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陳玉箴《台灣菜的文化史》讀後分享

天野翔 | 2021-03-14 21:54:22 | 巴幣 0 | 人氣 715

內容簡介:
台灣菜」是什麼? 從酒樓裡的台灣料理、戰後初期公共食堂、清粥小菜、國宴變遷到當代小吃與夜市,《「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檢視「台灣菜」這個概念在百年間如何被定義、被認識、被實踐。
 
「台灣菜」鑲嵌在大歷史與社會的變動中,而我們每一個人只要烹飪過、書寫過、消費過,也都是「台灣菜」定義的參與者。
 
陳玉箴分析國族與國族性如何在日常生活消費行為中被實踐與「體現」。一方面從歷史面向耙梳台灣飲食史的發展,探索百年來的食物生產與消費;另一方面將史學研究與人類學、文學研究結合,進一步分析「國家」作為一種集體意識,如何影響人的味覺與身體記憶。

作者: 陳玉箴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20/06/03


這本書儘管應該是論文改的(?),但蠻容易閱讀,很順地就看完。
對於想了解台灣料理的流變的人,相當推薦的!

關於台灣菜的流變,書中提到,台灣料理第一次被提及是在日治時代,作為殖民者眼中的殖民地宴席。當時的台灣料理與中國料理的界線相當模糊,可以說是日本人對於中國料理的想像。
但到了太平戰爭(二戰)開始後,為了符合政治的需求,江山樓等業者開始試圖劃出界線:台菜較中國菜精緻,又或者是調味方式進行了改良。

書中也提到,相較於中國料理,台灣因為物資缺乏,台灣料理常會因地制宜,使用在地食材的替代品,另外再調味方面,台灣料理也偏向以蔥薑蒜提味,較能保持食物原本的味道。但這些偏向是上層階級的宴會料理(酒家菜)。

就像帝國與料理裡提到的,當時民眾的食物基本上就和世界其他角落的窮人們吃的差不了多少。比起料理方式,大家更在乎的還是燃料怎樣使用最為節省,因此粥、湯仍是菜餚的主流。而台灣庶民料理的滋味多是由醃製物帶出。

到了戰後,由於中國內戰加劇,政府推行節省,以及飲食型態轉變,酒家菜開始沒落。而台灣料理也因為國民政府企圖作為中國文化的守護者,漸漸地被邊緣化,納入中國八大菜系之中,甚至被降格為菜,成為難當大雅之堂的菜餚。

直到1990年代,這個印象才因為經濟結構的改變與政治解禁、政黨輪替,這才逐漸翻轉。台灣的庶民料理、小吃也差不多是在那個時候受到重視。

最後想提一下作者結尾時的看法。
儘管台灣菜的印象受到政治的影響,但與其說國族菜是由政治力所塑造,倒不如說是該菜餚具備商業潛力,能夠被政治力加諸特殊的符碼。(不然民眾不喜歡,硬在市場推也沒用)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