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不貪、不取、不求,就是這樣過日子

文月 | 2023-07-19 16:10:08 | 巴幣 0 | 人氣 59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最近看一些因為祖輩或父母年紀大了,缺乏福報,靈去抽自己孫子或女兒的因果故事,因而對對於收長輩錢這種事特別謹慎,深怕會和那些師兄姐步上一樣的後塵。

我婆婆最近標到一個會,要把錢拿來給我女兒補英文,因為她覺得英文非常重要,小孩一定要學會。為此,她月底特地北上,就是為了交三萬元給孫女補英文。可是我不希望收她的錢,因為她年紀大,每個月賺錢不多,應該要把錢留在身邊。
後來先生講到,如果哪天婆婆走了,他和小叔已決定,會把婆婆留下的錢拿去買間套房,給他們的哥哥住,因為大哥一生坎坷,未婚、無子嗣,老了沒工作很可能孤苦無依、流落街頭。我聽了告訴他我沒意見,婆婆的錢要怎麼處理都行,我都不會拿的,即使是我父親有些許房產、土地和積蓄,哪天他離開,我也會立刻簽署放棄財產繼承,因為我看過太多繼承遺產而代承受業力,或為其做牛做馬的例子,我媽媽就是其中之一。
媽媽只分了我外公十萬元的遺產,把錢拿去買機車,不到一個月就因此代承受外公的業力出車禍,撞擊變形到我真的差點認不出來的慘樣,超過半年休養,光看護錢就遠遠超過10萬元。我不希望因為拿錢產生相欠的因果,因而被抽福報的事,更不想承受祖輩的業力,因此我跟先生說:「別拿婆婆的錢。」先生說:「我每個月都有給媽媽生活費,我也不欠那個三萬元,但是我和弟弟商量的結論是要拿。因為媽媽不忍看人受苦的人,如果不拿錢,讓她把錢留在身上,誰可憐跟她借,她就會拿出去。她堅持要給女兒補習,是她的執著,我撼動不了她。我們都知道她賺得不多,但沒必要因此拒絕她的好意,免得她覺得我們是不是看不起她,所以才不拿錢。老人家好不容易標個會,想展現一點自己的能力,為孫女做點事,我們就成全她的心意。」
我說:「那可不可以拿了馬上轉回她的戶頭?」先生說:「這事情妳一定要做得這麼明顯嗎?我之後會在其他地方把錢補回去,例如紅包給多一點錢,或是每個月孝親費多一點。不管怎樣,我給媽媽的錢一定會比她給的錢來得多。」我說:「喔!那媽媽給的錢可不可以不要拿給我?我寧可去銀行解定存,也不要用她的錢。」先生說:「錢上面又沒有寫名字,我需要在每一張鈔票上簽上我的名字,才能代表這是我的,而不是媽媽的錢嗎?這一張是陳××的,陳××、陳××、陳××……。」我:「……。」
《阿伯的話-茶禪行悟》:「做人做事要把握一個原則--圓滿。向人提建議要有智慧,別人才能心平氣和的接受,不要讓好心的建議讓人誤以為是在指責或找麻煩。真正厲害的人是虛懷若谷、謙沖為懷的,與人相處要多稱讚、少批評,事事以圓滿為主。」
阿伯常常說:「學佛先學做人。」但從上面的對話可知,我先生做事很圓融,而我則相反,經常因為執著某些點而擔心、害怕,就會做出和對方硬碰硬的行為而可能傷人。幸好生活中許多事情,在和先生討論後,我學會該如何與人應對得體,而不是一直陷在自我防備的思考中。
但影響我最深的是學佛修行。如果是以前,因為我沒有學佛,不知道因果的可怕,一定會斤斤計較錢,少拿一點都不行,能拿多少就拿多少,不知道抑止自己的貪念。但現在我只希望不屬於我的錢,千萬別給我。
過去有一次,我就是拿了不該拿的錢,心中恍惚不安。有次我開車停等紅綠燈時,後車因為看錯紅綠燈而直接追撞上來,我車子後保險桿整個彈起,行車記錄器掉下來,音樂播放器彈出來,而對方更慘,前保險桿破裂、前車蓋彈起變形,車燈碎裂……。因為是後車追撞,我們最後用修理保險桿為理由,請對方賠償5千元,但最後這錢沒有拿去修理車,反而被另外花掉了。在那之後,我們那車陸續壞了許多重要零件,差點停在高速公路上。
《阿伯的話-網路開示精華節錄》:「為人處事不能違背忠孝仁愛禮義廉恥,人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上天都看得清清楚楚,若違背天地因果法則,必要時上天會視情況處理,無人能躲過。」
我後來才體認到,因為貪念而拿了不該拿的錢,缺德,老天爺就會從中扣除福報,使自己福報不足,車子才會陸續出現各種問題,後來所花的錢,是二、三萬元,遠超過五千元。這件事一直罣礙在我心中,直到有一天,我決定去捐款家扶五千元,對空將捐款福報迴向給當初賠錢給我的那人,才把這事放下。
拿了不屬於自己的錢,花得心不安,缺德,讓自己損失更多,所以人還是要老老實實、勤奮工作賺錢,不要貪求,才能平安過日子。如果我不將這筆錢還給對方,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還是會被用各種名義索回,到時,可能還加上利息和討報的怨氣,這又是何苦來哉!
分享完畢
人活在世間,離不開食、衣、住、行,但食、衣、住、行沒了度,便會助長人性中的貪、嗔、癡,養大人深層的慾望,變相成了追求山珍海味、綾羅綢緞、豪宅名車,讓尋常的衣食溫飽,成為損耗福報的最大元兇。現代人的慾望都太強烈了,吃自助式吃到飽時,恨不能多長出一個胃,裝下所有的食物,甚至把每次機會都當一夜暴富的救命稻草,在面臨各種選擇時患得患失、猶疑不定,不知越想全部擁有,越放不下,越容易失去。
人跟人之間的因果相欠,很難從單一事件中看出來,好比文中的婆婆將標會所得的三萬元,拿來支付孫女學英文,這其中也許有著過去世婆婆欠孫女,這一世婆婆才格外擔憂孫女,即便自己賺得錢不多,也要將好不容易標會的錢拿出來給孫女用。又好比有緣人擔憂拿婆婆的錢會形成欠婆婆的因,以後會被用抽福報的方式還,這其中也許又有著婆婆欠兒子或者媳婦,因此這輩子才對兒子、媳婦、孫女如此捨得錢財。
然而不論背後的因果真相如何,老人家一副熱心為子孫付出的心意都不應被辜負,我們雖然心疼老人家的付出,也要懂得態度委婉、說話圓融,做事圓通,可收下老人家的心意後,再另外存入一專用帳戶,待老人家以後身體衰弱需要用錢了,再拿出來專款專用,或者以老人家的名字捐款佈施給鰥寡孤獨者,為老人家積累福報。
聖嚴法師說:「日常的生活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在平常心的狀況下度過,心中無牽牽掛掛的事,也沒有憂慮操心的事。溈山禪師是個智者,處理種種事、應對種種人,都出自一粥一飯的平常生活、平常心態,心中沒有煩惱。『就是這樣過日子』,應該調整就調整,無法調整就接受。推衍開來,應該勸募時就募,應該說法時就說法,應該打坐時就打坐。一切都是非常平常的事。在充實之中,淡泊、安寧、輕鬆、自在,彷彿無事一般。」(引用完畢
誠然,拿人錢財相對也有承擔到對方業力的風險,尤其若父母往生,業主菩薩在找不到當事人的情況下,會轉而干擾當初拿父母錢財的子女,但這前提也是子女有欠父母,業主菩薩才有討報的管道,不然都是各人造業各人擔,各人因果各人了。別人的因果故事,未必適合套用在自己的身上,拿父母的錢也未必將來都會被抽福報,我們不刻意的去貪、去求、去取父母的錢財,同樣也不必如驚弓之鳥一般,事事草木皆兵。世間萬物發生的每件事情都是雙面的,好壞相依而生,若日常修行能達到看透,便不會只偏執於好的一方或壞的一方,好與壞都能參透。
「日常的生活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在平常心的狀況下度過,心中無牽牽掛掛的事,也沒有憂慮操心的事。」、「就是這樣過日子」,一切都是非常平常的事。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創作回應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