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32 GP

【書語】在鏡中的苦笑而不覺的我?數位失感的陌生國度?「簡語」

作者:赤紅時夜│2022-01-14 23:31:59│巴幣:98│人氣:200

〈他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

  義大利研究團隊為探索腦部會因為行動而產生甚麼變化,曾經觀察過猴群。猴子只要將手伸往飼料,運動前區的細胞就會活化。
  這是腦部安排身體活動的區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牠看見其他猴子將手伸往飼料時,同樣的細胞也會活化。這個稱為鏡像神經元的細胞不只存在於猴子身上,人類也有。

  鏡像神經元是腦部藉由模仿他人來學習的神經細胞。吐舌頭給新生兒看,他也會跟著模仿,一般認為就是鏡像神經元的作用。

  鏡像神經元不是只有在行為學習時才活躍運作,腦部多處區塊中都有它的存在,其中之一就是體覺皮質區,而這正是認知「他人感受如何?」的重要區塊。
  一看到有人手指被門夾到的相片,你的腦部也會進行與對方腦部同樣的運作。即使不至於感到疼痛,卻會有同樣不舒服的感覺。

  鏡像神經元藉由刺激體覺皮質區,使個體可以理解他人的疼痛,刺激這個部位不只是感覺疼痛,也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喜悅、悲傷與恐懼。
  也就是說,在自己的身體與心靈之間、還有自己與他人之間為此都架設了橋梁。想要理解他人的這種與生俱來的衝動,被稱為心智理論。

  試圖理解他人心中想法時,鏡像神經元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關於腦部如何運作,還仍存在著眾多尚未明確的領域。

  我們只知道腦部下判斷時會蒐集大量資訊。不只是對方的言論,還有眼部動作與表情、舉止、態度、語氣,甚至是旁人對他的反應等都是判斷的依據。
  腦部大致上都是在潛意識裡處理這些資訊,對於對方的想法、感受與目的則是以體驗認知的方式來接收。

  不論遇見誰,或單單只是見到了那個人,心智理論都會開始運作。你的腦部總是無時無刻是著要揣摩他人的心情感受。這是為什麼?
  很可能是為了預測對方的行動,思考對策。如前述所言,因為腦部始終不斷嘗試回應「現在該怎麼辦?」這個無時無刻困擾著人的重大問題。

  嘗試理解他人想法與感受的這個衝動,大概是與生俱來的,因為鏡像神經元是打從我們出生就已經存在的本能。
  不過關於了解他人內心這件事情本身,我們並不是天生的高手,而這是需要經過鍛鍊養成的,而訓練在生命早期便展開,就是在腦部最發達的前額葉成熟發展的幼兒期或正值十幾歲青年期的時刻。

  至於要說到是甚麼樣的訓練,也就是與父母、手足或朋友互動溝通之中慢慢填滿經驗的資料庫。透過這樣的方式,變得可以清楚認知他人的精信、想法以及目的。

  為了讓腦中的鏡像神經元發揮最大效能,必須實際與他人見面。測量人們觀看舞台劇或電影時的鏡像神經元活化的程度,並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實際與他人見面時那樣活躍。
  在活化方面,僅次於與他人見面的就是觀賞舞台劇。至於看電影就達不到同樣的效果,即使鏡像神經元有活化,還是不如實際發生於眼前時的那種強度。

  所以就算在電影畫面前或電腦螢幕上看到了些甚麼,對於出自本能去理解他人想法或心情的這種生物學上的機制,只能呈現相當限度的影響力。


〈社群媒體會扼殺共鳴的能力嗎?〉

  理解他人的想法與心情──也就是共鳴,是人類重要特質的基礎,其中也包含體會感受他人的痛苦。

  那樣的痛苦愈「抽象」,腦部工作起來愈複雜。通常要理解肉體上的痛苦並不難,只要一看到有人骨折的相片,腦部認知痛感的部分就會立即活化,簡直像自己親身體驗到那種痛苦似的。
  不過當有人是精神上受苦時,腦部就需要花點時間去理解。要設身處地去體會他人因憂鬱症而受苦或因離婚而傷心的狀況,對腦部來說,相較起筆體會骨折絞痛更為複雜困難。

  心智理論的能力,可以從反覆觀察他人的表情、行為舉止來獲得。數位化社會中,人與人的接觸換成了通訊軟體、推特或影音,這當中會發生甚麼事?

  當你獨自一人足不出戶、只進行見不到面的溝通,一整天有三至四個小時經著手機畫面在過日子,會發生甚麼事?不會變得拙於與他人相互理解嗎?

  為了感受與認知精神層面的艱辛,腦部必須更加耗費工夫。如果是這樣的話,現在的數位化生活是否會讓心智理論尚未發展完全的青少年時期孩童的共感能力無法得到充足的鍛鍊與獲取經驗,造成共鳴衰弱呢?

  針對此點研究相關人士與知識分子提出警示。討論起「自戀傳染病」是如何隨著社群媒體的誕生擴大蔓延,人們為何變得只關注自己卻對他人漠不關心的文明流行病。

  這或許聽起來只不過是種臆測,因為人們藉由社群媒體將自己展露在他人目光下,擴大了視野並能得知自己以外的他人生活狀況,如今這樣的數位化社會,共感能力不是理當變得更為強盛嗎?

  當然,也是有人因此受益。只不過某些數據顯示,共感能力自八零年代以來在人群中逐步減弱,其中尤其有兩種能力每況愈下,一個是共感式的關照,也就是對於處境艱難者感同身受的能力;另一個是在人際關係中的感受力,這是以他人的價值觀與觀點去看待世界的能力。這兩種能力的下滑逐步造成了更加自戀的社群傾向發作。

  這樣的傾向增加,是因為手機與社群媒體的加乘作用嗎?是因為這樣而使得青少年變得更以自我為中心,變得受限於身分地位與外表的框架嗎?
  然後因為如此而有「別管我!」「其他人怎麼樣都無所謂」的想法嗎?見到事故發生,有人拿出手機是為了拍攝並獲得點閱,而無視於受難者的處境,也是因為這樣嗎?

  關於這些種種苦惱的疑問,尚且沒有明確的論證與解答。我們無法百分之百斷言數位化生活會削弱共感能力,讓心智理論的能力衰退。
  但目前則有眾多的徵兆正在顯示事實朝著這種發展蔓延擴大,確實令人不免感到憂慮與警覺。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536450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同標籤作品搜尋:書語|拯救手機腦|鏡像神經元|心智理論|體覺皮質區|自戀傳染病|共感式關照|人際感受力|社群媒體

留言共 1 篇留言

水墨靜
其一因素:順序 特別重要
個人觀察大腦成長紀錄顯示的是,兒童必須先在接觸網路之前的階段,便透過無論何種方式,建立(發展)出足夠的同理認知,在接觸網路社群後才能降低共感退化的可能性。縱使社交意願相對封閉的大腦,也會循同樣的發展規則。個人經驗即使父母疏於輔導,兒童缺乏與人接觸意願,具有同儕間受到缺乏同理對待的經驗;然都閱讀帶有良善道德觀念的書,也能匪夷所思地大致走出這種發展。此例大腦會有許多共感支線發展不同步,一般須先透過“創傷”的相似性產生同理。首先會只對不公平的社會現象與弱勢族群抱持積極態度,在有充分能力意識社會中加害者的創傷面向後,這分同理對象才會拓展到廣泛的群體。

01-20 08:16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32喜歡★u741236913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阿泥妹飯』《JoJo的... 後一篇:『窮奢極欲』朝鮮半島統一...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ROSEVEN1217大家
【汴京行】:古風甜文,燕家香藥舖六少爺和瓦子女藝人的冒險故事,每天一大早更新,不甜不要錢哦!!!^0^看更多我要大聲說3小時前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