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
語,幾乎所有台灣人都曾聽過。不論你會不會講台語,不論你聽不聽得懂台語,不論身旁周遭的人平時說不說台語,我們現代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用詞都從台語來。
或許是因為地理位置接近,或許是因為台灣曾經歷一段日治時期,台語又深受「閩南語」和「日語」影響。今天我要說的「扣打」,就跟台語與日文有密切的關係。
。「扣打」的意思與用法
「扣打」是「配額」的意思。在台灣常用於時間和金錢的配額上面。造句如:
我這個月的扣打已經透支了,買不起啦!
|
在業務單位有些也很常用,例如:這個月扣打訂多少、達成多少......等等。在這時,「扣打」就大約等於「目標額」、「責任額」之類的。
。「扣打」的詞源
「扣打」這詞來自英文的「quota」,有「定額,限額,配額」的意思。例如:
。The country now has a quota on immigration.(該國目前對於境外移民數量有限額.;immigration:境外移入) 。He was 76 votes short of the quota.(他比規定當選票數少了76票.;vote:投票)
|
然而,「quota」在英文中,還有台灣「扣打」沒有的意思:「指標」
。They have the usual quota of human weaknesses.(他們身上也有人類弱點的共同指標.,即「他們身上也有人所共有的弱點.;weakness:弱點) |
然後本文重點終於來了。
。「扣打」的發音
其實說是「扣打」並不好,在說這個字時真正的發音更近乎「ㄎㄛˋ打」,但是中文沒有ㄎㄛˋ,只好用「扣」來代替。
「扣打」,是來自於日本的英語借詞「クォータ」(ローマ字:kuo-ta)。「クォータ」其實這詞就是借於英語「quota」一字。就是說,英語「quota」一字來到日本就成了「クォータ」,然後再輾轉傳到台灣就成了「ㄎㄛˋ打」(漢語拼音:kò-dǎ)。
可能有人會說,那為什麼不是「庫喔塔」(漢語拼音:kù-ō-tǎ)?這就又牽涉到更深入的部分了。我先簡單說明紅色的部分好了。
「クォー 」跟「扣」的字音:
先澄清一下:
1. 日文的ローマ字(中譯:羅馬字)中的「u」與漢語拼音的「u」是不同的。
2. 台灣人常用注音「ㄨ」(單獨出現時的漢語拼音:wu)來唸日文的「う」(ローマ字:u)是錯的。
細節......那可能是音韻學的東西了。(小聲地說:而且我在維基百科發現不少矛盾的東西,那些矛盾的內容我可能要去找認識的人確認)
個人認為因為中文沒有う這個音,所以台灣人在聽クォー的時候才會誤聽成ㄎㄛˋ。
想了解更多,網路上蠻多人在討論う的發音的,雖然不一定說法是正確的,但聽多了大概就知道大約是怎麼唸的。
看日文節目或動畫時,稍稍注意便會發現其實發音有非常非常多細節在內,而且多數的母語使用者都不會注意到。
為什麼是「打」不是「塔」:
例如:あなた明明應該要聽起來是「阿娜塔」,怎麼聽起來像是「阿娜答」呢?為什麼有些日文中的「t」跟「k」,聽起來像是「d」跟「g」呢?
以日語た行的「t」和だ行的「d」以及中文「他(ta)」和「大(da)」為例進行說明。
首先,日語的「t·d」和中文的「t·d」是不同的音。
|
中文d(例:打) |
中文t(例:塔) |
日文d(例如:だ/ダ) |
不送氣濁音 |
X |
日文t(例如:た/タ) |
不送氣清音 |
送氣清音 |
如上表,有部分是重疊的。基本上因為中日文分辨的準則不同,所以中文使用者常常會出現誤認的情況。
我個人猜測,這就是為什麼會クォータ叫做扣打的原因。
註:如上,所以有些人會說「在XXX情況下要把清音念成濁音」,這種說法本身是不對的喔。
。參考資料/ 相關內容
內容如有錯誤,還請不吝指教。
題外話:
剛剛找資料時,看到高一某日文老師名字好幾次,怕爆。
(雖然只上過一隻手數得出來的幾堂課)
好想再上他的課喔~~~~~這次我會認真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