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AI又双叒要讓人失業了? -算圖強大的ai軟體是如何衝擊到插畫產業-

快刀斬亂繩 | 2022-11-14 10:41:32 | 巴幣 20 | 人氣 849

現今ai單靠關鍵字就能生成媲美商業插畫的作品,甚至還在今年獲得藝術獎的首獎。人類插畫師難道要被取代了嗎?大家這麼反感,又只是因為專業被壓迫嗎?接下來就和大家一起了解,ai畫圖到底多厲害?其背後的侵權爭議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立竿見影的ai算圖

ai能做的事越來越多元,現在甚至連畫圖這種抽象的事情也做得到。在經過深度學習後,ai就可以將各種關鍵字和圖像連結,得出一個自己的思考邏輯。以後只要輸入類似的關鍵字,ai就可以根據自己迴路產出相符的圖像。而不同的ai擅長的領域也略有不同,有些擅長充滿史詩感的壯闊風景,有些在繪製日系人物上特別厲害。而其中Midjourney也許不是最先發行的繪圖ai,卻可以說是整個事件的開端。

midjourney在2022年七月開啟了beta測試,而在不久之後就有人使用該軟體創作作品並投稿到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藝術比賽,並獲得了數位藝術類的首獎。儘管他的行為完全符合參賽的規定,仍有許多人認為輸入關鍵字讓ai作畫根本不算是畫圖,並不符合參賽的標準。

幾乎同個時期,同為ai算圖的mimic也嶄露頭角。mimic的官方推特帳號發布了數則貼文,展現了如同其名字的模仿能力。只要匯入數張同個繪師的頭像作品,mimic就可以模仿該作者的做畫習慣和風格去重製出相似度極高的作品。

而後stable diffusion和novel ai也因為強大的人像繪製能力,進入世人的眼中。儘管細看還是會發現不少結構上的問題,但仍然無法否認他們幾乎能商用的作畫水平。

人、機作圖不再一目瞭然,新技術本該令人期待但背後的侵權議題使人擔憂。

在短短幾個月間,複數ai算圖軟體及海量的衍生創作大大影響了繪圈,其短時間內的高質量作品導致大量網友反感。高相似度、時間短、上手容易等等因素都讓人不禁聯想到作弊、抄襲等負面感受。許多網友認為ai做圖並不應該與真人作品相提並論,甚至會覺得ai算圖本身就是在貶低真人的努力及創意。部分ai學習時所用的資料庫來源也有侵權的疑慮。

也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工具的進化,就像人們不再手洗衣服而是用洗衣機一樣。何況在輸入特定關鍵字後ai都不見得能精準地繪製出預期的結果了,更別說要面對的是思想飛躍的甲方了。而且就算新技術再厲害,也無法取代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沒辦法模仿人類奇怪的創意。


ai怎麼學習的?

ai出現後,其中最具爭議的點是「侵權」。像是novel ai曾表示有利用圖像網站「Danbooru」進行訓練。只是Danbooru包含了大量未經授權的圖片,其中很多圖片是在原作者不知情的狀況下,從其他繪圖平台搬運過去的。或是有很多網友擔心自己的創作會被擅自拿去給ai重製,除了有類似被抄襲的負面觀感以外,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經過幾道手續後就變成了別人的成果,不免讓人覺得不平衡。

因此,我想討論一下,ai學習的合理性。而在討論之前,我想先(釐清)幾個概念。一個是開發者用來訓練ai的來源,這邊會先稱它為「資料庫」;一個是使用者為了給ai作為構圖、動作的範例,匯入程式的圖片,這裡先稱它為「參考圖」。

「資料庫」是建構ai所需的內容,為了讓ai知道甚麼是手、甚麼是腳、陰影怎麼畫等等。是建構出這個程式所需要的零件。學習之後輸出,再給予反饋,直到開發者認為ai已經足夠聰明到能產出必要水準的作品,然後才開放給世人做使用。這也是我今天想針對討論的部分。


ai學習的合理性。

一樣以novel ai為例,它只在訓練過程中有使用到資料庫。在訓練完成後,並不會藉由剪貼、重製現有的圖像來產生圖片,而是在使用者輸入的關鍵字後,它會依照自己獨立的演算法輸出。這聽起來很像一般人業成為職業插畫師非常類似。

一幅好的作品公布在網路上,或多或少都會被欣賞他的人拿去參考、學習,也有許多厲害的插畫家靠著獨特的風格影響了整個世代。只是如今學習不是真人,而是ai,怎麼會造成這麼大的反彈呢?如果是因為學習後的ai被拿來作商業用途的話,那是不是我們都無法藉著向前輩學習而成為職業,靠這行吃飯呢?又或是因為它可以在輸入關鍵字後的一瞬間產出好幾張精美的圖而讓我們認知失調呢?

這是個短期間內難以釐清的爭議,不過已經有論壇決定先把ai和真人的創作區分開來,也有人為了確保創作者的權益設立了《Have I Been Trained?》的網頁,讓人們有管道可以查詢自己的創作是不是被納入了ai的學習途徑。

結論:

當然最理想的情況是無論工程師建構的「資料庫」或是使用者蒐集的「參考圖」都獲得原作者的授權。實際情況是不太可能一個一個詢問,再一張一張輸入進去,勢必是要透過其他程式輔助ai在網路上瀏覽。要是能找到大眾對ai學習的疑慮,想必一定能更快的解開這之中的矛盾吧!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