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Software Router(軟路由器)入門

Mars7788(1933) | 2017-07-24 05:11:08 | 巴幣 16 | 人氣 13304


Software Router(軟路由器)入門(保證完爆市面上所有2w以下產品)*
*以2017年3月為準,只限於純有線路由器,包括並不限於企業級產品

這文原本應該一年前生出來,但是各種原因施拉到現在。
事情從我4-5年前出來工作同時繼續進修,在家中建LAB的時候網絡效能總是不夠用就是過勞死掉。
由D-Link™ DIR-615 > ASUS™ 56U > ASUS™ 68U> Cisco™ RV130>Apple™ AirPort Extreme + Express。經歷無數次的當機和斷網後,我終於決定把網絡改成小型公司的結構。由以下部份組成:

  • 路由器(Router):
    x86架構電腦 並有 4 Port 1Gbps 網絡卡
  • 交換器(Switch):
    Cisco™ SG90D-08 8Port 1Gbps 無管理式L2交換器
    後來追加
    NETGEAR™ GS108Ev3 – ProSAFE Plus 8-Port Gigabit Switch 管理式交換器
  • 無線接入點(Access Point):
    Ubiquiti™ Unifi® AP AC LR 802.11ac Long Range Access Point






回到今次的重點,路由器。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的時候,他們基於預算問題就找了一台IBM Pentium III 667Mhz電腦來當作路由器和防火牆,效果還是很不俗,他們是用pfsense。

而這種情況下使我想想家中也能不能來一套這樣的路由器,我找了一台舊的NetBook Intel Atom N270 2GB Ram 配置2個1Gbps網絡頭(內建+PC ExpressCard /34 )。效果非常不俗,在我模擬全力操的時候才用了不到40%處理能力。
但是,放一台NetBook當路由器感覺不好看 = =,放在機櫃中也不方便。所以就去淘寶 ebay和Amazon 找找看,原來有一種特別生產的機種來做這種工作,平衡了價錢和體積後我選擇了這種特制的電腦,由最低價的Intel™ Atom N270到最高階的Intel™ Xeon ,我選了Intel™ Celeron J1800 選配了8GB SSD 2GB Ram。(所有成本算下來為890HKD/3600NT左右)



當然,你能一台普遍的主機,插一張4Port 10Gbps網絡卡來做一樣的事情,但是我是在家中使用,合理範圍內就好了。

老實說,我還未試過把這台機器推到極限,可想到我未來大概要升級到2Gbps網絡才會用得上完整效能。而且穩定性上也非常好,我已經121天沒有重開或者當機。(下圖)

Router OS 方面我選擇了Untangle,我在嘗試多種不同系統後的結果,也很適合初級用戶。別和我說你家中有一台跑IOS的Cisco Router,我也會,但是家中也不用考CCIE的人來說這樣夠了- -。





有家中實際使用上,我自己在BT、網站、討論區、5xiPhone、3xiPad、2xMac、2xCCTV、2xTV、1xATV、1xSwitch、1xSever(w/ 6 VM)、10xIoT、1xNAS、1xExServer(你懂的)、3xWinNB和1x VideoSteam。外加有時朋友上來的Guest Wi-Fi。

我自己沒有看Log,但是我未見過CPU 用多於50%。
而Untangle 本身加入了App Store的介面,能從而提升功能。一部分免費(e.g Web過濾,防火牆),一部份收費(e.g Failover, Wan Balance, IPsecVPN)。有需要的人可以試用的。






其他Router OS還有有m0n0wall、pfSense、BrazilFW、DD-WRT、IPCOP、RouterOS。英文不好的人個人比較推薦pfSense和RouterOS,因為在中文社區資料比較多,碰上問題也可能有人解決過。

x86路由器的好處
  • 便宜
  • 高效能
  • 機器便宜
  • 高擴充性
  • 高彈性
x86路由器的壞處
  • 耗電,由其你的硬件並不是省電版。
  • 技術要求與學習曲線較高
  • 沒有保修服務
  • 沒有技術支援服務(需額外付錢)








有人會說,你不信中國制東西或者人品非常差人的一定要保修的,可以去看看已經包含了CPU的低價主板,例如華碩J3455M-E主機板套裝配一塊Intel 4Port Lan Card。

我特別深夜停機一下來拍張照片。



RAM多少影響session數量
所謂session,就是NAT轉換中紀錄外網和內網對應的資訊,有了這張紀錄表格才能夠實現同個IP讓多台電腦上網。但記錄這張表格需要耗費RAM空間(為何不存硬碟?因為硬碟查找的速度不夠快),所以RAM的空間大小決定了session能夠建立的數量,越多的session數量代表可以承受更多的使用者,對於P2P應用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引用自電腦王)
但是,我2GB Ram下就算找了一堆任務堆下去,還是用到70% Ram左右,看來我之前要考慮用不用升級4GB Ram是想多了。

而你需要用那些App的話,可能需要更多的SSD和Ram。而我下一步應該會玩一下RouterOS,這個由於需要付費的,試用的太陽春了。安裝方法那些看YouTube影片比看我貼圖更快吧,我也懶CAP圖= =。

有興趣的人可以在下面留言或回覆提出你的想法。

資料參考: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