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美好星期天週札 39 居安●思危

GC 休閒模式 | 2022-03-20 23:11:35 | 巴幣 12 | 人氣 162

  上一個星期談到我自己近期的憂慮,現在來講講為何居家抗疫,會對人的心理造成潛在的影響。

  試想像你參加一個實時直播節目:留在密室30天,如果能熬到,就能獎賞一千萬獎金。不過關鍵是密室裡並沒有窗戶,沒有時鐘,而且有一個監察鏡頭,二十四小時每天觀察參加者的行為,並對此進行研究。當然,那個錄像也會傳回錄播室那裡,所有觀眾也能實時觀看參加者的一舉一動。房間裡有紙筆墨硯,但是沒有手機;有傳呼機,想要食物的時候可以下達命令,讓工作人員遞給你;有雜誌、報紙,但是就是不能收看網絡媒體。還有,房間並沒有時鐘,而參加者無法得知時間。參加者在進入房間前需要被蒙著眼,不會知道外在的環境情況。在這些種種的條件下,你會不會答應參與這個巨額獎勵活動?可能有些人說,只是捱一個月而已,還有無限量提供食物,有報紙,有雜誌,就是不能使用互聯網跟世界接軌,還有不知時日而已,沒什麼難度。可是,「不知時日」,正正至關重要。三十多年前,在美國有一個洞穴實驗,在十米深的洞穴裡構建一座密室,邀請參加者進去210天,來試驗人們對於時間的概念,會不會因為被剝奪對環境的感知,而有所轉變。試驗到了四個月左右就被迫停止,因為除了參與者身體明顯消瘦外,容貌特別憔悴,還出現各項精神狀況,變得畏首畏尾。當然,這個是最極端的情況,即是在連環境觸覺都被掠奪的情況下,人的生理時鐘會產生什麼變化。

  不過,雖然如「楚門的世界」般荒唐的情節,並沒有在居家抗疫時出現,而人們的生活依然能夠透過互聯網聯繫,我們對於大自然的感知,仍只停留在光影之中。有沒有發現,在長期留家的日子,很經常會忘記這一天是星期幾,這一天又是甚麽特別的日子。反正生日也罷,二十四節氣也罷,這一天還是要溫習、玩遊戲、吃飯、睡覺,即使是星期一,還是星期日,每天的固定作息還是不變,那麼我們便不會介意那天是甚麽日子了。一旦對「星期」的概念逐漸模糊,便會開始對「時間」的概念搞混。早一點起床?好像不用,反正起床後還是溫習。晚一點睡覺?好像也不錯,反正起不了床,是明天的我負責。於是,居家抗疫,便為作息不定時的壞習慣推波助瀾。我們寫作不是很常用「五官描寫法」嗎?當我們對自然的觸覺和嗅覺的靈敏度降低,我們潛意識便想以其他形式,彌補當中的不足。譬如叫外賣——李純恩曾經在上海酒店隔離時,不忘下單蟹肉小籠包,讓他在抗疫的苦悶日子,一嚐地道滋味。我們沒有大眾點評,但應該有熊貓等外送程式,相信以美食之都之名,應該不難一解老饕之慾。解決了食慾,還有一些視覺跟聽覺效果沒有解決。首先是朋友——現實中的朋友不在身旁,沒關係,打開手機,普普通通一個社交媒體,說一兩句話,秒速跟他們聯絡;然後是環境觀賞,同樣打開手機,到某些頻道觀看世界各地的錄像,用眼睛去旅行,一止出國之慾;之後是自然的聲音,依然打開手機,掛上無限耳機,可以聽音樂,可以聽大自然的錄音,可以聽一堆貓、猴子、鸚鵡在叫......有沒有發現,幾乎全部喪失的體驗,都可以用手機彌補居家抗疫的不足?當什麼時候都依賴手機,我們就更迷失於時間和空間的錯覺,以為時間還很充裕,結果逛了整日,還沒完成想做的事情。最後就會什麼時候也拿著手機,甚至在疫情緩和的時候。因為額外的回饋,全都是手機所帶給你。

  資訊氾濫導致腦袋吃不消,我在居家抗疫的時候,靈感確實枯竭了。以前還會在模仿大衛像動作的同時飆出新靈感,可是現在就是「不想實踐」、「不會實踐」、跟「不可能實踐」。究竟疫後會不會有更多人湧現這種「副作用」,成為虛擬世界的羊群,永遠被牽著走?不少精神病患者,其實是在「閉目養神」的時候,被認定為瘋掉,有沒有考慮,其實他們,才是沒有精神病的一批人?總是覺得,超長期的居家抗疫,保得住性命,保不住心靈。要不脫離虛擬世界,但學校告訴你不切實際。這情況,雖然跟密室實驗比較,好像不太合理,但同樣地,相對的禍害,有可能在短時間內,不能消滅。上述禍害還能忍受,而之後的卻不然。前幾日見到一則新聞:一個120呎的劏房,出租四千六百港元。當中有不少匪夷所思的格局:廚廁並用、梯階式格局、木板床......最令人髮指的是,房間並沒有窗戶,只有一幅酷似窗戶的壁畫。當那一個志願者,在熬過四個月後自願退出實驗,獲取獎金;這個單位的租戶還要自掏腰包,在這疫症橫行的情況下,居家抗疫,情何以堪!這已經不是合不合理的情況,而是泯滅人性,喪盡天良,為求利潤而不擇手段!謹記,人有基本權利選擇如何生活。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