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內容

10 GP

【小魚說史】大宋多國志(二):宋朝一統南方

作者:小魚兒諸葛亮│2014-04-05 03:00:25│巴幣:20│人氣:481

宋朝
  自宋國建立起,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西元961年發動「第一次杯酒釋兵權」。962年,太祖擺酒宴,請石守信、王審琦等多位高級將領出席,在席上向他們諸多暗示;第二天,各軍將稱病請辭,宋太祖一一敕准,並且給予他們優厚的退休金。
  963年,宋國發動「荊湖之戰」,攻打荊南政權。那時荊南有張文表作亂,宋太祖藉此理由,派遣慕容延釗及李處耘前去;宋軍一到荊門(江漢平原以北),李處耘便接見了前來試探宋軍的荊南使者,讓他們誤以為宋軍友善;當晚慕容延釗正款待使者的同時,李處耘秘密派遣數千輕騎兵直奔荊南首都江陵(長江中下游兩湖平原附近),以迅雷不不及掩耳的速度攻下。之後攻下岳州(今洞庭湖東、南、北沿岸各縣地)、澧州(湖南省澧水流域)、朗州(今湖南常德市)等地,殲滅掉荊南的殘存勢力。
  965年,宋將王全斌分兵兩路攻伐後蜀政權。蜀軍與宋軍在劍門關(四川廣元劍湖縣一古關)外進行一場大戰,蜀軍全軍覆滅,後蜀精兵被全殲,滅亡之勢已不可免了。宋軍包圍成都府,孟昶投降,後蜀滅亡。
  969年,宋太祖親征北漢政權,宋軍久攻不下退兵,北漢收取宋軍所拋棄輜重,瀕臨枯竭的國力賴以恢復。同年,宋太祖發動「第二次杯酒釋兵權」,召集節度使王彥超等宴飲,解除了他們的藩鎮兵權。此舉亦決定了宋朝數百年「重文輕武」的國家體制,是為了避免手握重兵的將軍與地方官吏擁兵自重,削其軍權、委以虛職並改以文官帶軍,將軍權與財政大權全部集中到中央。
  971年,宋軍進逼廣州的南漢政權(廣東、廣西、河南、越南北部)。南漢領主劉鋹縱火焚毀宮殿、府庫,挑選十幾艘船,滿載金銀財寶及嬪妃,準備逃亡入海;還沒出發,宦官與衛兵就盜取船舶逃走,劉鋹只好投降,南漢亡。
  973年,宋太祖令南唐領主李煜至京,李煜託病不往,宋太祖遂派曹彬領軍攻南唐。974年12月,曹彬攻克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南唐滅亡。975年,李煜被俘
  976年11月14日,宋太祖駕崩,享年四十九歲,在位十六年。隔日,其弟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
  978年,吳越領主錢俶聽從丞相崔仁冀的建言,主動向宋國獻土,吳越國十三州(今浙江省、江蘇東南、福建東北)、一軍、八十六縣、戶五十五萬六百八十、兵一十一萬五千三十六雙手奉上。吳越便不費吹灰之力納入大宋版土當中。
  979年,宋太宗親征北漢政權(山西北部;陝西、河北局部),一雪先帝十年前的敗軍之辱!大宋王師勢如破竹,北漢後主劉繼元抵擋不下,只得投降,北漢即滅。
  至此,大宋總算統一黃河中下游流域以南的疆土,結束「五代十國」的紛亂。

遼朝
  遼太宗耶律德光有意長久經營中國的意圖,然而實施的「打草穀」政策殘酷不仁,縱兵行兇、掠殺,引起百姓反感;加上不讓諸位節度使返回鎮地,招來中原人民的反抗。在無法鞏固政權的情形下,太宗只能離開汴京。947年4月24日,太宗染上「熱疾」;5月5日病逝。
  太宗駕崩十一天後,位於中原的耶律吼等將領擁立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遼世宗在位期間,一直不忘佔領中原的野心,多次出兵南征。然而他好酒色愛打獵,晚年更是任用奸佞大興封賞降殺,導致朝政不修,遼國政治腐敗。
  9519月,遼世宗協助北漢攻打後周,行軍至歸化 (今內蒙古呼和浩特)的祥古山時,由於其他部隊未到,先行駐紮在火神澱(今河北宣化西)。其間喝酒、打人、打獵,眾將很是不滿,最後被耶律察割殺死於夢鄉中
  耶律察割弒帝後,試圖稱帝,不久被遼太宗長子耶律璟率兵所殺,而耶律璟又在臣民所望的情況下,就此繼位,是為「遼穆宗」。而他在位期間,雖然不近女色,但卻經常酗酒,天亮才睡,中午方醒,因此長時期不理朝政,國人稱之為「睡王」;此外,穆宗意志被動、消極,停止了太宗、世宗一貫執行的南伐中原政策
  由於遼穆宗為人嗜殺,又因好打獵愛睡覺而不理國事,已引起遼臣反感。969312日,穆宗便被侍人所弒(極可能是受遼臣主導)。隔日,其侄耶律賢受擁稱帝,是為「遼景宗」。
  遼景宗本人勤奮,熱衷於國事重用室昉、郭襲等賢臣復回「登聞鼓院」,令百姓有冤可申,更寬減刑法,對百姓加以安撫使得遼國政局一陣清明。同時,他對穆宗時謀反的皇族採比較寬鬆的政策,廣施仁義之下,謀亂者少,上層比較穩定。但也由於景宗本身體弱多病,有時無法上朝,軍國大事大多由皇后蕭綽協助處理
  在經歷三位昏君、多次內亂的情況下,遼國總算出了一位明君!遼景宗的誕生,為遼國的未來出現一線生機

大理朝
  大理太祖段思平建國以來,實行封建分封制,設立八府四郡三十三部,社會生產力獲得發展。
  西元945年,太祖駕崩,其子段思英即位,是為「大理文經帝」。文經帝荒性情暴戾淫戲無度,因此不過一年光景,就被弟弟段思良廢為僧侶,在大理崇聖行寺剃度修行,法號「宏修大師」,成為史上第一名從皇帝變成和尚的君王。
  哥哥被廢後,弟弟自動上位──段思良成為大理國第三代皇帝,是為「大理太宗」,治理六年後駕崩。
  西元952年,其子段思聰繼位,是為「大理廣慈帝」。廣慈帝在位期間,內政上讓高氏取代董氏,重用高氏一族;外交上與剛建立的大宋通好
  西元968年,廣慈帝駕崩,其子段素順繼位,是為「大理應道帝」。應道帝在位期間,平定了長宗奇、代連弄兔等人在邊關的叛亂。外交方面,正逢宋太祖趙匡胤南征五股勢力,宋太祖拿玉斧劃大渡河(四川中西的岷江)為界,與廣慈帝約定互不侵犯,使大理國得以保全。
  從廣慈帝到應道帝,是史料所記載的第一個大理與大宋的交流紀錄。

夏州政權
  宋國陸續平定南方各國後,宋太宗趙光義有意削除夏州李氏政權,於是在西元982年召當時的夏州節度使李繼捧與其族人遷居汴京,命親宋的李克文繼任之,夏州政權因此一度被宋國併吞。
  而李繼捧族弟李繼遷死不降宋,率族人逃往地斤澤(今陝西橫山縣東北)抗宋。西元984年,夏軍遭宋將尹憲、曹光實擊破;隔年,李繼遷反敗為勝,攻破宋軍後陸續收復銀、夏等等夏州領地
  西元990年,李繼捧受遼國冊封為夏國王。宋國對此採取「以夷制夷」的手段,派李繼捧回任夏州,並對李氏兄弟賜國姓「趙」。
  沒想到不合宋國所期望的……不久李氏兄弟再次叛變,於西元996年擊退宋將李繼隆率領的五路大軍。李氏鞏固領地後,一直努力西擴河西,最後於1002年第三次攻打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時成功攻下,改名西平府。
  小小政權,令大興起的宋國遭幾下挫敗,甚至逐漸壯大,夏州李氏可謂「小蝦咪鬥大鯨魚」的一大典範!


(未完待續,緊接著見證 西北大國興起
引用網址:https://home.gamer.com.tw/TrackBack.php?sn=239780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保留一切權利

相關創作

留言共 0 篇留言

我要留言提醒:您尚未登入,請先登入再留言

10喜歡★johnchiu0818 可決定是否刪除您的留言,請勿發表違反站規文字。

前一篇:【小魚說史】大宋多國志(... 後一篇:【小魚說史】大宋多國志(...

追蹤私訊切換新版閱覽

作品資料夾

sakata21大家
用膳了!!!來吃吃小孑子的滿漢全席吶~~~看更多我要大聲說昨天21:48


face基於日前微軟官方表示 Internet Explorer 不再支援新的網路標準,可能無法使用新的應用程式來呈現網站內容,在瀏覽器支援度及網站安全性的雙重考量下,為了讓巴友們有更好的使用體驗,巴哈姆特即將於 2019年9月2日 停止支援 Internet Explorer 瀏覽器的頁面呈現和功能。
屆時建議您使用下述瀏覽器來瀏覽巴哈姆特:
。Google Chrome(推薦)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Windows10以上的作業系統版本才可使用)

face我們了解您不想看到廣告的心情⋯ 若您願意支持巴哈姆特永續經營,請將 gamer.com.tw 加入廣告阻擋工具的白名單中,謝謝 !【教學】