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
大廳
主題

十二怒漢 - 陪審團真的不易當

獸太控錯了嗎 | 2021-09-13 00:40:56 | 巴幣 12 | 人氣 355

台灣的案件一直都只有法官負責定罪,而民眾在法院外都無法參與案件
儘管案件都開放民眾旁聽,但是大多數內容都是由傳媒報導得知的。

國民法官制度令民眾開始參與案件的審判,成為司法系統的一部分
但是國民法官是不是真的這麼容易當呢?

十二怒漢 12 Angry Men,是一部在1957年拍攝的電影,隨後多次翻拍、改編成舞台劇等
這電影一開場就講述十二個陪審員參與一宗謀殺案,而被告就是一名18歲男生,
在聽取了控辯雙方所有的證據後,各人退庭商議,男孩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中。

這12名只有號碼的社會人士,在狹小的房間裡度過好幾小時的炎熱
有人只想回家看球賽,有人只想盡快了事,有人以自己的過去來判斷被告
當中,只有一個人認為男生無罪,他是怎樣以一對十一,說服眾人被告沒有殺人?



亳無疑問,國民法官是一道讓民眾更了解法律的門
它令公眾更認識司法制度的流程跟運作,令司法變回跟民眾日常
而不是一處看起來重門深鎖,難以涉獵的領域

但是同時,讓一無所知的民眾直接參與判案,會不會削弱司法制度本身的公信力
若法官決定是有罪,而民眾決定無罪,是不是變相改寫現行法條,削弱法律?
若民眾決定有罪,而法官覺得無罪,又是不是加深了民眾對司法制度的怨氣?

指責對方法匠,是認為對方堅持著自以為是的法律標準跟素養,與現實脫軌。
指責對方法盲,是認為法律是種專業,當中對知識的講究跟執著並非一般人接觸的日常生活。
正正因為司法跟民眾日常差距太大,才造成這種分裂跟落差。

只是單看法律文件,三聯單、判案書等的用詞也可以知道當中有多複雜
也因為這樣,法律令人望而生畏、無法理解,但是這個不應該發生的。

司法,如同立法,也是種服務人民的制度,但是卻令人難以明白、接觸
但求在學會「如何成為一個公民」之前,應先學會「成為公民的原因」
不是求一個人遵守法律,而是相反教會一個人遵守法例的原因跟理念。

沒人能知道國民法官可以有多大影響
Only time can tell.

創作回應

枯草(。・ω・。)ノ
國民法官們若沒有一定的民智與法律素養,
就容易失了法理,變成是某種民粹
2021-09-13 17:13:52
獸太控錯了嗎
在我的角度來看,這是非常困難。
我生活在香港,而香港制度是法官在控辯雙方的話都說完後,以自己的知識「引導」由市民組成的陪審團。
法官需要就案情限制陪審團可達到的結論,並清楚地說明有甚麼條件才可以達致那個判決,但是在台灣雙方平等的制度,我懷疑法官能不能作出這種引導跟介入,令陪審團有足夠的知識去下判決。
如果制度上無法容許這種引導,單憑一個平常百姓的知識,不一定能夠達到一個公平的裁決。
2021-09-13 18:50:44

更多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