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2 GP

《道教概說》第六章:宋元之崇道與新道派之興起 作:李養正

作者:玄都之王│2015-06-08 22:29:22│巴幣:52│人氣:609
 唐王朝覆滅後,相繼為五代十國(九零七至九六零年),在我國歷史上是一段衰亂、分裂時期。北方的梁(九零七至九二三年)、唐(九二三至九三六年)、晉(九三六至九四七年)、漢(九四七至九五一年)、周(九五一至九六零年),五個小朝庭,匆起匆滅,都是短促的。在五代大亂的局面下,南方也是群雄割據,立國分治,吳國(八九二至九三七年)、南唐(九三七至九七五年)、前蜀國(八九一至九二五年)、後蜀國(八九一至九二五年)、吳越國(八九三至九七八年)、閩國(八九三至九四五年)、南平國(九零七至九六三年)、北漢國(九五一至九七九年),南方雖較少戰禍,但統治者亦均窮奢極欲,殘酷搜括人民。經周太祖郭威與宋太祖趙匡胤進行了統一的戰爭,才逐漸結束了連年混戰、南北分裂的局面。
 由於這一歷史時期不斷的民族戰爭及軍閥之間的火拼,使得百姓遭受著嚴重的災難,促使道教亦南北分宗,各演教義,新的道派在大江南北紛紛興起;同時又由於宋代儒學由漢學向宋學[1]演變,不拘訓詁舊說而自由說經,進而探討宇宙和人類的起源與構成的原理,這也影響和促使道教向義理深入發展。前者表現在北方新道派: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及南方淨明道、清微道等之興起;後者表現在陳摶創「無極圖」說之後道教圖學的發展及張伯端著《悟真篇》,逐漸完成了內丹教義並使之哲理化。
 宋、遼、金、元(九六零至一三六八年)四百多年,道教興旺是在宋真宗(九九八至一零二二年)及宋徽宗時期。因此論宋元道教之發展,我們便從真宗、徽宗談起。至於宋初陳摶使內丹道哲理化,則與張伯端《悟真篇》一并加以論述。

[1]唐代以前的儒學稱為「漢學」,唐代以後的儒學稱為「宋學」


一、宋真宗、徽宗之崇道
 宋初,太祖、太宗雖亦祀老子和建觀設醮,對道教著名人物陳摶、種放、丁少微、蘇澄隱、馬志通、張守真等賜「先生」、「大師」稱號,但基本上實行的是佛、道同等對待的政策,攏絡宗教著名人物,利用宗教,以隱定其初建的政局。宋代崇道,一般說發端於宋真宗與遼(契丹)訂立澶淵盟約之後;但考諸元脫脫撰《宋史‧真宗紀》後贊語,則實際乃發端於宋太宗幽州戰敗之後。其贊曰:「宋自太宗幽州之敗,惡言兵矣。契丹其主稱天,其后稱地,一歲祭天不知其幾,獵而手接飛雁,鴇自投地,皆稱為天賜,祭告而誇耀之。意者宋之諸臣,因知契丹之習,又見其君有厭兵之意,遂進神道設教之言,欲假是以動敵人之聽聞,庶几足以潛消其窺覦之志歟?然不思修本以制敵,又效尤焉,計亦末矣。」
 宋真宗就是「效尤」者。《宋史‧真宗紀》贊曰:「真宗英晤之主。其初踐位,相臣李沆慮其聰明,必多作為,數奏災異以杜其侈心,蓋有所見也。及澶淵既盟,封禪事作,祥瑞沓臻,天書屢降,導迎奠安,一國君如病狂熱,吁,可怪也。」
 說的是宋真宗景德元年(一零零四年)十二月,與契丹(遼)在澶州(今河北濮陽縣西南)訂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但這並不等於消除了異族侵犯的威脅,更是未能減除當政者內心的惶恐。宋真宗時刻感到統治地位的不穩,欲借助神力以安定人心,鞏固其統治。自言夢見神人下降,說有天書頒賜。攝中書令王欽若、參知政事丁謂、儀衛使王旦等迎合真宗的旨意,造天書以張祥瑞,皇帝和群臣大稿慶賀典禮。像這樣的舉動有很多次。據《宋史‧禮誌七》記載:「大中祥符元年(一零零八年)正月乙丑,帝謂輔臣曰:『朕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將半,方就寢,忽室中光曜,見神人星冠、絳衣,告曰:『來月三日,宣於正殿建黃籙道場一月,將降天書《大中祥符》三篇。』朕竦然起對,已復無見,命筆識之。自十二月朔,即齋戒於朝元殿,建道場以佇神貺。適皇城司奏,左承天門屋南角有黃帛曳鴟尾上,帛長二丈許,緘物如書卷,纏以青縷三道,封處有字隱隱,蓋神人所謂天降之書也。』王旦等皆再拜稱賀。」
 接著,宋真宗步至承天門,瞻望再拜,遣二內臣爬上屋頂取下來。王旦跪奉而進,帝再拜受之,親奉安輿,導至道場,付陳堯叟啟封。帛上有曰:「趙受命,興於宋,付於暳。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緘書甚密,抉以利刀方起。帝跪受,復授堯叟讀之。其書黃字三幅,詞類《書‧洪範》、《老子道德經》,始言真宗能以至孝至道紹世,次諭以清靜簡儉,終述世祚延永之意。宋真宗「蘊以所緘帛,盛以金匱」。接著便是群臣致賀、祠廟、賜宴,大赦,改元(改景德為大中祥符),改左承天門為左承天祥符。
 大中祥符元年(一零零八年)四月,又說天書再降內中功德閣。六月,封祀制置使王欽若又說木工董祚在泰山西南垂刀山上之靈液亭北,見黃素書曳林木之上,有字不能識。宋真宗「迎導天書,安於含芳園正殿」,授陳堯叟啟封。其文為:「汝崇孝奉吾,育民廣福。鍚爾嘉瑞,黎庶咸知。秘守斯言,善解吾意。國祚延永,壽歷遐歲。」
 宋真宗命摹刻天書奉安昭宮刻玉殿,又舉行隆重的宣讀天書儀式,真宗還自作《欽承寶訓述》以示中外,又恭上玉皇大天帝聖號寶冊、袞服。
 「天書屢降」所引起的狂熱反應,宋真宗還以為聲勢不夠,又想模仿唐朝宗祖老子的辦法,來抬高皇帝的地位和顯示神必祐宋室的可靠性。可是道教至尊之神太上老君姓李,不能為趙氏皇帝裝飾門面,於是宋真宗又假托夢見神人傳玉皇之命,硬是造了一個「保生天尊大帝趙玄朗」,揚言這是趙氏帝王的族祖。《宋史‧禮誌七》記載:「帝於大中祥符五年十月,語輔臣曰:『朕夢先降神人傳玉皇之命云:『先令汝祖趙某授汝天書,令再見汝,如唐朝恭奉玄元皇帝。』翼日,復夢神人傳天尊言:『吾坐西,斜設六位以候。』是日,即於延恩殿設道場。五鼓一籌,先聞異香,頃之,黃光滿殿,蔽燈燭,睹靈仙儀衛天尊至,朕再拜殿下。俄黃霧起,須臾霧散,由西陞升,見侍從在東陛。天尊就座,有六人揖天尊而後坐。朕欲拜六人,天尊止令揖,命朕前,曰:『吾人皇九人中一也,是趙之始祖,再降,乃軒轅黃帝,凡世所知少典之子,非也。毋感電夢天人,坐於壽丘。後唐時,奉玉帝命,七月一日下降,總治下方,主趙氏之族,今已百年。皇帝善為撫育蒼生,無怠前志。』即離座,乘雲而去。』」
 宋真宗這麼一說,王旦等人便再拜稱賀。宋真宗還再地召王旦等至延恩殿,歷觀臨降之所,并布告天下。命參知政事丁謂、翰林學士李宗諤、龍圖閣侍制陳彭年與禮官修崇奉儀注。潤十月,制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號「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聖祖母號曰「元天大聖后」。大中祥符八年(一零一五年),又上玉皇大帝聖號曰「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從此,道教又多了一位僅次於玉皇的尊神─「保生大帝」趙玄朗。
 除上述舉動外,又修建玉清昭應宮,刻玉天書,安於寶符閣,真宗以其御容侍立於玉皇天帝之側。又召龍虎山天師道第二十四代天師張正隨,賜號為「真靜先生」,立授籙院、上清宮,蠲其田租,封號准其世襲。這是天師道歷代天師受先生」號之始。又各路亦遍置道觀,以侍從諸臣退職者領之,號為「祠祿」。
 宋徽宗則更是崇尚道教。徽宗時,北方的遼(契丹)金(女真)對宋室威脅甚大,徽宗以佛為「金狄」,興道排佛。據《宋史‧徽宗本紀》記載,大觀二年(一一零八年)「班《金籙靈寶道場儀範》於天下。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大觀四年,「詔:士庶拜僧者,論以大不恭。」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以天神降,詔告在位,作《天真降臨示現記》。」政和四年,「置道階,凡廿六等。」政和六年九月「詣玉清和陽宮,上太上開天執符御曆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徽號寶冊。……令洞天福地修建宮觀,塑造聖像。」政和七年二月「會道士二千餘人於上清寶籙宮,詔通真先生林靈素以帝君降臨事。……辛未,改天下天寧萬壽觀為神霄玉清萬壽宮。乙亥,幸上清寶籙宮,命林靈素講道經。……夏四月庚申,帝諷道籙院上章,冊己為‘教主道君皇帝」,止於教門章疏內用。」宋徽宗集天神(長生大帝君)、教主、皇帝於一身,這是歷代崇道的帝王所絕無僅有的一個,可以說達到了狂熱的最高峰。在同年五月,「己丑,如玉清和陽宮,上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衹徽號寶冊。辛卯,命蔡提舉秘書省並左右街道籙院。……癸卯,改玉清和陽宮為玉清神霄宮。」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年)四月,「以太上混元上德皇帝二月十五日生辰為貞元節。」五月「乙酉,詔諸路選漕臣一員,提舉本路神霄宮。丁亥,以林靈素為通真達靈元妙先生,張虛白為通元沖妙先生。壬辰,班御制《聖濟經》。以青華帝君八月九日生辰為元成節。」九月「丙戌,詔太學、辟雍各置《內經》、《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二員。……丁酉,用蔡京言,集古今道教事為紀誌,賜名《道史》。……詔:視中大夫林靈素,視中奉大夫張虛白,並特受本品真官。」宣和元年(一一一九年)正月,「乙卯,詔:「佛改號大覺金仙,餘為仙人、大士。僧為德士,易服飾,稱姓氏。寺為宮,院為觀。」改女冠為女道,尼為女德。」三月「詔天下知宮觀道士與監司、郡縣官以客禮相見。」五月「丁未,詔德士並許入道學,依道士法。壬申,班御制《九星二十八宿朝元冠服圖》。」六月「甲申,詔封莊周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為致虛觀妙真君,仍行冊命,配享混元皇帝。」宣和七年(一一二五年)十二月「庚申,詔內禪,皇太子即皇帝位。尊帝為教主道君太上皇帝。」
 又據《宋史‧禮誌七》記載,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太師蔡京奏:「天神降格,實為大慶,乞付史館。」帝出手詔,播告天下。群臣詣東上閣門拜表稱賀,御制《天真示現記》,尋以天神降日為天應節,即其地建迎真宮。」又用方士魏漢津之說,備百物之象,鑄鼎九,建九成宮以安放九鼎。政和六年,用方士王仔昔議,定鼎閣於天章閣,自九成宮徙九鼎奉安之。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年),又用方士言,鑄神霄九鼎,安放於上清寶籙宮神霄殿,與魏漢津所鑄,凡十八鼎。
 關於宋徽宗冊己為「道君」事,《宋史‧林靈素傳》有所記載,道士林靈素見宋徽宗:「既見,大言曰:『天有九霄,其神霄為最高,其治曰神霄玉清,王者上帝之長子,主南方,號長生大帝君,陛下是也。既下降於世,其弟東華帝君者,主東方,攝領之……。』」
 還說蔡京是左元仙伯,王黼為文華吏,王革為園苑寶華吏,劉貴妃為九華玉真安妃,褚慧、鄭居中、童貫等都是天上仙卿下降,佐帝王之治。林靈素之奏,正投合宋徽宗的心意,令天下皆建神霄萬壽宮,冊己為「教主道君皇帝」。
 關於宋徽宗之興道排佛,《歷代佛祖通載》卷十九有記載:「(政和七年)四月,詔道籙院。略曰:『朕乃上帝元子,為太霄神君,憫中華被金狄之難數,遂懇上帝,愿為人主,令天下歸於正道,卿等可上表,冊朕為教主道君皇帝,止用於教門上。』以釋教經六千卷內惡談毀詞,詆謗道儒二教,命近臣於籙道院看詳,取索焚棄之。」
 又《佛祖統記》卷四十六記載:「宣和元年詔曰:『自先王之澤竭,而胡教始行於中國,雖其言不同,要其歸與道為一教,雖不可廢,而猶為中國禮義害,故不可不革,其以佛為大覺金仙,服天尊服,菩薩為大士,僧為德士,尼為女德士,服巾冠,執木笏,寺為宮,院為觀,住持為知宮觀事,禁毋得留銅鈸塔像。』宋徽宗的崇道抑佛,於此可見。」
 縱觀宋徽宗以前的道教歷史,崇道的君王固然不少,但其程度,可以說徽宗為最。他崇道的時間長達二十多年,其耗資之巨、影響之深,均為以前歷史所罕見。他把道教扶持、抬高到了歷史的高峰。然卻因其疏於國事而誤國殃民,加速了北宋的滅亡,連集「教主、道君、皇帝」三位於一體的他,最後也只落得身被俘而悲悽地死去。撰《宋史》的元脫脫於《徽宗本紀》後指責徽宗說:「溺信虛無,崇飾遊觀,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為誕謾,怠棄國政,日行無稽。……他日國破身辱,遂與石晉重貴同科,豈得諉諸數矣。」


二、陳摶與張伯端之發展修丹理論
 宋初的陳摶和神宗時的張伯端等一些煉養士和思想家,遠承了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模擬自然的修煉理論;近繼劉知古、彭曉、呂洞賓的內丹修煉術,進一步推天道以明人事,闡發、推進道教的煉養理論與內丹道。如陳摶作《無極圖》筏圖式,探究生命的起源,以尋延年益壽之方,既發明了煉養內丹的五個階段、境界,也使內丹煉養術更具有了哲理色彩。張伯端撰《悟真篇》,結合其實踐體驗,進一步闡明煉養內丹之方法及描述煉養內丹過程中的種種表徵。他們都使道教的煉養理論及方法深入了一步,對後世道教有著重大影響;不僅如此他們的學術思想對宋代的學術思想也有著深大影響。
 據《宋史‧陳摶傳》記載:「陳摶字圖南,毫州真源人。……唐長興中舉進士不第,遂不求祿仕.以山水為樂。自言嘗遇孫君仿、鷥皮處士,二人者高尚人也,語摶曰:『武當山九室岩可以隱居摶往棲焉。因服氣辟谷歷廿餘年,但日飲酒數杯,移居華山雲台觀,又止少華石室,每寢處多百餘日不起。』周世宗好黃術,有以摶名聞者。顯德三年(九五六年),命華州送至闕下,留止禁中月餘,從容問其術,摶對曰:『陛下為四海之主,當以政治為念,奈何留意黃白之事乎。』世宗不之責,命為諫議大夫。固辭不受……。」
 到了宋太宗時,於太平興國(九七七至九八四年)中來朝,九年(九八四年)復來朝,宋太宗說他是獨善其身,不干勢行的方外之士。陳摶在華山住了四十多年,這時已是近百歲的人了。中書宋琪問道於陳摶:「『先生得玄默修蒹之道,可以教人乎?』對曰:『摶山野之人,於時無用,亦不知神仙黃白之事,吐納養生之理,非有方術可傳,假令白日沖天,亦何益於世?今聖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之表,博達古今,深究治亂,真有道仁聖之主也。正君臣協心同德興化政治之秋,勤行修煉,無出於此。琪等稱善。』」
 宋琪以其語告白於宋太宗,太宗益重陳摶,下詔賜號「希夷先生」。陳摶死於端拱二年(九八九年)七月廿二日。
 陳摶是繼陶弘景、司馬承禎之後。道教中出現的卓越學者。《宋史‧陳摶傳》云:「摶好讀《易》,手不釋卷。常自號扶搖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主導養及還丹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箋其旨。又有《三峰寓言》及《高陽集》、《釣潭集》詩六百餘首。」
 又據《宋史‧藝文誌》著錄,易類有陳摶著《赤松子八誡錄》一卷(道家書類)、《指玄篇》一卷(道家吐納類)、《九室指玄篇》一篇(道家外丹類)、《人倫風鑒》(又稱《龜鑒》)一卷(五行相法類);宋釋志磐《佛祖統記》卷四十三記載:「陳摶得麻衣道者《正易心法》,為之注釋。」《宋史‧朱震傳》記載:「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種放傳穆修,種放又以《河圖》、《洛書》傳李溉,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這些圖式均出自陳摶。清朱彝尊《太極圖授受考》謂:「陳摶居華山,曾以《無極圖》刊諸石。」陳摶的著作很多,但大多已亡佚了,不過宋明以來的有關著作中尚保存有引述的文與圖,可資研究。
 陳摶一生致力於養生之道,他對道教煉養理論箕方法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他創作的一系列圖示中;而在眾多的圖式中,最有代表意義,又影響最大.傳論最多的,便是他曾刻於華山石壁的《無極圖》。五代(九零七至九六零年)以後,出現了以圖式解析《易》理的圖學哲學思想。其首創者便是陳摶。清初黃宗炎在所撰《太極圖說辨》中便說:「圖學從來,出於圖南。」不過陳摶乃是假《易》理而論仙道。自從宋周敦頤得自陳摶所傳圖式後,作《太極圖說》,爾後授受漸廣,演繹者日多,各種各樣的圖式紛紛出現,皆自稱其哲理精髓,總攝於自己所設計的圖式。總之這許多的圖式,都是這些學者們所設計的模式論的圖式,以及道教煉養士們的修真理論與方法的圖式。陳摶的《無極圖》則兼有之。清初黃宗炎《易學辨惑‧太極圖說辨》中有一段文字說明此《無極圖》的源流及其含意:「辨曰:此圖本名《無極圖》,陳圖南刻於華山石壁,列此名位。創自河上公,魏伯陽得之著《參同契》,鍾離權得之以授呂洞賓,洞賓後與圖南同隱華山,因以授陳。陳又受《先天圖》於麻衣道者,皆以授種放。放以授穆修與僧壽涯。修以《先天圖》授李挺之。挺之以授邵天叟,天叟以授堯夫。修以《無極圖》授周茂權,茂權又得先天地之偈於壽涯。乃方式修煉之術。其義自下而上,以明逆則成丹之法。……就其圖而述之,其最下一○名為元(玄)牝之門。元牝即谷神也,牝者窮也,谷者虛也。……修煉之家,以元牝谷神為人身命門兩腎宣隙之處,氣由所生,是為祖氣,凡人五官百骸之運用知覺,皆根於此。於是提其祖氣,上升為上一○,名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有形之精,化為微芒之氣;煉依希呼吸之氣,化為出有入無之神,便貫於五臟六腑而為中(三五至精圖),名為五氣朝元。行之而得也,則水火交媾,而為又其上之圖,名為取坎填离,乃成聖胎。又使復還於元始,而為最上之一○,名為煉神還虛,復歸無極,而功用至矣。蓋始於得窮,次於煉己,次於和合,次於得藥,終於脫胎,誠仙真求長生之秘術也。」
 陳摶的《無極圖》有順、逆兩種解釋,順即順以生人,指宇宙萬物之源起,即宇宙生成論。陳摶以無極為宇宙本原,宇宙萬物之生成歷經了五個過程,模式從上到下:
  一:無極而太極
  二:陰靜而陽動
  三:五氣順布
  四:順以生人
  五:化生萬物
 逆即逆以成丹,講的是煉養內丹的方法,陳摶分之為五個階段,模式從下向上:
  一:得窮
  二:煉己
  三:和合
  四:得藥
  五:脫胎還虛
 其要旨在於掌握火水,作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所謂逆,一是指逆反自然過程,從下向上;二是指火性本炎上,水性本潤下,但現在要將火使之向下,逆其火性,使火不燥烈,溫養和燠於腎陰,將水使之向上,逆其水性,使之不卑濕,上升而滋養心陽。這樣滋養之至接續而不已,溫養之至堅固而不敗,便算是得法了。
 陳摶的宇宙生成論及煉養理論,淵源於四個方面:
  從《易》理中吸取宇宙生成論。
  吸取老子復歸於無極及歸根曰靜,靜曰復命的思想。
  繼承魏伯陽《參同契》模擬自然的丹道理論。
  繼承鍾呂金丹道的內丹煉養方術。
 他對道教清修派(或稱丹鼎派)最神秘的內丹道的發展有兩點:一是使之具有較為濃厚的哲理色彩;二是釐定了內丹煉養方法的五個階段。由於陳摶對內丹教義的闡發,因此受到道教徒的尊奉,認為他是神仙,稱他為陳摶老祖。又由於陳摶對《易》及象數學有深究,有創見,故他的學術思想對宋代周敦頤所開創的道學,有一定的影響。
 陳摶學術的後繼者為張無夢、劉海蟾、種放。彭《老子集注》引《高道傳》說:「張無夢好清虛,窮《老》、《易》。入華山與海蟾、種放結方外友,事陳希夷先生。」到宋神宗時,有張伯端於熙寧二年(一零六九年)在成都遇劉海蟾,劉授張以金液還丹之訣,則張伯端是陳摶的再傳弟子。張伯端所撰《悟真篇》中也說:「夢謁西華到九天,真人授我指玄篇,其中簡易無多語,只是教人燒汞鉛。」自認是承繼了陳摶的丹道。總之陳摶――劉海蟾――張伯端是一脈相承,在陳摶、劉海蟾之後,闡發、宣揚丹道最力的煉養士與理論家,便是張伯端。
 據《歷代真仙體道通鑒》卷四十九《張用誠傳》云:「張伯端,天台人也。少無所不學,浪跡雲水。晚傳混元之道天未備,孜孜訪問,遍歷四方。宋神宗熙寧二年(一零六九年),陸龍圖公詵鎮益都,乃依以遊蜀,遂遇劉海蟾授金液還丹大候之訣。乃改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修煉功成,作《悟真篇》行於世。……一云:英宗治平中(一零六四至一零六七年),龍圖陸公帥桂林,取紫陽帳下典機事。公移他鎮,皆以自隨,最後公夢於成都,紫陽轉徙秦隴,久之,事扶風馬默處厚於河東。處厚被召,臨行紫陽以《悟真篇》授之,曰:『平生所學,盡在是矣,愿公流布此書,當有因書而會意者。』後處厚出為廣南漕,紫陽復從之遊。於元豐五年(一零八二年)三月十五日趺坐死化,住世九十九歲。」
 又《圖書集成‧神異典》引《臨海縣誌》說:「張伯端生於雍熙四年(九八七年),住世九十五歲。幼年涉獵三教經書,以至刑法、書算、醫卜、戰陣、天文、地理、吉凶死生之術,靡不留心詳究,為太學生,舉進士不第,後為府吏。一日誤以侍婢竊魚,撻之,婢憤自經。張伯端深悔過愆,因而入道。又因盡焚所作案卷,觸犯火焚文書之律,受遣戍處分。」薛式《悟真篇》中說:「坐累謫岭南兵籍,即指此。」白玉蟾有詩頌曰:「元豐一皂吏,三番遭配隸,遣下悟真篇,帶些煙霞氣。」
 在明《正統道藏》中,題名為張伯端所撰的道書有《悟真篇》(洞真部玉訣類)、《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洞真部方法類)、《金丹四百字》(太玄部)。張伯端的代表作當然是《悟真篇》是道教煉養內丹的主要著作,與號稱丹經王的《周易參同契》齊名。此書採用詩、詞、曲等體裁。正文詩詞九十三首,內七言四韻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數;絕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諸卦;五言一首,以象泰一之奇;續添《西江月》十二首,以周歲律。卷末附錄有歌頌詩雜言卅二首。正文係張伯端據真人所傳金液還丹火候之訣闡發內丹丹法,講的是養命固形之術,即丹法起手功夫命功。也就是說,以人身的精、氣、神(稱上藥三品,或是三寶),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而結金丹。附錄部分則是吸取佛教禪宗理論,闡發性功。《悟真篇序》中說:及乎篇集既成之後,又覺其中惟談養命固形之術,而於本源真覺之性有所未完,遂玩佛書及《傳燈錄》,至於祖師有擊竹而悟者,乃形於歌頌詩曲雜言卅二首,今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蓋張伯端以為命功有成就,若不能進而修性功,則不能回超三界,歸於空寂之本源。
 張伯端的丹道理論及方法,雖屬是來源於鍾離權.呂洞賓、陳摶、劉海蟾,但他的《悟真篇》卻另具特色,也可以說是丹道理論及方法的發展。
 第一:是三教合一的思想較顯著。《悟真篇序》中說:「老氏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積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若頓悟圓通,則直超彼岸;如有習漏未盡,則尚徇於有生。老氏以煉養為真,若得樞要,則立躋聖位,如其未明本性,則猶殢於幻形。其次《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解,《魯論》有母意、必、固、我之說,此又仲尼極臻乎性命之奧也。又說教雖分三,道乃歸一,奈何後世黃緇之流各自專門,互相是非,致使三家宗要迷沒邪歧、不能混一而同歸矣。」三教合一的思想,貫注於《悟真篇》中。
 第二:是宣揚金丹為修仙至道,並強調先命而後性。《悟真篇》中說:「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只候功成朝北闕,九霞光里駕翔鸞。」張伯端不談符籙鬼神,其它與金丹不同的方術也認為皆非正道,《悟真篇》中說:「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費功;休妻謾遣蛋陽隔,絕粒徒教腸胃空,草木金銀皆滓質,雲霞日月屢朦朧,更曉吐納其存想,總與金丹事不同。」總之「萬卷仙經語總同,金丹只此是根宗。」什麼是修性修命呢?一般謂性即理性,修性即修心,亦指煉心神為性;所謂命即生命,修命即求長生,亦指煉精氣為命。張伯端認為修煉應先修命,命之不存,性將焉存?因而《悟真篇》自序中謂先以修命之術順其所欲,漸次導之於道。夫修命之要,在乎金丹。故《悟真篇》排列丹法次序,先以律詩十六首、絕句六十四首,詞十二首講命功。然後由命入性、以來本源真覺之性,即自序中所說:「又作為歌頌樂府及雜言等,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上述的修煉金丹,便是命功。」
 第三:是以《陰符經》、《道德經》為祖經。道教務丹道(包括外丹及內丹)的煉養士們,宋以前一般皆以《參同契》為丹經之祖,而張伯端則以丹道為黃帝和老子所傳,故敘述授受淵源,則先稱黃老。絕句第五十八:「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認為題為黃帝撰的《陰符經》及老子撰的《道德經》是丹道祖經。限伯端論內丹,不像陳摶那樣以宇宙生成論為基本理論為基本理論,而是還原到鍾呂金丹之術,以《陰符經》及《道德經》為理論依據。如《悟真篇》絕句第五十七:「三才相盜及其時,道德神仙隱此機,萬化既安諸慮息,百骸俱理證無為。」乃依據《陰符經》「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三盜既宜,三才乃安。食其時,百骸理,動其機,萬化安。」又《悟真篇》絕句的第廿四:「火生於木本藏鋒,禍發總因斯害己,要須制伏覓金公。」乃依據《陰符經》「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又如《悟真篇》絕句第九:「証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不若煉丹先實腹,且教收取滿堂金。」乃依據《道德經》:「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樣的例子頗多。按《道德經》是唐室所特意發揚的經典,且歷來被道教尊為聖經,張伯端以《道德經》為丹道祖經,固不足奇;而《陰符經》則因行世較晚,唐玄宗時才由李筌發現和作疏而行世,其文簡略而又隱晦,好事者各以己見而任意解釋,張伯端便是用丹道觀點來理解和援用《陰符經》的一個。他這樣作,不外是標榜丹道出自黃老,自己是繼承黃老正宗。正如陳致虛在《悟真四注》絕句五十八注內所說:「《陰符》、《道德》丹經之祖書,上仙皆籍之以為筌蹄,修之成道。是知《陰符》、《道德》、《悟真》三書同一究也。」
 第四:是吸取佛教禪悟以為道教修性內容。《悟真篇》卷末附歌頌樂府及雜言,或稱外篇,用意在於吸取禪悟以言修性之法,正如自序所說:「附之卷末,庶幾達本明性之道盡於此矣。」其附錄《禪宗歌曲雜言》就說:「此恐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如此,既性命之道未修,則運心不普,物我難齊,又焉能究竟圓通,迴超三界?因此引禪理以煉心,以諸佛妙用廣其神通,終以真如覺性,遺其幻妄而歸於究竟空寂之本源矣。」
 道教內丹道經過張伯端的闡發與變革,可以說基本上是總結和完成了煉養內丹的理論與方法,《悟真篇》與《參同契》同被尊為丹經之王,張伯端被尊為道教丹法南宗的開山祖師。


三、淨明道與忠孝神仙
 宋元間,在江西西山玉隆萬壽宮,有淨明忠孝道,簡稱淨明道興起。淨明道雖仍以神仙信仰為核心,但與天師道、茅山道、樓觀道卻有不同。它雖然也注重符籙禁咒驅邪御瘟等道術,也從事服煉齋醮、修仙度人,但只不過作為修道的次要之術;其教義中之最主要、最突出的內容,則是強調修道必須忠君孝親。至今西山玉隆萬壽宮正殿上乃掛有忠孝神仙的匾額。
 據《淨明忠孝全書》謂:淨明道淵源於東晉的許遜,而許遜又受之於諶姆(嬰)、蘭公(期),而諶姆、蘭公又受之於日月二君。據《許真君仙傳》說,許遜生於東吳赤鳥二年(二三九年),南昌人,字敬之。早年棲托西山金氏之宅修道。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零年)舉孝廉,任旌陽縣令,故又名許旌陽。預感晉室將亂,辭官東歸,返西人修道,並濟世度人。晉孝武帝寧康二年(三七四年)合宅飛昇。《正統道藏》中有關許遜的宗教傳說性質的資料很多,如:洞真部內有《旌陽許真君傳》、《續真君傳》、《許太史真君圖傳》、《清微仙譜》;洞玄部內有《許真君仙傳》、《西山許真君八十五化錄》、《孝道吳許二真君傳》、《仙苑編珠》;洞神部內有《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二十六;太平部內有《雲笈七籤‧許遜真人傳》、《淨明忠孝全書‧淨明道師旌陽許真君傳》;正一部內有《三洞群仙錄》卷四、十四、十六。《續道藏》中有《逍遙墟經‧許真君》、《搜神記‧許真君》。其他還有《太平廣記‧許真君》。據傳,許遜升仙後受祀於西山之遊帷觀。其一傳弟子有時荷、吳猛、甘戰、周廣、陳勛、曾亨、盰烈、施峰、彭抗、黃仁寬、鍾離嘉。許遜及其十一弟子合稱十二真君。但上述資料,都只是依據宗教記載。
 北宋時期,許遜及其孝悌之教受到了當朝的信奉,許遜被認為是一位能驅邪斬蛟御瘟的神通廣大的天神。太宗、真宗、仁宗皆賜御書,改西山遊帷觀為玉隆觀、玉隆宮,宋徽宗政和六年(一一一六年)改為玉隆萬壽宮,政和二年封許遜為神功妙濟真君。
 金人粘罕、斡離不率兵南侵,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年),開封被破,次年徽宗.欽宗被俘,北宋王朝滅亡。康王趙構在江南建立了南宋王朝。而金人仍然不斷南侵,使南宋王朝受到危亡的威脅。正是在這情勢下,西山玉隆萬壽宮道士何真公倡導許遜的淨明忠孝大法。據《淨明忠孝全書》卷一記載:「建炎戊申(一一二八年),……兵禍煽結,民物塗炭。何真公等致禱真君匈垂救度。既而降神渝川,諭以辛亥(紹興元年,一一三一年)八月望當降玉隆宮。至期迎俟,日中雲霧郁勃,自天而下,由殿西徑升玉冊殿,授《飛仙度人經》、《淨明忠孝大法》,真公得之建翼真壇,傳度弟子五百餘人消禳厄會,民賴以安。」
 何真公親受許真君之道法,當然純屬托言,不過為自神其教而已。但在當時強敵壓境,國家處於危急的形勢下,有民族意識者當然會強調忠孝,希望宋朝臣民能團結一致,忠君孝親,捍衛家國又由於西山遊帷觀從隋至唐均傳播許遜的孝道之秘法,唐高宗永淳年間,法師胡惠超(洞真先生)又重修遊帷觀,中興許遜孝悌之教,故何真公在當時客觀形勢下,托言許真君下凡,命他重振淨明忠孝之道。不過在當時還並無淨明道這個道派名稱。我以為淨明道實際起源於南宋,南宋期間或可以名之為忠孝神仙道,為淨明道之前身。
 到了元世祖至元壬午十九年(一二八二年),西山隱士劉玉(字頤真,號玉真子)又托言遇到了洞真天師胡慧超,說許真君將降授至道給劉玉。據《淨明忠孝全書》謂:「……仙駕降,先生(劉玉)瞻禮,以柏葉藉棗橘以進。真君告曰……吾昔修真時,於此朝禮太上,太上命日月二君降此,授吾至道,是名靈寶朝天壇。吾今亦於此授此中黃大道八極真詮,子當敬受。……當勉勵弟子不昧心君,不戕性命,忠孝存心,方便濟物。」
 又說洞真天師胡慧超也降授道法:「說及三五飛步、正一斬邪之旨。由是開闡大教,誘誨後學。其法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事。」
 《西山隱士玉真劉先生傳》說:「先生之學,本於正心誠意,而見於真誠實履,不矯亢以為高,不詭隨以為順,不妄語,不多言,言必關於天理世數,於三教之旨了然解悟,而以老氏為宗。有《玉真語錄》、《淨明秘旨》凡一百三十七品云。」
 由於劉玉整理了何真公的道法,遂正式用淨明為道派名稱。故後世淨明道以劉玉為開創祖師。其實,開創者當為何真公。
 明《正統道藏》中收存淨明道的經書不少,洞玄部方法類有:《許真君受煉形神上清畢道法節文》、《天樞院都司須知令》、《天樞院都司須知格》、《靈寶淨明天樞都司法院須知法文》、《靈寶淨明院教師真人起請畫一》、《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靈寶淨明黃素書》十卷、《靈寶淨明黃素書釋義秘法》、《太上靈寶淨明入道品》、《靈寶淨明院真師密誥》、《太上靈寶淨明法印式》、《靈寶淨明大法萬道玉章秘訣》、《太上靈寶淨明秘法》、《靈寶淨明新修九老神印伏魔秘法》、《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五卷、《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釋例》、《太上淨明院補奏職局泰玄都省須知》;太平部有《太上靈寶淨明洞神上品經》上下卷、《淨明樞真經》、《淨明正印經》、《淨明御瘟經》、《淨明明鑒經》、《太上靈真淨明九仙水經》、《太上二靈真淨明中黃八柱經》、《淨明忠孝全書》六卷。
 據《淨明忠孝全書》述其授受系統為:許遜(旌陽)->張氳(洪崖先生)->胡慧超(洞真先生)->郭璞(景純)->劉玉(洞真先生)->黃元吉(希文)->徐異(慧)->趙宜真->劉淵然……。淨明道以許遜為祖師,胡慧超為法師,張氳為經師,郭璞為監度師,並稱為三師。
 其基本教義《太上靈寶淨明法序》說:「淨明者無幽不燭,纖塵不污,愚者皆仰之,為開度之門,升真之路,以孝悌為之准式,修煉為之方術,行持之秘,要積累相資,磨讋智慧,而後道炁堅完,神人伏役,一瞬息間可達玄理。」《淨明忠孝全書》卷三《玉真先生語錄內集》說:「淨明只是正心誠意,忠孝只是扶植綱常。但世儒習聞此語爛熟了,多是忽略過去,此間卻務真踐實履。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體皆愛。……何謂淨?不染物。何謂明?不蝕物。不染不蝕,忠孝自得。」強調真踐實履,劉正真(淨明道一祖)有履踐三十字:「所謂三十字者:懲忿窒欲明理,不昧心天。纖毫失度,即召黑暗之愆。霎頃邪言,必犯禁空之丑。」卷三第七又說:「真君有云:淨明大教是正心修身之學,非區區世俗所謂修煉精氣之說也。正心修身是教世人整理性天心地工夫。若上古之世,民生太朴未散,何用修煉?語言動作,無不合道。只緣後世眾生,多是詐詐奸奸,愈趨愈下,一動一作,便昧其心,冥冥罔覺,無所不至,間有慕道者,不就本元心地上用克己工夫,妄認修煉精氣以為無上真常之妙,所以太上患斯道之不明也。故淨明道正是復古之學,貴在忠孝立本,方寸淨明,四美(孝悌忠信)俱備,神漸通靈,不用修煉,自然道成。」
 淨明道是天師道(符籙派)與儒家思想相結合的新道派,是在儒家道學(理學)盛行的影響下產生的道派。重倫理道德其行之以符籙禁咒之術;對丹道煉養之術則較輕忽,一反唐宋道教重丹法及主靜的教義。這是一大變革。由於首重宣揚忠孝,故這一宗教變革極有利於封建帝王維護其統治。
 由於淨明道重視克己和踐履,同時又興起《太微仙君功過格》及勸善等民間信仰,從而增強了宗教對人心的控制。


四、河北新道派之出現與南北宗之分立
 南宋初,北方為金朝所統治。由於民族戰爭連年不斷,人民生活苦難,同時漢人又有著受異族統治的羞辱感,因此人們向宗教求取精神上的解脫與慰藉,這時在北方出現了三個新的道派,即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
 據《元史‧釋老傳》記載:「太一教者,始金天眷中(一一三八至一一四零年),道士蕭抱珍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因名其教曰太一。」
 蕭抱珍,衛州(河南汲縣)人。他所開創的太一道,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御世,頗與天師道教義接近。據元王鶚於至元三年(公元一二六六年)所撰《重修太一廣福萬壽觀碑》說:「初,真人(蕭抱珍)既得道,即以仙聖所授秘籙濟人,祈禳,訶禁,罔不立驗初,天眷初(一一三八年),其法大行。」
 太一之稱,乃取元氣渾淪,太極未判,至理純一之意,或謂太一乃祀奉之最高天神。蕭抱珍開始是在家裡傳道,尋以所居湫溢,不可以謁香火齋潔之虔,便在州(衛州)東三清院故址草茆而庵。這時信徙很多,據元王惲《秋澗集‧韓君碣銘》謂:「遠邇向風,受籙為門徙者,歲無慮千數。金熙宗皇統八年(一一四八年),熙宗完顏亶遣御帶李琮驛召赴闕,見後尤加禮敬,賞賚不貲,並敕蕭抱珍所居觀額以太一萬壽四字。金世宗大定六年(一一六六年),蕭抱珍死於汲縣萬壽觀。其弟子為蕭道熙。」
 蕭道熙本姓韓,因太一道效法佛教以教祖之姓為姓,故改姓蕭。蕭道熙嗣教為太一教二世祖。據元王惲《秋澗集‧太乙二祖蕭道熙行狀》說:「師風儀灑爽,德宇沖粹,博學善文辭,動輒數百言,樂與四方賢大夫遊,談玄論道,造極精妙,書畫矯矯,有魏晉間風格,……生平好振施,養老恤孤近子人,……至於持行法籙,捕逐鬼物,風聲肅肅,除治戶庭間,殆古之能吏然。大定九年(一一六九年),金世宗敕在觀內建萬壽額碑,這時太一教聲教大振,門徙增盛,其門眾數萬,而且東漸於海蕭道熙死於大定二十年(一一八六年)。世宗追贈重明真人。
太一道三世祖為蕭志仲。」據《滹南遣老集‧太乙三祖墓表》說:「蕭志仲,字用道,博州堂邑人,本姓王。年十六,父兄議婚,不願娶,逃到衛州,師事太乙二祖蕭道熙,後嗣教。曾補住中都天長觀。信徙甚眾,求救者接踵,歲所傳無慮數千人。蕭志仲老莊之外,兼通諸史諸術,而尤長於《左氏春秋》。享年六十六歲,自號玄朴子。」
 太一道四世祖為蕭輔道,為一世祖蕭抱珍的再從孫。《元史‧釋老傳》謂:世祖(世宗完顏雍)在潛邸聞其名,命史天澤召至和林,賜對稱旨,留居宮邸。《秋澗集‧清蹕殿記》謂世祖曾以安車來聘,賜號中和仁靖真人。
 太一道五世祖為李居壽。《元史‧釋老誌》謂:「蕭輔道以老,請授弟子李居壽掌其教事。至元十一年(一二七四年),建太一宮於兩京,命居壽居之,領詞事且禋祀六丁以繼太保劉秉忠之術。十三年(一二七六年)賜太一掌教宗師印。十六年(一二七九年)十月辛丑,月直元辰,敕居壽祠醮,奏赤章於天,凡五晝夜。事畢居壽請聞,曰皇太子春秋鼎盛,宜參預國政。且又因典瑞董文忠以為言,世祖喜曰:行將及之。其後詔太子參決朝政,庶事皆先啟後聞者,蓋居壽為之先也。」由此可見太一道李居壽與元世宗關係之密切及受寵遇之厚。
 太一道六世祖為李全佑,七世祖為蔡天祐。其道至元泰定帝時仍未衰。
 與太一道同時興起的有真大道教。據《元史‧釋老誌》記載:「真大道教者,始自金季,道士劉德仁之所立也。其教苦節危行而不妄取於人,不苟侈於己者也。」
 據元田璞《重修隆陽觀碑》說:「劉德仁是滄州樂陵人,生於宋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年)。在金皇統二年(一一四二年),托言有老人鬚眉皓白,乘青犢車至,授玄妙道訣而別,不知所之。由是鄉人疫病者,遠近來請治符藥針艾弗用,效如劑嚮焉。示門徙誡法,其目有九。」據《宋濂文集》五十五《書劉真人事》中記載,其九條誡法為:
  一曰視物猶己,勿萌戕凶嗔之心。
  二曰忠於君,孝於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
  三曰除邪淫,守清靜。
  四曰遠勢力,安貧賤,力耕而食,量入為用。
  五曰毋事博奕,毋習盜竊。
  六曰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
  七曰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
  八曰毋恃強梁,謙尊而光。
  九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學者宜世守之。
 傳其道者幾遍中國。吳澄《草廬集》廿六《天寶宮碑》也講到真大教的教義,說劉德仁避俗出家,絕去嗜欲,摒棄酒肉,勤力耕作,自給衣食,耐艱難辛苦,朴儉慈閔,志在利物,戒行嚴潔。一時信者翕然。又有《道園學古錄》五十《崇玄廣化真人岳公碑》也記述真大道的基本教義及傳播情況,真大道以苦節危行為要,不妄求於人,不苟侈於己。……一時州里田野,各以其所講而從之。受其教者,風靡水流,散於郡縣,皆能力耕作,治廬舍,聯絡表樹,以相保守,久而未之變也。元趙琳清《大道延祥觀碑》也說真大道要求教徙守本分,不務化緣,日用衣食,自力耕桑贍足之。其教義除了以苦節危行為要之外,對於道教的化煉飛昇之術則甚為輕漠,只主張守氣養神,元杜成寬《改建先天宮記》則說:「真大道的煉養工夫只是見素抱朴,少思寡欲,虛心實腹,守氣養神。對於飛昇化煉之術,長生久視之事,則曰吾不得知。」據《大道延祥觀碑》記載,真大道也不奉祀諸多鬼神,唯以一瓣香朝夕懇禮天地。為鄉人治病,不用符藥針艾,驅役鬼神,不假符籙,惟默禱虛空而已。總的來說,真大道為主張出家、苦行的宗教,也無醮儀等形式,頗似苦行僧,亦近乎古墨家信徙的思想作風。《道園學古錄》五十《崇玄廣化真人岳公碑》謂,劉德仁是宋室遺民,是豪杰奇偉之士。或許劉德仁苦行忍辱,意在隱晦自存,並從宗教中尋求慰藉;但他卻又不信仰符籙禁咒及化煉之術,又不願奉事來自異族的佛教,故獨創了大道教。
 劉德仁死於金大定廿年(一一八零年)。前後行教卅八年。他死後其教仍賡續不斷,在金哀宗正大六年(一二二九年),大道教曾一度被禁止。此時正是金人與蒙古人激戰的時間,大道教在這以後近卅年間,隱於民間流傳,其詳情未見記載。至元憲宗時,其五傳祖師為酈希誠,這時的大道教便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不是隱行於民間的宗教,而是受到元憲宗的寵信,並被利用的宗教了。據《元史‧釋老誌》記載:「五傳至酈希誠,居燕城天寶宮,見知憲宗,始曰其教曰真大道,授希誠太玄真人領教事,內出冠服以賜,仍給童衣卅襲賜其從者。至元五年(一二六八年),世祖命其徙孫德福統轄諸路真大道,錫銅章,廿年改賜銀印二,又三傳而至張志清,其教益盛,授演教大宗教,凝神沖妙玄應真人。」
 又據《崇應廣化真人岳公碑》記載,八傳至岳德文,其教更盛,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海濱,南極江淮之表。但到元代以後,真大道逐漸衰微而終於消失。
 稍後於太一道與真大道,在金代興起的還有全真道。
 據李道謙《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甘水仙源錄》、秦志安《金蓮正宗記》等道書謂,全真道的始祖是東華帝君(少陽),以後的傳授源流是:鍾離權(正陽)->呂洞賓(純陽)、劉海蟾(操)->王吉(重陽)->馬鈺(長真)、劉處玄(長生)、邱處機(長春)、王處一(玉陽)、郝大通(廣寧)、孫不二(清靜);七真之後則是尹志平、李志常……。實際上所謂始於東華帝君之說,純屬自神其教的托言,其創始人是王効。據李道謙《七真年譜》說,王吉始名中孚,字允卿,宋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年)生於終南劉蔣村,弱冠修進士業,系京兆學籍,善於書文,才思敏捷,嘗解試一路之士,然頗喜弓馬,金天眷初(一一三八年),乃慨然應武路,易名世雄,字德威。後入道,改稱今名(王吉),仍以害風自呼之。又據《祖庭內傳》及《全真教祖碑》說,王吉字知明,應現於咸陽大魏村,天遣文武之進,兩無成焉,於是慨然入道,於金世宗大定三年(一一六三年)與玉蟾真人和氏名德瑾、靈陽真人李氏結茅劉蔣村,倡道關中,他曾說:「吾將來使四海教風為一家。」(《終南山重陽祖師仙跡記》)金大定七年(一一六七年)焚其居,東邁,經達寧海(今山東牟平),首會馬鈺於怡老亭,後又得譚、劉、邱、王、郝、孫,並結為方外眷屬。大定八年(一一六八年)建三教七寶會,九年(一一六九年)建三教金蓮會,至福山縣立三教三光會,至登州建三教玉華會,至萊州起三教平等會,正式創立了全真道。其教義主要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故名其教為全真。(《全真教祖碑》)。
 全真道有《重陽立教十五論》,其主要教義定為十五條,主要內容是:
 「凡出家者先須投庵,身依心安,氣神和暢。
  雲遊訪師,參尋性命。
  學書,不尋文亂目,宜採意心解。
  精研藥物,活人性命。
  修蓋茅庵以遮日月,但不雕染峻宇而絕地脈。
  道人必須擇高明者合伴,以衛林為立身之本。
  凡靜坐者須心如泰山,不動不搖,亳無思念。
  剪除念想,以求定心。
  調和五行精氣於一身,以正配五氣。
  緊肅理性於寬慢之中以煉性。
  修煉性命。
  入聖之道,須苦志多年,積功累行。
  超脫欲界、色界、無色界。
  養身之法在於得道多養。
  脫落心地,超離凡世。」
 除此之外,還有相似於佛教,而截然不同於天師道的規戒,即重清修,不娶妻室,不茹葷腥,為出家道士。歸結起來,教義教規不外要求信徙絕世欲、煉心性而已。
 王吉主張三教合一。全真道融合了釋道兩家的理論,並益以儒家學說。《終南山重陽祖師仙跡記》記載:「凡接人初機,必先使讀《孝經》、《道德經》,又教以孝謹純一。及其立說,多引《六經》為證據。其在文登、寧海、萊州,常率其徙演法建會者五,皆所以明正心誠意、少私寡欲之理。不主一相,不拘一教也。」《全真教祖碑》記載:「先生勸人誦《道德經》、《清靜經》、《般若心經》、《孝經》,云可以修證。」他的詩《修行》寫道:「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來做一家。義理顯時何有異,妙玄通後更無加。」詩《孫公問三教》寫道:「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悟徹便令知出入,曉明應許覺寬弘。」《答戰公問先釋後道》詩:「釋道從來是一家,兩般形貌理無差。識心見性全真覺,知汞通鉛結善芽。」王吉以《道德經》、《孝經》、《心經》教其信徙,凡立教會又皆以三教名之,在萊州更立三教平等會,這都表明他不獨居一教,而是三教平等、三教圓融,這是全真道的主旨、特點,也是對唐宋道教的一大變革。
 元遺山《紫微觀記》綜述了元代全真道的概況:「又有全真家之教。咸陽人王中孚倡之,譚馬邱劉諸人和之。本於淵靜之說,而無黃冠禳襘之妄;參以禪定之說,而無頭陀縛律之苦。耕田鑿井,從身自養,推有餘以及之人;視世間攏擾者差若省便然。故墮寙之人,翕然從之。南際淮,北至朔漠,西向秦,東向海,山林城市,廬舍相望,什百為隅,甲乙援受,牢不可破。上之亦嘗懼其有張角斗米之變,著令以止絕之。當時將相大臣有為主張者,故已絕而復存,稍微而更熾,五十七年以來,蓋不可復動矣。」
 元高鳴《清虛宮重顯子返真碑銘》也說:「十廬之邑,必有香火一席之奉。」據《金史‧章宗記》記載:「明昌二年(一一九一年),朝庭確曾以惑眾亂民的罪名禁罷全真,但不久復起,在民間勢如風火,愈撲愈熾。(姚燧《重修玉清萬壽宮碑》)王吉死於金世宗大定十年(一一七零年),其遺著有《重陽全真集》十二卷、《重陽教化集》三卷、《重陽分梨十化集》二卷、《重陽金關玉鎖訣》、《重陽授丹陽廿四訣》(以上收存於明《正統道藏》太平部)、《重陽立教十五論》(收存於明《正統道藏》正一部)。這些道書可能為後人偽托之作,或亦有經竄改之作,故未必都出之於王吉。王吉死後,由其弟子馬鈺、譚處端、王處一、劉長生、郝廣寧、邱長春、孫不二等繼承其教業。後邱長春創全真龍門派;劉處玄(長生)創全真隨山派;譚處端(長真)創全真南無派;王處一(玉陽)創全真崳山派;孫不二(坤道)創全真清靜派;馬鈺(丹陽)創全真遇仙派。道教統稱之為全真道北七真派。其中以邱長春(處機)開創的全真龍門派最為盛行,累世不衰。
 據《元史‧釋老誌‧邱處機傳》記載:「邱處機登州棲霞人,自號長春子。生於金熙宗皇統八年(公元一一四八年)。年十九為全真,學於寧海全真庵,與馬鈺等同師王重陽(吉)。金宋之季。俱遣使來召王赴。(一一二一年),成吉思汗的勢力已進入到北京一帶,元太祖自奈曼命近臣徹伯爾。劉仲祿持詔求之。邱處機奉詔西行,到雪山見成吉思汗,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以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命左右書之,且以訓諸子焉。……時國兵踐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戰,無所逃命。處機還燕,使其徙持諜招求於戰伐之餘,由是為人奴者得復為良,與瀕死而得更生者,毋慮二三萬人,中州人至今稱道之。」由於元太祖對於邱處機的器重,全真道益發興盛。元宋子真《通真觀碑》說:「時人對全真之教翕然宗之,由一化百,由百化千,由千化萬,雖十族之鄉,百家之閭,莫不有玄學以相師授,而況通都大邑者哉;全真龍門派以清心寡欲為其修道之本,宣揚一念無生即自由,心頭無物即仙佛的信仰。」其遺著有《大丹直指》、《攝生消息論》、《磻溪集》等,均收入明《正統道藏》。他的弟子李志常撰《長春真人西遊記》,對邱處機西去雪山見成吉思汗事記述頗詳。邱處機死於金哀宗正大四年(一二二七年),嗣其教業者有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等十八宗師。在元代,由於釋道之爭,道教受挫折,元憲宗八年(一二五八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曾兩次遭到焚經的打擊,表面上暫時受壓抑,但潛在勢力依然存在,不久又風行起來。這是因為利用宗教是歷代一貫的手段,興道抑佛或興佛抑道,只不過是根據當時政治、經濟方面的需要所採取的權宜措施,朝庭頒布一紙詔書,表示褒貶,根本不會亦不可能徹底實行,比如全真道,在文宗至順元年(一三三0年),仍有鑄黃金神仙符命印賜全真掌教苗道一的事,傳教依然不衰。
 自從道教全真派興起以後,道教便出現了北宗與南宗的分立。由宋代的張伯端(紫陽)與金代的王喆(重陽)皆重內丹煉養,在修煉方法上,紫陽派主張先命後性,而重陽派則主張先性後命,或者說是性命雙修。紫陽派盛行於江南,重陽派盛行於江北;而紫陽派與重陽派均屬道教丹鼎派,或稱清修派,且紫陽派後裔亦并入全真派,故因行教地區及修煉方法有所不同,張伯端所傳一派稱為南宗,而王重陽所傳一派稱北宗。考道教南宗的創立者,實際上應為宋寧宗時(一一九五至一二二四年)的著名道士白玉蟾。他原名葛長庚,字如晦,又字白叟,號海瓊子,福建閩清人。出身高門。因任俠殺人,亡命武夷,出家入道,師事陳楠,學內丹。他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等。其弟子彭耜輯為《海瓊玉蟾先生文集》,彭耜又輯《海瓊白真人語錄》。白玉蟾吸取佛教禪宗思想及宋代理學思想入道,形成了南宗的教旨。如《雷霆玉樞寶經集注》中說:「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定日久,聰明日全,天光內燭,心純乎道,與道合道,抑不知孰為道、孰為我,但惑其道即我,我即道,彼此相忘於無忘可忘之中,此所謂至道也。」這正是宋儒所宣揚的知止之說,而白玉蟾融入道教以為修道之法。相傳南宗授受系統為張伯端->石泰->薛式->陳楠->白玉蟾,道教稱之為南宗五祖。白玉蟾的弟子有彭耜、留長元、趙汝渠、葉古熙等,自白玉蟾後才形成南宗一派。


五、正一道之主領三山符籙
 東漢末,張陵、張衡、張魯所傳道教,在兩晉稱五斗米道,南北朝稱天師道,到元代則由於信州龍虎山天師世系之受封為正一教主,而改稱為正一道。
 據《元史‧釋老誌》記載:「正一天師者,始自張道陵,其後四代曰盛,來居信之龍虎山。」在唐宋時期,因唐室尊崇李聃,宋窒尊崇趙玄朗,故信州龍虎山天師世系均只受到一般封贈,並未得到寵信。
 在宋代,信州龍虎山天師世系之受封,始自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一零一六年)賜張正隨為貞靜先生。又據《宋史‧仁宗本記》記載:「天聖八年(一0三0年)五月甲寅,賜信州龍虎山張乾曜號澄素先生<1>。」到宋徽宗時,雖寵信道士林靈素,但對天師世系亦只給予一般封贈。據《宋史‧徽宗本記》記載:「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年)以張虛白為通元沖妙先生<2>。」
 到元世祖未得位時,常遣所信王先生渡江為間,不得達,留宿淮西者久之。欲歸,懼誅:「念北人好鬼,可以計脫也。從農家錄得張氏妖書一冊以獻。因謬言:臣過江至龍虎山,見嗣漢天師張,有神術,能前知,為多人尊敬信頌,共稱天師。語臣曰:殿下入正宸極而宋亡,宋亡而天下可一也。因以書授臣為信。世祖喜,心識之。後平宋,以為信,召宗演自龍虎山至京。問之曰:卿畏曩與王先生言,今驗矣;卿何道知之乎?宗演貽愕,曾不知所出,不能對。世祖曰:往吾所遣王先生,廣顙巨目長,言與卿見於龍虎山,卿忘之耶?宗演乃詭辭對曰:是年,臣先臣嗣教,臣不知,今傳緒乃在臣。世祖曰:是而父耶?宣而之不知也。」又《元史‧釋老誌》亦早有記載,說:「相傳至卅六代宗演,當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世祖已平江南,遣使召之,至則命廷臣郊勞,待以客禮。及見,語之曰:昔歲己未(一二五九年),朕次鄂諸,嘗令王一清往訪卿父,卿父使報朕曰:後廿年,天下當混一。神仙之言,驗於今矣。因命坐錫宴,特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命主領江南道教。」
 我以為《元史‧釋老誌》此段是據實記錄,而《學統》則欲蓋彌彰。兩相對照,則知忽必烈為消滅南宋,頗效法成吉思汗當年聯絡邱處機的故事,曾派間諜王一清與龍虎山卅五代天師張可大聯系,張可大曾預言廿年後忽必烈將統一天下。忽必烈消滅南宋以後,需要安定江南,也有意於利用江南的天師道;同時也念張可大往年之助,施惠於張宗演則既是報答,也是攏絡。忽必烈命張宗演主領三山(閤皂山、龍虎山、茅山)符籙並賜二品銀印。張宗演多次入覲。世祖嘗命取其祖天師所傳玉印、寶劍視之,語侍臣曰「:朝代更易已不知其幾,而天師劍印傳子若孫,尚至今日,其有神明之相矣乎?」至元廿九年(一二九二年),張宗演卒於京師,其子張與隸為卅七代,襲掌江南道教。元成宗元貞元年(一二九五年),張與材嗣為卅八代,襲掌道教,大德八年(一三零四年)授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元武宗時更特授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金印。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年),張嗣成嗣為卅九代,襲領江南道教,領三山符籙如故。由於天師世系被元代帝王授以正一教主頭銜,而又統領江南閤皂山、龍虎山、茅山三大道派的符籙,三派合流為正一道,故天師道自此改稱為正一道,與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道派。
 在元世祖時,與張宗演同時受寵信的還有張留孫<3>。至元十三年(一二七六年),張留孫隨其師入朝,世祖與語稿旨,遂留侍闕下(《元史‧釋老誌》),世祖命留孫為天師,留孫固辭不敢當,乃號之上卿,命尚方鑄寶劍以賜,建崇真宮於兩京,俾留孫居之。天下既定,留孫待詔尚方,因論黃老治道貴清靜,聖人在宥天下之旨,深契主衷。大德(一二九八至一三0七年)中,加號玄教大宗師,同知集賢院道教事,且追封其三代皆魏國公,官階品俱第一。元武宗(一三零八至一三二零年)即位,猶恆誦其言,且諭近臣曰:「累朝舊德,僅餘張上卿爾。進開府儀同三司,加號輔成贊化保運玄教大宗師(《元史‧釋老誌》)。」張留孫卒於至治元年(一三二一年)。元文宗圖帖睦爾於天曆元年(一三二八年)還追贈張留孫為道祖神應真君。張留孫死後,其徙吳全節<4>嗣教。吳全節在至元廿四年(一二八七年)隨張留孫見元世祖忽必烈。元成宗大德二年(一二九八年)為崇真萬壽宮提點,與其師張留孫一道從事齋醮,十分活躍。大德十一年(一三0七年),授玄教嗣師。元仁宗至治二年(一三二二年)授特進上卿玄教大宗師,崇文弘道玄德真人,總攝江淮荊襄等處道教,知集賢院道教事。吳全節嘗代皇帝祀嶽瀆,其實也為皇帝作調查工作,如《元史‧釋老誌‧正一天師》記載:「成宗晌曰:卿所過郡縣,有善治民者乎?對曰:臣過洛陽,太守盧贄平易無為而以安靖。成宗曰:吾憶其人。即日召拜集賢學士。」吳全節死於元惠宗王正六年(一三四六年)。其徙夏文泳嗣教。
 正因為元朝扶持及利用道教為安定江南的政策,故而正一道得以興盛;同時也正因為張宗演.張留孫.吳全節等龍虎山系人物受到寵信和扶持,龍虎山正一道得以統領江南三山道教,而成為道教正統,在民間流傳更趨隆盛。

<1>張乾曜為張正隨之子。《漢天師世家》說,張正隨是二十四代天師,張乾曜為二十五代天師;
<2>張虛白字嗣宗,為二十六代天師;
<3>張留孫,字師漢,信州貴溪人,少時入龍虎山為道士,為張宗演之徒;
<4>吳全節,字成季,饒州安仁人,年十三學道於龍虎山。死於元惠宗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卒年八十二歲。其徒夏文泳嗣


六、張君房編《雲笈七籤》與宋、金、元之重修《道藏》
道教經籍之成《藏》,始自唐玄宗時期,道士張仙庭具體負責編纂,收道經道書三千七百四十四卷,名《開元道藏》,其書目名《三洞瓊網》。安史之亂,兩京所藏道書多遭焚毀,以後雖經唐肅宗、代宗諸帝多次詔令搜尋整理,但又遭唐末五代紛爭之亂,六朝道書亡佚大半。宋朝開國後,曾五次詔令搜集整理道書,重修《道藏》。第一次是宋太宗時期,搜求道書得七千餘卷,太宗命散騎常侍徐鉉與知制誥王禹偁等校讎,去其重複者,得三千七百三十七卷。其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這是宋初的第一次修《藏》。第二次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間(一零零八至一零一六年),據宋張君房《雲笈籤‧序》記載:「(真宗)在先時,盡以秘閤道書,太清寶蘊,出降于餘杭郡,俾知邵故樞密直學士戚綸,漕運使今翰林學士陳堯佐,選道士沖素大師朱益謙、馮德之等專其修較,俾成藏以進之。」
 于是依照徐鉉等第一次所修舊目,刊補洞真部六百二十卷,太平部一百九十二卷,太清部五百七十六卷,正一部三百七十卷,合為新錄,凡四千三百五十九卷。又撰篇目上獻,賜名為《寶文統錄》,這是宋代第二次修藏。第三次也是在宋真宗時,是由海寧謫官張君房主其事,在《雲笈七籤‧序》中也有所記述:然「其(指《寶文統錄》)綱條漶漫,部分參差,與《瓊綱》、《玉緯》之目舛謬不同。歲月坐遷,科條未究,適綸等上言以臣承乏,委屬其績,時故相司徒王欽若總統其事,亦誤以臣為可使之。又明年冬,就除臣著作佐郎,俾專其事。臣於時盡得所降到道書,並續取到蘇州舊《道藏》經本千餘卷,越州、台州舊《道藏》經本亦各千餘卷,及朝廷續降到福建等州道書《明使摩尼經》等。與諸道士依三洞綱條、四部錄略,品詳科格,商較異同,以銓次之,僅能成藏,都盧四千五百六十五卷,起《千字文》「天」字為函目,終于「宮」字,號得四百六十六字,且題曰:《大宋天宮寶藏》。距天禧三年(一零一九年)春,寫錄成七《藏》以進之。」
 這是第三次修藏。第四次修藏是在宋徽宗時期。崇宁、大觀年間(一一零二至一一一零年),詔令搜訪道書,就書藝局令道士校訂《大宋天宮寶藏》,增至五千三百八十七卷。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年)又詔天下訪求道教仙經,設經局,敕道士元妙宗、王道堅(龍虎山道士,制授太素大夫)詳加校訂,送福州閩縣由龍圖閣直學士中大夫福州郡守黃裳役工鏤板,全藏共五百四十函,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名《萬壽道藏》,又因修藏於政和年間(一一一一至一一一八年),故又稱《政和道藏》,或《政和萬壽道藏》。我國《道藏》自此才有了正式的刊本。第五次修藏是在南宋孝宗趙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名《瓊章寶藏》。宋鄧自和撰《大藏書目》記載:「大乘洞真部八十一帙,靈寶洞玄部九十帙,太上洞神部三十帙,太玄部九十六帙,太平部十六帙,正一部三十九帙,凡六部三百十一帙,此宋代《道藏》之帙數。」(見《文獻通考》)當時各藏實際所收書名今雖不詳,但從宋鄭樵(一一零三至一一六零年)《通志‧藝文略》所載「道家」的書籍,有老子、莊子,諸子、陰符經、黃庭經、參同契、目錄、傳、記、論、書、經、科儀、符籙、吐納、胎息、內視、導引、辟穀、內丹、外丹、金石藥、服餌、房中、修養等二十五類這一事看來,在當時道教與道家的書籍是混合未分的,因而可以推知那時的《道藏》中是包含有哲學流派的道家諸子和道教的符圖經戒的。
 《政和萬壽道藏》在金人攻克汴梁(開封)、徽宗、欽宗被俘的靖康(一一二六至一一二七年)之亂中散佚,至金代已殘缺不全。據《宮觀碑志‧十方大天長觀玄都寶碑》記載,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一一八六年)有詔以南京(開封)的《道藏》經板付北京天長觀,又易置玉虛觀經於飛玄之閣,以備觀覽。後又將天長觀的舊經還付玉虛觀,其舊有名籍而玉虛觀所沒有的,聽留勿還,須補完則遣之。大定二十九年(一一八九年)金世宗去世,明年金章宗完顏璟繼位。金章宗明昌元年(一一九零年),敕遣中使諭旨度支,拓天長觀左空隙之地,賜給天長觀構屋以貯經板,署文臣二員與當時天長觀提點參訂經書,加以補綴,重修《道藏》。
 「明道奉詔,不遑居處,分遣黃冠訪遺經於天下。……不二年,勝緣俱辦……鏤槧俱完,得遺經千七十四卷,補板者二萬一千八百冊有奇,積冊八萬三千一百九十八……明道於是倡諸道侶,依三洞四輔,品詳科格,商較同異而銓次之,勒成一藏,都盧六千四百五十五卷,為帙六百有二,題曰:大金玄都寶藏。」
 可是這部《道藏》的經板並未存在多久,便因天長觀火災被焚毀。據《順天府志》引《元王鶚重修天長觀碑》記載:「章宗泰和壬戌(一二零二年)正月望日,(天長觀)焚毀殆盡。宣宗貞祐南遷,止餘石像,觀額為風雨所剝,委荊榛者有年。」
 《大金玄都寶藏》的經板,就是這次火災毀掉的。經板雖毀,但仍還有印刷的《大金玄都寶藏》存在,元元好問《遺山文集》卷三十一《通真子墓碣銘》謂:「元初宋德方(披云道人)云金末喪亂之後,圖籍散落無幾,獨管州者僅存。管州即今山西靜樂縣。元初,宋德方就是據此而重新整理、刊刻又一部《道藏》。
 據《終南山祖庭仙真內傳‧披雲真人傳》謂:「宋德方,字廣道,萊州掖城人,曾師事劉處玄、丘處機。宋德方曾與丘處機語及道經泯滅,宜為興復之事。」丘處機囑咐他說:「藏經大事,我則不暇,他日汝其任之。」宋德方遵師遺意,於元太宗九年倡刊《道藏》。
 「丁酉,復主平陽醮事。……遂與門下講師通真子秦志安等,謀為鋟木流布之意。丞相胡公(天祿)聞而悅之,傾白金千兩,以為創始之費。即授之通真子,令於平陽玄都觀總其事。
經過補完亡缺,搜羅遺逸,歷時八載,於元乃馬真皇后稱制三年(一二四四年)而藏經勝緣,俱已斷手。」
 又據《甘水仙源錄》謂:通真子秦志安,字彥容。師事披雲道人宋德方。尊師意重刊《道藏》:「乃立局二十有七,役工五百有奇。通真子校書平陽玄都觀以總之。其於三洞四輔萬八千餘篇,補完訂正,出於其手者為多。仍增入《金蓮正宗記》、《煙霞錄》、《繹仙》等傳附焉。起丁酉(一二三七年),盡甲辰(公元一二四四年)。中間奉被朝旨,借力貴近,牽合補綴,百方並進。卒至於能事穎脫,真風遐布。」
 全藏凡七千八百餘卷,亦稱《玄都寶藏》。
 元憲宗八年(一二五八年),僧道辯論《化胡經》真偽,頒旨焚毀道經四十五部經文印校。元世祖至元十八年(一二八一年),佛道二家辯折,頒旨焚毀除《道德經》外的其餘《道藏》經文印板。據釋祥邁《至元辯偽錄》謂,是年十月「聖旨就大都大憫忠寺,焚毀道教偽經」。宋德方、秦志安所重修並刊板的《玄都寶藏》遂罹焚經禍,藏經亦因此亡佚了很多。現存明《正統道藏》中《道藏闕經目錄》所著錄道書,大多便是遭元代兩次焚道經而致亡闕的。元末,又是戰爭連年,既使倖存的《道藏》,又多毀於兵燹,以後能保存下來的,便只有偏僻道觀中所隱匿的藏經了。
 宋、金、元朝除多次編纂《道藏》之外,也有一些著名的道士及學者編著有重要道書。如宋真宗天僖年間(一零一七至一零二一年)張君房編輯有道教類書《雲笈七籤》。這是一部對後世道教很有影響的道書,人們稱之為「小道藏」。據張君房《雲笈七籤‧序》中說:「臣涉道日淺,丁時幸深。詎期塵土之蹤,坐忝神仙之職,……雖年棲暮景,而寶重分陰。於是精究三乘,詳觀四輔,採摭機要,屬類於文。探晨燈紅映之微,綜玉珮金璫之說。至如三奔三景之妙,九變十化之精,各探其門,互稱要妙。刻舟求劍,体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宁遠。因茲探討,遂就編聯,掇雲笈七部之英,略寶蘊諸子之奧,總為百二十卷,事僅萬條。習之可以階雲漢之遊,覽之可以極天人之際,考核類例,盡著指歸。」
 道教稱書箱為「雲笈」,意即白雲仙境中收藏經籍的箱子。「七籤」即七部之意,《道藏》分經書為三洞(洞真、洞玄、洞神)、四輔(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總稱為七部。《雲笈七籤》實為一百二十二卷,收存於明《正統道藏》之《太玄部》。其主要內容包括:「道德」之旨;宇宙生成、劫運及其主宰;道教源起、經籍源流及傳授系統;仙真位籍、傳記;方藥符圖、內外丹法及各種方術;齋戒醮儀;洞天福地;步虛詞及神仙詩歌;道教靈驗故事等。大都是摘錄原文,分類彙編,不加論說。它不僅包括了北宋以前《道藏》的主要內容,而且保存了部分佚失道書的篇章。《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此書「類例既明,指歸略備,綱條科格,無不兼賅,《道藏》精華亦大略具於是矣」。
 宋代出現的重要道書還有:白玉蟾撰《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玉樞寶經集注》二卷、朱熹《陰符經考異》、俞琰宁全真授《上清靈寶大法》六十六卷、李昌齡傳《太上感應篇》三十卷、宁全真授《靈寶領教濟度金書》三百二十一卷(原書僅十二卷,其餘為元明道士增補)、蔣叔輿編集《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五十六卷、張伯端撰《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三卷、翁葆光撰《紫陽真人悟真篇注疏》八卷、夏元鼎《紫陽真人悟真篇講義》七卷、曾慥編《道樞》四十二卷、張伯端撰《金丹四百字》、陳楠撰《翠虛篇》、石泰撰《還源篇》、白玉蟾述《海瓊問道集》、白玉蟾授《金華沖碧丹經秘旨》二卷,朱熹撰《周易參同契考異》、俞琰撰《周易參同契發揮》九卷、釋疑一卷、俞琰撰《易外別傳》、白玉蟾述《海瓊白真人語錄》四卷等。
 金代出現的重要道書有:劉處玄解《黃庭內景玉經注》、丘處機撰《大丹直指》、王喆撰《金關玉鎖訣》、王喆《授丹陽二十四訣》、王喆《重陽立教十五論》、玄全子集《諸真內丹集要》三卷、馬鈺述《丹陽真人語錄》、劉處玄述《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侯善淵述《上清太玄集》十卷等。
 元代出現的重要道書有:衞琪注《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九卷、王玠《崔公入藥鏡注解》、李道純《清靜經注》、陳致虛撰《上陽金丹大要仙派》、陳沖虛撰《陳虛白規中指南》、李道純撰《中和集》六卷、李道純撰《全真集玄秘要》、林轅述《谷神篇》二卷、陳致虛撰《上陽子金丹大要》十六卷、陳致虛撰《金丹大要》、王玠撰《還真集》三卷、王玠撰《道玄篇》、王惟一撰《道法心傳》、牛道淳撰《析疑指迷論》、陳少微撰《大洞煉真寶經九還金丹妙訣》、耶律楚材撰《玄風慶會錄》、李道純述《清庵瑩蟾子語錄》六卷、牧常晁撰《玄宗直指萬法同歸》七卷。黃元吉輯《浄明忠孝全書》六卷、陳夢根輯《徐仙翰藻》十四卷等。


結語
 宋、遼、金、元四朝,歷時四百多年,由於戰爭不斷,國家分裂,造成社會動蕩,人民苦難;又由於統治者扶持、利用道教,故而為道教的發展提供了社會條件。其主要的變化與發展有以下幾點:
 (一)由於宋真宗、宋徽宗的崇道,幻想借神威以維護其統治地位,一忽兒飛來「天書」,一忽兒天神下降,搞不完的閙劇,弄得烏烟瘴氣。宋徽宗甚至集教主、道君、皇帝三位於一體,把道教與政權直接結合在一起,並抬到了歷史的最高峰,可說是荒誕之極。帝王禍國誤己,落得國破家亡,在被俘中受辱死去,何曾有半個天神來拯救?道士林靈素等,欺世禍眾、妖妄恣橫,乃是國家,民族的罪人。道教向妖妄發展而招致的社會弊害,在宋代可說是暴露無遺了。
 (二)宋元時期也出現了陳摶、張伯端等一些煉養士與思想家,擺脫道教符籙鬼神等迂怪詭譎之談,而着重探求煉養的理論與方法。首先是陳摶從儒家《易》學中吸取宇宙生成論,用以圖解《易》的方式,開創了圖學,並作「無極圖」,建立「逆以成丹」的內丹理論與方法。以後,張伯端又擺脫陳摶虛飾的哲學理論,而標榜近承鐘、呂金丹道,並以《道德經》、《陰符經》為祖經,論述修仙至道。在修持方面,張伯端強調先「命」後「性」,而後來的王重陽則主張先「性」後「命」、或說是「性命雙修」。從宋以後,道教教義的變化與發展主要是在煉養內丹的理論和方法方面。
 (三)三教平等,三教合一的趨勢已十分明顯。如王重陽創全真道,便融合佛道,並益以儒家倫理學說。南宋以後興起的浄明道便吸取儒家倫理學而建立以正心誠意、忠孝為本的教義。
 (四)新道派之出現與南北宗之分立,從此道教分為全真、正一兩大宗派。一致以「三清」為至尊天神,而教規卻大不一樣,前者為出家道士,為清修派;而後者為符籙派,娶妻室。這是道教的一大變化。
 (五)佛道鬥爭依然存在,元宪宗、元世祖時曾一度十分激烈,道教曾遭受兩次焚經之禍,受到挫折,漸漸趨向低潮。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861610
Some rights reserved.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2.5 台灣

相關創作

留言共 1 篇留言

道門基本教意派份子
玄都大大好久不見了..終於又等到您的好文了

脫脫說宋帝信道誤國..殊不知自己元朝是信佛誤國

元順帝信佛.大興佛事.苛民重稅.最後落得國破北逃.也沒見佛菩薩來幫忙

要知道.管理一個國家是要靠人行正事興隆之後.神明自然相助

俗話說自助而後天助..這些信佛信道的皇帝本末倒置.國事不修自然身辱受死

連作人都作不好了.神怎麼可能幫你

就像邱處機當初金國.南宋皇帝均有邀請邱處機.但邱處機拒不受邀.為何??

金國皇帝失德.宋國皇帝失政..均沒把國家治理好.根本沒盡到為政者的責任.自然邱祖師不會見他們

需知自助才能天助..自己不自強每天妄想燒香拜佛.不問蒼生問鬼神.這些亡國皇帝就是榜樣

06-08 23:01

玄都之王
正論。執政者有信仰無訪,但治國才是本份,本份不顧好,求神拜佛也是徒然。06-08 23:42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2喜歡★z96385274110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道教概說》第五章:隋唐... 後一篇:《道教概說》第七章:明清...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kkll7952全體巴友
+ 3月-4月遊戲製作進度+簡報分享(2024) + 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5919640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17:39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