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薛丁格的生物學-007 島嶼法則

中二到爆的アラシ | 2022-07-11 21:18:51 | 巴幣 2 | 人氣 169

福斯特法則(Foster's rule),又稱島嶼法則(island rule)、島嶼效應,指物種會因為環境資源而產生體型變化的一種現象。除了島嶼外,高山、峽谷、洞穴、沙漠綠洲也可能因與外界隔離產生福斯特法則。

最初自約翰·布里斯托·福斯特(John Bristol Foster)於1964年在《自然》上發表的一篇題為「哺乳動物在島嶼上的演化」的文章中被提出,他發現島嶼上的一些動物與它們在大陸上的同類相比變得體型更為龐大,另一些則變得更小。因此他提出假設:小型動物會因為島上缺乏天敵而變大;大型動物則因為食物不足而變小。不過有學者認為這種假設有點簡單化了。

福斯特法則包括了兩個現象:
島嶼巨型化(Island gigantism)往往發生在沒有大型掠食者(虎、北極熊)的孤島上,原本的小型肉食者可能會長得更大並取代食物鏈頂端的位置,食素者也可能因缺乏天敵或競爭壓力(大型素食動物)而變大。最著名的例子是渡渡鳥。
島嶼侏儒化(Insular dwarfism)成因可能是素食動物不需要那麼大的體型去抵禦掠食者,食肉者則是沒有足夠大的獵物可以獵捕。較小的體型使得所需的資源變少,繁殖周期也可以縮短。代表例子之一是日本狼。

不管是巨型化還是侏儒化,這些島嶼上的特有生物都容易因環境變動而消失,幾乎所有島嶼效應的例子都已滅絕或瀕臨絕種,不過還是有馬達加斯加蟑螂這種發展得很好的動物(畢竟是蟑螂嘛…而且還是知名的寵物物種)。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