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法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DD)簡介

青鷹71 | 2019-03-16 20:22:25 | 巴幣 4 | 人氣 883

法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DD)
 
除了例行性的工作外,當公司想要進行對其他公司的投資、併購、融資、投標等等事項時,公司可能會組成一個專案小組,法務的角色可能要事前要針對對方公司的現況,進行通盤了解,以及分析法律風險,畢竟老闆並不會想要買到賠錢貨,心中冀望的當然是想抱回一隻金雞母,而且大多都想藉由進行多角經營,好讓自己的事業版圖更加壯大,使收入得以蒸蒸日上,然而,具體上來說有哪些事情要做呢?
 
當進行法律盡責調查前,對方公司會先要求要簽署保密合約,記得要確認保密條款是否合理,像是要保密多久,還有哪些人需要保密等等,當簽署完之後,專案小組需要就各自領域進行確認,而法務大抵上可能需要知道以及確認:
 
1.     資本、公司架構
首先,要了解對方公司,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而最初步的就是了解公司的資本、股權等等基本的公司結構,除了經濟部商業司的網站查詢外,也可以要求對方提供「公司變更登記事項表」,好對於該公司狀況有先一步的初階認識,同時也要請對方提供公司章程,總之能夠知道越多,才可以進行後續風險規避。
 
*經濟部商業司網站
 
 
 
2.     各式合約確認
身為一個法務,看合約當然是必要的工作,如果要買對方的股權,甚至達到一半以上,自然就會成為有經營權的情形,在這狀況下,對於這家公司之前到底簽過什麼合約,當然要好好盤查,最重要的是,要留意「懲罰性條款」以及是否有針對「經營權變動」要求要事先通知的條款。
 
所謂的「懲罰性條款」,講的是違反合約的情形下會有罰款,這部份要看若是買下這家公司,是否可能會產生這類的風險,而且若是真的接手經營,也要注意不要發生違反的狀況,否則就會被對方開罰啦。
 
至於「經營權變動」事前通知,舉例來說,A公司跟B公司簽約,然而,當A公司經營權變動後,B公司也許會擔心變動後的A公司,跟當初說好的狀況不同了(EX:公司資質、履約能力),因此B公司會在合約內要求,如果經營權變動時,須要提前通知;在這情形下,我方可能要確認那些已經簽訂的合約,是否有可能因為經營權變動而需要事先通知,或甚至可能因此被解約的情形,畢竟要是被解約,將來接手的話,可能得再找其他的合作公司,如果是初入這個領域,可能就得煩惱要找誰了。
 
除了上述之外,當然就是按照一般看合約的標準,來審閱對方公司所提供的合約,對方願意的話,最好是全部逐一看過,避免有漏掉的狀況,然而,假設對方不提供時,至少也要請對方提供「重大合約」,重大合約可以由對方認定,或是由我方提出在某金額以上(EX新台幣五百萬以上)的合約都要提供。
 
3.     公司資產、負債
要購買對方公司,還要了解對方現在擁有什麼,總不會對方拿著破銅爛鐵還當作寶一樣,這部份的話,可以請公司的會計或是財務來協助做確認,像是看近五年的財務報表,公司資產清單,如果土地或建物上有抵押權的話,也要了解相關情形,如果跟銀行有借款,還要確認是否有提供連帶保證人,畢竟要是買下這家公司,經營權變動的話,可能同樣得提供新的連帶保證人。
 
除了有形資產外,也要確認無形資產的狀況,像是商標、著作、專利等等權利的現行狀況還有申請情形。
 
4.     員工
對方公司的員工同樣也是需要了解的一塊,這部份可以請人力資源部門的同事協助,像是公司人力管理情形,勞退為新制還是舊制,是否曾經發生過勞資爭議,至於法務這邊則可以側面了解勞僱契約簽署狀況,還有員工是否有簽訂過保密協議、競業禁止條款,以及智財權利和技術歸屬等部分,若勞資爭議有進而衍生成勞資訴訟,可能也要協助人力資源部門的同事了解這部份的判決書。
 
5.     關係企業
對方公司可能會擁有關係企業,所謂的關係企業,可以看公司法上的定義,如果對方是上市公司,可以參考對方的年報,因為可能會在上頭揭露,假設對方不是上市公司的話,則可以請對方公司的財務整理一份清單,好確認對方公司相關關係企業的現況,是否有減資、負債,甚至是破產的情形。
 
6.     相關證照、許可證
如果是政府特許行業的話,要確定對方執照、許可證等相關資料,要是需要人員的執照,則可能要評估若是接下這家公司的經營權,是否有能力進行相關行業的經營,否則的話,光買下公司,卻沒有人員可以處理事務,那可能得等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上軌道。
 
7.     和政府來往情形
跟政府往來狀況是需要去了解的,像是是否被裁罰過,如果被裁罰過的話,可能要去了解背後的原因,不然要是接手下來,卻三天兩頭被政府開單的話,光是函文往返可能又要花費很多心思啦。
 
8.     訴訟記錄
除了合約之外,了解對方公司歷來的訴訟情形也很重要,可以請對方整理一份訴訟資料清單,以及確認是否有現行訴訟的狀況,要是對方三緘其口的話,可以先用司法院判決書查詢或是Lawsnote進行對該公司的查詢,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最好請對方公司向它所在地的法院,調閱訴訟記錄,好了解這家公司的訴訟狀況。
 
*司法院判決書查詢網站:
 
*Lawsnote判決書查詢:
 
9.     實地審查
前述這些問題詢問還有資料調閱只是書面資料,若是對方有工廠的話,可能還要進行實地審查,如果到現場的話,可以向對方詢問是否有文卷室可以直接瀏覽相關資料,以及向對方現場負責人員詢問實際運作狀況。
 
經過檢核後,和進行本次專案的小組同仁進行意見交換以及討論,出具法律風險評估報告,供老闆審閱:
 
如果不進行後續→對方可能會提出記得保密的要求以及資料返還或是銷毀
 
如打算進行後續→相關合約擬定以及再次向老闆進行風險提示,如果是公平交易法規定的「結合」情形,可能要注意須要提前申報,以及是否有禁止結合的情形。
 
正所謂,出錢的人是老大,即便對方公司覺得我方提出的要求跟所需的文件好像千奇百怪,然而,在這個階段,如果能做多少的事前調查,最好就是能問則問,能要則要,否則的話,要是有極大的風險卻沒有發現,也沒有去提醒老闆的話,小心老闆事後不爽,開始秋後算帳啊!
 
不過,如果今天情形相反過來,當自家公司打算售出股權、被併購,身為法務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1.     讓對方簽下保密合約,還要確保對方將資料給出去的範圍,像是對方公司員工、律師、顧問,避免有遺漏的情形,否則的話,給出去的資料如果屬於公司機密,可能不小心就洩漏啦,而且如果有要對公司進行實地審查的話,也要限制審查名單,還有入廠的規定。
 
2.     畢竟對方出錢的是大爺,在這狀況下,當然可能像前述能問就問,能要就要,法務要評估給這些是否合理,並且針對重要資訊進行遮蓋,至於針對對方的要求就是見招拆招啦。
 
3.     如果對方決定最後不執行這項專案,當然要請對方遵守一開始保密合約的要求,以及返還或銷毀給出去的資料;要是對方評估完之後,還是決定要繼續執行這項專案的話,自然就是要進行合約討論這塊啦。
 
法律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 DD)是一個大工程,當要進行這項工作時,記得要針對各個風險事項做調查,並且跟專案小組的成員配合,好達到盡量了解這家公司的全貌,以及避開隱藏的陷阱囉。
 
 
  

創作回應

兔子糖
專業文怎麼可以不給GP
2019-03-17 02:06:29
青鷹71
感謝感謝,其實這篇真的不太會吸引人XDD
2019-03-17 10:19:3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