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教學】中文羅馬拼音

愛天使亞夜 | 2023-03-18 08:00:04 | 巴幣 20 | 人氣 1793

放眼世界,
中文是一套非常獨特的文字系統。
漢字是目前世界上流通的語言當中唯一使用「表義符號」的文字,
其他的拉丁字母語言、斯拉夫字母語言或者甚至日文韓文通通都是「表音符號」。
雖然日文也使用漢字,
但那終究是「漢字」,
所以漢字確實非常特別。

然而漢字的缺點也很明顯,
那就是即便你能從字面上猜到內容,
你也無法了解如何發音。
就跟很多台灣人去到日本看了漢字懂了都懂但就是不會唸而無法跟人溝通一樣。
而標記漢字的發音,
在近代以前一直都沒有一個有效的系統,
只能口耳相傳,
最終就是產生了各種不同的口音。
例如同一個漢字,
北京話、粵語、閩南語等的發音可能通通不同,
因此一套標準的發音表記法確實有其必要。

台灣人一定很熟悉的注音符號就是其中一個堪用的系統。
然而注音符號的符號本身目前幾乎只剩下台灣人在使用,
不說中國人不用,
甚至連馬來華語區或新加坡華語區也早已放棄不用,
因此注音符號雖然台灣人很熟悉,
但面對國際化的場合,
偶爾還是得做一些調整,
那就是使用羅馬拼音。


為了方便起見,
本文所介紹的拼音方式一律以「國語」,
也就是「北京話」為基礎。
※中華民國國語並不完全等於北京話,但發音系統基本是通同的,這裡就先這樣帶過了。

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
國語中沒有濁音。
或者精確來說,
所有有清濁音對應的發音中,
國語都只有清音的部分。
這導致台灣人在學習外語時在發音上嚴重受挫,
但為什麼要先講這個呢?
這是因為後面舉實例時會發現一大堆狗屁倒灶的問題只因為「沒有濁音」這件事。

什麼叫「濁音」?
濁音就是指那需要震動聲帶的發音。
更具體的說法是:需要磨喉嚨的聲音。
因為需要磨喉嚨,
所以聲音唸出來就會有點混濁、沙啞的感覺,
因此叫做濁音。
而與之對應的叫做「清音」,
就是不去磨喉嚨,
直接把聲音送出去的發音。
中文中,
所有的音都是清音,
許多近似音的分別不在於「清」、「濁」,
而是在於「送氣與否」,
然而反而是羅馬音系統無法標記送氣與否,
這點也讓中文成為外國人學習發音時的巨大障礙。
舉例來說,
「瀑布」這個名詞,
發音對台灣人而言就是很簡單的「ㄆㄨˋ」「ㄅㄨˋ」,
嘴型相同聲幅相同唯一差別只有前者吐氣後者不吐氣;
但對外國人而言,
這個名詞的發音是「pu4」「pu4」,
欸嘿,
前後兩者完全一樣耶。
咦?
為什麼不是「pu4」「bu4」呢?
因為「b」是「濁音」要磨喉嚨,
但實際上「ㄅ」是清音不磨喉嚨,
「ㄅ」對應的羅馬音一樣是「p」,
羅馬音無法區別送氣與否。

所以說,
為了解決這莫名其妙的問題,
現行不論是中國漢語拼音還是台灣慣用的羅馬拼音,
都會預設以「濁音代替不送氣音」的方式處理同符號的問題。
有了這個鋪墊後,
在等等看了對照表後,
才不會覺得一堆例外莫名其妙。

在寫羅馬音時,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注音符號直接對應成羅馬音,
這是最簡單的方式。
因此敝人這裡就先簡單地列出清單:

聲母 台灣標準羅馬音 台灣慣用羅馬音 中國漢語拼音 備註
b
北投[Beitou]
p
台北[Taipei]
b 清音不送氣
p p p
m m m
f f f
d t d 清音不送氣
t t t
n n n
l l l
g k
高雄[Kaohsiung]
g 清音不送氣
k k k
h h h
j j j 清音不送氣
q ch q
x
新店[Xindian]
hs
sh
高雄[Kaohsiung]
x
zh ch
j
台中[Taichung]
zh 清音不送氣
h代表捲舌音
單獨存在時+i
ch ch ch h代表捲舌音
單獨存在時+i
sh sh sh h代表捲舌音
單獨存在時+i
r rh
烏日[Wurhi]
r h代表捲舌音
單獨存在時+i
z ts z 清音不送氣
單獨存在時+i
c
草屯[Caotun]
ts c 單獨存在時+i
s s s 單獨存在時+i

一個一個解釋可能會有些篇幅,
如果你不在意可以跳到下一個對照表。

ㄅㄆ基本上是一組,
如前面舉例的「瀑布」就有說明過,
差別只有送不送氣,
因此在羅馬音的表記上是相同的。
但為了做出區別,
因此用濁音取代不送氣音的部分。
ㄉㄊ同理、ㄍㄎ同理。

ㄐㄑ原則上也同理,
但是因為羅馬音上沒有對應ㄑ的音,
所以使用未使用符號的「q」來代替。
至於「ch」的符號實際上只是近似音。

ㄒ在發音方式上跟ㄕ相同,
但中文上ㄒ不會單獨存在而且一定會搭配介音ㄧ或ㄩ,
反之ㄕ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配上韻母但絕對不會搭介音,
因此老實說沒有刻意分開的必要,
但本著尊重文化的立場,
這裡還是選擇分開。

ㄓㄔㄕ跟ㄗㄘㄙ這一組比較特別,
前者是後者的捲舌音,
因此加上捲舌符號h來做標示。
同時,
ㄓㄔ、ㄗㄘ本身也是送不送氣的差別,
所以一樣有使用濁音來取代的意思在。
特別是ㄓ,
因為使用濁音取代不送氣,
然後又是捲舌音,
因此出現了zh這個只有中文羅馬音才會出現的符號。

然後ㄔ用ch或許還符合習慣,
但ㄘ用c這點可能會與許多人的直覺不符。
事實上,
如西班牙語之類的歐洲語言,
字母c的發音方式與中文的ㄘ就很像,
會直覺發ㄎ音的那200%是受到英語的影響,
使用羅馬拼音時請忘記英語,
因此不要再看到c就想發ㄎ音了。
羅馬音的c就是ㄘ音。

最後ㄖ用rh,
是因為ㄖ是「捲舌音」的關係所以加上捲舌記號h,
但r本來就是捲舌音,
因此有點多此一舉。

介音 台灣標準羅馬音 台灣慣用羅馬音 中國漢語拼音 備註
ㄧ(做為聲母) y y y
ㄧ(做為韻母) i
yi
i
yi
i
yi
無聲母的場合加上y
ㄨ(做為聲母) w w w
ㄨ(做為韻母) u u
o
wu
wo
u
o
wu
wo
o為特殊情況
無聲母的場合加上w
ㄩ(做為聲母) yu yu yu
ü
v
ㄩ(做為韻母) iu iu
yo
io
yu
ü
v
yo
yo、io為特殊情況

介音相對來說比較沒什麼特別的,
主要看你當不當子音(聲母)使用。
不過,
ㄩ的部分是ㄧ跟ㄨ同時發,
羅馬音無法表達這個音,
所以使用yu做為表記。
但實際上如法語中的y即是發此音。
中國漢語拼音的部分使用了ü這個符號來表示。
但因為ü很難用標準鍵盤輸入,
因此使用字母v代替。
然而因為用子音字母代替母音字母實在太奇怪,
所以就又用yu代替。
而ㄨ、ㄩ用o表示的情況是非常侷限的,
只有在「韻母ㄥ的時候才會使用」。
例如「翁」(ㄨㄥ):Ong
例如「龍」(ㄌㄨㄥ):Long
例如「勇」(ㄩㄥ):Yong
例如「雄」(ㄒㄩㄥ):Xyong
不過!
無視這個變音規則,
單純強制都用u而不用o也是沒有關係的。

韻母 台灣標準羅馬音 台灣慣用羅馬音 中國漢語拼音 備註
a a a
o o o
e e e
e e e
ai ai ai
ei ei ei
ao ao ao
ou ou ou
an an
en
an en為介音ㄧ、ㄩ的場合限定
en
n
en
n
en
n
en為無介音時
n為有介音時
ang ang ang
eng
ng
eng
ng
eng
ng
eng為無介音時
ng為有介音時
er er er
r

韻母的部分大多都很好理解,
前半段主要是ㄜㄝ這兩個音對台灣人而言幾乎毫無分辨障礙的,
在羅馬音上卻使用同一符號這點。
不過無所謂,
因為ㄜ跟ㄝ不會有重複出現的問題,
因為ㄜ一定不會接介音,
而ㄝ一定會接介音。

後半段則大多都有多種寫法,
主要是發音變音的問題。

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發音是 an 是毫無疑問的,
甚至外文中遇到 an 的場合中文也是音譯成「ㄢ」,
但在搭配介音ㄧ、ㄩ的場合,
中文發音是完全沒有 a 的音出現,
取而代之的是變音成 e 的音,
例如「燕」(ㄧㄢ):Yen
例如「院」(ㄩㄢ):Yuen
例如「花蓮」:Hualien
不過現在推行的標準羅馬音主張盡可能一字一音,
因此不論是否有介音ㄧ、ㄩ,
傾向一律統一使用an,
同時也可以避免跟ㄣ搞混。

ㄣ只有在搭配介音的情況下省略母音只用n,
例如「音」(ㄧㄣ):Yin
例如「溫」(ㄨㄣ):Wun
例如「暈」(ㄩㄣ):Yun
但除此之外的情況,
一律使用en,
包括單獨存在時。

ㄥ同理只有在搭配介音的情況省略母音只用ng,
例如「應」(ㄧㄥ):Ying
例如「翁」(ㄨㄥ):Wong
例如「傭」(ㄩㄥ):Yong
除此之外的情況,
一律使用eng。

中國漢語拼音中,
ㄦ使用er,
畢竟這是唯一捲舌的母音。
但中文中ㄦ不會跟任何聲母作拚音,
唯一例外的是修辭學中的什麼什麼兒的這個表達方式,
由於什麼什麼兒的這種表達方式的兒音要讀成連音而不是獨立音,
也就是「視為一個音節」,
因此這個情況下省略掉母音e。
例如:
例如「美人兒」:Meirenr
例如「鳥兒」:Niaor
例如「約兒」:Yue-er→人名,所以不能省略母音
不過不論如何,
寫成漢字不過就是一個「兒」(或者簡體字的「儿」)字,
所以就算不省略母音也可以正常打出。

三母音簡化原則

因為羅馬音的母音符號基本只有 5 個,
所以要表現出眾多不同的母音就是必得做「疊加」的動作,
因此韻母方面會有很多「雙母音」。
然而,
當雙母音的孕母搭配到介音時,
就有可能出現連續三個母音寫在一起的情況,
但羅馬音最多只能以雙母音表示一個音節,
因此為了符合羅馬音的習慣而必須進行簡化。

三母音出現時,
這三個母音分別稱為「韻頭-韻腹-韻尾」。
此時會省略韻腹的部分不寫,
以規避三母音造成難以閱讀的情況。

例如「流」(ㄌㄧㄡ):Liou → Liu
例如「瑞」(ㄖㄨㄟ):Ruei → Rui

不過,
如果今天是ㄞ或ㄠ音遇到介音,
那就不做省略

例如「帥」(ㄕㄨㄞ):Shuai → 不能省略成 Shui,這會變成ㄕㄨㄟ
例如「小」(ㄒㄧㄠ):Xiao → 不能省略成 Xio,沒有這個音

很奇怪,
跟日文音便一樣,
訂了規則卻又不照規則走,
呵呵。
總之只能死背硬記。


ㄩ簡化原則

上面對照表有簡單提到,
ㄩ對應 yu 或 ü。
但是在「不可能出現ㄨ」的場合,
用u。
例如「居」(ㄐㄩ):Jyu → Ju,因為不存在ㄐㄨ
例如「曲」(ㄑㄩ):Qyu → Qu,因為不存在ㄑㄨ
例如「需」(ㄒㄩ):Xyu → Xu,因為不存在ㄒㄨ
但是有兩個傢伙很北七,
分別是ㄋ跟ㄌ。
例如「女」(ㄋㄩ):Nyu → Nu → 變成努
例如「綠」(ㄌㄩ):Lyu → Lu → 變成鹿
所以理所當然的不能變換。

聲調

一般羅馬音不會特別標記聲調,
但如果因為某些原因需要標示的話,
那就會加上聲調符號。

注音符號的標記方式很簡單,
標記在「最後一個符號的右上角」而已,
就這麼一個原則。
只有輕聲例外,
輕聲要標記在符號最上方。
不過這只針對直式標記,
橫式標記的場合,
直接接在符號最後面即可。

咦?
這篇不是在講羅馬音嗎?
為什麼要說注音符號的標記方式呢?
因為漢語拼音也用了相同的標記法。

事實上,
羅馬音的母音有所謂的發音記號,
只是 ASCII 鍵盤很難輸入而已。

漢語拼音的聲調表示方面跟注音很像,
不過有點小不同。
一聲注音是不標記,
但漢語拼音為橫線(-)標記。
二聲、三聲、四聲漢語拼音跟注音的標記法相同。
輕聲注音為圓點,
而漢語拼音的輕聲為不標記。

就跟注音規定聲調標記在最後一個注音的右上角一樣,
漢語拼音的聲調也有規定標記位置,
位在首個a、e、o的頭上。
但若不含a、e、o的話,
則改標在最後一個i或u上。

例如「列」:Lie→標在e上。
例如「到」:Dao→標在a上。
例如「流」:Liu→標在u上。
例如「水」:Shui→標在i上。

不過這是書寫用的。
打字時,
直接用數字代替就成了。
一聲就是1、二聲就是2……以此類推。
輕聲的話,
可以輸入0也可以輸入5也可以空白鍵,
但表達時一般是空白。
例如:你再嫌我就要哭了。
→ Ni3 Zai4 Xian2 Wo3 Jiu4 Yao4 Ku1 Le

結語

台灣推行羅馬音其實推得滿失敗的,
但這也是台灣文化包容的部分。
例如那個新店跟高雄,
前者用X後者用HS;
例如那個北投跟台北,
前者用B後者用P;
例如那個淡水直接用台語Tamsui,
都沒有一個統一。
但反過來說,
就跟日本一樣,
シュ可以是SHU也可以是SYU等等,
這樣子的包容度或許麻煩但卻具有彈性。
始終語言就是一種溝通工具,
與其抱怨工具,
如何善用工具才是真的。

對了,
李到底是 Li 還是 Lee?
當然是前者。
後者多流行於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新加坡,
台灣的所有拼音方式都沒有 ee 這種用法。
但就像台灣人有時候也會幫自己取一個洋名一樣,
自己名字的羅馬音很多時候還是自己說了算,
因此使用後者也是可以的。
慶幸自己活在台灣,
要是聯幫自己取名字的自由都被剝奪可有多難受?

封面圖片:《家の恋人》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