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
舊版
前往
大廳
主題

天才不孤獨,只是寂寞

食夢 | 2009-10-27 01:08:38 | 巴幣 2 | 人氣 622

這幾天,又去把料理鼠王看了一遍,中英文版都看=.=......
 
因為最後一段的美食評論家Ego所說的話,讓我覺得不看原文會對不起自己。
 
原文:
 
     In many ways, the work of a critic is easy. We risk very little yet enjoy a position over those who offer up
their work and their selves to our judgment. We thrive on negative criticism, which is fun to write and to 
read. But the bitter truth we critics must face is that, in the grand scheme of things, the average piece of 
junk is more meaningful than our criticism designating it so. But there are times when a critic truly risks 
something, and that is in the discovery and defense of the new. The world is often unkind to new talent, 
new creations, the new needs friends.
 
     Last night, I experienced something new, an extraordinary meal from a singularly unexpected source. 
To say that both the meal and its maker have challenged my preconceptions about fine cooking is a 
gross understatement. They have rocked me to my core. In the past, I have made no secret of my disdain 
for Chef Gusteau's famous motto: Anyone can cook. But I realize only now do I truly understand what 
he meant. 
 
     Not everyone can become a great artist, but a 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 It is difficult to 
imagine more humble origins than those of the genius now cooking at Gusteau's, who is, in this critic's 
opinion, nothing less than the finest chef in France. I will be returning to Gusteau's soon, hungry for more.
 
中文翻譯:
 
  就許多方面來說,評論家的工作很輕鬆,我們冒的風險很小,卻握有無比的權力。人們必須奉上自己和作品,供我們評論。我們喜歡吹毛求疵,因為讀寫皆饒富趣味。但我們評論家總得面對一個難堪的事實,就是以價值而言,我們的評論可能根本比不上我們大肆批評的平庸事物。可是,有時評論家必須冒險去發掘並捍衛新的事物。這世界常苛刻地對待新秀、新的創作,新的事物需要人支持。
 
  昨晚,我有個全新的體驗,一頓奇妙的菜餚,來自意想不到的出處,如果說這頓菜餚和它的創作者,挑戰了我對美食先入為主的觀念,這麼說還太含蓄;他們徹底地震撼了我,過去我曾公開對食神著名的名言「人人可料理」表示不屑一顧。但是我發覺,現在我終於真正了解他的意思。
 
  並非誰都能成為偉大的藝術家,不過偉大的藝術家卻可能來自任何角落。現今在食神餐廳掌廚的的天才們,出身之低微令人難以想像。依在下的看法,他是法國最優秀的廚師,我很快會再度光臨食神餐廳,滿足我的口腹之慾。
 

 
  這番話其實有太多點可以拿出來討論。不過我們今天專門挑一個點出來,就是上文特別標出的句子。
 
  沒錯,評論家對被他們評論的事物下了關鍵的註解,而這些註解與說明通常褒少貶多,因為大眾總是喜歡觀看具有爭議性的話題,而不是什麼多好多棒的讚揚。但,何止評論家如此?在我們這個社會上,許多作家、傳媒業者、公關、甚至是一般人,都跟隨著大眾的胃口,寫他們想讀的,拍他們想看的,說他們想聽的。
 
  有多少人能夠及時對自己下一個評論?當他們一次次拱出了譁眾取寵的作品、畫面,讓大眾又一次浸淫在無意義的爭辯與拌嘴之時,他們可曾真正為了那些具有才華的美好人物做出些什麼?有潛力、有才能的人不在少數,或許堅持著他們的理想,走在滿布荊棘的路上,期望有人能夠給予他一個單純的鼓勵、幫助他創造更多、更多。然而,這些心血結晶卻鮮少被人們所重視。
 
  這些天才,也許超越時代太多太多,造成大眾無法接納他們的先進;也許出身太過低微,不被多數眼界高揚的路人所賞識。但是,世界也因為他們奮力向前而向前推行。曲高和寡的痛苦他們默默往肚子裡吞,寧可抱持陽春白雪,也不願融入下里巴人之音。而錯不在他們,也不完全在那些迎合群眾的創作者身上。他們知道,這些內容最能夠深入一般人的心中。泛泛大眾在面對天才的出現時,往往羨慕、嫉妒而產生排擠心理,更不容易接受他們天賦異稟的事實。
 
  天才不孤獨,只是寂寞。
 
  給寂寞的天才一點鼓勵,這麼不簡單嗎?
 
  承認他們的過人之處,如此簡單,卻又如此困難。人心如此。
 
  天才不少,但總要等到失去他們的那一刻,我們才會驚覺那再也回不來的美好……
 
  而那美好,不是平凡的我們能夠創造出來的。
 
 
By 食夢‧翔         Oct.27.2009.

 
 

創作回應

櫻桃奶嘴
我覺得重點不在於大家吝於給天才鼓勵,而是因為大家都不是天才,所以很難判定誰是天才,當天才的一些論述或是作品面世時,也會因為他們的思維也許前衛許多,所以引發世俗的批判,這其實無法迴避,畢竟你必須正視世界上有99%的人不是天才。

識英雄,才能重英雄。如果有眼不識泰山,當然泰山崩於前,也會面不改色。

我的上一段的最後兩句比喻得比較古怪,不過我想你應該明白我刻意要這麼扭曲的含意。

等到天才謝世了,我們的時代終於勉強可以望其項背的時候,大家才會給予他肯定與推崇的,這很血腥,但是我們無法要求每個人都有能力欣賞天才的與眾不同。
2009-10-27 01:15:20
食夢
30年前,我還沒出生時的社會(1980年代左右),與如今比起來,我們的社會已經進步到可以容忍各式各樣不同的異軍突起。

我了解你的意思,時代的推進也會逐漸拉提一般大眾的想法從傳統保守中走出來。也許到了某個時代,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夠有不同的想法,而不是僅僅拘泥於持平。

你我都不是天才,是吧?

相信我,你自己也清楚,任何劃時代潮流的領導者都是天才,但他們通常也是不折不扣的烈士。
2009-10-27 01:28:31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