衝鋒,後方數百名諾德軍也如潮水發動了攻擊。斯瓦迪亞弩手們強弩連發,但很快就被瘋狂的諾德人近身。
    「退!退!進城堡!戴爾威廉你也是!」普拉伊斯嚷著,在幾名斯瓦迪亞騎士的簇擁下退進了堡壘之中。另一名貴族也在家兵的護衛下退進城堡。厚鐵門很快就關上,留下瑞伊斯一百名無路可退的斯瓦迪亞士兵們。瑞伊斯勢若瘋虎,雙手劍蠻橫的橫砍直劈,加上身邊奮勇抵抗的斯瓦迪亞軍士和步兵,諾德軍反倒一時之間也無可奈何。
    貝爾洛許雙手斧架開一名斯瓦迪亞騎士的釘棒,反手斧柄撞在覆面頭盔上將對方擊昏。但右方又是一名騎士補上,雙手劍砍在貝爾洛許肩頭,鮮血四濺。年輕的鐵匠哀號後退,提爾與哈克曼隨即上前援護。
    「後退!王上命令放箭了!」
    傳令官的大聲呼喊讓諾德人一陣混亂,傳令官話音剛落,數百隻羽箭便撲天蓋地飛來。城堡前方的斯瓦迪亞人大片倒下,諾德人也倒下了一小片。城牆上的諾德弓箭手卻還不打算停下,箭雨持續到了最後一名斯瓦迪亞士兵身中數箭倒臥才停止。而瑞伊斯伯爵早已不知去向。
    攻城戰至此算是告一段落,諾德軍在城門邊列隊恭迎國王入城。

1252年5月30日  中午  諾德王國佔領區‧瑞泊萊特堡
    拉格納國王頭戴戰神盔,身披束條鍊甲。身形魁武剽悍的他正值壯年,有著比起大陸各君王更多的霸氣與戰鬥氣息。貝爾洛許一看就知道這是他想侍奉的明主。
    「伊登雅爾」國王喚道,一名白髮蒼蒼的貴族應聲上前。
    「弄一份名單出來,陣亡的弟兄都給重金撫卹、被友軍箭矢誤殺的也比照辦理。還有,幫我找出那個第一位上城牆的士兵。我想見見他。」國王交代著,貝爾洛許聽在耳裡樂在心裡,終於得見國王一面了!
    被稱作伊登的老雅爾恭謹的領命退後。
    「各部,準備破門。今天日落前,我們把這事情辦妥了!」
    「是的吾王!」
    「對了,我要活捉戴爾威廉。讓弟兄們知道不能傷他任何一根寒毛。」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