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VTuber介紹】台V的定位與發展

RY | 2021-07-06 20:22:00 | 巴幣 3346 | 人氣 3040

經過上一篇的分析,或許大家已經大致理解YouTuber(或實況主)和VTuber之間的差別了。那麼就承接第一週的主題繼續深入,仔細探討檯面上的台V有何特徵,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首先是最令人好奇的台V特徵:

文化水準相近:文化水準在東亞圈中與日本最相近,能夠使用日語溝通的V不少。
自剪精華:V本人或社團會自己剪精華片段。
政治時事:頻道主題為政治、時事的V非常多,甚至是由現實的特定單位、機關所推出的V,喪失了虛擬的用意。
個人勢>企業勢:本土企業勢多達數十位,數量僅次日本,但多數力不從心。
虛擬身份的多方利用:做到一些真人無法輕易做到的事,無論是誇張的演出還是地獄哏的企劃。



文化水準相近


相較歐美國家,身在東亞地區的台灣自然跟日本的文化是相近的,同為漢字圈的一部份,互相接觸的門檻稍低了一些,加上發展到至今的漢化、烤肉文化影響之下,讓台灣接觸日本的事物相對沒有太大的困難,兩者也經常頻繁交流。

再者,無論是V本人還是觀眾,年齡層普遍落在知悉日本ACG文化的年齡範圍,也就是十二歲到二十四歲左右,以學生、出社會沒多久的新鮮人為主,屬於頻繁使用網路的年輕族群,這點與同樣網路普及化的日本與韓國很接近,在東亞區域中算前段班。



數據來源:2020 台灣網路報告- 整體使用現況

雖然以文化來說,台灣與中國更為相近,但兩個地區的科技水準相差極大,中國只有沿海地區的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愈往內陸愈不發達,充滿許多無法正常使用水電的區域,基礎建設仍舊非常落後,導致中國的上網率低於其他東亞地區。

另外,中國最被人詬病便是政治問題,這點不只影響台灣,包含其他亞洲國家與地區的發展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例如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這些區域,間接反映本土V的成長水準,尤其香港最明顯,港V多數僅用粵語進行直播,切斷與普通話客群的連結,導致整體訂閱數和曝光程度普遍低於台V,不過好處是他們經常與台V聯動。

譬如這位如月瑠美,她是少數知名度高的港V,以甜美、迷人的惡魔形象與觀眾進行互動,深得人心。台灣觀眾或許是因為平平子的聯動活動才因此認識她。

此外,說到語言能力的程度,杏仁咪魯也是少數精通日語的台V,能與日V順暢聯動的水準,因此不只吸引台灣觀眾,同時也拓展日本觀眾的市場,這點著實厲害——這樣的例子目前仍為少數,並不是成為V的條件——包含精通英語也不是常態,台V目前還無法與其他語系的V聯動。

其他語系的V雖然並不是沒有跟日V聯動過的例子,但普遍來說還是以台V對日V的聯動率勝出,可見文化相近聯動起來確實沒有負擔,能夠藉此攻略日本的觀眾仍舊是台V的優勢之一。


自剪精華


或許不少人是從精華影片來認識台V的,甚至能發現很多精華影片都是本人剪輯上傳。

這樣的風氣就算是放在全球來看依然是很少見的行為,剪精華的行為是從遊戲實況圈承襲下來的習慣,觀眾經常會剪輯實況主的實況或雜談影片,將之稱為「精華」片段,如遊戲實況團體LNG的實況雜談精華便是由此而來。


最早剪輯精華的行為大多停留在粉絲自主的行為,當VTuber興起之後,這些習慣也慢慢地移轉到台V身上,畢竟不少台V也是接觸過遊戲直播的族群,甚至自己是從烤肉人轉生來當台V,剪精華駕輕就熟,促使本人剪精華變成一種自我行銷的方式之一

政治時事


台V有個非常獨特的特徵,那就是利用V來政治宣傳。

高雄林小姐是只談論政治時事的台V,政治立場非常鮮明,張揚支持與反對的政黨,經常在直播中大肆評論時事的話題,另外,她也與不少現實中的議員認識,直播中會突發通話開聊。

她會有這麼多擁護者,原因在於政治立場與目前網路上的風氣相左,話題不討網路原生用戶,也就是三十歲以下的族群的喜愛,但對於政治立場相近的人來說是個親近的對象,因此他們深知不能去挖掘現實中的林小姐到底是誰,只想找個同溫層保有安穩的抒發空間。

台灣的政治文化完全融入生活,可以說是狂熱也不為過,即使是對政治冷感的年輕族群,也會在不經意的地方透露某些政治行為,例如把人氣投票當成選舉來看待,粉絲私下會進行與現實相像的拉票行為,還有把時事自然而然融入在創作當中的政治諷刺,很多例子都能顯示台灣人對於政治這件事本身的關注程度非比尋常,因此政治立場不同非常容易引起紛爭,即便是虛擬身份的V也逃不過政治話題的洗禮。

這裡必須澄清日V事實上也有碰觸政治話題!
但日V頂多像おぎの稔的程度,明確知道是哪一區執政的議員在扮演,但V的身份還是焦距在娛樂方面,偶爾提及一點政治的事情,只有現實的本人才會進行政治宣傳。


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政治主題在日本並不屬於熱門標籤,只限定在政治的V很快就會被世人淡忘,例如這位目前已經停更五個月的あかね,在日本沒有引起廣大的討論就默默消失。

就算提及政治,也是僅為偶爾出現過的直播主題,並不把該題目當成長久發展的節目,譬如にじさんじ(註:多譯作彩虹社或2次3次社)的Gwelu(グウェル)和文野環曾經開過政治雜談台。

台大醫學院曾推出過虛擬角色「伊心」來擔任杜鵑花節大使,用來宣傳醫療、保健和醫師相關的資訊,但僅出現一陣子就消失。暫停活動的原因尚且不明,只能猜測是成效不彰,最後將企劃擱置。

其他還有許許多多由機關單位贊助的V,他們都是想用來宣傳特定的內容和產業,這點與V的主要用來娛樂的定位又有所不同。V確實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模樣,想要經營什麼樣的角色是隨演員或公司的想法而定,但背後有特定色彩的人支持,就喪失了虛擬的用意。或許我們的政府機關仍舊無法接受純粹娛樂大眾的產業,絕大多數的文創產業都要仰賴補助,卻只能捨棄娛樂這項最重要的指標,形象變得生硬又彆扭。

個人勢>企業勢


屬於企業勢的台V不少見,從早期的虎妮到現在的SquareLive。



甚至最近打算轉企業勢的GS@Virtual事務所,以及純粹經營VTuber的Mirolive ミロライブ公司等,仍然看得到企業投注資源來開發這塊新市場的痕跡,但為什麼企業勢仍舊這麼弱勢?原因不脫離以下幾點:

1.觀眾排斥了無新意的商業手段,厭惡他們所散發出來的「銅臭味」


尤其台灣的娛樂產業為了賺錢不惜犧牲樂趣度,扼殺了內容創意,只剩免洗、粗製濫造的產物出現在排行榜或各式各樣的廣告。



這位主打遊戲實況的日V渋谷ハル平常撰寫了許多「VTuber如何靠YouTube賺錢」的分析經營文章。在這篇文章中他分析自己的幾種主要收入來源,有「廣告收益」68.2%、「接案」14.8%、「SC」12.2%、「Twitch串流」3.2%、「其他」1.7%。這幾項的比重可以看出直接販售自己的形象並沒有想像中賺錢,長時間的遊戲或雜談直播依然受惠於廣告收益。數據方面不一定準確,譬如專攻雜談與歌唱的V或許有另一套標準,台V的情況也不能完全拿日V的標準來套用,但依然不能忽視廣告收益比重偏高的現象。

目前沒有看過台V企業勢吃相難看而自毀的消息,即便是名聲蒸蒸日上的春魚工作室的SquareLive也沒有出現類似的行銷,間接證明V並不適合手遊炒短線的經營模式,只要知名度一掉下來,被貼上過氣的標籤,也就幾乎沒有人會消費他們的內容。

2.主打的市場與年輕人脫節,行銷目標全都放眼在過時的媒體上,譬如線下的形象宣傳和電視節目,複製台灣藝人的菜鳥氣場,使得演員無法跳脫對外塑造起來的形象與審美,尷尬的演技揮之不去,最終導致角色本身的魅力低落



還記得之前虎妮曾經擔任過高雄觀光局的形象代言大使嗎?與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互動畫面令人泛起強烈的不適感,平常只能在網路活動的V一旦來到線下,就勢必會被不熟悉這塊文化的一般大眾瘋狂檢視,更別提甚少去理解網路生態的政治人物。


另外一位企業勢小空也上過傳統電視節目,與其他現實藝人同台,但是被老牌藝人吳宗憲消遣的景象讓人不舒服,這種行銷方式別說讓一般群眾知曉V的存在,連喜歡虛擬角色扮演文化的觀眾也很難有對此產生好感。

春魚工作室也有進行傳統媒體的宣傳,但他們還是把主力放在網路和自己的原生客群,沒有刻意朝傳統媒體貼去,從這點就能看出動漫文創經營和一般企業經營手段有很大的差別。

3.利益勾結的網路輿論操作,散佈不完全正確的消息讓許多人對於台V印象之差,吸引不了正常的金流投資,產業也就無法擴大發展。


這一點是筆者在網路大肆搜索一番,才驚覺有此怪異的現象。

當年VTuber文化來到台灣時,業界將之與網紅這詞綁在一起,成立台灣虛擬網紅協會來行銷本土老牌的企業,但他們經營的方式卻是將V定位成吉祥物般的存在,甚至花大筆錢和資源在3D動作捕捉的設備上,對外強調「做V要數百萬」的錯誤知識,誤導不熟悉相關軟體操作的大眾,拉高門檻將有意願的人排除在這圈子之外,並強烈灌輸「只能是興趣」的陳腐觀念,認為來當V的人都是抱著玩玩的心態來經營。



同時也扭曲當V的意義。放大匿名身份用於壞處的作為,例如將虛擬角色當成是藝人或特定人士的免洗帳號來操作,一旦沒有利用價值,隨時能拋棄虛擬的身份脫離戰線,讓許多不熟悉的人對V加深某種利用虛假的身份藉此脫罪、毫不負責的惡劣心態。

內容產業重視的不是光鮮亮麗的表面,目前插手的企業們也不是不理解投入的資本會有多少、造成的效應會多廣,卻反其道而行進行負面宣傳,種種行銷報導很難相信他們有心要經營這塊市場,要不是有其他利益的牽扯,實在是不想像不到干涉發展的用意是什麼。

以上幾點導致許多企業勢的無論是行銷還是經營方面都無法吸引真正的客群,形成非常罕見的「個人>企業」之現象。

日本身為發源地,最早出來的絆愛是由Activ8(現已重組成Kizuna AI株式會社)經營,現階段最受歡迎的V也是由にじさんじ、hololive等大公司經營,另外也有以數名創作者成立的神椿工作室(KAMITSUBAKI STUDIO),主要經營音樂創作,旗下藝人花譜便是其中最知名的虛擬歌手。

帶動產業發展最重視的是營利跟長久經營,可見由企業帶領圈子的發展非常正當且正確,個人勢的自由和彈性最終抵擋不了公司完整的營運體系,即便多人組成社團勢的依舊會遇上瓶頸。


虛擬身份的多方利用


VTuber有著吉祥物般的外表,可愛、討喜,卻與無個性的吉祥物不同,有著突出且鮮明的個性,和觀眾互動時也會有高漲的情緒反應,但他們終究不是真人,不以實體的樣貌活在現實,所以只能用視覺和聽覺捕捉他們的姿態。這件客觀的事實讓他們不會像藝人或公眾人物一樣有現實和道德的包袱枷鎖,可以嘗試很多有趣且新奇的事物,加上存在虛擬的空間,不干涉現實的事情,最終只會焦距在娛樂大眾,跟觀眾自然形成安全的距離。

像是開記者會、重大發表這類企劃絕大多數不是用來宣布嚴肅的消息,多半是開通盈利、會員或是新模型等等的福利通知,就算是道歉影片,也是偏向娛樂性質的企劃。目前最嚴重的「重大發表」只有畢業通知,相信這件事讓人難過,筆者就不多提。

其中,台V有辦過絕無僅有的企劃叫「線上虛擬公祭」,由泰多貝亞(熊頭)為主角、三毛主持。起因是熊頭的主頻道被ban掉而興起的搞笑企劃,聯合一群好友舉辦線上虛擬公祭活動。本來公祭無論是現實還是線上舉辦都不能這樣搞笑,但VTuber的虛擬形象沒有這層芥蒂,打破道德枷鎖,反而開創有趣的企劃。但必須注意地獄哏的尺度拿捏,拿自己開玩笑或許還無所謂,開其他人玩笑就不保證行得通,因此舉辦這種充滿地獄哏的企劃必須三思。


未來有無限可能的台V


台V才剛起步,不過筆者仍對現在的市場抱有信心,原因在於台V的客群其實是遍及漢字圈為出發點的亞洲區域,不只是台灣本地的觀眾,連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的觀眾都會關注,甚至是吸引日本的觀眾來看台,已經形成不小的規模,而春魚工作室此時的加入更是注入以往沒有的新血,終於出現真正喜愛ACG的企業勢降臨,許多人都在期待她們會成為台灣hololive。

台V還有一點日V沒有的優勢,那就是台灣人生性好客,經常跟外人打招呼。這點也同樣反映在聊天室的生態,除了V會跟聊天室的觀眾進行互動,聊天室也會互相產生交流,例如聊天室彼此問好,祝某觀眾生日快樂,接龍等玩哏之類的有趣行為。另外,假如有觀眾使用其他語言跟大家聊天時,台灣觀眾普遍不會因此排斥該觀眾的加入,語言能力不錯的觀眾還會主動與外國觀眾聊天,增加親近感。

V帶動聊天室或觀眾自主活絡氣氛也是一種良好的互動文化,促使其他觀眾進入聊天室跟大家展開交流,重視聊天室的互動可以增加不少觀眾看台的黏著度。


分析完台V的特色,接下來的章節筆者想將焦點移到國外,介紹其他國家的VTuber之現況,以及可以學習的例子。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黑子
推個,找到寫新文案的題材了
2021-09-21 11:56:38
無聊打咚咚
2年後的今天,大箱炸掉的一堆,台v的定位確實是很迷
2024-01-28 05:58:17

相關創作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