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穿越時空系列之ROG Blitz Formula測試

天空の夜明け | 2016-03-11 15:14:41 | 巴幣 0 | 人氣 606

穿越時空系列之ROG Blitz Formula測試

又是我msns90046啦,今天要帶給各位的是一片[非常有趣]的P35主板,這片......
讀者(插話):現在都2016年了耶還在測P35?

我(抬頭看月曆):唉唷現在流行retro review(懷舊評測)啦
=========================================================
備板永遠不夠,所以我跑去添購

Intel在775時期的晶片組通常是一年就會換一代,直到現在也還是一樣,不過已經是兩年換一次腳位了,不像775有那麼長的生命週期
在經典的965P獲得非常好的迴響後

搭上了DDR3的風潮順勢推出了X38與P35晶片組

而Intel在2007年以P35晶片組做為中階的主力戰將,根據歷史來看表現確實不俗
X38將接下975X的位置,而2008年後再以X48和P45將775平台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而我本身非常喜歡挖寶,這次讓我入手了一片Blitz Formula,且品相非常良好

這片Blitz Formula很特別(P965 COMMANDO後的下一片就是這片)
沒有特別去查的話大概根本不知道ROG系列有這片板子的存在吧(還有DDR3的Extreme版本)
而這片在當年主打的是很有特色的用料,外加幾個有創意的設計(如北橋搭載水冷頭、Supreme FXII音效子卡)

P35以不賴的超頻能力和較為便宜的售價(相較於X38/X48或P45)在當時取得不少用戶的青睞
還記得這片BF當時在台灣還有降價賣約五千元多,但似乎賣得不好

在多卡的支援度上,就以常見的P35(和P965)主板來說要雙卡CF的話就只有PCIe x16+x4的組合
但這樣子的話效能損失會很大,而且還得從南橋拉那條x4,增加延遲,更不用說只有PCIe 1.1

而當時NVIDIA的晶片組則最高可以達成x16+x16+x16的配置
(以790i SLI Ultra來說北橋SPP提供兩條x16外加南橋MCP提供一條x16)

在Intel平台要多卡的話以當時的975X(PCIe 1.1)和X38/X48(PCIe 2.0)北橋都會提供兩條完整的PCIe x16這樣也能和主流晶片組做區別;題外話,倒是有些人說X38/X48比P35和P45難超就是了

而BF的特色就是能夠讓P35跑雙卡PCIe 1.1 x8+x8,而且都是從北橋拉出來的
這個解決方案華碩就稱為"Crosslinx",說穿了就是利用PCIe切換器來拆那條x16的頻寬
在Maximus Extreme時也有用Crosslinx方案將X38的x16+x16拆為x16+x8+x8

不過P45就可以直接拆為PCIe 2.0 x8 + x8,解決得從南橋拉x4或是得用類似於Crosslinx的方案
不過某些主板還是會另外拉多出來的那x4就是了

以BF來說SupremeFX音效子卡也升級到SupremeFX II,外觀更酷炫
外觀其實就是一張很普通的PCIe x1介面卡,這個配件蠻少見的,因為很多都沒附音效子卡


拆開外殼後:
codec是ADI1988B,周遭用的是nippon chemi-con的KZE電解電容
外加富士通和Nichicon固態電容各一顆






由於外殼鏽的很嚴重,所以花了點時間用金屬拋光膏擦亮
擦完就亮晶晶囉!!




光纖和同軸輸出都在主機板的後IO上,所以不要想著可以拿去給其它板子用
得用主板上專用的PCIe x1(黑)才能正常使用


主機板外觀一覽:
筆者手上的這片整張都是用富士通電容,不過華碩在不同批次的主板有時會用台系鈺邦電容


網路晶片Marvell 88E8001和88E8056
1394晶片採用的是VIA VT6308P




時脈產生器為ICS 9LPRS918BKL


由於Intel在ICH8(包含)以後取消對IDE的支援,因此需要用非原生晶片橋接的方式來達成對IDE的支援
BF用的是很常見的JMB363方案,SATA座則轉90度以方便使用長度比較長的顯示卡
http://i.imgur.com/cnIT78F.png]

SuperIO為Winbond W83627DHG-A


DDR2兩相供電


裸測P/R開關,裸測時真的很方便(上次測P5E是拿螺賴把慢慢戳,有裸測開關真的很讚)


這張板的重點是CPU的VRM,用料很特別唷
八相供電,半封閉式電感,電容用的是少見的鉭電容,MOSFET散熱片下有秘密...等一下再來解密
這張板子的特色之一就是北橋內建Fusion Block水冷頭(雖然很陽春),非SE版本就是普通的散熱片(但很少見)


PWM晶片是ADP3198(PWM chip)+AS3336G(switch)


IO處,由於音效部分移到音效子卡,故只剩下同軸和光纖輸出,也有一個CLR CMOS的開關
最重要的PS/2當然也有保留囉(忘記拍惹,放RF的屁屁照意思意思,反正都一樣XD)


當然要拆一散熱片來重上導熱介質囉~
這邊一定要提一下;南橋散熱片超級難拆,我是冒著拆壞的風險去拆南橋的
華碩在當時用了很可怕的散熱"膠",黏的超緊,硬化程度稱為"水泥"絕不為過
你絕對不會想要讓這玩意兒黏在你主板的晶片組上der



Crosslinx的晶片沒有黏死(導熱貼片而非導熱膠)


最後搭配一字起子和刀片才慢慢ㄎㄠ下來(對不起了,Blitz的散熱片)




北橋(MCH)Intel P35 Express(可以看到還有一點點散熱膠黏在上面,但要ㄎㄠ的話太危險了)


南橋(ICH)Intel ICH9R


Crosslinx其實就是IDT 89HA0324PSYDBXG的PCIe switch,把P35 Express的x16拆為x8+x8


CPU VRM的祕密揭曉啦~
怎麼只有一顆大的IC而不是DPAK或是LFPAK的MOSFET哩,Driver也不見了呢


這個其實就是DrMOS(Driver MOSFET)
簡單來說DrMOS就是把在同一個封裝下把上下橋MOSFET和Driver整合進去
達到節省空間、低發熱量和高轉換效率的效果,而Blitz系列用的是Fairchild的FDMF8700

不過華碩從以前到現在(2016)只有Blitz系列有用這種QFN封裝的DrMOS,所以才會說這片比較特別

而最後組回來是全換Arctic Cooling的Thermal Pad
(由於沒辦法完美清乾淨,只好避免用導熱膏影響密合度),凹熱導管花了一段時間才橋好(拆的時候有凹到)

插上去後會有藍色信仰燈


測試平台:
CPU:Core 2 Duo E8400(E0)
CPU Cooler:SilverStone SST-AR03 + MX-2
Motherboard:Blitz Formula SE(BIOS1702)
RAM:Kingston DDR2 2GB*2(AA3G)
VGA:Nvidia Quadro FX4500(這邊特別感謝EREKi的贊助)
SSD:Plextor M6S 128GB
PSU:SilverStone SST-ST60F-ESG
OS:Windows 7 Home Premium 64Bit

BIOS當然就是ROG系列的重點
而超頻的精華都在Extreme Tweaker這裡,要超頻當然就得把Ai Overclock Tuner開Manual(手動)
介面當然也有中文能用,但還是比較習慣用英文XD




來個E8400 450*8.5@1.306V,LinX 50圈過測,要調到LinX 50圈過測得要有很大的耐心
有些人說這片好超,有些人說難超
不過450*9不管怎麼調LinX就是不穩...狂加壓超過1.35V之後就不試了(燒機要穩難度當然高很多)


775和超頻有關的選項可參考上次寫的"X38 P5E刷X48 ROG RF + 775超頻閒聊"

設定參考:(應該還可以再縮一或兩格電壓)
ASUS Blitz Formula BIOS1702
FSB:450
CPU Ratio:8.5
DRAM Frequency:900(這樣的話除頻比就是跑1:1,華碩有把Strap那些都自動配好惹)
C1E&EIST:關
PCIE Frequency:100MHz
DRAM時序:6-6-6-18-3-55-6-3-3(前面四個時序很重要)
vCore:1.325V(BIOS設,進OS後1.306V)
FSB vTT:1.42V
(這張板子vTT掉壓有點嚴重;我的情況是會掉~0.1V,所以不用擔心超過1.4V會縮缸,實際為1.328V)
vPLL: 1.56
vDIMM:1.90V
vNB:1.39V
vSB:1.05V
DRAM Static Read Control:關
Ai Transaction Booster(tRD):開(pull-in=3,進OS用MemSet看PL=9)
CPU GTL:0.635x
NB GTL:0.67x
DRAM Controller Voltage REF:DDR2_REF
LLC:開
CPU/PCIE Spread Spectrum:關

CineBench R15:


3DMark06:


HyperPi 32M:


結語:
Blitz Formula的用料很有特色,但可惜沒辦法穩上450*9,要是能調Clock Skew的話也許有機會成功
反倒是X38的P5E(雖然是跳級刷X48的RF BIOS)能穩上(CPU Delay 100ps就穩了)

在多卡方面,Crosslinx方案跑x8+x8能夠避免顯卡被南橋的x4造成瓶頸

BIOS內提供的監控選項非常豐富,讓用戶不用為了溫度監控而煩惱

在主機板的散熱上北橋採用了Fusion Block的水冷頭設計
只可惜無法拆下來更換用戶自己想要用的水冷頭,也沒辦法清理水冷頭的內部
而這點在P45 M2F與X48 RE就獲得改善(可以拆下來)

這片板子的超頻能力好壞參半(有些人說好超,有些人說超級難超)
且一開始出來還和X38主板價差不大(BF一開始賣約9000,X38的Maximus Formula則是約10000)

雖然BF有Crosslinx加持
但X38可以提供PCIe 2.0 x16+x16在多卡和未來有對PCIe 2.0支援反倒是更好的選擇

在售價上最後跳水到5000左右,另一張DDR3的Blitz Extreme也是差不多這個價
但用戶還是比較青睞其它的P35主板,如P5K Premium(BF剛出來時價差不大)甚
至是後期的P5K Pro(約4000元),而Abit與DFI也是有表現不錯的P35主板,且也比較便宜
但這兩家也早已消失在市場上了(Abit掰惹,DFI只剩在做工控電腦用的主板)

以2016年對我來說的話就是一張很棒的收藏品和備用板了
775走過了超過十年,當年讓Intel鹹魚翻身的X6800也已經快要十歲囉

最近又弄了一片P5E,不過品相不太優就是了,預計那片拿去當老家文書機的備板
(P43+L5420,不過X38不能上L5420,所以也另外準備了一顆Q6600)

備板1+5片,775再戰15年!!! (還有一片上機中的㊣Rampage Formula沒入鏡)

這邊補一下Blitz Formula帥氣的開機畫面+SSD開機速度
別再有SATA 3Gb/s或老機上SSD也是無感的觀念惹
雜音有點多,建議先把聲音關小或關掉


最後來一點好玩的,嘿嘿~下次再找時間寫
由於這張板子有達到某個多顯卡技術需求的x8底限,於是...


Stay tuned!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