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台灣麻將】麻將防禦原則(教學篇)

鬥陣歡樂城東方文華 | 2023-07-25 14:06:45 | 巴幣 0 | 人氣 1361

數牌特性之一是「下壓性」,這個特性主要適用於序盤。以數字 5 為分水嶺,序盤時,打 2 不要 1,打 3 不要 1、2,打 4 不要 1、2、3,同理,6、7、8、9 也遵循這個規律。
另一特性是當手牌中有數張孤張時,應優先捨出對自己利用性較低的牌章。如果無法判斷利益高低,則可依據防禦原則觀察下家捨出的牌章,進行防守。
「同一路視作不要」也是數牌特性的延伸運用。簡單來說,下家捨出 4,則視同一路的其他牌為不要的牌章。
然而,在討論拆搭的文章中,由於斷層雙頭的存在,例如「2 4 6」,此時若捨出 6,但很明顯的還需要 3,俗稱「打六吊三」的狀況亦有可能存在,故此性質並不是絕對。不過,橫飛老師對此也有做出解釋:「敵家打六吊三,給他吊也無妨,因為他已為其付出一定價值的犧牲。」
這點目前我對此並沒有非常深刻的見解,或許隨著牌齡的增長,我能夠有更深一層的領悟。而目前本人我暫時將其結論記下,畢竟他是老師,而我只是個業餘玩玩的小角色。
另外,「三家不要,視作第四家要」是一個值得注意的策略。當對家捨出了一張 7 萬,上家同巡內跟打,而此時自己的手牌內亦存有一張孤張 7 萬。此時有高機率下家需要這張 7 萬,此即稱「三家不要,視作第四家要」。
根據配牌機率,若三家都不需要這張 7 萬,意即三家手上皆不存有需要 7 萬之搭子,由此可得,有很高的機率,需要 7 萬的搭子(如 5、6、8、9)被握於第四家的手裡。當然,這也不是必然的結論,但因發生的機率很高,有時候可以藉此判斷出一些牌情。
舉個例子,當四家都不要 9 條的時,其中可能有一家捨出的 9 條有玄機。
在麻將的進程中,捨牌的順序一般為「大字 > 孤張 > 衍牌 ……」。回到剛剛的情況,四家都不要 9 條,很可能有人手牌為「6 7 9」,在前期不先捨大字而先捨出 9 條,而造成四家皆不要九條,但鄰近之搭子卻無非常集中分配於一家的狀況(6 7 存於某家)。
另外,「我少敵多時」是一個重要的觀念。根據配牌機率,每人手牌分到的萬、筒、條及字牌的數量理應存在著一定的比例。當發現自己手牌某種花色的牌(例如萬子)特別少時,很可能敵家取走相對多張,因此自己手上的少數萬子,很可能就是敵家所需之牌。
這個概念在「快速原則」那篇文章有詳細的說明,可以點超連結去參考看看。此觀念也可運用在防守,進而判斷出哪些牌章較可能為敵家所需。
總結來說,防禦原則在自己手牌一進聽或是聽牌時終止,因為此時的手牌情形大大壓縮了防禦的實施空間,甚至可以放棄防禦,專注於朝向聽牌的目標前進。但這並不代表可以無視其他三家的威脅,特別是當手牌普普,一進聽或聽牌之時已接近中後期。此時,雖然可以放棄防禦,但還是得依照牌局狀況來做應變。切記,其他家同時也與你在邁向聽牌的路上,有些甚至已聽牌,虎視眈眈地等著敵家點炮。
在這裡為了避免誤會,必須做個觀念的釐清:所謂的放棄防禦,並不代表可以無視其他三家威脅的存在。在手牌極佳時,過了幾巡馬上聽牌,這時候牌桌上的優勢方很明顯是自己,此時就不需過於顧慮其他敵家的威脅性,但還是得依照牌局狀況來做應變。但當自己手牌普普,一進聽或聽牌之時已接近中後期,此時雖然可以放棄防禦,專注於朝向聽牌的目標前進。切記:其他家同時也與你在邁向聽牌的路上,甚至有些早已聽牌,虎視眈眈地等著敵家點炮。
因此,這裡又回到一個很重要的基本概念:「下車」。視情況下車也是防禦原則中的一個重點,不能因為自己已經接近聽牌,就毫無顧慮地亂衝。
最後,「守莊型防禦原則」是當手牌其爛,爛到六、七進聽以上,抑或是下家大連莊時,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身為一個盡責的上家理應盡到守莊的責任。這時所採用的防禦法則很簡單,只要將下家想像成自己的萬世仇敵,結合上述所有原則,盡己全力不要讓他從自己這邊得到進牌的機會:下家打甚麼自己就跟打甚麼,若沒有可跟打之牌章則依據上述之判斷法則盡全力守備。
此種防禦異於另一種之處,其實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帶過:「不須顧慮快速原則」。是的,因為在此種防禦的實施下,付出的代價就是自己該局的放棄胡牌;也因此在牌爛的時候,此種打法才是正常的打法。
送禮物贊助創作者 !
0
留言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